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希伶 冯东杰 迟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 (MODS)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 4例 ,死亡率占同期心脏病例的 0 4 6 % ,MODS的 2 5 % ;其中 12例 2个系统器官衰竭者死亡 1例 ;3例 3个系统器...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 (MODS)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 4例 ,死亡率占同期心脏病例的 0 4 6 % ,MODS的 2 5 % ;其中 12例 2个系统器官衰竭者死亡 1例 ;3例 3个系统器官衰竭者 ,死亡 2例 ;1例 4个系统器官衰竭者死亡。结论 :加强各系统的监护 ,加强胃肠道护理与基础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术后随访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希伶 姜妮 +2 位作者 陈伟新 郭望英 冯东杰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后的随访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0例,4例因慢性排斥反应住院治疗,1例因心脏预激综合征需反复调搏;死亡2例,其中1例因自行停用抗排斥药物死...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后的随访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0例,4例因慢性排斥反应住院治疗,1例因心脏预激综合征需反复调搏;死亡2例,其中1例因自行停用抗排斥药物死亡,1例因合并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后出血死亡,其他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加强移植后健康教育,完善术后随访工作,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术后随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希伶 冯东杰 +2 位作者 吴敏 温定国 陈伟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本组死亡5例,其中1例因应用机械通气而死亡,出现肺部并发症48例,经对症治疗,调整呼吸...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本组死亡5例,其中1例因应用机械通气而死亡,出现肺部并发症48例,经对症治疗,调整呼吸机和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手术后有效地应用机械通气,控制肺动脉高压,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可使先心病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属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婴幼儿 先心病术后 肺部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症合并ARDS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希伶 冯东杰 +2 位作者 张锐 陈伟新 董卫欣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6期76-77,共2页
应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44例,于吸入治疗后的1 h、4 h、8 h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并根据术后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 应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44例,于吸入治疗后的1 h、4 h、8 h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并根据术后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等,观察NO吸入的效果,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患者护理总结经验及方法。结果本组吸入NO后1 h、4 h、8 h的PaO2、SaO2明显升高(P<0.01),8例患者因合并严重的多脏器衰竭死亡,36例患者在停用NO后病情稳定、预后良好、未发现明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认为NO吸入治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症合并ARDS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体外循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护理
5
作者 刘希伶 迟丽娟 郭望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648-649,共2页
目的 :探讨BiPAP(双正压型呼吸机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19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P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恢复 ,1例重行气管插管 ,1例... 目的 :探讨BiPAP(双正压型呼吸机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19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P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恢复 ,1例重行气管插管 ,1例行气管切开。结论 :BiPAP是一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并发症 PAP 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 CABG 患者 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三房心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6
作者 刘希伶 曾丽 +2 位作者 冯东杰 张翼枚 王丹丹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2期511-512,共2页
为探讨有效的婴幼儿三房心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通过对我院的4例婴幼儿三房心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完善婴幼儿护理常规,术后控制肺动脉高压,防止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可促进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患儿的恢复。
关键词 婴幼儿 三房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类过敏反应的抢救治疗及护理
7
作者 刘希伶 叶小青 迟丽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4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外科手术后急症的抢救与护理。 方法 对我院 2 0 0 3年连续 5例心脏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终出现类过敏反应 ,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经全力抢救 4例恢复健康 ,死亡 1例 ,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 结论 排除一切可能的引起... 目的 探讨心外科手术后急症的抢救与护理。 方法 对我院 2 0 0 3年连续 5例心脏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终出现类过敏反应 ,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经全力抢救 4例恢复健康 ,死亡 1例 ,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 结论 排除一切可能的引起类过敏反应的原因 ,及时对症处理 ,加强术后各系统功能的维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过敏反应 心外科手术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8
作者 刘希伶 周楚芝 +2 位作者 冯东杰 陈伟新 董卫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痛)体外循环(CPB)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间成活的264例婴幼儿先心痛CPB术后肺部情况资料,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相关...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痛)体外循环(CPB)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间成活的264例婴幼儿先心痛CPB术后肺部情况资料,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发现引起肺部并发症的因素除患儿的个体情况及CPB因素外,术后呼吸系统的监护及循环维护非常重要等,各方面数据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CPB术后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护理治疗肺部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肺部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楚芝 杨建安 +5 位作者 温隽珉 姜妮 张志娴 刘希伶 冯东杰 陈伟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楚芝 王湘 +5 位作者 姜妮 刘希伶 冯东杰 李智毅 董卫欣 杨建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7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70例患者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7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70例患者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诊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17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200 mm Hg,1 mm Hg=0.133 kPa]72例,男67例,女5例,年龄(46.1±11.4)岁;非低氧血症组(PaO_2/FiO_2≥200 mm Hg)98例,男78例,女20例,年龄(45.1±9.4)岁。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2.4%(72/170),围术期死亡14例(8.2%,其中低氧血症组10例,非低氧血症组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低氧血症组患者体质量指数>25 kg/m2、术前PaO_2/FiO_2≤300 mm Hg的患者比例大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血症组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多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25 kg/m2(OR=14.638,P<0.001)、深低温停循环(OR=10.060,P<0.001)、术前PaO_2/FiO_2≤300 mm Hg(OR=27.073,P<0.001)和术后24 h内输血量>10 U(OR=8.578,P<0.001)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氧血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肥胖、大量输血、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及术前合并低氧血症是孙氏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肺部管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望英 郭跃萍 +1 位作者 程硕韬 刘希伶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围手术期的肺部管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2例婴幼儿CHD围手术期肺部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控制肺部感染,必要时给氧;术中加强肺部保护;术后...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围手术期的肺部管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2例婴幼儿CHD围手术期肺部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控制肺部感染,必要时给氧;术中加强肺部保护;术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208例患儿均通过手术顺利出院,死亡4例。30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中肺不张14例,肺部感染9例,胸腔积液7例。再次气管插管3例。结论:围手术期肺部管理是婴幼儿CHD围手术期的关键环节,重视和加强肺部管理,可减少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存活率,改善和提高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 肺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建安 李刚 +6 位作者 王湘 于洪涛 王小雷 叶小青 黄小蝶 陈伟新 刘希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 目的 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术2例、主动脉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血管假体置入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的原因和干预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春燕 刘希伶 +1 位作者 冯东杰 李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胃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并发胃潴留的原因及相应干预对策,为临床此类胃潴留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12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行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出现胃潴留的原因,并给予...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胃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并发胃潴留的原因及相应干预对策,为临床此类胃潴留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12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行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出现胃潴留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12例并发胃潴留患者经过干预治疗后,症状消退5例(41.67%),症状缓解6例(50.00%),1例(8.33%)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终止胃肠内营养治疗。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原因的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营养 主动脉夹层 胃潴留 原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的监护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莉莉 刘希伶 +2 位作者 冯东杰 迟丽娟 张静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36-37,共2页
对3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监护(6.3±4.3)d。结果3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提出术后加强各系统功能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正确排痰,做好气管插管护理,保证体液平衡及合理的营养支持是... 对3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监护(6.3±4.3)d。结果3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提出术后加强各系统功能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正确排痰,做好气管插管护理,保证体液平衡及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主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人造血管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氧化亚氮吸入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涂霞 王湘 +2 位作者 陈伟新 姜妮 刘希伶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11期3054-3055,共2页
[目的]总结22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吸入氧化亚氮(NO)的护理经验。[方法]规范NO吸入前的准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浓度和高铁血红蛋白的监测,预防... [目的]总结22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吸入氧化亚氮(NO)的护理经验。[方法]规范NO吸入前的准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浓度和高铁血红蛋白的监测,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结果]22例病人吸入一氧化氮后氧合指数和肺的顺应性明显提高,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5.5d,未发生毒副作用。[结论]正确应用NO吸入治疗技术,可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抢救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一氧化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停跳液与晶体停跳液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心肌保护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长春 姬尚义 +3 位作者 计乐群 刘志红 刘希伶 胡应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血液停跳液和晶体停跳液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探讨损伤心肌恢复的指标。方法将53例择期手术的CAD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停跳液组(B-CAD)和晶体停跳液组(C-CAD)。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取静脉... 目的比较血液停跳液和晶体停跳液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探讨损伤心肌恢复的指标。方法将53例择期手术的CAD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停跳液组(B-CAD)和晶体停跳液组(C-CAD)。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CK-MB)、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1LDH,LDH-1)。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释放达到高峰(P<0.05),术后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的CKMB已恢复到正常值,C-CAD组的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的其他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继续恢复,两组的CK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两组的LDH和LDH-1在术后5d和术后8d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1d、3dB-CAD的LDH和LDH-1以及术后5dB-CAD的LDH均明显高于C-CAD的测定值(P<0.05),两组间其他心肌酶值在不同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术前心肌酶的值对术后心肌酶值进行校正后,两组间心肌酶的释放在术后各个测定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肌酶的释放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CCT和ECC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血液停跳液并不优于晶体停跳液对CAD的心肌保护效果。要判断心肌损伤的恢复,应以LDH和LDH-1的恢复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麻痹液 心肌/酶学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静 张伟 刘希伶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期157-158,共2页
目的:调查本院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的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53例患者共检出53株病原菌,革兰阳... 目的:调查本院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的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53例患者共检出5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且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高于其他药物,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其耐药性也有一定的特点,可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整体评估在心脏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荣 刘希伶 +2 位作者 冯东杰 邓英姿 黄雪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ICU质量整体评估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制定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质量整体评估。结果实施质量整体评估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显著提高,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降低。结论质量整体...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ICU质量整体评估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制定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质量整体评估。结果实施质量整体评估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显著提高,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降低。结论质量整体评估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实现ICU护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ICU 质量整体评估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东杰 刘希伶 姜妮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2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12月306例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肺部情况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12月306例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肺部情况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VAP的相关因素除患儿的个体情况外,与体外循环时间(ECCT)、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天数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CPB术后患儿的具体情况,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呼吸系统的监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VAP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VAP 相关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心脏停搏液优于血液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长春 姬尚义 +3 位作者 计乐群 刘志红 刘希伶 胡应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血液心脏停搏液和晶体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心脏停搏液组(B-rh)和晶体心脏停搏液组(G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 目的比较血液心脏停搏液和晶体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心脏停搏液组(B-rh)和晶体心脏停搏液组(G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r),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1(LDH-1)。结果术前除B-rh的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5);术后3d两组的CK—MB虽说已恢复到正常值,但五种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C-rh的CK和CK—MB,B-rh的CK,CK—MB和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d两组的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心肌酶释放均是B-rh的高。心肌酶的释放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ECCT无明显差异(P〉0.05),CCT以B-rh为短[(77.2±34.6)min比(61.7±26.7)min,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晶体心脏停搏液优于血液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酶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