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0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牛源产气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蔡江 刘志杰 +7 位作者 聂帅帅 李鹏飞 杜国玉 吴锦艳 曹小安 尚佑军 李有文 刘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2023年5月份,陕西省淳化地区某牛场牛群出现疑似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症状且数头病牛死亡,为探究导致牛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本试验采集病死牛的鼻拭子、肺脏组织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并对分... 2023年5月份,陕西省淳化地区某牛场牛群出现疑似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症状且数头病牛死亡,为探究导致牛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本试验采集病死牛的鼻拭子、肺脏组织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死牛的肺脏组织样本中分离到1株产气克雷伯菌,命名为KC1;小鼠感染KC1株24 h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主要病理变化在肺脏,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间质内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和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肺泡腔内有较多出血,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细胞胞核固缩、碎裂、溶解;KC1株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链霉素、庆大霉素中敏,对青霉素G、头孢曲松、头孢噻吩、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耐药。说明研究分离到的产气克雷伯菌KC1株为该牛场牛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细菌性病原,该分离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主要侵害呼吸系统,且对部分抗生素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 产气克雷伯菌 细菌分离 致病性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企业实践的理念研究
2
作者 刘志杰 张梅丽 李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59-62,共4页
教师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研究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入手,系统分析了教师企业实践中政策体系不健全、教师实践意愿不强等问题,基于教师成长发... 教师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研究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入手,系统分析了教师企业实践中政策体系不健全、教师实践意愿不强等问题,基于教师成长发展理论创新性提出了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教生态思维,构建基于校企利益诉求的耦合共赢模型等教师企业实践新理念,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实践 政策研究 新理念 新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羊种布鲁氏菌遗传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曹小安 刘志杰 +5 位作者 刘萍 吴锦艳 尚佑军 何继军 刘志国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2-927,共6页
目的调查西北地区羊源布鲁氏菌的种型、分布及遗传相关性,揭示西北地区羊种布鲁氏菌种群和流行特征。方法用常规鉴定和AMOS-PCR对西北4省区的13个地区分离的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采用MLST和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 目的调查西北地区羊源布鲁氏菌的种型、分布及遗传相关性,揭示西北地区羊种布鲁氏菌种群和流行特征。方法用常规鉴定和AMOS-PCR对西北4省区的13个地区分离的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采用MLST和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常规鉴定和AMOS-PCR检测显示,本研究共分离羊种布鲁氏菌59株,其中22株来自内蒙古,17株来自新疆,13株来自甘肃,另有7株来自青海。羊种3型布鲁氏菌58株,羊种1型布鲁氏菌1株。MLST分析表明90%(53/59)的羊种布鲁氏菌为ST8序列型,为该地区主导流行种群。MLVA-11调查显示59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6个MLVA-11基因型,87%的菌株为MLVA-11基因116型,提示西北地区的流行菌株属于东地中海谱系。MLVA-16将59株羊种布鲁氏菌分为40个基因型,其中8个为共享基因型且每个基因型由2~7株来自相同地区的菌株构成,表明各共享基因型的病例由来自相同传染源引起的暴发流行。所有的共享MLVA-16基因型均由来自相同省区的菌株组成,提示各省区菌株呈现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特征。基于人群和羊脾分离菌株遗传比较显示,不同宿主来源的菌株组成多个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提示由羊到人的传播途径。结论羊种3型布鲁氏菌是西北地区动物布病的主要病原菌,疫羊是该区域人群布病的主要传染源。ST8克隆群是该地区的主导流行种群,各地区菌株MLVA基因型呈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布鲁氏菌 MLST MLVA 遗传相关性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nsUNet的黄土高原梯田作业区域提取方法
4
作者 杨福增 袁敏鑫 +3 位作者 许翔虎 王旺 杨江涛 刘志杰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8-286,共9页
农田作业区域地图准确构建是实现农机路径规划和导航作业的重要前提。黄土高原梯田田块大小各异、形状复杂多变,并且存在部分凹坑、沟坎和诸多危险作业边界,常用的卫星测点等方法难以准确地提取梯田作业区域,本文以无人机梯田遥感图像... 农田作业区域地图准确构建是实现农机路径规划和导航作业的重要前提。黄土高原梯田田块大小各异、形状复杂多变,并且存在部分凹坑、沟坎和诸多危险作业边界,常用的卫星测点等方法难以准确地提取梯田作业区域,本文以无人机梯田遥感图像为数据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融合上采样的改进TransUNet模型。在编码器部分,通过引入金字塔压缩注意力模块(Pyramid squeeze attention,PSA),在通道注意力的基础上增强对不同尺度梯田特征提取和融合的能力,并使用残差结构优化Transformer层;在解码器部分,引入Dual up-sample模块将亚像素卷积层与双线性插值上采样两者融合,提升梯田边界分割精度的同时防止棋盘效应,并在解码器末尾添加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Concurrent spatial and channel squeeze and channel excitation,SCSE),同时对空间和通道维度的信息进行整合增强,有助于图像细节特征逐步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TransUNet模型在直长条形、蜿蜒长条形和不规则形3类典型梯田测试集上平均像素准确率、F1值和平均交并比平均分别达96.0%、96.0%和92.3%,3项指标相较于改进前平均提升1.8个百分点,与代表性的PSPNet、HRNet V2、DeepLab V3+、U-Net模型相比,3项指标平均提升8.3、6.2、5.0、4.2个百分点。在3类单块梯田测试集上,本文模型表现最优,像素交并比平均可达97.0%。本文方法可为黄土高原梯田环境地图构建和丘陵山地农机导航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无人机遥感 语义分割 Trans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
5
作者 孙倩 刘志杰 刘婷婷 《现代营销(下)》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营商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2017—2021年河北省11个地市进行营商环境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五个维度综合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公共环境、市场环境、人... 营商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2017—2021年河北省11个地市进行营商环境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五个维度综合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公共环境、市场环境、人力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不同地区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城市营商环境综合发展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仅秦皇岛和廊坊市波动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熵权法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志杰:接续奋斗 做足脱贫成色
6
作者 刘志杰 《中国扶贫》 2020年第24期15-17,共3页
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经过连续5年脱贫攻坚,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增长,“两不愁”质量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有效解决。贫困... 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经过连续5年脱贫攻坚,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增长,“两不愁”质量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大跨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绝对贫困 公共服务水平 收入水平 基础设施 贫困群众 贫困人口 刘志杰
原文传递
丘陵山地拖拉机调平与防翻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7
作者 牟孝栋 杨福增 +4 位作者 段罗佳 刘志杰 宋卓颖 李宗霖 管寿青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目的/意义]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智能化是未来农机行业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中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且面临坡陡路窄、地块碎小、地形地貌复杂等多种环境因素制约,各生产环节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实问题,并且缺乏适合丘... [目的/意义]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智能化是未来农机行业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中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且面临坡陡路窄、地块碎小、地形地貌复杂等多种环境因素制约,各生产环节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实问题,并且缺乏适合丘陵山区大坡度农机装备研发的理论支撑。[进展]综述了国内外丘陵山地拖拉机调平及防翻系统的研究现状。其中拖拉机车身调平技术平行四杆与液压差高式结构简单,折腰扭腰式更适合连续起伏的崎岖路面,重心可调与全向调平式坡地牵引性与适应性均较好;驾驶室及座椅调平技术基于角度传感器自适应控制,关键在于缓解驾驶疲劳提高舒适度;车身与农具姿态协同控制技术大都采用PID控制技术实现协同控制,但缺乏作业效果反馈机制;拖拉机防翻保护装置与预警技术在防翻保护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模拟感知提前预判翻车危险信号并及时反馈。[结论/展望]未来丘陵山地拖拉机调平、防翻预警及无人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1)结构优化、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山地拖拉机调平系统研究;2)坡地适应性好的农机具仿形系统研究;3)环境感知、自动干涉的防翻预警技术研究;4)农机精准导航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和农机作业远程调度与管理技术研究;5)坡地纵向稳定性理论研究。以期为研发符合中国丘陵山地复杂作业环境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山地拖拉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拖拉机调平 悬挂机具调平 防翻系统 侧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训练模型在脉冲星候选体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鹏 于徐红 +1 位作者 刘志杰 王春庆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8期227-231,共5页
预训练模型逐渐成为一种工具并应用于各种下游任务。其中,由于各望远镜位置、使用数字后端、处理技术以及周围干扰环境的不同,脉冲星候选体筛选需使用极端不平衡的数据从头训练并设计深度学习模型,存在流程复杂、时效性差、难度大的问... 预训练模型逐渐成为一种工具并应用于各种下游任务。其中,由于各望远镜位置、使用数字后端、处理技术以及周围干扰环境的不同,脉冲星候选体筛选需使用极端不平衡的数据从头训练并设计深度学习模型,存在流程复杂、时效性差、难度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ImageNet数据集预训练模型,对比分析其在脉冲星数据集的表现,并比较其Precision、Recall、F1-Score。首先,使用LogME方法评估各模型在脉冲星数据集的可迁移性;其次,使用后端融合的方式融合频率-相位图和时间-相位图的2种特征;最后,使用逐层解冻的方式微调对比可迁移性评分高的14个模型。结果表明,预训练方式所需资源少、收敛速度快,能应用于脉冲星筛选任务,在需要更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时,也可以考虑这些模型作为基础模块用于提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候选体筛选 预训练 微调 可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气动式苹果采摘手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史帅旗 杨福增 +3 位作者 刘志杰 许翔虎 张福瑞 王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5,共13页
针对非结构化复杂果园环境下机器人无损采摘苹果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借鉴章鱼捕食猎物方式,设计了一种集吸盘吸附与手指抓握为一体的复合气动式苹果采摘手。根据陕西富士苹果的一般特征参数,完成了采摘手关键零部件设计及其尺寸参数确定... 针对非结构化复杂果园环境下机器人无损采摘苹果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借鉴章鱼捕食猎物方式,设计了一种集吸盘吸附与手指抓握为一体的复合气动式苹果采摘手。根据陕西富士苹果的一般特征参数,完成了采摘手关键零部件设计及其尺寸参数确定。建立模型对吸盘吸附与手指抓握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采摘手具有良好的运动柔顺性和吸附与抓握的稳定性;通过搭建采摘手性能测试平台,对采摘过程中的手指接触压力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验证了该采摘手整体系统的可行性与采摘流程的合理性;以六臂苹果采摘机器人为试验平台开展了采摘手果园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采摘手综合采摘成功率为84.7%,综合损伤率为0.88%,可以完成复杂果园环境下机器人采摘苹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采摘机器人 采摘手 复合 气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障碍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志杰 曾智勇 +3 位作者 汤德元 周莉 梁海英 肖超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9-1436,共8页
参照GenBank中相关的基因序列,设计了6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PRV gE、PPV NS1、PCV ORF2、PRRSV ORF7、CSFVE2、JEVE基因的部分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mPCR对6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PRV 6.6pg、PPV 96pg、PCV 12.9pg、... 参照GenBank中相关的基因序列,设计了6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PRV gE、PPV NS1、PCV ORF2、PRRSV ORF7、CSFVE2、JEVE基因的部分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mPCR对6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PRV 6.6pg、PPV 96pg、PCV 12.9pg、PRRSV 10.5pg、CSFV 51pg、JEV 46pg,对猪流感病毒(SIV)、大肠杆菌(E.coli)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103份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上述6种猪病毒性疫病在贵州省猪群中普遍存在且混合感染情况严重。该六重PCR方法不仅实现了上述6种病毒的同时检测,更实现了DNA病毒及RNA病毒的同步检测,能够对PRV、PPV、PCV、PRRSV、CSFV、JEV单个或混合感染的临床病料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PPV PCV2 PRRSV CSFV JEV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粒度参数3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刘志杰 公衍芬 +4 位作者 周松望 余佳 刘焱光 殷汝广 程永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海洋沉积物粒度参数是反映沉积物物质来源及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指标。目前国内对海洋沉积物粒度参数计算方法并不完全统一,制约了粒度数据的整合和使用。利用长江口外近海348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分别使用Folk和Ward的图解法公式、Coll... 海洋沉积物粒度参数是反映沉积物物质来源及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指标。目前国内对海洋沉积物粒度参数计算方法并不完全统一,制约了粒度数据的整合和使用。利用长江口外近海348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分别使用Folk和Ward的图解法公式、Collias等的矩法公式和McManus的矩法公式进行了粒度参数的计算。运用相关分析和基本统计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图解法与矩法计算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分别呈显著线性相关,且不受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影响。对于偏态和峰态,3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相关性较低,甚至表现为不相关。不同方法计算的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性均与沉积物类型和频率曲线分布形态有关。当物质组成均匀、频率曲线近正态分布时,不同方法计算的粒度参数的相关性显著提高。当沉积物较粗或较细时,粒度分布偏离正态且具有明显尾部特征,用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会随之增大。对3种不同公式综合对比认为Collias等的矩法公式反映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更加灵敏、可靠,建议在进行资料整合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粒度参数 矩法 图解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刀盘设计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41
12
作者 刘志杰 滕弘飞 +1 位作者 史彦军 杨光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80-1985,共6页
刀盘设计是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的设计关键,是影响其掘进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刀盘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盘形滚刀破岩机理、刀盘切削参数、围岩力学属性参数及试验、刀具破岩受力分析模型和施工预测模型、刀盘布局(含刀... 刀盘设计是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的设计关键,是影响其掘进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刀盘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盘形滚刀破岩机理、刀盘切削参数、围岩力学属性参数及试验、刀具破岩受力分析模型和施工预测模型、刀盘布局(含刀具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最后讨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隧道掘进机 刀盘设计 破岩机理 切削参数 预测模型 刀盘布局 刀具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污泥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测定法选择 被引量:45
13
作者 刘志杰 谢华 +1 位作者 俞毓馨 陆正禹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硫酸法较适于测定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文中还对厌氧污泥ECP的含量、成分作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污泥 胞外多聚物 提取 硫酸 废水处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被引量:45
14
作者 刘志杰 季令 +1 位作者 叶玉玲 耿志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货运量预测是铁路运输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关于铁路货运量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铁路货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的作用机制通常不能或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 货运量预测是铁路运输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关于铁路货运量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铁路货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的作用机制通常不能或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货运量进行分析及预测。通过对1989~2002年全国铁路货运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到铁路货运量增长量的时间序列,将时间序列视为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非线性映射,引入RBF神经网络来进行非线性映射的逼近。对网络进行学习与训练仿真实验后,用2003~2004年的增长量进行模型检验,并与BP神经网络、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RBF神经网络对铁路货运量进行短期预测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铁路运输 运量预测 RBF算法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核壳铜-银双金属粉末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志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宗涛 胡黎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制备了粒径均为50nm和1μm的超细铜粉末,采用置换反应法制备得到了与原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核壳铜-银双金属粉末,用热重仪和XRD衍射仪分别测定了铜-银双金属粉末的热重曲线和XRD图谱,...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制备了粒径均为50nm和1μm的超细铜粉末,采用置换反应法制备得到了与原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核壳铜-银双金属粉末,用热重仪和XRD衍射仪分别测定了铜-银双金属粉末的热重曲线和XRD图谱,研究了粉末的抗氧化性能。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粉末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 双金属粉末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集装箱吞吐量组合预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志杰 季令 +1 位作者 叶玉玲 耿志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利用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法和三次多项式曲线模型建立了单项预测模型.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两个单项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组合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方法比采用单一预测方... 利用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法和三次多项式曲线模型建立了单项预测模型.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两个单项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组合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方法比采用单一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最后,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对组合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增加了结果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装箱 吞吐量预测 RBF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9
17
作者 刘志杰 郑文刚 +2 位作者 胡清华 史彦军 滕弘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2期449-453,共5页
日光温室是中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内部环境因子和生产效益,而且对温室建造、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直接影响。综述了地域和气候约束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如跨度、脊... 日光温室是中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内部环境因子和生产效益,而且对温室建造、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直接影响。综述了地域和气候约束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如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墙体结构和后屋面结构等,为不同地区日光温室建造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探讨了其计算机辅助结构分析研究状况,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结构优化 可靠度 拓扑优化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铜粉表面磷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志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宗涛 胡黎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约 50 nm和 1 μm的超细铜粉 ,分别进行类似钢铁器件的表面防腐蚀处理—磷化处理 ,在铜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 ,显著提高了铜粉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纳米级铜粉 ,其氧化温度高...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约 50 nm和 1 μm的超细铜粉 ,分别进行类似钢铁器件的表面防腐蚀处理—磷化处理 ,在铜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 ,显著提高了铜粉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纳米级铜粉 ,其氧化温度高于 2 2 0℃。并将微米级粉末的氧化温度提高约 1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 铜粉 磷化 抗氧化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核壳铜-银双金属粉的制备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志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宗涛 胡黎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采用置换反应法制备得到了球形、粒径约 50纳米的核壳铜 -银双金属粉末 ,经 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测试确定其结构为表面点缀结构和完全包覆结构。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粉末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银-铜双金属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志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宗涛 胡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500nm至7μm不同粒径范围的超细铜粉,研究了该法的制备工艺及粉末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采用葡荡糖预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均匀超细铜粉,改善了铜粉末的粒度分布。研究了...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500nm至7μm不同粒径范围的超细铜粉,研究了该法的制备工艺及粉末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采用葡荡糖预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均匀超细铜粉,改善了铜粉末的粒度分布。研究了干燥过程对粉末团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制备 热稳定性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