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东 刘晓娟 +2 位作者 魏强 贾新建 韩春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研究组... 目的探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研究组使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进行回流灌肠。比较两组的术前灌肠次数、单次灌肠时间、肠道清洁率、灌肠液出入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床单元清洁率、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前灌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单次灌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道清洁率、灌肠液出入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床单元清洁率、灌肠舒适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灌肠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采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进行回流灌肠可明显减少灌肠次数和单次灌肠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床单元清洁度,且患儿舒适度及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 回流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娟 邓培渊 +1 位作者 范春丽 田云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7,共8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对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但对其毒理机理、其在人体内的运输机制等方面缺乏研究。本研究运用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方法,研究了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对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但对其毒理机理、其在人体内的运输机制等方面缺乏研究。本研究运用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方法,研究了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1)环氧虫啶能有效猝灭HSA荧光,不同温度下环氧虫啶与HSA的结合常数在0.76×10^(5)~1.57×10^(5)L/mol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2)环氧虫啶结合在HSA的IIA疏水腔内,有1个结合位点;3)结合自由能分析和热力学参数计算显示,环氧虫啶和H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4)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结合自由能为-25.90 kJ/mol,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复合物;5)丙氨酸突变扫描结果显示,氨基酸残基Gln459是环氧虫啶与HSA结合的关键氨基酸。该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环氧虫啶在人体内的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虫啶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结构化教学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娟 薛媛 +1 位作者 王智敏 刘钇彤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58-460,465,共4页
目的: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过程中采用行为分析疗法与结构化教学方法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结构化教学模式干预... 目的: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过程中采用行为分析疗法与结构化教学方法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结构化教学模式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与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BC评分与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2、7.088,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7,P<0.05)。结论: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结构化教学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不仅可以提升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儿ABC评分与CARS评分,还可以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结构化教学 儿童孤独症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娟 单丹丹 付珊珊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采用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和对照组(n=52,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采用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和对照组(n=52,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全部呼气量比值(FEV1/FVC)]均有改善,并且研究组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依从率(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兴趣诱导结合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患儿治疗中能加快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升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诱导 个性化护理 儿童肺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内涝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5
作者 刘晓娟 王俊娴 +3 位作者 向远美子 李明华 张恒 柴照强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4期110-114,共5页
内涝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大学校园面临的难题。以某高校校区为调查对象,从竖向设计不完善、绿地生态效益欠佳、雨水口堵塞、地面沉降和透水铺装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校园内涝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 内涝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大学校园面临的难题。以某高校校区为调查对象,从竖向设计不完善、绿地生态效益欠佳、雨水口堵塞、地面沉降和透水铺装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校园内涝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减少内涝,提高校园的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 内涝 竖向设计 绿色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唇形科鼠尾草属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蓉 张甜 刘晓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9,共7页
以一年生的彩苞鼠尾草(Salvia viridis)、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红花鼠尾草(Salvia coccinea)、林下鼠尾草(Salvia nemorosa L.)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缓慢干旱的方法,研究了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b)总含量、... 以一年生的彩苞鼠尾草(Salvia viridis)、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红花鼠尾草(Salvia coccinea)、林下鼠尾草(Salvia nemorosa L.)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缓慢干旱的方法,研究了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b)总含量、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鼠尾草在兰州的引种、栽培和生态适应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鼠尾草的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总含量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CAT活性呈上升的趋势;而MDA含量和SOD、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4种鼠尾草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能力强弱顺序为彩苞鼠尾草>红花鼠尾草>蓝花鼠尾草>林下鼠尾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鼠尾草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原文传递
组织中MMP-9、E-cadherin与子宫内膜样癌伴MELF浸润方式及肿瘤侵袭程度的关系
7
作者 李坤 王静 +2 位作者 金春亭 白睿 刘晓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80-986,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ion,and fragmentation,MELF)浸润方式及肿瘤侵袭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能够识别子宫内...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ion,and fragmentation,MELF)浸润方式及肿瘤侵袭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能够识别子宫内膜样癌伴MELF浸润的指标,抑制肿瘤侵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获得肿瘤标准,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11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MELF组和N-MELF组。统计112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项目包括组织中MMP-9、E-cadherin,根据检查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组织中MMP-9、E-cadherin及相关指标与子宫内膜样癌MELF浸润方式及肿瘤侵袭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中112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评估为MELF浸润患者21例(18.75%);MELF浸润患者病理等级低级别,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ⅣA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atic vascular space,LVSI)、组织中MMP-9阳性患者占比多于N-MELF浸润患者,E-cadherin阳性患者占比少于N-MELF浸润患者,人附睾蛋白(humanepididymisprotein 4,HE4),甲壳质酶蛋白(human cartilageglycopmtein,YKL-40)水平高于N-MEL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率低、MMP-9表达率高,MELF浸润与子宫内膜样癌FIGO分期进展有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癌发生MELF浸润与组织中MMP-9、E-cadherin有关,MMP-9表达率高和E-cadherin表达率低能够通过导致MELF浸润发生,从而增强肿瘤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E-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神经网络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樊星男 刘晓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0-697,共8页
针对条件对抗神经网络(CGAN)只能进行真假不能进行分类判别和半监督对抗神经网络(SGAN)需要同时进行分类和真假判别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对抗神经网络CSGAN模型,并给出了具体设计。该对抗网络的生成器G以CGAN为基础,由多层感知机(MLP)... 针对条件对抗神经网络(CGAN)只能进行真假不能进行分类判别和半监督对抗神经网络(SGAN)需要同时进行分类和真假判别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对抗神经网络CSGAN模型,并给出了具体设计。该对抗网络的生成器G以CGAN为基础,由多层感知机(MLP)构成;判别器D以SGAN为基础,由卷积神经网络(CNN)构成。基于CSGAN,还提出了一种二维对抗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故障信号归一化到[-1,1]区间,然后利用一个滑窗从归一化数据中截取1024长度的数据,并转换构成32×32尺寸的二维矩阵作为CSGAN的输入。经多个公开数据集验证表明,这一诊断方法在不同样本比例的情况下都能有效提高判别器的诊断精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神经网络 条件对抗神经网络 半监督对抗神经网络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泡腾消毒片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9
作者 周忠云 赵功宝 +1 位作者 刘晓娟 万淑英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50-51,56,共3页
根据原材料理化性能、产品制备工艺和技术要求对含氯消毒剂优化设计,并对泡腾消毒片的崩解时间、有效氯含量、pH值、稳定性、金属腐蚀性等理化性能、杀灭微生物性能以及皮肤刺激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各项测试结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 根据原材料理化性能、产品制备工艺和技术要求对含氯消毒剂优化设计,并对泡腾消毒片的崩解时间、有效氯含量、pH值、稳定性、金属腐蚀性等理化性能、杀灭微生物性能以及皮肤刺激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各项测试结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标准要求和GB/T 36758—2018《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消毒剂 三氯异氰尿酸 研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ClOF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10
作者 王紫彤 应威洋 +4 位作者 刘明彤 刘晓娟 林二培 胡现铬 黄华宏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OFP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ClOFP1在木质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杉木ClOFP1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并开展该基因在杉木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连锁不平衡(LD)分析。结果表明,ClOFP1基因的cDN... OFP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ClOFP1在木质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杉木ClOFP1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并开展该基因在杉木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连锁不平衡(LD)分析。结果表明,ClOFP1基因的cDNA序列长1 648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320 bp,在氨基酸序列的376~428位有卵形蛋白家族特有的OVATE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lOFP1蛋白与水稻、拟南芥中调控细胞伸长和次生壁形成的OsOFP19、AtOFP1、AtOFP4聚为一类。ClOFP1在幼嫩叶片和茎段中优势表达,随着叶片成熟和茎段木质化程度加深其表达量递减,幼叶中的表达量是老叶中的14倍。同时,在杉木木材中,ClOFP1主要在靠近树皮的边材区域表达,而在心边过渡区表达较弱。推测ClOFP1基因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次生木质部的形成。共检测到ClOFP1基因内存在16个常见SNP位点,平均发生频率为1/103 bp。其中编码区域有11个SNP位点,分为7个同义突变和4个错义突变。7个地理种源的SNP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非同义突变多样性π_(ns)小于同义突变π_(s)。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发现,ClOFP1基因间的LD在875 bp左右长度内迅速消失,且SNPs具有3个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区块。综上,ClOFP1的表达与杉木茎段木质化程度负相关,ClOFP1在不同无性系中SNP变异较为丰富,位点间的LD在较短序列长度内迅速消失,表明基于该基因的LD作图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ClOFP1功能和开展LD作图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OFP基因 基因表达 SNP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论文开放同行评议意见分析及启示——以H1Connect为例
11
作者 刘晓娟 于姚 沈嘉宁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开放同行评议为论文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高水平论文的评议意见特征,有利于评判优质论文、优化学术评价体系。以被全球生物医学领域权威开放同行评议平台H1 Connect专家推荐的、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有关COVID-19的论文为高水平论文的典... 开放同行评议为论文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高水平论文的评议意见特征,有利于评判优质论文、优化学术评价体系。以被全球生物医学领域权威开放同行评议平台H1 Connect专家推荐的、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有关COVID-19的论文为高水平论文的典型案例,爬取这些论文在H1 Connect中的开放同行评议意见,从指标和文本两个层面分析专家评议意见所体现的对高水平论文的关注和认可程度、情感特征以及价值特征。研究发现,高水平论文能快速吸引专家的关注,但仅有少数引发热议。开放同行评议文本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情感句,明确体现了专家的观点态度:正向评价居多,主要针对论文的总体表现;负向评价较少,主要针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开放同行评议意见认为论文的价值体现在学术领域和实践应用的多个维度,应用贡献更为突出。通过对高水平论文开放同行评议意见的分析,建议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引入开放同行评议数据源,以提升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际应用中,仍需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指标,深入挖掘评议文本中的关键要素,加强资源建设与技术融合,利用前沿技术智能解析评议文本的深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同行评议 高水平论文 学术评价 H1 Conn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次生壁发育调控转录因子基因ClNAC40的生物学功能
12
作者 刘明彤 庄和必 +5 位作者 王紫彤 石帅宾 刘晓娟 林二培 胡现铬 黄华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木质化相关的NAC基因,克隆其全长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应压木形成中的表达模式;构建NAC基因过表达重组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转基因植株花序茎横切面染色观察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分离得到1个杉木NAC基因(ClNAC40),其cDNA序列长度为155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获得ClNAC40基因组序列共3430 bp,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进化树分析发现ClNAC40与已报道的次生发育相关NAC转录因子聚为一类。ClNAC40基因在木质部(XY)优势表达,而在根(RT)、雌球花(FC)、雄球花(MC)和皮层(BK)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同时,在茎中表达呈现随木质化程度升高而递增趋势,在木质化茎(S3)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S1)的3.2倍。在应压木诱导形成过程中,ClNAC40在应压木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斜放处理30天和60天时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直立木(对照)。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l NAC40导致花序茎的高度和直径均明显增加;花序茎横切面经间苯三酚染色,显色较野生型深且染色区域占比更大,表明木质素沉积更多。RT-qPCR分析结果表明,ClNAC40过表达显著提高了拟南芥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论】杉木ClNAC40基因通过激活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参与调控次生壁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NAC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次生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儿童护理教学中模拟实践的策略及临床技能培养的有效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晓娟 邹燕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这项研究集中于研究儿科护理教育中的模拟实践方法及临床培训技巧。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本文应用实证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模拟实操在提高教学成果与提高学员临床操作能力领域实际成效的提升作用。儿童护理领域中的许多... 这项研究集中于研究儿科护理教育中的模拟实践方法及临床培训技巧。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本文应用实证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模拟实操在提高教学成果与提高学员临床操作能力领域实际成效的提升作用。儿童护理领域中的许多教学实例被深入研究和分析,涉及具体教学环境与执行细节层面的说明,关于学习成绩与个人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护理教学 模拟实践 临床技能培养 教育方法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高粱苗期冷害的缓解作用研究
14
作者 周光怡 刘晓娟 +4 位作者 王睿 安玉霞 覃显娇 任明见 王运帮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低温对高粱幼苗往往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为明确外源褪黑素(MT)预处理对低温下高粱幼苗冷害的缓解效应,本研究首先进行不同浓度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高粱幼苗生态生理影响试验,以筛选出最适褪黑素浓度,之后再设置常温对照(CK)、常温+褪黑素(C... 低温对高粱幼苗往往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为明确外源褪黑素(MT)预处理对低温下高粱幼苗冷害的缓解效应,本研究首先进行不同浓度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高粱幼苗生态生理影响试验,以筛选出最适褪黑素浓度,之后再设置常温对照(CK)、常温+褪黑素(CK+MT)、低温对照(LT)、低温+褪黑素(LT+MT)共4个处理,研究褪黑素预处理对低温下高粱幼苗冷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20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对高粱幼苗冷害的缓解效果最好,外源褪黑素通过促进高粱幼苗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加强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AsA-GSH循环效率来缓解其在低温胁迫下的损伤并促进植株生长。此外,外源褪黑素预处理下高粱幼苗的生长素、吲哚丁酸、赤霉素A1、赤霉素A7以及脱落酸这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大多显著上升,吲哚甲酸、赤霉素A3、茉莉酸和二氢茉莉酸这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都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可为使用褪黑素缓解高粱幼苗冷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褪黑素 低温胁迫 生理机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立体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钦生 周乐松 +3 位作者 张俊林 邹晓君 曹庸 刘晓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该论文采用多光谱、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分子对接,研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立体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ST异构体均结合于BSA亚结构域ⅡA和ⅢA的交界处,并且对蛋白质的构象没有明显... 该论文采用多光谱、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分子对接,研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立体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ST异构体均结合于BSA亚结构域ⅡA和ⅢA的交界处,并且对蛋白质的构象没有明显影响。AST异构体对BSA具有相似的结合亲和力(左旋AST 4.17×10^(-7)mol/L,右旋AST 3.91×10^(-7)mol/L)和结合动力学(慢结合、慢解离),然而在较高浓度下(0.35~1.78μmol/L)左旋AST的最高结合响应值均高于右旋AST。此外,左旋和右旋AST与BSA相互作用的焓变△H分别为-175.09和-149.42 kJ/mol,熵变△S分别为-502.72和-417.65 J/(mol·K),负值的△H和△S表明AST-BSA发生结合的主要相互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子对接显示左旋AST与Lys504、Thr190残基形成键长为2.0Å、2.7Å的氢键,而右旋AST与Arg435残基形成键长为2.9Å的氢键。这项研究有助于阐明AST立体异构体与BSA的结合机制,并为AST异构体在血液循环中潜在的药代动力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立体异构体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中异常数据判定及处置机制
16
作者 李世维 刘晓娟 +2 位作者 韩佰辉 莫晓聪 王峰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当前各级数据审核员在水质自动监测中对异常数据的处置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为提升数据审核质量,同时有效指导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紧密结合水质自动监测站过往数据审核及运维工作经验,对水质自动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全流程进行规范,涵... 针对当前各级数据审核员在水质自动监测中对异常数据的处置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为提升数据审核质量,同时有效指导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紧密结合水质自动监测站过往数据审核及运维工作经验,对水质自动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全流程进行规范,涵盖审核、判定、核实及处置机制,实现异常数据的标准化审核与处理。显著减小异常数据对监测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不良影响,有效避免无效、重复的工作,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规范水质自动监测中异常数据审核的相关机制,不仅能优化数据审核工作,还能在资源利用上实现高效节约,进而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自动监测 数据审核 异常数据 处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冲击激发式安全雷管的研制与适配性测试
17
作者 邓小娟 代鹏举 +2 位作者 董金龙 刘晓娟 王爱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工业雷管在使用过程中因起爆药感度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内冲击激发式安全雷管(简称“IID雷管”),并开展其与不同点火药的适配性测试。通过采用猛炸药作为主要装药,以及设计激发组件,实现了高效有序的... 针对工业雷管在使用过程中因起爆药感度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内冲击激发式安全雷管(简称“IID雷管”),并开展其与不同点火药的适配性测试。通过采用猛炸药作为主要装药,以及设计激发组件,实现了高效有序的起爆和传爆过程;通过与不同点火药的适配测试,以及对起爆能力、延期精度等关键功能的全面评估,验证了IID雷管在与LTNR和K-K等药剂适配时,各项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此外,IID雷管结构工艺简单、安全环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雷管 数码电子雷管 内冲击激发 无起爆药雷管 激发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切花菊的保鲜效应分析
18
作者 田云芳 楚志刚 +3 位作者 陈丽培 贺一新 刘晓娟 范春丽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提升切花菊的贮运性,将优香鲜切花枝插于蒸馏水(对照)、基础瓶插液(30 g/kg蔗糖+250 mg/L8-羟基喹啉+200 mg/L柠檬酸)、褪黑素瓶插液(20μmol/L褪黑素)、基础+褪黑素复合液(20μmol/L褪黑素+30 g/kg蔗糖+250 mg/L 8-羟基喹啉+200 mg/... 为提升切花菊的贮运性,将优香鲜切花枝插于蒸馏水(对照)、基础瓶插液(30 g/kg蔗糖+250 mg/L8-羟基喹啉+200 mg/L柠檬酸)、褪黑素瓶插液(20μmol/L褪黑素)、基础+褪黑素复合液(20μmol/L褪黑素+30 g/kg蔗糖+250 mg/L 8-羟基喹啉+200 mg/L柠檬酸)中,探索褪黑素对切花菊的保鲜效应。基于前面保鲜效应结果,以优香、黄小、白舟鲜切花枝为试验材料,设光照组(光照16 h/黑暗8 h,蒸馏水)、黑暗胁迫组(光照0 h/黑暗24 h,蒸馏水)、黑暗缓解组(光照0 h/黑暗24 h,20μmol/L褪黑素)3个处理,研究褪黑素对3种切花菊黑暗胁迫下叶片黄化衰老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添加褪黑素能够明显延缓切花菊优香花径张开度,提升水分平衡值,提高色素含量,减缓切花鲜质量变化率下降速度,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与对照瓶插液(蒸馏水)相比,基础+褪黑素复合瓶插溶液对优香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处理第7天花径平均值最小,为7.11 cm,可继续开放),其次是20μmol/L褪黑素瓶插溶液和基础瓶插溶液。褪黑素处理提高了黑暗胁迫下3种切花菊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延缓了切花菊叶片可溶性蛋白的降解速度,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在处理第7天,黑暗缓解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黑暗胁迫组相比均降低最多,优香分别为13.76%、12.12%,黄小分别为17.35%、12.47%,白舟分别为10.64%、13.2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0μmol/L褪黑素可以缓解切花菊叶片黑暗胁迫。推断褪黑素通过提高切花菊抗氧化酶活性等从而降低MDA含量,以缓解黑暗胁迫,从而延长叶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菊花切花 生理特性 保鲜 黑暗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周玉霞 周晓雷 +2 位作者 刘晓娟 苏静怡 杨燕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美容外科用粘合剂的粘接性能及应用效果
20
作者 王晓旭 马会 刘晓娟 《粘接》 CAS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针对传统缝线缝合处理术后切口易发生感染和易形成瘢痕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织粘合剂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N⁃羟乙基丙烯酰胺浓度为50%,明胶甲基丙烯酰胺浓度为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浓度为15%,光引发剂Lap浓度为0.05%,光照时间为150 mi... 针对传统缝线缝合处理术后切口易发生感染和易形成瘢痕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织粘合剂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N⁃羟乙基丙烯酰胺浓度为50%,明胶甲基丙烯酰胺浓度为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浓度为15%,光引发剂Lap浓度为0.05%,光照时间为150 min制备的粘合剂性能最佳。此时粘合剂拉伸强度为305.9 kPa,粘接强度为102 kPa;烘干组剪切强度为1.8 MPa,非烘干组剪切强度为1 MPa;溶胀48 h后,溶胀率未超过800%;储能模量超过2.5 MPa,远高于损耗模量;烘干或经过PBS浸泡后,仍旧保持一定的黏度和强度;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 h后,含水量仍维持在20%左右;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好且很稳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合剂材料 术后切口护理 瘢痕形成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