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以“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
1
作者 刘木水 《数学教学通讯》 2025年第4期90-91,共2页
研究者以“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聚焦学情,真实体验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前提;巧妙设问,引发探究是培养高阶思维的源泉;学会等待,充分“让学”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 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叶”与“兰竹”荔枝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艺芬 刘木水 +2 位作者 林河通 陈艺晖 孔祥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1537-1542,共6页
比较研究福建省主栽荔枝品种"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在(8±1)℃贮藏条件下的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乌叶"荔枝果实比"兰竹"耐贮藏,"乌叶"好果率显著高于"兰竹",而果... 比较研究福建省主栽荔枝品种"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在(8±1)℃贮藏条件下的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乌叶"荔枝果实比"兰竹"耐贮藏,"乌叶"好果率显著高于"兰竹",而果实失重率、果皮褐变指数和果皮褐变度均显著低于"兰竹"果实;"乌叶"荔枝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比"兰竹"果实高;贮藏期间,荔枝果肉的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不断下降,但"乌叶"果实的降低速度比"兰竹"果实慢;在同一贮藏时间,荔枝果肉的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高于"兰竹"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品种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2 位作者 陈绍军 刘木水 陈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但萎凋也降低了柿叶中的类黄酮、多酚和VC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安溪油柿叶的最适萎凋时间为6 h,以该萎凋柿叶为材料,可以研制成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柿叶保健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油柿 柿叶 摊放 萎凋工艺 化学成分 柿叶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采后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差异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福兴 林毅雄 +2 位作者 刘木水 林艺芬 林河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85-2190,共6页
比较"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在(8±1)℃贮藏条件下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活性氧代谢强度不同,贮藏期间,"乌叶"的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 比较"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在(8±1)℃贮藏条件下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活性氧代谢强度不同,贮藏期间,"乌叶"的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都显著高于"兰竹",褐变指数、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兰竹"。据此认为,与"兰竹"荔枝果实相比,"乌叶"荔枝果实具有较长的贮藏期,可能与"乌叶"荔枝果实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能减少O2·-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好地保持荔枝果皮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和减缓果实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果皮 活性氧代谢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的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莲 林河通 +1 位作者 瓮红利 刘木水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4期1-3,9,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材料以0.060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保鲜效果最好,(8±1)℃保鲜75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 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材料以0.060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保鲜效果最好,(8±1)℃保鲜75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满,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用PE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橄榄果实失水,从而延长果实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包装 贮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液压支柱简易防倒装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木水 易军 李发耀 《江西煤炭科技》 2012年第3期44-45,共2页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走向长壁采煤法已成为目前急倾斜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具有顶板管理简单、通风状况好、资源回收率高、安全保障程度高等诸多优点,但与柔性掩护支架配套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防倒问题是个较大的安全隐患。1传统...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走向长壁采煤法已成为目前急倾斜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具有顶板管理简单、通风状况好、资源回收率高、安全保障程度高等诸多优点,但与柔性掩护支架配套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防倒问题是个较大的安全隐患。1传统防倒方法引进伪斜柔性掩护支架走向长壁采煤方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液压支柱 防倒装置 走向长壁采煤法 柔性掩护支架 采煤方法 急倾斜煤层 资源回收率 顶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山南井南翼采区布置参数的调整优化
7
作者 易军 刘木水 《江西煤炭科技》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江西花鼓山煤业有限公司山南井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0年1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0.3M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0.3Mt/a,其最高开采标高在-150m~-200m不等,最低开采标高为-600 m,井田面积约6km2,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大禾山段(T... 江西花鼓山煤业有限公司山南井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0年1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0.3M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0.3Mt/a,其最高开采标高在-150m~-200m不等,最低开采标高为-600 m,井田面积约6km2,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大禾山段(T3a1),共有10个煤组,局部可采煤层有多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置参数 设计生产能力 优化 调整 采区 含煤地层 可采煤层 安源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南矿探煤巷用耙斗装岩机快速掘进的实践
8
作者 徐利鹤 叶传卫 刘木水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第4期73-74,共2页
耙斗装岩机是煤矿常用的装岩设备,一般应用在断面较大的煤岩巷掘进中,山南矿27401探煤巷受地质条件影响,在掘进过程中上山与平巷交替出现,给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经过实践创新,成功地应用耙斗装岩机实现了快速掘进,大大减轻了工人出碴的... 耙斗装岩机是煤矿常用的装岩设备,一般应用在断面较大的煤岩巷掘进中,山南矿27401探煤巷受地质条件影响,在掘进过程中上山与平巷交替出现,给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经过实践创新,成功地应用耙斗装岩机实现了快速掘进,大大减轻了工人出碴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耙斗装岩机 快速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福兴 林毅雄 +3 位作者 刘木水 林艺芬 陈艺晖 林河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25,102,共6页
果皮褐变是影响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和货架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比较研究了在(8±1)℃贮藏条件下"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及其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兰竹"荔枝果实相比,采... 果皮褐变是影响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和货架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比较研究了在(8±1)℃贮藏条件下"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果皮褐变的差异性及其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兰竹"荔枝果实相比,采后"乌叶"荔枝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贮藏期间,"乌叶"荔枝果实的果皮褐变指数显著低于"兰竹";"乌叶"荔枝果实的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高于"兰竹",而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低于"兰竹"。贮藏期间,荔枝果皮的花色素苷、总酚、类黄酮含量和PPO活性不断下降,而POD活性则不断上升,但在同一贮藏期间,"乌叶"荔枝果皮的花色素苷、总酚、类黄酮含量都高于"兰竹",而PPO和POD活性则低于"兰竹"。据此认为,采后"乌叶"荔枝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与其保持较低的果皮PPO和POD活性而减少果皮花色素苷、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果皮 褐变 酚类物质代谢 品种
原文传递
揉捻和干燥方法对柿叶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2 位作者 吴玉林 刘木水 王婷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4-217,227,共5页
研究了揉捻和不同干燥方法对安溪油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揉捻可增加柿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从而使柿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柿叶茶的可冲泡性。柿叶茶采用炒干能够得到较适宜的营养成分含量,而且经过炒干的柿叶茶色泽黄... 研究了揉捻和不同干燥方法对安溪油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揉捻可增加柿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从而使柿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柿叶茶的可冲泡性。柿叶茶采用炒干能够得到较适宜的营养成分含量,而且经过炒干的柿叶茶色泽黄绿、香气浓厚、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绿匀,感官评分高。柿叶茶炒干时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而且在炒制过程中还要经常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茶 揉捻 干燥 营养成分 品质
原文传递
复杂建筑平面图纸的空间布局融合对偶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宏鑫 方雨桐 +1 位作者 刘木水 董斌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4-1361,共8页
矢量化的复杂建筑平面图纸受各类图元的干扰,其空间布局识别难度非常高,然而在5G基站建设、智能家居以及AR/VR(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中广为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栅格图像和矢量表示的高性能融合对偶识别方法。首先,采用... 矢量化的复杂建筑平面图纸受各类图元的干扰,其空间布局识别难度非常高,然而在5G基站建设、智能家居以及AR/VR(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中广为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栅格图像和矢量表示的高性能融合对偶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建筑平面图纸的栅格化表示,提取建筑图纸的主要发展方向,构建分割的若干个封闭区域空间。然后,采用建筑平面图纸的矢量化表示,利用空间识别的有向性和邻接特性,创新地提出使用半墙数据结构进行墙体几何位置和拓扑关系的计算,从而根据空间对偶原理高精度地整体重建墙体布局。最后,获取包含各类墙体布局的矢量建筑平面图数据集,并进行方法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先空间后墙体的融合对偶识别算法对于各类建筑模型类型均具有可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先墙体后空间的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受特定建筑图纸类型的干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布局识别 建筑平面图纸 半墙结构 杂物去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