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树民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飞宇 孙梦迪 +5 位作者 卢芳 于栋华 陈平平 徐鹏 王宇 刘树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2期77-80,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治疗甲亢的方案主要是口服甲巯咪唑片、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上述3种方法不良反应较多,后期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刘树民教授从事内科杂病治疗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治疗甲亢的方案主要是口服甲巯咪唑片、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上述3种方法不良反应较多,后期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刘树民教授从事内科杂病治疗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认为,甲亢的病因隐匿且复杂,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肝郁气滞较为常见。研究从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治疗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刘树民教授运用芪玄抑甲宁为基础方治疗甲亢气阴两虚证的临证经验。建议在辨证治疗时注意以下5个要点:第一,注重疏理肝之郁气。肝气郁结是标实的主要外在表现,理气调肝为其治疗大法。第二,注重肝与心对调节情志的协同之功。肝藏血与心主血、肝藏魂与心藏神乃调节情绪、情志,维持精神、思维愉悦的关键,临证时应肝、心同调,以求情志畅达。第三,注重肝与肾的子母生化关系。肾、肝为母子之脏,肾水涵木,肾阴可滋生肝阴,以制约肝阳。第四,注重肝与脾的关系。肝和脾属五行相克,但相克太过即出现肝木乘脾土的情况,应注重肝脾之生克以求木土之平衡。第五,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辛辣之品以防耗伤阴津及削弱中药滋阴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气阴两虚证 芪玄抑甲宁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高澳 王晓菲 +5 位作者 卢意 卢柠霞 王天雨 卢芳 于栋华 刘树民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4-641,共8页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FMT)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灌胃给予5%氧嗪酸钾混悬液,连续5周,并给予10%酵母饲料;第3周...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和粪菌移植法(FMT)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灌胃给予5%氧嗪酸钾混悬液,连续5周,并给予10%酵母饲料;第3周,穿山龙总皂苷组及别嘌醇组分别灌胃给予480 mg/kg穿山龙总皂苷及25 mg/kg别嘌醇,第5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粪便移植组、模型粪便移植组、穿山龙总皂苷粪便移植组,后三者分别灌胃给予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大鼠粪菌悬液,连续5周,对新鲜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经过粪菌移植给药穿山龙总皂苷后,与模型粪便移植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粪便移植组尿酸水平及拟杆菌属、毛螺菌属丰度降低(P<0.05),弯曲菌门、螺杆菌属、梭菌属丰度升高(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通过调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肠道菌群动态平衡,影响其组成与功能,从而降低血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高尿酸血症 粪菌移植 16S rRNA测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普萘洛尔致银屑病样大鼠模型的剂量、时间及性别探讨
3
作者 张萌萌 刘树民 +5 位作者 孙慧娟 高蕊 邓戈宇 张振东 黄琳 卢芳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1-359,372,共10页
目的:研究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在不同剂量、时间、性别下对银屑病样大鼠造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雄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 目的:研究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在不同剂量、时间、性别下对银屑病样大鼠造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雄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将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均匀涂抹于大鼠背部皮肤上,每天1次,分别涂抹1周、2周,设立1个月恢复期。通过比较各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17,CK-17)表达水平、ELISA及RT-qPCR法检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评价皮损严重程度及造模效果。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1周和2周的雌雄高低剂量组大鼠出现明显红斑、鳞屑和肥厚,角化不全,表皮增厚,PCNA和CK-17表达增多,血清和皮损中的IL-1β、IL-17A、IL-22、IL-23和TNF-α表达量升高;与造模2周比较,造模1周表达明显,且雌鼠优于雄鼠;恢复1个月后,各组大鼠的表达较1周和2周造模时期下降。结论: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诱导银屑病样大鼠模型,重复性好,与造模2周相比造模1周效果好,雌鼠优于雄鼠,高剂量造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萘洛尔 银屑病样大鼠模型 造模药剂量 造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防治高尿酸血症炎症损伤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晓禹 范姝媛 +3 位作者 杨慧聪 刘树民 于栋华 柳长凤 《江苏中医药》 2025年第4期79-82,共4页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以多靶点、多途径方式干预HUA炎症损伤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Toll样受体(TL...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以多靶点、多途径方式干预HUA炎症损伤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等相关信号通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肝肾组织损伤,达到防治HUA炎症损伤的目的。目前,中药活性成分防治HUA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多聚焦于单一信号通路,未来可以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研究进一步挖掘新靶点、新通路,并通过临床多中心和队列研究进行验证,为新药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炎症损伤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提取局部特征算法的变电站防误操作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树民 张健 《光源与照明》 2025年第1期201-203,共3页
随着电力行业对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变电站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了有效降低误操作风险,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的变电站防误操作图像识别技术。该技术通... 随着电力行业对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变电站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了有效降低误操作风险,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的变电站防误操作图像识别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图像采集、无线传输、智能识别和后台处理四个核心模块,利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并进行目标识别与操作轨迹分析,从而实现对标志牌、操作目标和操作行为的智能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标志牌识别、操作目标识别和操作轨迹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短的响应时间,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的发生。文章的研究成果为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并为其他类似场景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算法 图像识别 变电站 防误操作 智能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及其复方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淇 于栋华 +2 位作者 耿欣 卢芳 刘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4-98,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展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西医临床主要采用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复合使用,但长期用药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患者无法被完全治愈。中医认为肝肾不足是引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展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西医临床主要采用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复合使用,但长期用药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患者无法被完全治愈。中医认为肝肾不足是引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机所在,刺五加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药刺五加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刺五加中所含的皂苷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等成分可通过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免疫、抑制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LRRK2)蛋白表达等多通路、多途径来防治帕金森病。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刺五加及其复方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梳理,旨在为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帕金森病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玄参对大鼠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宁 李自辉 +4 位作者 叶涛 赵洪伟 庞牧 刘树民 李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9,I0015-I0017,共8页
目的研究玄参干预对大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玄参干预对大鼠的潜在保护和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玄参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玄参组大鼠给予玄参提取物1350 mg·kg-1灌胃,空白组灌胃给予... 目的研究玄参干预对大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玄参干预对大鼠的潜在保护和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玄参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玄参组大鼠给予玄参提取物1350 mg·kg-1灌胃,空白组灌胃给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均为1次/d,连续15 d。分别于灌胃15 d后,检测肝脏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通过时间序列趋势分析软件(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筛选具有趋势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玄参组筛选76个DEGs,其中28个上调,48个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无翅型小鼠乳腺肿瘤病毒整合位点(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Wnt)、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催产素(Oxyto-cin)、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NFRSF16)相关蛋白1[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TNFRSF16)associatedprotein 1,Ngfrap1]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neurotrophin receptor associated death domain,Neurotrophin)这9条信号通路,包含Mecom、Amhr2、Pias2、Ticam2、Cyp7a1、Ngfrap1和Nfatc4这7个靶基因。经查阅文献,Mecom可能为表征玄参对大鼠潜在保护作用的靶基因,而另外6种则可能为表征玄参对大鼠潜在毒性作用的靶基因。结论玄参作用的两重性,既可对机体产生预防和治疗作用,也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转录组学 大鼠 保护作用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晰雯 胡文凯 +4 位作者 蒋鑫 张萌萌 刘秋月 刘树民 卢芳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1期507-522,共16页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目前最常用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肝、抗肿瘤、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其现代研究中柴胡提取物主要包括柴胡皂苷、黄酮、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通过查阅国...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目前最常用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肝、抗肿瘤、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其现代研究中柴胡提取物主要包括柴胡皂苷、黄酮、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对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化学成分 柴胡皂苷 黄酮 挥发油 多糖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金莲花种质评价及物质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慧娟 齐研 +1 位作者 于栋华 刘树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9,共12页
采用显微观察、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评价大兴安岭和五台山产地的金莲花种子生物学、显微、化学特性,系统性评价两产地种质差异,并依托转录组学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种质物质差异形成机制,为金莲花种质筛选及植物的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 采用显微观察、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评价大兴安岭和五台山产地的金莲花种子生物学、显微、化学特性,系统性评价两产地种质差异,并依托转录组学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种质物质差异形成机制,为金莲花种质筛选及植物的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金莲花种子含水率、吸水率、生活力等生物学特性优于五台山产地。经HPLC法测定大兴安岭荭草苷和牡荆素含量分别为0.014 3~0.014 6 mg/g、0.840~0.868 mg/g。转录组学测序共拼接得到Unigene 32 959条,获得差异基因3 165个。大兴安岭金莲花种质优势可能与调控S-腺苷-L-蛋氨酸3′-羟基-N-甲基氯嘌呤4′-O-甲基转移酶、乙醛脱氢酶(NAD(P)(+))ald5、查尔酮合成酶2、植物过氧化物酶等关键酶的基因参与苯丙烷类物质生物合成、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种子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多层次关联网络图。动物实验中,通过灌胃给予小鼠92.7 g/(kg·d)白鲜皮,7 d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1(AKT1)、IL-6、TNF-α、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的m RNA表达。应用分子对接验证潜在毒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4个,预测靶点244个;与肝损伤的交集靶点202个。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病理片结果显示,给予白鲜皮后,HE染色小鼠肝组织中可见重度出血,较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核碎裂或溶解;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油红O染色结果有大量脂滴生成。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ALP、LDH及肝脏MDA、TNF-α、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相关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显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3个白鲜皮的潜在毒性成分与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靶点结合性、亲和力良好。结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可能是白鲜皮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白鲜皮可能是通过改变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影响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免疫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关联网络图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黄柏酮 白鲜碱 梣酮 柠檬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配伍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子扬 韩宇博 +1 位作者 刘树民 于栋华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0期64-76,共13页
黄连是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痢疾、湿疹、急性胃肠炎等。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黄连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酸性物质等,具有降糖、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炎、抗肿瘤、... 黄连是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痢疾、湿疹、急性胃肠炎等。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黄连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酸性物质等,具有降糖、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炎、抗肿瘤、抗菌、改善消化系统、镇静催眠等作用,黄连配伍方剂治疗湿热诸证5个、火毒热盛证14个、疮痈疔肿4个、阴阳失调等证8个。黄连中小檗碱的研究最为深入与系统,但目前对黄连中其余活性成分以及古方配伍中化学成分与作用机制的对应关系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配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素霞 徐晓敏 +1 位作者 杨慧聪 刘树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时的严重并发症。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在MIRI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发现,中药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很好的效果。本...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时的严重并发症。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在MIRI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发现,中药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总结中药复方和单体干预MIRI的作用机制,发现中药复方(益心方、温阳通脉方、定心方Ⅰ号方)以及中药单体萜类(银杏内酯、黄芪甲苷、人参皂苷等)、酚类(巴西苏木素、苏木酮A、白藜芦醇等)、醌类(芦荟素、大黄素)等均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从而减轻M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赤风汤指纹图谱建立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晋 王秋月 刘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 建立10批黄芪赤风汤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以及对方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7种主要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使用0... 目的 建立10批黄芪赤风汤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以及对方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7种主要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使用0.05%甲酸水(B)-5%四氢呋喃95%乙腈(D)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1 mL/min;柱温:23℃,进样量:10μL。基于HPLC-ELSD法,漂移管温度:60℃,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10批黄芪赤风汤供试品共标出16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并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芍药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毛蕊异黄酮、芍药内酯苷分别进行指认;基于HPLC-ELSD法:10批黄芪赤风汤其相似度均在0.903以上。且7种主要成分在各自的加样范围中线性关系良好,各自加样回收率RSD≤3%,含量为:芍药内酯苷(9.58±1.70)mg/g、芍药苷(8.36±0.78)mg/g、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77±0.11)mg/g、芒柄花苷(0.16±0.06)mg/g、毛蕊异黄酮(0.50±0.06)mg/g、芒柄花素(0.25±0.05)mg/g、黄芪甲苷(0.30±0.10)mg/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黄芪赤风汤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信度高、稳定,可用于黄芪赤风汤的质量控制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赤风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曹爽 安月鹏 +1 位作者 刘树民 杨素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6-1621,共6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维持皮肤平衡的功能。在银屑病中,细胞凋亡障碍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传统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以抑制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促进表皮正常分化、维护表皮稳态,且具有不良反...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维持皮肤平衡的功能。在银屑病中,细胞凋亡障碍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传统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以抑制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促进表皮正常分化、维护表皮稳态,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多的优势。因此,该文对中药中多种有效成分通过干预相关因子、信号通路等以诱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中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凋亡 银屑病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线粒体互作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晓敏 刘树民 +3 位作者 张莹 蒋鑫 徐鹏 卢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9-1823,共5页
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是神经发育中研究的重点,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与线粒体的接触位点是近年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线粒体、ER、溶酶体等细胞器在神经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是神经发育中研究的重点,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与线粒体的接触位点是近年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线粒体、ER、溶酶体等细胞器在神经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代谢转换、活性氧产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和ER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在神经发生中起作用。而在PD中,ER-线粒体互作异常会影响线粒体钙离子超载、线粒体裂变与融合失衡、脂质稳态紊乱。因此,本文就近年ER-线粒体互作的主要调控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ER-线粒体互作异常对P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线粒体互作 帕金森病 内质网与线粒体的接触位点 线粒体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脏代谢组学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肝损伤机制
16
作者 沈子扬 赵良友 +2 位作者 吴丹 刘树民 于栋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利用肝脏代谢组学技术,探寻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大鼠肝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2.0 g·kg^(-1))、中剂量组(1.0 g·kg^(-1))、低剂量组(0.5 g·kg^(-1))。每日灌胃给药1次,... 目的利用肝脏代谢组学技术,探寻桦褐孔菌醇提物对大鼠肝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2.0 g·kg^(-1))、中剂量组(1.0 g·kg^(-1))、低剂量组(0.5 g·kg^(-1))。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采用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各组大鼠肝脏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辅以生化分析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高剂量组动物肝脏出现中央静脉淤血、胆管增生和肝细胞肿胀等组织病理学变化。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降低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中剂量组可升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高剂量组血清中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上升。通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肝脏样本中鉴定出30个差异性生物标志物,参与了7个代谢通路调节,其中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是主要代谢途径。结论桦褐孔菌醇提物可能通过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变化,促进炎性因子生成,引起SD大鼠出现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可为进一步研究桦褐孔菌醇提物肝损伤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醇提物 肝脏代谢组学 肝损伤 生物标志物 初级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草苁蓉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杨秋雪 沃佳美雪 +3 位作者 徐晓敏 郭忠录 刘树民 高宏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1-2110,共10页
草苁蓉为东北道地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止血的功效,草苁蓉中含有草苁蓉多糖、草苁蓉环烯醚萜苷、草苁蓉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目前对草苁蓉的研究多集中于有效成分,药理性等方面,在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方面的内容较少... 草苁蓉为东北道地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止血的功效,草苁蓉中含有草苁蓉多糖、草苁蓉环烯醚萜苷、草苁蓉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目前对草苁蓉的研究多集中于有效成分,药理性等方面,在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方面的内容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草苁蓉的转录组,丰富其遗传信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大兴安岭草苁蓉种子的转录组信息。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Unigene序列,将Unigene与七大功能数据库注释进行比对注释、SSR分析、CDS预测,得到草苁蓉转录组的信息。结果显示,共获得18.87 G的CleanData,各样本的有效数据量分布在5.4~7.06 Gb,Q30碱基分布在95.66%~97.45%,平均GC含量为49.35%。拼接出Unigene 57799条,总长度为48308661 bp,平均长度为835.8 bp。大兴安岭草苁蓉与油菜(Brassica napus)序列相似度最高,47035个(81.38%)基因注释到非冗余蛋白序列数据库(NR),33653个(58.22%)基因注释到蛋白序列数据库(Swissprot),13174个(22.79%)基因注释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27886个(48.25%)基因注释到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数据库(KOG),42506个(73.54%)基因注释到直系同源蛋白分组比对数据库(eggNOG),30928个(53.51%)基因注释到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29642个(51.28%)基因注释到蛋白家族数据库(Pfam)。预测出SSRs 11031个,包含SSRs的Unigene有57799条,包含大于1个SSRs的Unigene有1886条,复合型SSRs943个。预测出53033条CDS序列,其中数据库比对方法预测出47140条,ESTScan预测出5893条。研究结果丰富了大兴安岭草苁蓉的转录组数据,为深入研究大兴安岭草苁蓉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机制等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其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 全长转录组测序 大兴安岭 代谢通路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鲜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0期252-267,共16页
白鲜皮是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是主要的入药部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的功效。白鲜皮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倍半萜类、柠檬苦素、脂肪酸、挥发油、黄酮及甾体类等228个化学成分。其体内外药理活性包括抗菌... 白鲜皮是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是主要的入药部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的功效。白鲜皮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倍半萜类、柠檬苦素、脂肪酸、挥发油、黄酮及甾体类等228个化学成分。其体内外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活性、抗炎活性、护肝活性、保护心血管活性、杀虫活性、抗癌活性、抗过敏活性、改善胃肠活动等。有相关文献报道白鲜皮还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其中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为潜在肝毒性成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方面对白鲜皮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鲜皮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研究进展 生物碱 倍半萜类 柠檬苦素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19
作者 沈子扬 刘树民 于栋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84-898,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常用的5种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蠲痹汤、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和独活寄... 目的系统评价常用的5种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蠲痹汤、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和独活寄生汤等5种中药汤剂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等常规疗法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7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RCT,包括3316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疗法相比,5种中药汤剂+常规疗法均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P<0.05),蠲痹汤+常规疗法、桂枝芍药知母汤+常规疗法、独活寄生汤+常规疗法均显著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P<0.05),蠲痹汤+常规疗法、乌头汤+常规疗法、桂枝芍药知母汤+常规疗法、独活寄生汤+常规疗法均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P<0.05),桂枝芍药知母汤+常规疗法、独活寄生汤+常规疗法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累积概率排序结果显示,桂枝芍药知母汤+常规疗法对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RF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均最佳,乌头汤+常规疗法对降低CRP水平的效果最佳,蠲痹汤+常规疗法对降低血清ESR效果最佳。结论中药汤剂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治疗RA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常规疗法,在改善指标方面,可选择桂枝芍药知母汤或蠲痹汤联合常规疗法;在提高安全性方面,可选择桂枝芍药知母汤或独活寄生汤联合常规疗法。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蠲痹汤 乌头汤 白虎加桂枝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独活寄生汤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热病证候模型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树民 卢芳 +2 位作者 王喜军 孙文军 董培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9-551,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为切入点,借助代谢组学平台,通过对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数据及模型组不同时间段尿液的代谢组进行分析,探讨动物模型的评价方...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为切入点,借助代谢组学平台,通过对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数据及模型组不同时间段尿液的代谢组进行分析,探讨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通过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动物模型符合中医临床的热病证候表征。结论代谢组学可用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