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钝化策略制备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辉 郑德旭 +5 位作者 姜箫 曹越先 杜敏永 王开 刘生忠 张春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6-324,共9页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可弯曲、重量轻、高功质比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策略是钝化钙钛矿薄膜内部的晶界缺陷以及钝化钙钛矿薄膜与电荷传输层的界面缺陷.本文设计制备了以柔性聚对苯二甲酸...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可弯曲、重量轻、高功质比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策略是钝化钙钛矿薄膜内部的晶界缺陷以及钝化钙钛矿薄膜与电荷传输层的界面缺陷.本文设计制备了以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为基材的柔性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了辛基氯化胺(octadecylamine hydrochloride,OACl)添加剂及表面钝化的协同钝化策略,提高了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质量,改善了钙钛矿薄膜内部及界面处的缺陷,并最终得到了光电转换效率为20.80%的柔性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为制备高效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反式 缺陷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农区小麦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生忠 王林林 +1 位作者 司佳昂 李玲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旱农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研究四种耕作措施[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T)]对小麦农田0~60 cm土层Resin-P、NaHCO_(3)-P... 【目的】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旱农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研究四种耕作措施[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T)]对小麦农田0~60 cm土层Resin-P、NaHCO_(3)-P、NaOH-P、HCl-P和Residual-P磷组分含量。【结果】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磷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残留磷含量变化不明显。0~20 cm土层NTS处理土壤总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较T分别显著增加了9.95%和22.14%,但在20~60 cm土层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结论】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土壤总磷和有效磷的积累与提高,秸秆覆盖还田可能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水分和pH,促进土壤磷的活化,提高作物对磷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磷组分 有机磷 无机磷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村庄下压煤可采性分析
3
作者 刘生忠 黄国华 赵仁政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通过山东省岱庄生建煤矿井田范围内的福利院下压煤开采试验 ,提出了村庄下压煤开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结合国内目前较成熟的“三下”压煤开采技术 。
关键词 可采性分析 煤矿开采 开采技术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角点区保护煤柱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刘生忠 吴成宏 《煤矿开采》 2000年第2期30-30,32,共2页
在原村庄保护煤柱设计的基础上重新对村庄角点区保护煤柱进行了优化设计 ,减少了村庄压煤量 ,提高了资源采出率。
关键词 角点区 优化设计 压煤量 采出率 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庄煤矿下分层工作面综合灭火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国华 马同福 +2 位作者 刘生忠 徐爱建 李祥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10,共5页
从岱庄生建煤矿 32 2 11下分层采煤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规律、气体分布规律、自然发火条件和原因分析入手 ,准确推断出了隐蔽火源位置 ,并根据火区特殊情况 ,采取了封闭火区、喷浆堵漏、打钻注胶、均压通风、黄泥风筒布堵漏综合灭火措施 ... 从岱庄生建煤矿 32 2 11下分层采煤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规律、气体分布规律、自然发火条件和原因分析入手 ,准确推断出了隐蔽火源位置 ,并根据火区特殊情况 ,采取了封闭火区、喷浆堵漏、打钻注胶、均压通风、黄泥风筒布堵漏综合灭火措施 ,成功扑灭了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庄煤矿 下分层 综合灭火 注胶灭火 自然发火规律 均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散射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宁 高斐 +2 位作者 宋美周 刘庭卓 刘生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5-667,共3页
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蒸镀厚度为32 nm的银薄膜,在氮气中退火形成银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银纳米颗粒的结晶特性和形貌的影响,并用光散射仪研究了其光... 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蒸镀厚度为32 nm的银薄膜,在氮气中退火形成银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银纳米颗粒的结晶特性和形貌的影响,并用光散射仪研究了其光散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银薄膜从连续状逐渐变为分离状。在退火温度为400℃时形成完全分离的半球颗粒,颗粒大小集中在360 nm左右,平均高度约为250 nm,在散射角大于25°时,银纳米颗粒对光的散射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表面形貌 热蒸发 退火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破坏地震波场特征数值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程久龙 朱鲁 +1 位作者 黄胜伟 刘生忠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建立覆岩破坏地震波场响应的数学模型,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和二维有限差分法波场数值模拟,计算覆岩破坏地震波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由开采引起的覆岩变形破坏的波场响应特征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覆岩破坏的空间范围。
关键词 覆岩破坏 地震波 合成地震记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l_3-KBH_4-H_2O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催化加氢活性及反应机理
8
作者 刘生忠 路宝田 +1 位作者 张世华 孟益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4-64,共1页
本文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AuCl_3-KBH_4-H_2O 催化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活性及其动力学规律的考察。同位素探针实验表明:加氢过程的氢源由 KBH_4和 H_2O 共同提供;还原反应系顺式加成;乙烯从乙炔直接生成。通过原子发射光谱、X 光衍射... 本文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AuCl_3-KBH_4-H_2O 催化体系对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活性及其动力学规律的考察。同位素探针实验表明:加氢过程的氢源由 KBH_4和 H_2O 共同提供;还原反应系顺式加成;乙烯从乙炔直接生成。通过原子发射光谱、X 光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分子轨道理论计算证实:催化活性中心为金原子,乙炔分子在金原子上的侧基络合是其活化状态.在17°~30℃范围内求出乙炔加氢为乙烯和乙烷的表现活化能分别是23.5与42.6KJ·mol^(-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个初步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固液催化体系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面回采过程中出现突水征兆的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国华 刘生忠 +1 位作者 吴祥 李祥华 《山东煤炭科技》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岱庄生建煤矿 3 13 0 4采煤工作面回采中 ,出现了重大突水征兆 ,顶板淋水从局部开始逐渐加大并且伴有大量“细沙”和“黄泥”。通过及时对突水水源分析 ,结合CT坑透和水样烘干化验 ,及时判明了水源 ,进行了井下强排水 。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回采过程 突水征兆 顶板 突水水源 CT坑透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棒/石墨烯异质结构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范海波 王旋 +4 位作者 周晨露 陈武军 郑新亮 姚合宝 刘生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0-36,共7页
ZnO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并且可变形,制备出高质量ZnO纳米棒/石墨烯异质结构能够发挥两者协同效应,有望在高性能光电子器件中实现重要应用。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ZnO纳米棒/石墨烯异质结构的最新研究... ZnO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并且可变形,制备出高质量ZnO纳米棒/石墨烯异质结构能够发挥两者协同效应,有望在高性能光电子器件中实现重要应用。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ZnO纳米棒/石墨烯异质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包括该结构的各种制备技术及特点,该结构在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探测器以及光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 石墨烯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态离子液体电子传输材料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
11
作者 张喜生 李霖峰 +4 位作者 吴体辉 郭俊华 晏春愉 杨栋 刘生忠 《太阳能》 2018年第8期42-49,共8页
开发了可低温溶液加工的固态离子液体电子传输材料,将其应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不仅使电池性能有效提高,而且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迟滞效应被极大的抑制,优化所得电池效率为16.09%。研究表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优异的光电性能主要归... 开发了可低温溶液加工的固态离子液体电子传输材料,将其应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不仅使电池性能有效提高,而且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迟滞效应被极大的抑制,优化所得电池效率为16.09%。研究表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优异的光电性能主要归因于离子液体不仅具有很好的光增透作用、高电子迁移率和合适的能级,而且对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起到有效的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太阳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离子液体 迟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太阳电池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辉 曹越先 +5 位作者 冯江山 杜敏永 张豆豆 王开 秦炜 刘生忠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3,共8页
柔性太阳电池可应用在卫星、飞艇、无人机、单兵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上,极具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柔性硅薄膜太阳电池、柔性碲化镉太阳电池、柔性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和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池结构、制备方法和发展现... 柔性太阳电池可应用在卫星、飞艇、无人机、单兵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上,极具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柔性硅薄膜太阳电池、柔性碲化镉太阳电池、柔性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和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池结构、制备方法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柔性太阳电池效率提升以及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柔性衬底选择、电池效率提升、产业化装备制造等几个方面,对柔性太阳电池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硅薄膜 铜铟镓硒 碲化镉 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时间对PbS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怡 高斐 +4 位作者 刘生忠 马笑轩 王浩石 宋飞莺 陈彦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5,33,共4页
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50℃沉积3h制备硫化铅(PbS)纳米晶薄膜.将得到的PbS薄膜在300℃氮气中进行不同时间(0~120min)的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 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50℃沉积3h制备硫化铅(PbS)纳米晶薄膜.将得到的PbS薄膜在300℃氮气中进行不同时间(0~120min)的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PbS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研究.PbS薄膜在玻璃基底上粘附力较强,结晶度良好,呈面心立方结构且沿(111)方向择优生长.不同的退火时间导致PbS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特性均产生明显差异.退火30 min的PbS薄膜的结晶度最好,其带隙变化范围为0.90~1.70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薄膜 化学浴沉积 薄膜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季铵盐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叶芳 董茹 +3 位作者 蔡雪刁 冯江山 刘治科 刘生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97-1705,共9页
将廉价易得的两亲性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通过调节添加量研究了CTMAB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TMAB后制备的钙钛矿薄膜更加致密均匀,表面缺陷更少,钙钛矿晶体结晶性... 将廉价易得的两亲性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通过调节添加量研究了CTMAB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TMAB后制备的钙钛矿薄膜更加致密均匀,表面缺陷更少,钙钛矿晶体结晶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电池稳定性;含有CTMAB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为18.03%,明显高于未添加CTMAB的电池效率(17.05%);含有CTMAB的电池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在一定湿度环境中保存40 d后效率仍达初始效率的95%,而未添加CTMAB的器件效率只有初始效率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栋 杨周 +2 位作者 任小东 朱学杰 刘生忠 《太阳能》 2017年第9期64-65,共2页
开发了一种可低温溶液加工的固态离子液体电子传输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有效提高了器件的性能,极大抑制了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滞后效应,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达到16.09%。研究表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优异的光电性... 开发了一种可低温溶液加工的固态离子液体电子传输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有效提高了器件的性能,极大抑制了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滞后效应,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达到16.09%。研究表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优异的光电性能主要归因于离子液体具有很好的光增透作用、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合适的能级位置,同时离子液体可有效钝化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太阳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离子液体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基三结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许畅 郑德旭 +4 位作者 董心睿 吴飒建 武明星 王开 刘生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5-129,共15页
单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受限于Shockley-Queisser理论极限,而突破该极限的最有效策略是构建多结叠层太阳电池.多结叠层太阳电池通过堆叠多个子电池,可针对太阳光谱的特定部分进行优化.钙钛矿材料具有连续可调的能带结构,为多结叠层... 单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受限于Shockley-Queisser理论极限,而突破该极限的最有效策略是构建多结叠层太阳电池.多结叠层太阳电池通过堆叠多个子电池,可针对太阳光谱的特定部分进行优化.钙钛矿材料具有连续可调的能带结构,为多结叠层电池中的吸光材料组合提供了新的选项.在钙钛矿基叠层太阳电池领域,三结叠层太阳电池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光伏产业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三结叠层太阳能器件结构及面临的科学问题,然后介绍了钙钛矿基三结叠层电池的研究进展,包括钙钛矿/钙钛矿/硅叠层电池、钙钛矿/钙钛矿/有机叠层电池和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最后,本文分析了进一步提升三结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方向,为制备高效三结电池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 太阳电池 宽带隙钙钛矿 光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膜表面周期性纳米坑织构的制备
17
作者 宋美周 高斐 +3 位作者 刘生忠 李宁 刘晓静 杨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采用一次阳极氧化铝的方法分别在草酸、磷酸和柠檬酸溶液中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腐蚀掉铝片表面的氧化铝膜,铝片表面留下周期性纳米坑织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不同阳极氧化条件下铝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铝片表面有序的六角阵... 采用一次阳极氧化铝的方法分别在草酸、磷酸和柠檬酸溶液中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腐蚀掉铝片表面的氧化铝膜,铝片表面留下周期性纳米坑织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不同阳极氧化条件下铝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铝片表面有序的六角阵列的纳米坑形成,坑的孔径大小随阳极氧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铝片阳极氧化电压为300V,在浓度为4%柠檬酸中氧化2h,坑孔径达到785nm.使用光散射仪测量样品的光散射谱并研究样品对光的散射特性,散射光的强度随着散射角的增大而减小,铝膜表面纳米坑孔径越大对光散射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膜 阳极氧化 铝纳米坑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热氧化Cu制备CuO纳米线
18
作者 宋美周 高斐 +2 位作者 刘生忠 李宁 张君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4-1356,1371,共4页
通过在空气中热氧化Cu片制备CuO纳米线,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不同温度下CuO纳米线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在600℃的... 通过在空气中热氧化Cu片制备CuO纳米线,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不同温度下CuO纳米线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氧化温度对CuO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在600℃的条件下获得的CuO纳米线直径为140 nm、长度为4μm,600℃为CuO纳米线的最佳的生长温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分析样品的横截面,得到氧化产物呈层状分布,分别为CuO纳米线、CuO层、Cu2O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化 Cu片 CuO纳米线 Cu20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Cu_2S薄膜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宋飞莺 高斐 +4 位作者 刘生忠 陈彦伟 武怡 马笑轩 王皓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以CuCl_2·2H_2O和(NH_2)_2CS为前驱体,三乙醇胺为络合剂,利用化学浴沉积法于25℃到60℃务件下反应30min在玻璃衬底上沉积Cu_2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以CuCl_2·2H_2O和(NH_2)_2CS为前驱体,三乙醇胺为络合剂,利用化学浴沉积法于25℃到60℃务件下反应30min在玻璃衬底上沉积Cu_2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研究。XRD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薄膜为单斜晶相的Cu_2S,且沉积温度为40℃时所得薄膜结晶度最好。与Cu_2S本体相比,所制备的Cu_2S薄膜带隙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移。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薄膜的结晶度、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亚铜 化学浴沉积 温度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纳米坑的制备及其对太阳电池光吸收的增强
20
作者 张英 高斐 +2 位作者 王皓石 刘生忠 刘庭卓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2-1244,共3页
采用阳极氧化和湿化学腐蚀方法在铝片上制备周期性铝纳米坑织构,实现了铝纳米坑的尺寸调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光散射装置研究了铝表面周期性纳米坑织构的形貌和光学特性... 采用阳极氧化和湿化学腐蚀方法在铝片上制备周期性铝纳米坑织构,实现了铝纳米坑的尺寸调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光散射装置研究了铝表面周期性纳米坑织构的形貌和光学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理论上研究了纳米坑织构对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周期性纳米坑织构的铝片作为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背电极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硅吸收层在200~1 100 nm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且总吸收率提高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铝纳米坑 阳极氧化 光反射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