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辐照食品鉴定技术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绵学 伏毅 +4 位作者 郑宇 王艳 潘琳 李华 黄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3,共7页
为优化荧光定量PCR辐照食品鉴定技术方法,实现对假阳性样本的鉴别能力,降低模板量对鉴定结果的干扰效应。选择马铃薯作为研究材料,分别进行1-12 kGy的60Co辐照、加热和冻融处理,通过转座子引物筛选、检出限分析、DNA损伤特征比较和剂量... 为优化荧光定量PCR辐照食品鉴定技术方法,实现对假阳性样本的鉴别能力,降低模板量对鉴定结果的干扰效应。选择马铃薯作为研究材料,分别进行1-12 kGy的60Co辐照、加热和冻融处理,通过转座子引物筛选、检出限分析、DNA损伤特征比较和剂量曲线回归等方法,探究转座子引物的应用对马铃薯辐照鉴定结果的优化效果。结果显示,转座子引物组合LTR2-5\18S-8与LTR2-2\ACT-5可用于假阳性样本的鉴别,引物组合LTR2-5\18S-5可用于辐照鉴定。优化后方法中"初始循环数差值的指数函数-辐照剂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0.1581X+4.611,线性关系R2为99.24%,优于"初始循环数差值-辐照剂量"的原有模式。通过转座子引物的应用与方法优化,增强了假阳性鉴别能力,消除了模板差异,增强了荧光定量PCR辐照鉴定技术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鉴定 转座子 马铃薯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谦 傅舒 +6 位作者 杨敏 吴琴 高鹏 伏毅 刘绵学 李春宏 黄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12-217,共6页
为研究^(60)Co-γ辐照对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作用,对其干品进行1.29和3.38 kGy的^(60)Co-γ辐照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的美味牛肝菌干品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 为研究^(60)Co-γ辐照对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作用,对其干品进行1.29和3.38 kGy的^(60)Co-γ辐照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的美味牛肝菌干品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7种吡嗪类,4种烃类,1种醛类,1种酮类,5种酚类,2种酯类,8种酸类,11种杂环类和4种未知化合物。其中酸类、吡嗪类、烃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8.43%、18.11%、17.41%和17.25%。美味牛肝菌干品中还鉴定出23种与食用菌风味产生密切相关的含八碳及以下的挥发性化合物,总体相对含量达48.16%。1.29、3.38 kGy两种剂量的辐照处理显著降低了美味牛肝菌中大部分风味相关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p<0.05),吡嗪类、杂环类和八碳及以下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下降14.36%和17.28%、14.49%和17.27%以及11.27%和11.75%;而酸类成分相对含量则增加了9.18%和45.55%。本研究结果可为辐照处理在美味牛肝菌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60-C0-γ辐照 辐照剂量 挥发性成分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链延长酶基因FAE1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经宇 王茂华 +4 位作者 刘绵学 王慧 徐柯 杨毅 李旭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脂肪酸延长酶1(FAE1)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能催化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酮脂酰CoA合成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植物FAE1基因设计引物,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380bp的片段.回收该片段... 脂肪酸延长酶1(FAE1)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能催化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酮脂酰CoA合成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植物FAE1基因设计引物,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380bp的片段.回收该片段,并连接到pMD18-T载体测序.序列比对结果说明了该片段与植物中已知的FAE1序列有极高的相似性,并且不存在内含子序列.将该片段通过高保真酶扩增,EcoRⅠ酶切消化后定向克隆到pGEX-2T表达载体中,在IPTG诱导下于28℃表达出Mr76×103的蛋白质条带.用兔抗GST多克隆抗体做第一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并获得阳性检测结果.这为甘蓝型油菜脂肪酸链延长酶基因FAE1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脂肪酸链延长酶1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包装肘花胀袋微生物的鉴定及验证 被引量:8
4
作者 高鹏 伏毅 +5 位作者 陈谦 王艳 伍玲 谢艳 刘绵学 黄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434-3438,共5页
以正常和腐败的产品为材料研究引起真空包装肘花胀袋的微生物,将传统培养与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 DNA序列分析和PCR-DGGE技术)相结合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回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比较从正常和胀袋产品中分... 以正常和腐败的产品为材料研究引起真空包装肘花胀袋的微生物,将传统培养与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 DNA序列分析和PCR-DGGE技术)相结合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回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比较从正常和胀袋产品中分离纯化到的14株和18株菌发现,胀袋组中含有对照组没有的细菌。16S r DNA的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主要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以及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Stenotrophomonas pavanii);而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主要是包括产气荚膜梭茵(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内的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将分离到的细菌回接到样品中,产品即发生胀袋,可见,引起肘花胀袋的微生物是芽孢杆菌和寡养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花 胀袋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寡养单胞菌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谦 杨敏 +4 位作者 高鹏 吴琴 刘绵学 叶嘉伟 黄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249-253,262,共6页
以腊肉炒豇豆和笋子烧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及微生物指标筛选出最优辐照剂量,并以25℃储藏0、2、4周为采样条件,分析辐照对2种方便食品在贮藏0、2、4周时感官品质、粗脂肪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及微生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 以腊肉炒豇豆和笋子烧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及微生物指标筛选出最优辐照剂量,并以25℃储藏0、2、4周为采样条件,分析辐照对2种方便食品在贮藏0、2、4周时感官品质、粗脂肪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及微生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中,2种食品的菌落总数和霉菌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始终低于检测限;2种食品的TBA值总体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储藏4周时TBA值明显低于CK及储藏0周样品组(P<0.05);辐照后腊肉炒豇豆粗脂肪含量升高,笋子烧牛肉粗脂肪含量降低且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整个储藏期中,2种食品的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变化,感官接受度较高。因此,5.00 kGy的辐照剂量适用于这2种方便食品的辐照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Co-γ辐照 中式传统菜肴 方便食品 食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诱变及致死效应 被引量:5
6
作者 伏毅 黄敏 +3 位作者 陈浩 谢艳 刘绵学 王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708-3711,共4页
利用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干种子,比较研究不同辐照剂量(1.45、3.75、5.98、7.96、11.90 k Gy)对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辐照可以抑制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随着辐照... 利用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干种子,比较研究不同辐照剂量(1.45、3.75、5.98、7.96、11.90 k Gy)对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辐照可以抑制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当辐照剂量达到11.90 k Gy时,种子发芽率为0,导致种子失活。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幼苗长度显著降低,1.45 k Gy照射种子,萌发96 h后,其长度仅为对照的55.00%,7.96 k Gy处理种子的长度只有对照的22.78%。说明高剂量辐照对种子的诱变致畸效果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60Co-γ射线 发芽 种子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杀菌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伍玲 黄敏 +5 位作者 高鹏 谢艳 陈谦 王艳 伏毅 刘绵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6-39,共4页
试验目的是探讨不同气氛辐照杀菌对饲料主要品质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对猪饲料进行辐照处理,考察不同气氛辐照对猪饲料微生物、酸价、硫酸巴比妥值(TBA)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气氛辐照的猪饲料其细菌、霉菌随着辐照... 试验目的是探讨不同气氛辐照杀菌对饲料主要品质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对猪饲料进行辐照处理,考察不同气氛辐照对猪饲料微生物、酸价、硫酸巴比妥值(TBA)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气氛辐照的猪饲料其细菌、霉菌随着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猪饲料在空气气氛和真空气氛下经10 k Gy吸收剂量辐照,细菌总数由8.4×10-5CFU/g可分别降至〈10 CFU/g和〈100 CFU/g,霉菌总数由7.0×10-5CFU/g均降至未检出。猪饲料在空气气氛和真空气氛下经5、10、20 k Gy吸收剂量的辐照,猪饲料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及酸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猪饲料的TBA值有明显增加,相同吸收剂量下空气气氛辐照饲料的TBA值比真空辐照饲料TBA值高。由此得出,辐照饲料空气气氛杀菌效果优于真空气氛,不同气氛辐照对饲料的主要成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空气气氛辐照对饲料TBA值的影响较真空气氛辐照大。采用真空气氛辐照有利于保证饲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饲料 微生物 酸价 TBA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调控序列的克隆及瞬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茂华 刘绵学 +2 位作者 李德款 杨毅 李旭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96-101,共6页
油酸去饱和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2)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能催化油酸脱氢生成亚油酸的还原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设计引物,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叶片总DNA为模板,进行TAIL-PCR扩增,获得约1.4k... 油酸去饱和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2)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能催化油酸脱氢生成亚油酸的还原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设计引物,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叶片总DNA为模板,进行TAIL-PCR扩增,获得约1.4kb片段并测序。序列比对结果说明该片段为已知的FAD2基因编码区上游序列。将该片段进行不同长度的5′端缺失,并用缺失后的序列替换pBI221-LUC质粒上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甘蓝型油菜瞬时表达载体,进行油菜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序列5′端-669bp至-1019bp对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启动子预测分析结果,此片段中可能存在的赤霉素应答元件、光调控元件等顺式作用元件对FAD2基因的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 FAD2启动子 原生质体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株野生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及^(60)Co耐受·吸附性研究
9
作者 伏毅 刘绵学 +2 位作者 王艳 高鹏 黄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1期1-5,共5页
从野生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生物活性好的根瘤菌进行种属鉴定,模拟检测其对^(60)Co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为放射性钴污染水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目标菌株。用平板培养法从不同植物根瘤中分离到根瘤菌株9株,使用多位点序列(16S... 从野生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生物活性好的根瘤菌进行种属鉴定,模拟检测其对^(60)Co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为放射性钴污染水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目标菌株。用平板培养法从不同植物根瘤中分离到根瘤菌株9株,使用多位点序列(16S-IGS、nifH、recA)分析方法对获得的根瘤菌进行分子鉴定,并检测理化性质,在不同浓度^(59)Co培养基中培养根瘤菌菌株,检测其对^(59)Co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并使用^(60)Co辐射源装置对根瘤菌株进行照射处理,检测其对放射性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9株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1#、2#、6#、7#菌株为共生固氮菌、慢生菌,3#、4#、5#、8#、9#为联合固氮菌、快生菌;4#、5#、7#、8#、9#菌株具有氨苄抗性。经分子鉴定,1#、2#、6#为Bradyrhizobium japonicum,3#、8#为Sinorhizobium meliloti,4#、5#为Rhizobium sp.,7#为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9#为Rhizobium huautlense;5#菌株对^(59)Co的耐受能力最好,7#最差。初始^(59)Co浓度为1 g/L和吸附时间1.5 h条件下,9#菌株对培养基中^(59)Co的残余量最低,说明该菌株的清除能力最强,达到15%。^(60)Co辐射源装置对9个根瘤菌株进行照射处理,所有菌株均不能耐受1~10 kGyγ射线辐照剂量处理。从试验结果来看,5#菌株和9#菌株对^(59)Co分别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和吸附性,在修复低放射性^(60)Co污染水体、土壤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根瘤菌 生物修复 分离鉴定 耐受性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瞿攀 伏毅 +2 位作者 刘绵学 王艳 黄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土壤健康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人类活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亟待治理。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镍具有较大的毒性。目前我国土壤中镍污染比较严峻,应尽快响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改善土壤中镍污染状况。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 土壤健康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人类活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亟待治理。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镍具有较大的毒性。目前我国土壤中镍污染比较严峻,应尽快响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改善土壤中镍污染状况。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在镍污染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状况、有效态镍含量以及植物吸收镍的影响,对寻找合适的植物和微生物修复镍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将有机酸运用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中、建立PGPB库和寻找我国超富集植物等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的提取优化及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谦 傅舒 +6 位作者 高鹏 杨敏 刘绵学 吴琴 郑宇 潘平川 黄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57-162,共6页
利用超声-溶剂法提取辣椒中的辣椒碱,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辣椒碱提取率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乙醇浓度、颗粒大小、提取温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超声-溶剂法提取辣椒中的辣椒碱,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辣椒碱提取率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乙醇浓度、颗粒大小、提取温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为60%,颗粒大小为80目,温度为41.8℃,提取次数为3次,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 g∶6 mL,提取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碱提取率为(54.08±0.74)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另外,辣椒碱浓度大于8.0 mg/mL时,对赤拟谷盗和谷蠹均有较好的驱避效果,而糙米中的辣椒碱浓度为1.0 mg/g时,对这2种害虫的拒食作用显著,辣椒碱处理组的粮食损失量仅为对照的43.17%(赤拟谷盗)、41.59%(谷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响应面法 储粮害虫 驱避作用 拒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FAE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浩 王茂华 +1 位作者 刘绵学 杨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9-723,共5页
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能催化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酮脂酰CoA合成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植物FAE1基因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以从甘蓝型油菜(Braccica napus.L)叶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 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定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能催化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酮脂酰CoA合成酶,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植物FAE1基因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以从甘蓝型油菜(Braccica napus.L)叶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 328 bp的片段.回收该片段,并连接到pMD18-T载体测序.序列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为99.78%,说明该片段与植物中已知的FAE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有极高的相似性.将该片段替换掉改造后的pBI221上面的35S启动子从而构建了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然后通过PEG介导的方式将含有FAE1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表达载体导入油菜原生质体中,研究报告基因表达量,证明出脱落酸(ABA)影响了报告基因的表达,随着ABA浓度的不断增加,LUC的表达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E1启动子 瞬时表达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KCR2基因cDNA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3
作者 王慧 王茂华 +2 位作者 刘绵学 杨毅 李旭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05-7107,共3页
[目的]为了克隆甘蓝型油菜的BnKCR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以期得到高芥酸含量的油菜。[方法]根据GenBank中甘蓝型油菜3-酮酯酰-CoA还原酶(BnKCR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蜀杂九号油菜叶片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将产物与T-A克隆... [目的]为了克隆甘蓝型油菜的BnKCR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以期得到高芥酸含量的油菜。[方法]根据GenBank中甘蓝型油菜3-酮酯酰-CoA还原酶(BnKCR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蜀杂九号油菜叶片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将产物与T-A克隆载体pMD18-T连接,通过中间载体pMD18-T和pBluescript将BnKCR2分别正向、反向导入pBI121质粒载体,构建BnKCR2基因的正向和反向表达质粒。[结果]通过甘蓝型油菜总RNA的RT-PCR扩增,成功克隆到一个960 bp的BnKCR2基因;重组质粒pMD18-BnKCR2测序结果与NCBI中甘蓝型油菜cDNA(AY196197)序列的相似性达99%;而蛋白质序列仅有1个氨基酸之差,且蛋白质天然构象未改变,BnKCR2是反向连接克隆。[结论]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为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BnKCR2基因导入油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KCR2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能启动小鼠胚胎干细胞1B10和D3的生殖分化
14
作者 向俊蓓 刘绵学 +1 位作者 谢林峰 万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4007-4010,共4页
目的分析补肾中药复方右归丸对干细胞生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两种小鼠胚胎干细胞1B10和D3为模型,以右归丸大鼠含药血清(YGW-RS)为实验药物干预1B10和D3,同时设生殖分化诱导物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干预72 h,进行显微照像分析;72 h后,提... 目的分析补肾中药复方右归丸对干细胞生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两种小鼠胚胎干细胞1B10和D3为模型,以右归丸大鼠含药血清(YGW-RS)为实验药物干预1B10和D3,同时设生殖分化诱导物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干预72 h,进行显微照像分析;72 h后,提取RNA,立即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1B10和D3 11种与生殖分化相关基因Oct-4、Stra8、GDF-9、SCP3、Mvh、ZP1、ZP2、ZP3、Itga6、Itgb1、TP2的表达模式,GAPDH为内参基因。结果对于1B10,RA显著上调Stra8、Mvh、ZP1、ZP2表达,显著下调SCP3、ZP3、Oct-4表达(P<0.05);对于D3,RA显著上调Stra8表达,显著下调Oct-4、GDF-9、SCP3、Mvh、ZP3、Itgab表达(P<0.05)。对于1B10,YGW-RS显著上调Oct-4、SCP3、Mvh、ZP1、ZP2、ZP3、Itga6表达,显著下调Stra8表达(P<0.05);对于D3,YGW-RS显著上调Oct-4、GDF-9、Stra8、ZP2、TP2表达(P<0.05)。结论右归丸具有启动干细胞生殖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维甲酸 含药血清 小鼠胚胎干细胞 生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包覆零价铁钝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向俊蓓 刘绵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25-29,共5页
以可降解聚乳酸(PLA)为稳定剂,采用二次反相微乳法包覆零价铁(ZVI)制备PLA包覆ZVI钝化剂(PLAZVI),通过粒度分析、微观形貌分析、Fe元素分布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钝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ZVI在PLA基质中分散良好,... 以可降解聚乳酸(PLA)为稳定剂,采用二次反相微乳法包覆零价铁(ZVI)制备PLA包覆ZVI钝化剂(PLAZVI),通过粒度分析、微观形貌分析、Fe元素分布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钝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ZVI在PLA基质中分散良好,PLA包覆增大了ZVI颗粒间距,提升了ZVI钝化剂的稳定性;PLA-ZVI为表面光滑、界面清晰的微球结构,粒径范围为0.1~2.0μm,可在有氧环境中保持稳定。同时,从垃圾填埋场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PLA降解菌株1601#,鉴定其为节杆菌属菌株,该菌株可增强PLA-ZVI的重金属钝化能力,在Cr(Ⅵ)污染土壤中,加入菌株1601#的Cr(Ⅵ)清除率较未加的提高了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聚乳酸 钝化剂 PLA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胸苷激酶1的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作者 刘绵学 江小蓉 +5 位作者 兰丽云 汪海东 黑爱莲 李劲 周际 王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目的:为减少甲状腺癌诊疗领域存在的过度诊断现象,开发一种基于体检数据进行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福建泉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分析研究了血清胸苷激酶1(STK1)与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 目的:为减少甲状腺癌诊疗领域存在的过度诊断现象,开发一种基于体检数据进行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福建泉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分析研究了血清胸苷激酶1(STK1)与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的相关性。以TI-RADS分级作为终点事件,以STK1检测结果联合常规体检指标为自变量,通过不平衡类学习算法(IKIL)构建了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此模型在受检者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K-S检验结果显示STK1值呈偏态分布。由Kruskal-Wallis检验可知,随着TI-RADS分级数的升高,STK1水平呈现单调递增趋势。从TR-1进展到TR-2时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加;在TR-2到TR-4区间,细胞增殖水平存在升高趋势,但相邻级别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通过IKIL法获得的甲状腺增殖风险指数公式为:y=-3.50+0.29×STK1+0.06×总蛋白+0.01×乳酸脱氢酶-0.0046×尿酸-1.3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34×CEA,该模型的ROC验证AUC值为0.848,标准误差0.00925,95%置信区间为(0.827,0.865)。Youden指数最大的增殖风险指数为0.52,使用该点为阈值预测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6.98%、94.22%,提示风险预测模型对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具有较好地预测能力。结论:研究开发了基于STK1水平联合其他体检指标对受检者的甲状腺异常增殖风险的预测模型。该风险预测模式的限制条件少,可操作性强,对社会自然人群的甲状腺结节/肿瘤的健康管理具有较好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K1 甲状腺 风险评估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胁迫下紫花苜蓿HPT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绵学 伏毅 +2 位作者 王艳 谢艳 黄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13-2720,共8页
钴(Co)胁迫会对植物产生多种毒害作用。为研究其植物毒性作用机理,需构建Co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研究选取了6个持家基因(actin2,GAPDH,UBI,18S,MSC27,EF1-α)作为备选内参基因,以紫花苜蓿植株为实验材料,检测C... 钴(Co)胁迫会对植物产生多种毒害作用。为研究其植物毒性作用机理,需构建Co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研究选取了6个持家基因(actin2,GAPDH,UBI,18S,MSC27,EF1-α)作为备选内参基因,以紫花苜蓿植株为实验材料,检测Co胁迫条件下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通过RefFinder和geNorm软件分析,确定Co胁迫下紫花苜蓿最佳内参基因组合为actin2和18S。将四种根际促生菌分别接种紫花苜蓿,并使用100 mg/L CoCl_2对接种后植株进行处理,使用筛选内参引物检测生育酚合成关键基因尿黑酸叶绿醇转移酶(HPT)的转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Co胁迫可使HPT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显著下调,根际促生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1401可降低Co胁迫对苜蓿植株的毒害作用,接种该菌株植株的HPT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对照样本的6.63倍,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达到对照样本的140.86%和193.62%。根据测试样本中HPT基因转录水平与植株Co耐受能力的变化趋势,推测紫花苜蓿的Co耐受能力增强与生育酚的合成途径调控或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内参基因筛选 钴胁迫 HPT基因
原文传递
甘蓝型油菜BnFAD8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绵学 王茂华 +2 位作者 向俊蓓 杨毅 李旭锋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702,共6页
通过比对拟南芥等同源基因,克隆了甘蓝型油菜FAD8基因中的保守序列.以得到的FAD8(Fatty Acid Desaturase 8)保守序列片段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EST数据库中检索高度同源的EST,并通过人工拼接及RT-PCR得到油菜该基因的全长为1299 bp的c... 通过比对拟南芥等同源基因,克隆了甘蓝型油菜FAD8基因中的保守序列.以得到的FAD8(Fatty Acid Desaturase 8)保守序列片段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EST数据库中检索高度同源的EST,并通过人工拼接及RT-PCR得到油菜该基因的全长为1299 bp的cDNA序列,命名为BnFAD8.序列分析结果中发现该基因符合质体定位的ω3脂肪酸脱饱和酶序列特征.通过比较22℃和8℃处理的甘蓝型油菜的BnFAD8基因表达谱,发现该基因在常温下仅存在痕量表达;而在低温条件下在叶中表达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推测BnFAD8基因和油菜的低温调控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基因克隆 BnFAD8 低温诱导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