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翼昌 邱文 +4 位作者 黄彬 刘秋英 赖日斌 曾宪靖 蔡春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短时多次的间歇性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短时多次的间歇性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73%与对照组95.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比对照组的18.18%低(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时多次的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蓝光照射 短时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抢救足月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翼昌 曾宪靖 +2 位作者 刘秋英 周秀燕 赖日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7期96-9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入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起始浓度氧复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1%氧浓度复苏治疗,... 目的探究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入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起始浓度氧复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1%氧浓度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30%氧浓度复苏治疗。比较两组首次啼哭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复苏抢救5 min时的心率、增氧复苏率、脑损伤发生率、复苏成功率、氧中毒发生率及治疗后的1、5、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脑损伤发生率、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抢救5 min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增氧复苏率(3.33%)、氧中毒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6.66%、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啼哭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5、10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治疗效果而言,采用30%氧浓度与21%氧浓度进行复苏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可靠,但采用30%氧浓度复苏治疗足月新生儿窒息可有效降低患儿脑损伤率,缩短患儿自主呼吸与首次啼哭时间,提高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氧浓度复苏治疗 30%氧浓度复苏治疗 足月新生儿窒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翼昌 黄彬 邱文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8期36-37,60,共3页
目的:观察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8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治疗组给予蓝光和茵栀黄治... 目的:观察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8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治疗组给予蓝光和茵栀黄治疗。记录两组疗效、不良反应、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4.01±0.83)d,对照组为(5.91±1.0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均无显著变化,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黄疸 茵栀黄 新生儿 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公路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翼昌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5期101-102,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公路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质量和交通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文章阐述了公路施工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并探讨了其在公路路基施工、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公路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质量和交通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文章阐述了公路施工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并探讨了其在公路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和路面维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施工 新技术 新工艺 公路建设 道路质量 交通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时监测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翼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26-626,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窒息新生儿CK、LDH、α-HBDH、AST、CK-MB血清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窒息新生儿CK、LDH、α-HBDH、AST、CK-MB血清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清心肌酶及同工酶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指标,能更早反映心肌变化,有助于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谱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翼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暂停 疗效观察 氨茶碱 纳洛酮 治疗 缺氧性脑损伤 严重并发症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蚕豆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翼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76-976,共1页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病 临床分析 急性溶血性贫血 2009年 葡萄糖 豆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管理研究
8
作者 刘翼昌 《江西建材》 2015年第1期174-174,共1页
本文结合了公路施工实际经验,对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公路施工试验检测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公路施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公路施工 试验检测 工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胃肠外营养对新生儿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翼昌 伍先飞 +5 位作者 李枝鸣 赖日斌 陈春琴 李秀华 刘敏 刘秋英 《当代医学》 2012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胃肠外营养对新生儿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收治的40例新生儿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儿随机分为EN组、PPN组、TPNA以及TPNB组,对其进行营养支持。结果在治疗3d后TPNA组新生儿的胆囊收缩能力较其他组差,TPNA与...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胃肠外营养对新生儿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收治的40例新生儿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儿随机分为EN组、PPN组、TPNA以及TPNB组,对其进行营养支持。结果在治疗3d后TPNA组新生儿的胆囊收缩能力较其他组差,TPNA与TPNB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总胆汁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胃肠外营养时,应当对其严密观察,选择适宜的胃肠外营养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新生儿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先飞 王正仁 +5 位作者 刘翼昌 邱文 蔡春明 廖健 谢开红 刘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方法选择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入的哮喘住院患儿共121例,对患者发作的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因素进行检查,以期发现影响儿童哮喘反...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方法选择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入的哮喘住院患儿共121例,对患者发作的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因素进行检查,以期发现影响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将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纳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反复哮喘发作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与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先飞 王正仁 +5 位作者 刘翼昌 赖日斌 刘敏 陈春琴 李秀华 谢开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94例乙脑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及预后不良组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94例乙脑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及预后不良组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肝功能(ALT、AST)、心肌酶谱(CK、LDH)均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脑患儿预后与肝功能、心肌酶谱、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与否、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相关,与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小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赖日斌 伍先飞 +5 位作者 刘翼昌 王正仁 陈春琴 曾宪靖 钟丽华 廖健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3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8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 目的探讨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8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复发率对比中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5.9%(2/34),对照组为20.6%(7/34),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具有临床疗效好,治疗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 婴幼儿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地区CPAP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洪生 刘芳 +3 位作者 刘翼昌 李兵飞 罗孝华 钟世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653-2655,共3页
目的探讨CPAP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应用CPAP技术组(A组)30例、常规氧疗组(B组)30例、常规机械通气组(C组)30例,对治疗前、治疗6、12、24 h血气指标... 目的探讨CPAP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应用CPAP技术组(A组)30例、常规氧疗组(B组)30例、常规机械通气组(C组)30例,对治疗前、治疗6、12、24 h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并比较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等。结果治疗后A组患儿Tc SO2、Pa O2及Pa CO2与B、C组患儿相比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B组的46.7%和C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PAP技术治疗,在改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价值显著,且具较高安全性,有理想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CPAP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间歇性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秋英 欧阳秋萍 +2 位作者 张思莉 刘翼昌 周秀燕 《黑龙江中医药》 2022年第5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接诊了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这些患儿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持续性蓝光照射与常规护理,另外研究组实施间歇性... 目的:观察间歇性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接诊了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这些患儿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持续性蓝光照射与常规护理,另外研究组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对比两组的胆红素水平、身长、体重、头围、摄奶量、睡眠时间、不良反应率,分析临床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头围、体重及身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摄奶量增加、睡眠时间增长(P<0.05)。结论:间歇性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奶量 睡眠时间 新生儿黄疸 行为护理干预 间歇性蓝光照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