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月名异称考释
- 1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83,共5页
-
文摘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人民群众创造了无比丰富的语汇 ,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表达和交际的需要。大量的同义词语的存在即是语汇丰富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更好地状物叙事 ,表情达意 ,为了使语言更精确、更严密、更多姿多彩 ,人们为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创造了少则几个、十几个 ,多则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的同义词语 ,来适应不同语体、不同环境的要求。这种“异称”现象在古文献中普遍地存在着。
-
关键词
月名
地支
孟仲季
音律
异称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天”的单音异称及复音化趋势考
- 2
-
-
作者
刘蕴璇
葛俊侠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
-
出处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5年第3期75-77,共3页
-
文摘
诗文作者为了平仄押韵、对仗节奏的需求,为了显现更丰富的内涵,常常用异称来指代“天”这一概念。天的异称多达160多个,有单音和复音之分。异称的复音化趋势是词汇发展的必然,复音异称数量远远超过单音异称。异称命名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色,基于整体把握,具有具象性和联想性,异称创设的流程取决于汉民族对自然界的感受,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内蕴。
-
关键词
联想
结构
具象
文化内涵
-
Keywords
association 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禁忌语“死”的对代语及其文化内蕴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6,共5页
-
-
关键词
禁忌语
偶发义
避讳语
等级观念
词语
中华书局
文化内蕴
语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民俗文化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谈语文辞书的字形规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蕴璇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3,共2页
-
文摘
从“”“”谈语文辞书的字形规范刘蕴璇现代汉语通用字的字形标准是根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普通字典和语文词典里都有一个《新旧字形对照表》或《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其中的所谓新字形,就是指《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确定的现代通用汉字的标准字形...
-
关键词
语文辞书
新字形
新旧字形
汉字字形
现代通用汉字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汉语大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新华字典》
-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通感及其心理机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前沿》
1994年第10期42-46,共5页
-
文摘
通感及其心理机制刘蕴璇一通感是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出自希腊语Synaesthe-sia,直译为“感受之共产”,又称之为“通感”或“联觉”、意思“是共同感觉”,1891年,联觉”被作为词条...
-
关键词
心理机制
通感
联觉
修辞方式
声波分析器
修辞学家
钟子期
修辞活动
李凭箜篌引
听颖师弹琴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特种字典类型初探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94,共4页
-
文摘
特种字典类型初探刘蕴璇汉字是表意文字,从殷商甲骨文算起,至今已历3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它的音、形、义都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历时、共时的特点。为了正确掌握使用汉字,研究这份丰富的文化宝藏,历代学者编撰了数量宏富、式样各异的字典...
-
关键词
通假字
古文字
信息字典
《干禄字书》
古今字
条目释文
现代汉字
书法篆刻
韵脚字
辞书学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部首改革三题
- 7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9-114,共6页
-
文摘
本文回顾部首和部首改革的历史,认为部首是最适应汉字特点的排检法,它不可能被其他的排检法所取代,当前部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部首法的标准化。文章在详细剖析部首与汉字的诸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部首的几点意见;改革部首只能是对传统部首做尽可能少的调整,而不能大动干戈,应该综合平衡部首与意符、部首与部位的矛盾;为适应繁体字与简化字的不同情况,应设立两套“统一”的部首;在确立统一部首时,还应统一规定各部所属的全部汉字。
-
关键词
汉字部首
改革
意符
部位
字体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二元对立”视角下的电影《绿皮书》分析
- 8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
文摘
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奖的电影《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个黑人音乐家唐·雪利和他的意大利籍管家托尼·维勒欧嘉,从纽约到南方演出,最终建立友谊的故事。从二元对立以及他者身份的角度分析影片中所带来的后殖民主义问题,发现影片在人物角色和权力关系上存在二元对立,通过霍米·巴巴的混杂性批评策略理论进行反思与探讨,二元对立中存在身份混杂,如果主体本身无法达到多种属性的平衡,就会卡在文化的间隙中,成为一种双向“异类”。如影片中的黑人雪利博士就是这样,在白人和黑人眼中都是“他者”,二元对立的消解取决于自我认同,接受自己的身份,成为真正的自己。
-
关键词
《绿皮书》
二元对立
他者
-
Keywords
Green Book
Binary opposition
the Other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通感说略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0-96,共7页
-
文摘
通感说略刘蕴璇一通感是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出自希腊语Synaesthesia,直译为“感受之共产”,又称之为“通觉”或”联觉”,意思是“共同感觉”。1891年,“联觉”被作为词条收进了美...
-
关键词
通感
修辞方式
心理学
生理学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日月异称考释
- 10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
出处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
-
关键词
“日”
“月”
异称
汉语
形体
色彩
宗教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辞书字形规范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蕴璇
-
机构
呼和浩特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汉字文化》
CSSCI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
-
关键词
新旧字形
汉字字形
新字形
《简化字总表》
语文辞书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汉语大字典》
现代通用汉字
整理异体字
-
分类号
H124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