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及其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贡钢 叶红齐 +2 位作者 刘辉 谢东丽 董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以Fe3+为铁源,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磷酸铁,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优化条件下所得磷酸铁为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1 C充放电倍率下,其首轮放电比容量达154 mA.h/g,充电比容量为156 m... 以Fe3+为铁源,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磷酸铁,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优化条件下所得磷酸铁为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1 C充放电倍率下,其首轮放电比容量达154 mA.h/g,充电比容量为156 mA.h/g,首轮充放电效率达98.9%,循环倍率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均相沉淀法 磷酸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簇状石墨烯片限域Pd纳米粒子及其催化应用(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贡钢 余林遇 +3 位作者 朱玉超 郭晓光 周永华 叶红齐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通过氨基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并将其固载于堇青石表面,作为负载型Pd催化剂的载体.所制备的Pd催化剂经加氢老化后,表面石墨烯呈草簇状结构,将Pd纳米粒子限域于片层内,有效防止了Pd的流失和团聚.在重要的工业反应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 通过氨基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并将其固载于堇青石表面,作为负载型Pd催化剂的载体.所制备的Pd催化剂经加氢老化后,表面石墨烯呈草簇状结构,将Pd纳米粒子限域于片层内,有效防止了Pd的流失和团聚.在重要的工业反应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中,此结构催化剂与传统的钯碳催化剂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催化剂 草簇状结构石墨烯 对羧基苯甲醛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对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米级银粉颗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覃涛 叶红齐 +3 位作者 吴超 董虹 刘贡钢 郝梦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75-2680,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及保护剂制备超细银粉。考察PVP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对超细银粉形貌、粒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以及激光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超细银粉产品进行表征... 采用液相还原法,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及保护剂制备超细银粉。考察PVP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对超细银粉形貌、粒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以及激光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超细银粉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加,银粉形貌从树枝状向球形转变,分散性能变佳。当PVP加入量为硝酸银的10%(质量分数)时,可制备出球形度高,分散性能较好,平均粒径为1.15μm的超细银粉。通过调节PVP的添加方式能够实现超细银粉平均粒径在1.1~2.1μm之间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银粉 硝酸银 抗坏血酸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对Ni(Ⅱ)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桂珊 刘贡钢 +2 位作者 姜珩 戴燕妮 叶红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5-1791,共7页
为了提高壳聚糖(CS)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表面含有氨基乙酸基团的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CTGCS)进行了合成研究。其合成过程为:以CS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壳聚糖树脂(GCS),再经四乙烯五胺改性,得到多胺壳聚糖树脂(TGCS),最后采用一氯... 为了提高壳聚糖(CS)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表面含有氨基乙酸基团的新型多胺羧甲基壳聚糖(CTGCS)进行了合成研究。其合成过程为:以CS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得到壳聚糖树脂(GCS),再经四乙烯五胺改性,得到多胺壳聚糖树脂(TGCS),最后采用一氯乙酸进行修饰,得到了目标产物(CTGCS)。通过对CS、GCS、TGCS和CTGCS进行红外光谱和XPS分析,对合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吸附结果表明,CTGCS对Ni2+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为533.8 mg·g-1,比TGCS的吸附量增加了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修饰 吸附 NI2+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制备工艺条件对FePO_4·2H_2O和LiFePO_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董虹 叶红齐 +5 位作者 韩凯 刘辉 杜瑜敏 覃涛 郝梦秋 刘贡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5-702,共8页
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原料,采用反加沉淀法制备FePO4·2H2O前驱体。将FePO4·2H2O,Li2CO3和葡萄糖混合均匀后经高温固相烧结得到LiFePO4/C锂离子正极材料。考察前驱体反... 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原料,采用反加沉淀法制备FePO4·2H2O前驱体。将FePO4·2H2O,Li2CO3和葡萄糖混合均匀后经高温固相烧结得到LiFePO4/C锂离子正极材料。考察前驱体反应温度、溶液的pH和滴加速度对FePO4·2H2O颗粒形貌、粒径以及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对样品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PO4·2H2O颗粒的粒径和分散性影响LiFePO4/C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的前驱体制得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较好。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前驱体颗粒为片状,平均粒径为1.08μm。相应的LiFePO4在0.1C充放电倍率下的首轮充电容量为159.3 mA·h/g,放电容量为159.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9.8%。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倍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加沉淀法 FePO4·2H2O LIFEP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4nm准分子UV固化技术的木器肤哑漆膜感官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锦荣 苌姗姗 +5 位作者 刘贡钢 林斌 杨显涛 付秋霞 胡进波 刘敬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在家具生产制造过程中,丝滑细腻、低光泽等感觉的漆膜木器饰面主要与粗糙度、光泽度等表观性能有关,这是木器表面漆膜褶皱纹理而致,而这种产品品质与漆膜固化干燥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进一步弄清哑光饰面加工过程中不同生产工艺参数... 在家具生产制造过程中,丝滑细腻、低光泽等感觉的漆膜木器饰面主要与粗糙度、光泽度等表观性能有关,这是木器表面漆膜褶皱纹理而致,而这种产品品质与漆膜固化干燥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进一步弄清哑光饰面加工过程中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褶皱纹理形成的影响,选取涂料涂布量、LED灯预固化能量、254 nm准分子灯辐射能量等工艺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展开探究,测试面漆涂层经过LED灯预固化、254 nm准分子灯固化和镓-汞-汞三灯固化后的粗糙度与85°角光泽度。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涂布量、预固化能量增加时,涂层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光泽度逐渐升高,LED灯预固化能量的变化对涂层表面粗糙度、光泽度的影响较涂布量更明显;当254 nm准分子灯辐射能量增加时,涂层表面粗糙度升高至最后降低,光泽度降低至254 nm准分子灯辐射能量1400 mJ/cm^(2)后再加大其能量而无变化。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LED灯预固化能量越低,涂料涂布量、254 nm准分子灯辐射能量越高,涂层粗糙度越高,光泽度越低,对涂层表面粗糙度、光泽度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LED灯预固化能量>涂布量>254 nm准分子灯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光 LED灯预固化 254nm准分子 粗糙度 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
7
作者 曹振华 刘元 +6 位作者 苌姗姗 李婷 刘贡钢 柏元娟 廖媛媛 胡进波 刘敬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9,共11页
【目的】为促进毛竹圆竹在房屋建筑、岩土地基、道路桥梁等方面的应用,需要提供毛竹圆竹部件在工程中有可靠的使用依据,而系统阐述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是推广毛竹圆竹结构材料的重要研究工作。【方法】以毛竹圆竹为原材料,依据LY/T 256... 【目的】为促进毛竹圆竹在房屋建筑、岩土地基、道路桥梁等方面的应用,需要提供毛竹圆竹部件在工程中有可靠的使用依据,而系统阐述毛竹圆竹基础力学性能是推广毛竹圆竹结构材料的重要研究工作。【方法】以毛竹圆竹为原材料,依据LY/T 2564—2015测定毛竹圆竹的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环刚度以及抗弯强度并分析对应的荷载-位移曲线,选取抗弯强度试件进行三维非接触式-高精度全场应变实时监测。【结果】毛竹圆竹顺纹抗剪强度为27.36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56.67 MPa,顺纹抗拉强度为141.46 MPa,环刚度为104.74 N/mm^(2),抗弯强度为133.31 MPa;毛竹圆竹的顺纹抗剪承载力、顺纹抗压承载力和环刚度均与直径呈正相关,直径在70~90 mm范围内,上述承载力均随毛竹圆竹直径增大而增大;毛竹圆竹的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环刚度和抗弯强度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试件均出现较明显的开裂或变形后持续加载才丧失承载力;通过DIC记录毛竹圆竹达到破坏荷载时的位移从下部到上部逐渐减少,从2.564 mm减少到2.269 mm;毛竹圆竹抗弯强度的应变场数量级峰值下部为-163.904×10^(5)微应变,上部为152.417×10^(5)微应变,结构破坏呈现上部压应力和下部拉应力同时且近似相同的增长。【结论】试验表明,中空的毛竹圆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并且随着毛竹圆竹的直径增大承载力有所增大,从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毛竹圆竹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破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竹 荷载-位移曲线 应力-应变 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GC/MS技术的毛竹与重组竹快速热裂解产物比较研究
8
作者 顾韦 苌姗姗 +5 位作者 李婷 刘贡钢 柏元娟 廖媛媛 胡进波 刘敬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8,共6页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两者热裂解产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后均产生了酚类、醛酮类、呋喃类、醇酯类和酸类物质。在热裂解产物中,毛竹和重组...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两者热裂解产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后均产生了酚类、醛酮类、呋喃类、醇酯类和酸类物质。在热裂解产物中,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酚类产物的气相色谱(GC)含量明显不同,毛竹中酚类产物的GC含量仅为8.23%,而重组竹中酚类产物GC含量高达26.36%;毛竹热裂解醛酮类产物和呋喃类产物的GC含量均高于重组竹;毛竹与重组竹热裂解醇酯类产物的GC含量差异不大;重组竹热裂解酸类产物的GC含量均高于毛竹。此外,重组竹中酚醛树脂的热裂解进一步加速了竹材的热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重组竹 挥发性气体 裂解产物 P 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BiVO_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于谦 叶红齐 +4 位作者 覃涛 桂珊 马谦 曾凡涛 刘贡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00-606,共7页
采用水热反应法并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不同形貌和晶体结构的BiVO4可见光催化剂,并探讨不同形貌BiVO4的形成机制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在可... 采用水热反应法并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不同形貌和晶体结构的BiVO4可见光催化剂,并探讨不同形貌BiVO4的形成机制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考察其降解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更有利于单斜型钒酸铋的生成,反应初始pH值对钒酸铋的形貌影响较大。反应过程中,前驱液中的颗粒通过溶解再结晶、定向聚集自组装、熟化过程最终形成不同形貌的钒酸铋颗粒。钒酸铋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主要受其晶粒粒径和晶体微观应变的影响,晶粒粒径越大,微观应变越小,结晶度越好,降解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光催化 水热反应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Al_2O_3核壳结构载体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燕妮 刘贡钢 +3 位作者 李雯 韩凯 周永华 叶红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42-48,共7页
以微米级铝硅(Al-Si)合金粉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设计开发出一种以鳞片状Al_2O_3为壳、Al-Si合金为核的催化剂载体(Al-Si@Al_2O_3).通过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表征分析表明,经... 以微米级铝硅(Al-Si)合金粉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设计开发出一种以鳞片状Al_2O_3为壳、Al-Si合金为核的催化剂载体(Al-Si@Al_2O_3).通过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表征分析表明,经过水热反应后,Al-Si合金表面原位生成片状的AlOOH,内核为未反应的Al-Si合金,500℃煅烧后浸渍载Pd制备出Pd/Al-Si@Al_2O_3催化剂,活性组分Pd粒子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以苯乙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Al-Si合金原料的粒径、铝含量等因素对所制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还与水浴、碱处理及酸处理所制备的载体和传统载体活性炭、活性氧化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以粒径为5μm、铝含量为88%的Al-Si合金粉为原料制备的Pd/Al-Si@Al_2O_3具有较优的催化性能,且其催化活性优于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载Pd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催化剂载体 核壳结构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工程学科拔尖硕士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养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苌姗姗 胡进波 +4 位作者 刘贡钢 李贤军 袁利萍 胡嘉裕 刘元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林产工业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期,国际上行业特色鲜明的林业工程学科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恰逢行业需求。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探讨研究生群体新特点、林业工程学科毕业研究生就业市场、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状况等等,阐述... 林产工业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期,国际上行业特色鲜明的林业工程学科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恰逢行业需求。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探讨研究生群体新特点、林业工程学科毕业研究生就业市场、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状况等等,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确审视全球化背景下林业工程学科的培养策略,鼓励导师开阔研究生国际视野,引导研究生诚信发展,解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林业工程高端人才培养对行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加工业 高端人才 国际视野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测试装置的设计及仿真模拟辅助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贡钢 胡进波 苌姗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9期23-25,29,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测试装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烦琐、待测试件尺寸制约和数据可靠性较差等问题,自主开发了一套可以简单、准确、方便测试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的装置,并应用于木材专业实验教学,同时设计了基于木... 为了解决当前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测试装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烦琐、待测试件尺寸制约和数据可靠性较差等问题,自主开发了一套可以简单、准确、方便测试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的装置,并应用于木材专业实验教学,同时设计了基于木竹材内流体渗透规律研究的Fluent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实践表明,自制的简单实验装置及Fluent仿真模拟的使用,在木竹材气/液体渗透性测试实验课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装置测试基本原理并能轻松掌握制样和装置操作过程,同时通过仿真模拟深刻理解木竹材内部孔结构差异与渗透性能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竹材 渗透性 Fluent仿真模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弦切面花纹的视觉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润鹏 刘元 +2 位作者 胡进波 刘贡钢 苌姗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木材花纹的视觉特性,有助于设计师精准开发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木制家具,对凸显家具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感性工学和国内外对木材表面视觉特性的研究,对8种常用木材弦切面花纹... 【目的】研究不同木材花纹的视觉特性,有助于设计师精准开发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木制家具,对凸显家具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感性工学和国内外对木材表面视觉特性的研究,对8种常用木材弦切面花纹的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进行测量,并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8种木材视觉物理量参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白蜡与红橡纹理最粗,平均值均超过3.32 mm。纹理间距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硬枫和巴西花梨,纹理间距平均值分别为12.30 mm和8.06 mm。硬枫的纹理最为稀疏,而白蜡的纹理最为密集。玫瑰、硬枫的整体明度较高,纹理较为模糊,而巴西花梨与黑胡桃的整体明度较低,纹理较为清晰。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三类,Ⅰ类硬枫、玫瑰、赤杨与樱桃给人以古朴典雅、朴实细腻的感觉;Ⅱ类白蜡与红橡给人以柔和、稳重的感觉;Ⅲ类巴西花梨与黑胡桃则给人以传统、粗犷、大气的感觉。纹理粗细与纹理密度对木材视觉心理量的影响较小,而纹理间距、纹理清晰度及木材明度是影响视觉心理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木材弦切面花纹视觉物理量参数与视觉心理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花纹 感性工学 视觉物理量 视觉心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栲胶-糠醇热固性树脂制备及其主要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书静 胡进波 +4 位作者 于朝阳 刘贡钢 张明慧 陈万丁 刘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30,共7页
为了研究马占相思栲胶-糠醇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并对获得树脂材料进行评价,探明马占相思栲胶-糠醇树脂工业应用的可能性。试验选一定比例混合的马占相思栲胶和糠醇进行树指合成,同时添加适量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固化剂,在一定温度下进阶... 为了研究马占相思栲胶-糠醇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并对获得树脂材料进行评价,探明马占相思栲胶-糠醇树脂工业应用的可能性。试验选一定比例混合的马占相思栲胶和糠醇进行树指合成,同时添加适量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固化剂,在一定温度下进阶升温温固化而获得树脂,通过SEM、XRD、接触角测定仪和TG分别表征其微观结构、结晶性、润湿性和耐热性能,按照国家标准GB/T 10402-2006、GB/T 1843-2008和GB/T 1410-2006对其进行主要力学和电学性能评价。结果发现:马占相思栲胶、糠醇按照1:3比例混合,65%对甲苯磺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2.8,获得马占相思栲胶-糠醇树脂浇注体,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60℃、100℃、150℃三段式烘干并阶进式升温固化,可获得马占相思栲胶-糠醇热固性树脂。肉眼观察树脂表面光滑平整,SEM发现树脂内部有较均匀细小孔洞,XRD结果显示结晶度为6.02%,具有较好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好,密度为1.22~1.43 g·cm^-3,拉伸强度为8.4~10.5 MPa,断裂伸长率为1.7%~2.1%,冲击强度为5.6~9.3KJ·m^-2,体积电阻为1 010~1 014Ω·cm,介电常数为2.7×10^6~3.8×10^6 Hz。综上结果马占相思木栲胶-糠醇树脂有良好的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栲胶 糠醇 热固性树脂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ole of graphene coating on cordierite-supported Pd monolithic catalysts for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of toluene 被引量:11
15
作者 Wen Li Hongqi Ye +3 位作者 Gonggang Liu Hongchao Ji Yonghua Zhou Kai Ha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6-954,共9页
In the present work,a Pd/graphene/cordierite(Pd/Gr/Cor)composite was prepared as a monolithic catalyst for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of toluene.We mainly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graphene coating through ... In the present work,a Pd/graphene/cordierite(Pd/Gr/Cor)composite was prepared as a monolithic catalyst for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of toluene.We mainly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graphene coating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d/Cor catalyst without graphene coating,Pd/Gr/Cor catalyst delivered much higher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or toluene catalytic combustion in both dry and moist condition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hydrophobic characterizations indicated that graphene coating can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dispersity of Pd nanoparticles and enhance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cordierite support.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e above two catalysts,including adsorption isothermal,adsorption kinetics,and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were carefully investiga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large amount of toluene was adsorbed on graphene surface through relatively weak interaction,whereas only a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toluene was adsorbed on Pd surface with strong affinity.The adsorption thermal calcu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oluene on graphene was a process with reduced entropy,indicating highly-ordered assembly of toluene molecular on graphene.It is the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and affinity gap between graphene and Pd that ensures a simultaneously and rapid transfer of toluene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coating PALLADIUM Catalytic combustion STEAM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biochar in soil:Characterizations,interaction with pollutants,and transformation
16
作者 ZHANG Xiu-xiu NAN Hong-yan +2 位作者 LIU Gong-gang SHOW Pau-Loke WANG Chong-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122-148,共27页
Biocha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BCDOM),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biochar,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during biochar application.However,the influenc... Biocha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BCDOM),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biochar,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during biochar application.However,the influence of BCDOM on soil organisms has not been clearly explained.Hence,this review aims to discu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BCDO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oil substances including organic pollutants,heavy metals,and microorganisms.Results displayed that the quantity of BCDOM ranges from 0.17 to 37.03 mg/g,which was influenced by feedstock,preparation methods of biochar,and extraction methods.With the decrease in lignin content of feedstocks,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and acidity of extraction solution,the content of BCDOM increased.Through complexation and adsorption,protein-like components in BCDOM interact with heavy metals,promoting the adsorp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onto biochar.Furthermore,BCDOM enhances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biochar throughπ−πinteractions,hydrogen bonding,and redox processes.More importantly,BCDOM promotes plant growth by enhancing microbial activities,providing nutrients,and improving soil properties.However,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BCDOM in soil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and more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BCDOM and soil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heavy metals organic contaminants s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油料全资源多层次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17
作者 李昌珠 +13 位作者 李培旺 刘汝宽 祁鲲 张爱华 马力 吴苏喜 许爱荣 陈泽君 甘平洋 吴红 李启刚 肖志红 李力 刘贡钢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22期78-78,80,共2页
针对木本油料预处理机械化程度低、提油技术与装备不匹配、副产物高值化技术缺乏等难题,以资源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国家863计划、国家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等支持下,经10余年联合攻关,创制了青果高效去皮脱壳、亚临界萃取和脂质功能强... 针对木本油料预处理机械化程度低、提油技术与装备不匹配、副产物高值化技术缺乏等难题,以资源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国家863计划、国家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等支持下,经10余年联合攻关,创制了青果高效去皮脱壳、亚临界萃取和脂质功能强化、副产物梯级炼制等关键技术,突破了原料预处理机械化程度低、功能脂质产品利用层次低、全资源利用率低等共性难题,获发明专利19件(ZL 201310236967.5、ZL 201610548606.7、ZL 201610339544.X等),实用新型专利3件(ZL 201720440989.7、ZL 201120193154.9、ZL 201020552633.0),标准2项,成果2项,新产品8个,在Nature Springer等出版专著4部,Green Chem、Polymers、Macromolecules等杂志发表论文48篇(SCI/EI收录30篇),鲜果脱壳、模块化制油及脂类物质靶向功能强化关键技术居国际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 实用新型专利 功能强化 发明专利 亚临界萃取 机械化程度 原料预处理 科研专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