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拉萨一次人工增雪作业个例分析
1
作者 益西卓玛 索朗旺堆 +2 位作者 加勇次成 唐利琴 德吉白玛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4期102-103,137,共3页
2022-02-05,受南支槽前西南气流的影响,拉萨市的天气过程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雪作业,此次过程共实施7次人工增雪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降小雪,初步估算受益面积约2万km^(2),累计增加降水约1.0万t。文章利用天气形势、卫星产品、多普勒雷达等... 2022-02-05,受南支槽前西南气流的影响,拉萨市的天气过程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雪作业,此次过程共实施7次人工增雪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降小雪,初步估算受益面积约2万km^(2),累计增加降水约1.0万t。文章利用天气形势、卫星产品、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此次人工增雪作业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雪 拉萨 常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羌塘自然保护区冰雹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加勇次成 旺顿珠 措姆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8期103-109,共7页
为了解羌塘自然保护区冰雹的气候特征,从而提出相应的防雹减灾对策与方法,以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1971—2017年5个气象站的逐日冰雹日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 为了解羌塘自然保护区冰雹的气候特征,从而提出相应的防雹减灾对策与方法,以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1971—2017年5个气象站的逐日冰雹日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羌塘自然保护区1971—2017年冰雹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各站冰雹日数为1.6~28.1天,总体东多西少分布态势。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以8月最多;冰雹一天之内多发生在12:00—18:00,持续时间多为1~10 min。1971—2017年保护区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4.0天,尤其是申扎减幅最大,为-7.0 d/10 a。1970s—1990s为冰雹多发期,21世纪前10年明显偏少。M-K检测显示,保护区年、夏季和秋季冰雹日数发生了气候突变,显著下降的突变时间出现在2000s中后期。保护区春、秋2季冰雹日数都存在着3年的显著周期,而春季冰雹日数还存在5年和8年的显著周期。冰雹日数减少与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日数 变化趋势 突变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利用火箭实施增雨防雹作业 被引量:1
3
作者 加勇次成 《西藏科技》 2014年第11期60-62,共3页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理想工具,通过对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有效规范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充分达到增雨防雹目的。
关键词 火箭 增雨防雹 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加勇次成 措姆 +1 位作者 杨刚 益西卓玛 《南方农业》 2018年第6期129-130,共2页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天气调节的现代科学,对经济发展和抗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尤其重视对其作业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基于此,结合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天气调节的现代科学,对经济发展和抗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尤其重视对其作业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基于此,结合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数据信息,对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不同的作业装备进行介绍,探讨其研发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装备 研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自然降水特征及人工增雨天气条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央金白姆 益西卓玛 +1 位作者 加勇次成 周洪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45-51,共7页
文章以2003~2013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及500百帕天气图格点资料为依据,对不同降水天气系统下西藏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及其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原地区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得出结论: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文章以2003~2013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及500百帕天气图格点资料为依据,对不同降水天气系统下西藏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及其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原地区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得出结论: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西风槽、切变线、高原低涡、伊朗高压东伸、两副热带高压东西伸等天气系统是影响西藏地区汛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中印度低压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均居首位;受高原动力和热力作用,高原上降水天气形势常常伴有切变线和高原低涡等对流系统出现,在充沛的水汽和上升运动条件下,以上天气系统均具备西藏汛期人工增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天气系统 人工增雨 自然降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流域尺度气象干旱预报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措姆 加勇次成 红梅 《四川环境》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基于提高流域尺度的区域中长期气象干旱预报的准确度的考虑,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数据处理组合方法(GMDH)两种数据挖掘方法来识别时空气象相关性,并对这两种数据挖掘方法用于预测流域尺度的气象干旱预报性能进行对比。采用标准化降水指... 基于提高流域尺度的区域中长期气象干旱预报的准确度的考虑,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数据处理组合方法(GMDH)两种数据挖掘方法来识别时空气象相关性,并对这两种数据挖掘方法用于预测流域尺度的气象干旱预报性能进行对比。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气象干旱严重度指数。采用颗粒群优化方法 (PSO)对两种数据挖掘方法GMDH和SVM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实验表明,GMDH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稳定性,而SVM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预报 标准化降水指数 支持向量机 数据处理的分组方法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1年西藏地区云水资源潜力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央金卓玛 益西卓玛 加勇次成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5期66-67,共2页
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8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1年降水、云状、云量的资料,采用CWR-PEP方法对西藏地区各县人工增雨潜力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1年西藏地区云水资源非常丰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总量CRPE为3254.56千万... 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8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1年降水、云状、云量的资料,采用CWR-PEP方法对西藏地区各县人工增雨潜力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1年西藏地区云水资源非常丰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总量CRPE为3254.56千万吨,人工增雨云水资源量平均值CRPE为104.99千万吨,人工增雨潜力总值PEP为1165.82千万吨,人工增雨潜力平均值PEP为37.61千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云水资源 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及预警机制的完善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措姆 加勇次成 +1 位作者 米玛卓玛 益西卓玛 《江西农业》 2018年第6期62-62,77,共2页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万千农民生活的经济保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政府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而农业气象预警机制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保证,基于此,本文立足实际情况和发展局势,对当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进...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万千农民生活的经济保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政府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而农业气象预警机制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保证,基于此,本文立足实际情况和发展局势,对当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以期可以为农业气象预警机制的改进奉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象预警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2015年汛期天气气候特征及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
9
作者 旺顿珠 措姆 加勇次成 《西藏科技》 2019年第10期33-35,共3页
文章根据2015年5~9月西藏地区降水、平均气温、日照资料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汛期气候特征,得出2015年汛期西藏中部地区偏旱、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频繁,全区大部地方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同期略偏晚,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并对北半球500hPa中高纬环... 文章根据2015年5~9月西藏地区降水、平均气温、日照资料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汛期气候特征,得出2015年汛期西藏中部地区偏旱、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频繁,全区大部地方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同期略偏晚,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并对北半球500hPa中高纬环流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原A、B指数和印缅槽等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 天气气候特征 环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5月29日人工增雨作业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晓坤 加勇次成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A08期145-145,共1页
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充分利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基础的一门应用技术,通过人工作业影响局部天气,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014年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出现了持续的晴热无雨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旱,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充分利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基础的一门应用技术,通过人工作业影响局部天气,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014年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出现了持续的晴热无雨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旱,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拉萨市与其他地区联合,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基于此,重点从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可播条件、作业方式、作业记录及作业效果等方面对此次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今后拉萨等地区开展规范化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作业地点 作业时间 作业方式 作业效果 西藏拉萨
原文传递
西藏日喀则市汛期云及降水概率的研究
11
作者 央金卓玛 加勇次成 益西卓玛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5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利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日喀则、定日、江孜、帕里5站1981-2010年汛期(5-9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日喀则市主要降水云状及降水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积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层云,混合云系较低;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7月,而... 利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日喀则、定日、江孜、帕里5站1981-2010年汛期(5-9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日喀则市主要降水云状及降水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积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层云,混合云系较低;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7月,而日喀则出现在8月。由云量与降水关系得出,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降水最大值多站出现在7月,其次是8月和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云状 降水 日喀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