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77
1
作者 单世民 金玄玉 +1 位作者 张晓光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79,85,共3页
目的 :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名病人分为 2组 ,诱导后 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2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 目的 :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名病人分为 2组 ,诱导后 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2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 10 0 %。瑞芬太尼组插管条件满意率 80 % ,芬太尼 75%。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基础值均下降 (P <0 .0 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气管插管条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单世民 王鹏 +3 位作者 郝伟 任立洁 张军 王志松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创伤性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行常规治疗;A组行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10~15 mL/mg;B组VCV潮气量4...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创伤性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行常规治疗;A组行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10~15 mL/mg;B组VCV潮气量4~6 mL/mg,PEEP 5~12 cmH2O,静推甲强龙5 mg/(kg·h)。分别于入术室(T0)、治疗1 h(T1)、3 h(T2),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行血气分析;T1、T2时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丙二醛(MDA)、NO、诱导型NO合成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蛋白。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SBP、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心作功和左心作功指数均显著增高,而HR、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下降,且B组较A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与T0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H、SpO2升高,乳酸、PCO2降低,B组较A组氧合指数、SpO2、乳酸变化更明显,P均〈0.05;A组T1、T2时BALF中MDA、NO、iNOS、MPO、BMP-2 mRNA及其蛋白高于B组,而SOD下降,P均〈0.01。结论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创伤性ARDS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该作用与其增加BMP-2表达、抑制肺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甲基氢化泼尼松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氧自由基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单世民 闫妍 张宪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6,共3页
子空间聚类是聚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用于解决高维聚类分析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聚类间相似度度量方法保留k最相似聚类,在不同子空间上采用不同局部密度阈值,通... 子空间聚类是聚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用于解决高维聚类分析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聚类间相似度度量方法保留k最相似聚类,在不同子空间上采用不同局部密度阈值,通过k最相似聚类确定子空间搜索方向。将处理的数据类型扩展到连续型和分类型,可以有效处理高维数据聚类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与CLIQUE和SUBCLU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子空间聚类 高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单世民 毛毅敏 孙瑜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IL-17)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失衡的意义。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对两组小鼠肺泡灌洗液...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IL-17)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失衡的意义。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对两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进行计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IL-17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情况;并分析Th17和T-reg细胞数与BALF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小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增大;BALF上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Th17细胞数与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而T-reg细胞数与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7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IL-17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Th17/T-reg细胞在小鼠哮喘模型中失衡表达,提示其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为治疗哮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TH17 IL-17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分类属性的子空间聚类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单世民 王新艳 张宪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
高维分类数据的处理一直是数据挖掘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聚类算法主要针对低维连续性数据的聚类,难以处理高维分类属性数据集.本文提出一种处理高维分类数据集的子空间聚类算法(FP-Tree-based SUB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FPSU... 高维分类数据的处理一直是数据挖掘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聚类算法主要针对低维连续性数据的聚类,难以处理高维分类属性数据集.本文提出一种处理高维分类数据集的子空间聚类算法(FP-Tree-based SUB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FPSUB),利用频繁模式树将聚类问题转化为寻找属性值的频繁模式发现问题,得到的频繁模式即候选子空间,然后基于这些子空间进行聚类.针对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FPSUB算法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属性 子空间聚类 频繁模式 FP-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和密度的簇边缘精度增强聚类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单世民 张宁 +1 位作者 江贺 张宪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43-146,共4页
现有的基于网格聚类算法在付出较小的时间复杂度的同时,牺牲了聚类的质量,得到的往往并不是最理想的聚类结果,尤其是在簇边缘可能出现数据点聚类不准现象。提出了一种将网格化空间中位于簇边缘的网格进行精度进一步细化处理的算法,将这... 现有的基于网格聚类算法在付出较小的时间复杂度的同时,牺牲了聚类的质量,得到的往往并不是最理想的聚类结果,尤其是在簇边缘可能出现数据点聚类不准现象。提出了一种将网格化空间中位于簇边缘的网格进行精度进一步细化处理的算法,将这些边缘网格中的这些不确定的点重新恢复它们的固有信息,再利用相似度函数将它们分配到合适的簇中。在空间数据集上实验数据表明,这种簇边缘精度增强聚类算法可在O(n)时间内得到优于CLIQUE算法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类 基于网格 基于密度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单世民 毛毅敏 孙瑜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0期75-76,9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检查发现肺癌后经肿瘤内科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共100例,将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低剂量CT扫描的52...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检查发现肺癌后经肿瘤内科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共100例,将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低剂量CT扫描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和结节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剂量长度(DLP)、有效放射剂量(ED)分值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节平均直径和检出结节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在能够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并减小受检者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常规剂量 CT 早期肺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文件共享服务监听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单世民 卢湖川 刘志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9-753,共5页
针对文件共享服务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使用应用层协议分析方法对文件共享服务进行监听的技术.系统在普通PC机上通过软件的形式,应用C++语言编程实现,提高了网络共享监听系统的效率,使其在软件形式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 针对文件共享服务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使用应用层协议分析方法对文件共享服务进行监听的技术.系统在普通PC机上通过软件的形式,应用C++语言编程实现,提高了网络共享监听系统的效率,使其在软件形式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结果证实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共享 应用层协议 C++语言 软件 监听 PC机 网络共享 服务 技术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中孤立点识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单世民 邓贵仕 何英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2-174,共3页
针对基于聚类分析及基于孤立点检测的入侵检测方法的局限,根据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数据流中孤立点动态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动态微粒群算法对特征空间中当前主要聚类的特征点进行追踪,通过计算数据流中数据对象与特征点的距离来判... 针对基于聚类分析及基于孤立点检测的入侵检测方法的局限,根据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数据流中孤立点动态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动态微粒群算法对特征空间中当前主要聚类的特征点进行追踪,通过计算数据流中数据对象与特征点的距离来判断数据对象的性质。将该方法应用于入侵检测而进行的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聚类 孤立点检测 微粒群算法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单世民 汪云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09-3210,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COPD急性加重期常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发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COPD急性加重期常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发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微粒群混合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世民 邓贵仕 何英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165,187,共3页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密度函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单元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其他基于网格的方法相比,此方法对于网格单元密度的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将该计算方法与微粒群算法相结合...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密度函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单元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其他基于网格的方法相比,此方法对于网格单元密度的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将该计算方法与微粒群算法相结合,实现了一种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微粒群混合聚类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网格 密度 微粒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驱动的分布式协同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世民 邓贵仕 何英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245,共3页
针对当前计划制定过程中出现的协同性差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消息驱动的协同计划系统。此系统以JMS作为消息传输的基础结构,采用XML作为消息封装的标准,实现了平台和数据的独立。
关键词 JMS XML 分布式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最佳PEEP水平选择及肺复张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单世民 毛毅敏 孙瑜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2-34,54,共4页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最佳呼气末正压水平选择及对肺复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行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促使肺复张,三组呼气末正压...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最佳呼气末正压水平选择及对肺复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行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促使肺复张,三组呼气末正压分别为10 cmH2O、15 cmH2O、20 cmH2O,维持20 min。测定三组动脉二氧化碳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心率,并行CT检查,评估肺复张情况。比较三组28 d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复张20 min三组动脉二氧化碳血氧分压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上升,肺通气情况明显改善(P<0.05);复张20min三组动脉二氧化碳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复张20 min氧合指数、肺通气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B组肺通气改善优于A组(P<0.05)。A组、B组复张2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无变化(P>0.05),C组复张2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15 cmH2O可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状况,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呼气末正压水平 肺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共享邻居节点的K-means聚类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世民 于红 +1 位作者 张业嘉诚 刘馨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8-181,共4页
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K-means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K-means需要人工设定聚类个数并且易陷入局部极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共享邻近节点的K-means聚类算法(KSNN)。KSNN在数据集中搜索... 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K-means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K-means需要人工设定聚类个数并且易陷入局部极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共享邻近节点的K-means聚类算法(KSNN)。KSNN在数据集中搜索中心点,依据中心点查找数据集个数,为K-means聚类提供参数。从而克服了K-means需要人工设定聚类个数的问题,同时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实验证明KSNN算法比K-means、粒子群K-means(pso)以及多中心聚类算法(MCA)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K—means 最近共享邻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微粒群优化混合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世民 邓贵仕 何英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172,共3页
在分析了现有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微粒群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微粒群混合聚类算法。相对于DENCLUE聚类算法,该算法能够对使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增量处理。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聚类 微粒群优化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世民 裴凌 王俊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①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股静脉1.5h内输注...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①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股静脉1.5h内输注生理盐水5mL;内毒素对照组:经股静脉1h内输注生理盐水3mL,然后再输注内毒素8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输注完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10μ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经股静脉1h内输注,然后输注内毒素(方法如上)。②输液结束后6h,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等指标反映肺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反映氧自由基的代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кB、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与蛋白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4,6,8,10,12h生存率。结果:①内毒素对照组可见渗出增多,肺泡内充血,肺泡萎陷、断裂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出血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较内毒素对照组减少,肺小动脉内膜损伤减轻。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通透指数、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P<0.01),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各指标值增加(P<0.01)。③与空白对照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кB、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灰度值比为:0.11±0.03,0.26±0.09,0.49±0.13;吸光度值比为:0.17±0.05,0.37±0.09,1.22±0.18;P<0.01)。④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预处理组,注射内毒素后4,6,8,10,12h的生存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抑制核因子кB、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后肺部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 内毒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世民 汪云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4期78-78,共1页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66例,对照组给予脱离过敏源、敏感抗生素、祛痰剂、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66例,对照组给予脱离过敏源、敏感抗生素、祛痰剂、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1~2吸/次,2次/d。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肺功能,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舒利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18
作者 单世民 张顺明 +1 位作者 谭文斐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HC)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差异。瑞芬太尼组血浆组胺释放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并且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浆组胺浓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能在知识发现中的实现方法对比研究
19
作者 单世民 邓贵仕 何英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1,共4页
群智能方法是新兴的模拟计算技术,在求解复杂的优化问题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对比讨论了群智能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蚁群算法和微粒群算法)在知识发现中的实现方法,阐述了算法的原理和特性,并提出了一些在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群智能 知识发现 蚁群算法 微粒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COPD急性加重患者对其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单世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AECOPD患者303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151例以及联用组152例。...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AECOPD患者303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151例以及联用组152例。对照组仅给予NIPPV治疗,联用组给予NIPPV联合BAL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升高、降低、升高、升高,其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NIPPV联合BAL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动脉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