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iostat法对成年患者的龋活跃性检测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卞成玥 关卓 +3 位作者 孙思怡 崔闯 江飞 张光东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22-526,共5页
目的 研究Cariostat检测法用于成年患者患龋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为不同年龄段成年门诊患者的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Cariostat检测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52例不同年龄段成年患者(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 目的 研究Cariostat检测法用于成年患者患龋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为不同年龄段成年门诊患者的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Cariostat检测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52例不同年龄段成年患者(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进行龋活跃性检测。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5版的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于Cariogram系统评估。口腔检查包括牙列状况、患龋情况等,问卷调查包括饮食习惯、口腔保健习惯等。分析不同年龄段成年门诊患者患龋现状,用Cariostat法检测不同年龄段成年门诊患者的龋活跃性,得出其患龋风险等级,并与Cariogram系统评估的患龋风险等级进行比较,评价Cariostat检测法与Cariogram龋风险评估系统的一致性。结果 Cariostat检测法得出的不同龋风险等级的成年门诊患者低风险组与中、高风险组的龋面均有差异(P<0.05),Cariogram不同龋风险等级的成年门诊患者低风险组与中、高风险组的龋均、龋面均有差异(P<0.05);Cariostat检测法与Cariogram龋风险评估系统对成年患者龋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表明,在≥55岁组Kappa值为0.467(P<0.05),为中等一致性。结论 Cariostat检测法有利于了解成年门诊患者的龋活跃性,尤其是对55岁及以上患者更为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龋风险评估 Cariostat Cariogram 龋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促进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牙/骨向分化
2
作者 李梦圆 王宇萌 +4 位作者 徐青清 关卓 卞成玥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行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CCK-8检测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Ca^(2+)对DPSC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染色筛选PNU-282987促进DPSC表达ALP活性的最佳浓度。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拟炎性微环境刺激DPSC。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牙/骨向分化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I)、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骨钙素(osteopontin,OPN)、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矿化基质表达情况。Fura-2AM用于检测细胞内Ca^(2+)流动情况。结果:CCK-8实验显示,PNU-282987浓度低于10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且此浓度处理LPS刺激的DPSC后ALP活性增加最明显;Ca^(2+)浓度低于2 mmol/L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显示,PNU-282987及Ca^(2+)处理后的LPS刺激的DPSC牙/骨向分化相关蛋白(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的表达及矿化基质形成均明显上调,二者联合后上调最显著(P <0.001)。Fura-2 AM钙离子探针结果显示DPSC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结论:10μmol/L PNU-282987联合2 mmol/L Ca^(2+)可以促进LPS刺激的DPSC的牙/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乙酰胆碱受体 牙/骨向分化 人牙髓干细胞 钙离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患者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及作用研究
3
作者 游婧 傅瑜 +5 位作者 单杰 张杰 林晓虎 江裕程 卞成玥 罗颐辰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904-909,931,共7页
目的分析成釉细胞瘤患者与正常人群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的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探讨关键lncRNA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在公共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成釉细胞瘤相... 目的分析成釉细胞瘤患者与正常人群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的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探讨关键lncRNA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在公共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成釉细胞瘤相关芯片数据集GES38494及GES132472,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及lncRNA,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并分析其参与的GO及KEGG通路,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经差异分析共筛选出8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6个,与283个mRNA存在共表达关系。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上皮发育、皮肤发育、表皮细胞分化、角化细胞分化、角化作用等生物学功能和干细胞多能性调节通路、胰腺分泌、视黄醇代谢、轴突导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等KEGG信号通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中IVL是连接度最大的核心基因,与其共表达的lncRNA MAGI2-AS3表达下调,二者呈负相关。结论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成釉细胞瘤患者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基因相关信号通路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核心基因,为成釉细胞瘤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差异基因 长链非编码RNA 共表达网络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