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焚烧飞灰间接矿化CO_(2)制备碳酸钙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
作者 蔡淑霞 芦静 +9 位作者 聂彦琪 高伟杰 田杨 李卫华 孙英杰 张庆建 朱金林 王玉凤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499,共14页
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快速发展促成焚烧飞灰的大量产生,飞灰中含有大量钙基组分,利用其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钙产品是一条具有广阔前景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系统综述了飞灰间接矿化CO_(2)制备碳酸钙技术路线的相关影响因素,重点对飞灰中钙... 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快速发展促成焚烧飞灰的大量产生,飞灰中含有大量钙基组分,利用其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钙产品是一条具有广阔前景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系统综述了飞灰间接矿化CO_(2)制备碳酸钙技术路线的相关影响因素,重点对飞灰中钙组分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浸取剂种类、浸取剂浓度、浸取液固比、浸取温度、浸取时间、飞灰自身理化特性等)和飞灰浸取液碳酸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CO_(2)浓度、搅拌速度、溶液体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飞灰制备碳酸钙技术路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展望。指出为提高该技术路线的经济性,选择浸取剂时可比较其成本价格并且实现浸取剂的循环使用,若适用于工业生产,应深入研究其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及碳酸钙成核机理,并同步关注飞灰中氯基组分、重金属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间接碳酸化 浸取效率 碳酸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种类及终点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李锰 芦静 +8 位作者 孙英杰 王福浩 李卫华 张庆建 龙吉生 李寿辉 纪勇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8,共11页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b、Cu和Cr的浸出量表现出醋酸>硝酸>硫酸>磷酸的趋势;Pb、Zn、Cu和Cr的浸出液pH值分别在9<pH<11、10<pH<11、pH≈11和6<pH<8时呈现最低浸出量;浸出重金属的综合环境风险(RI值)完全受Cd浸出液浓度的主导,且pH≈11时,浸出液RI值最小。总体上,磷酸酸洗环境下飞灰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低,且酸洗飞灰残渣中各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更为稳定;而醋酸酸洗环境下的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高,主要是因为其对弱酸提取态重金属具体较高的浸出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飞灰的酸洗脱毒工艺比选及参数优化,以及酸洗液重金属环境风险管控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酸洗 终点pH值 重金属浸出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某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水质变化特征及节能降耗对策研究
3
作者 窦娜莎 孙治国 +6 位作者 付友先 刘克琼 盛祥涛 杜欣然 牛亚婷 卞荣星 赵旭 《山东化工》 2025年第2期267-271,共5页
节能减碳、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坚持的基本理念,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作为高耗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降碳压力。本文系统调研了北方某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生化系统运行工况,并对比分析了其能耗,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 节能减碳、绿色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坚持的基本理念,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作为高耗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降碳压力。本文系统调研了北方某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生化系统运行工况,并对比分析了其能耗,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渗滤液水质变化波动大,进水渗滤液可生化性逐年变差,生化系统处理单位能耗逐年上升,从2019~2021年的14~16 kWh/m^(3)上升到2024年的22.9 kWh/m^(3)。改进生化系统工艺,采用精细化曝气模式提高氧气利用效率等措施是降低生化系统能耗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生化系统 节能降碳 精细化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存量飞灰赋存重金属溶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英杰 孙浩然 +8 位作者 李锰 蔡淑霞 李卫华 张庆建 马晓腾 占美丽 夏正启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6-1424,共9页
稳定化预处理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是长期以来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消纳路径。针对填埋年限跨度久、存量巨大的稳定化飞灰,其在复杂填埋环境影响下所赋存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填埋场管理需面临的“突出难题”。基于“... 稳定化预处理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是长期以来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消纳路径。针对填埋年限跨度久、存量巨大的稳定化飞灰,其在复杂填埋环境影响下所赋存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填埋场管理需面临的“突出难题”。基于“飞灰与原生垃圾非规范共填埋”背景,重点分析了pH值、溶解性有机物(DOM)、氧化还原电位(ORP)、盐度、CO_(2)氛围等外环境因素和稳定化药剂、粒径等对填埋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作用,评估了其潜在环境风险。指出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和内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对填埋场存量飞灰中重金属的长期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历史填埋处置中“豁免条款”的实施并没有改变飞灰自身的危险废物属性,未来应加强对填埋场大量存量稳定化飞灰危险属性和资源属性的协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存量飞灰 重金属 溶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典型工段灰/渣理化特性及环境风险性
5
作者 尹俊权 吴寅凯 +6 位作者 李卫华 孙英杰 张闻轩 张庆建 马晓腾 卞荣星 王华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14-4725,共12页
研究了垃圾焚烧典型工段5种灰/渣样品(余热锅炉灰/渣S1、半干法脱酸灰S2、布袋除尘灰S3、飞灰原灰S4和螯合剂稳定化飞灰S5)的表观特征、化学特性和浸出特性,并评估了灰/渣样品赋存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S1呈现与其他灰样显著的表... 研究了垃圾焚烧典型工段5种灰/渣样品(余热锅炉灰/渣S1、半干法脱酸灰S2、布袋除尘灰S3、飞灰原灰S4和螯合剂稳定化飞灰S5)的表观特征、化学特性和浸出特性,并评估了灰/渣样品赋存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S1呈现与其他灰样显著的表观特征差异,其表观颜色泛黄,颗粒大小不均,Si、Al含量较高,可资源化利用潜力较大;S3可溶性氯盐、高毒性重金属(Pb、Cd)含量较高,可进行单独脱氯、解毒处理;S5粒径级配在7~20μm和40~120μm存在两处波峰,其稳定化效果存在一定缺陷。S1赋存Cr(4.45%)和S3赋存Pb(3.04%)、Cd(4.28%)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占比相对较高,表明其潜在浸出环境风险较高,在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尤其是酸性(如酸雨或渗滤液浸沥)处置或应用场景。S1赋存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远低于其他4种灰样;模拟渗滤液浸提环境下,5种灰/渣浸出液重金属的综合性环境风险水平均高于模拟酸雨浸提环境,且S1、S3、S4和S5中Cd的浸出环境风险水平表现为“极强”等级。研究结果可为垃圾焚烧典型工段灰/渣的分类利用、精细化管理以及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工艺流程 灰/渣 理化特性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堆肥的生物除臭机制及原位控制技术进展
6
作者 范洪勇 张闻轩 +5 位作者 王华伟 孙英杰 赵建伟 李卫华 卞荣星 张竞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00,907,共6页
因子调控是实现好氧堆肥臭气原位控制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好氧堆肥中原位生物除臭的过程机制,从主控环境因子调控的角度综述了碳氮比、通气量、温度、含水率和pH对原位生物除臭技术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的影响,总结了覆盖除... 因子调控是实现好氧堆肥臭气原位控制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好氧堆肥中原位生物除臭的过程机制,从主控环境因子调控的角度综述了碳氮比、通气量、温度、含水率和pH对原位生物除臭技术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的影响,总结了覆盖除臭法、腐熟堆肥回流法、功能菌接种法和其他辅助方法等综合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研究发现,未来应在不同臭气的协同转化路径和微生物作用机制,主控环境因子对臭气物质去除的微生物代谢影响,生物除臭技术的联用及辅助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加强研究,为原位生物除臭技术的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生物除臭技术 主控环境因子 协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卞荣星 王辉霞 +1 位作者 李晶晶 孙英杰 《环境卫生工程》 2014年第4期42-44,共3页
对青岛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漳浦路10号小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市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存在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低、分类知识不够了解及未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无强制性约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垃圾分类知识... 对青岛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漳浦路10号小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市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存在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低、分类知识不够了解及未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无强制性约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及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颁布相应法律法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分类试点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与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及脱氮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亚楠 孙英杰 +3 位作者 吴昊 张欢欢 姜海钰 卞荣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1,共7页
将新鲜垃圾分别装填到厌氧柱和准好氧柱中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和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其中厌氧柱和准好氧柱分别运行190、262d。通过考察渗滤液水质变化,对比分析了厌氧柱与准好氧柱内垃圾稳定化进程及脱氮特性。结果表明,厌氧... 将新鲜垃圾分别装填到厌氧柱和准好氧柱中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和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其中厌氧柱和准好氧柱分别运行190、262d。通过考察渗滤液水质变化,对比分析了厌氧柱与准好氧柱内垃圾稳定化进程及脱氮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柱垃圾稳定化程度很低且出现NH+4-N积累的现象。相反,准好氧柱显著加速了垃圾的稳定化进程,实验结束时渗滤液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去除率分别达98.0%和99.5%,柱内SO2-4/Cl-小于0.1,明显低于厌氧柱(SO2-4/Cl-在0.4左右波动);准好氧柱中NH+4-N和TN的去除率高达96.3%、96.9%,在52~126d的运行期内,NH+4-N去除速率约为19mg/(L·d),表明准好氧柱具有很强的原位脱氮能力。综上可知,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比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 稳定化 脱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腐熟污泥对生活垃圾堆肥物料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释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强 孙英杰 +3 位作者 王华伟 郭康圣 赵鑫 卞荣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8-81,88,共5页
研究了添加腐熟污泥对生活垃圾堆肥物料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活垃圾中添加腐熟污泥进行堆肥,可降低堆肥物料的含水率,缩短整个堆肥周期;添加腐熟污泥还可以缓解堆体的酸化程度,促进有机质的降解,使C/N更... 研究了添加腐熟污泥对生活垃圾堆肥物料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活垃圾中添加腐熟污泥进行堆肥,可降低堆肥物料的含水率,缩短整个堆肥周期;添加腐熟污泥还可以缓解堆体的酸化程度,促进有机质的降解,使C/N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CO_2和CH_4两种温室气体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堆肥高温期,CO_2释放量随腐熟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H_4释放量随腐熟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腐熟污泥 生活垃圾 理化性质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改革与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英杰 王亚楠 +4 位作者 王华伟 李卫华 卞荣星 赵建伟 张大磊 《四川环境》 2021年第4期288-292,共5页
通过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实践-科研有机结合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对课程建设作了相应的持续改进。从课程内容、课程大纲、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优... 通过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实践-科研有机结合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对课程建设作了相应的持续改进。从课程内容、课程大纲、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堂教学的讨论、探究和学生讲授,强化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网络课程、固废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并以此形成持续改进机制。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开发及科研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后得克隆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静 赵建伟 +3 位作者 孙英杰 卞荣星 高莹 张大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5-1263,共9页
为了探究新兴污染物得克隆(DPs)对剩余活性污泥(WAS)发酵产酸及污泥特征的影响,以WAS及DPs为研究对象,建立序批式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探究了不同含量的DPs对WAS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DPs对污泥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SCFA)具有明显的抑制... 为了探究新兴污染物得克隆(DPs)对剩余活性污泥(WAS)发酵产酸及污泥特征的影响,以WAS及DPs为研究对象,建立序批式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探究了不同含量的DPs对WAS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DPs对污泥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SCFA)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DPs含量为300.0mg/kg TSS时,SCFA的最大产量仅为151.2mg COD/g VSS,是空白样品的0.7倍.DPs的存在会影响WAS的理化性质,且DPs促进了污泥的分解,但抑制了水解和酸化过程,且随着DPs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DPs抑制有机质的释放,当DPs含量为300.0mg/kg TSS,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最大浓度仅为空白组的0.74倍,溶解性蛋白质与多糖的浓度也低于空白组.此外,DPs还影响NH_(4)^(+)-N和PO_(4)^(3)--P的释放,高剂量的DPs促进了发酵液内NH_(4)^(+)-N和PO_(4)^(3)-P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克隆 剩余污泥 厌氧发酵 污泥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中国“无废城市”建设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晨琦 孙英杰 +3 位作者 卞荣星 王亚楠 陈纪宏 张听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2-1315,1320,共5页
作为极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目前“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碳减排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全面等问题,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固... 作为极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目前“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碳减排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全面等问题,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可有效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协同碳减排。立足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在政策制度、全面监管、公众参与、技术创新、市场金融等方面给予长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碳减排 碳中和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高附加值塑料回收利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开颜 靳鸿睿 +3 位作者 彭绪亚 陆继哲 王亚楠 卞荣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青岛市某高校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废旧塑料的处理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对高附加值塑料的处理方式、认知程度及其循环再生产品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高校高附加值塑料处理利用中存在... 以青岛市某高校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废旧塑料的处理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对高附加值塑料的处理方式、认知程度及其循环再生产品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高校高附加值塑料处理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师生对废旧塑料认知程度有限,对高附加值塑料循环再生产品的接受度较高。校园相关回收设施不足、垃圾分类制度不完善是高校高附加值塑料回收再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附加值塑料 回收利用现状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恶臭产生规律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炜 王军民 +2 位作者 柴晓利 曹江林 卞荣星 《环境卫生工程》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分析了填埋场恶臭产生源以及恶臭产生规律,并总结了填埋场恶臭的主要控制措施。填埋作业区、渗沥液处置区、垃圾运输车是恶臭主要释放源。恶臭组分复杂,影响对人具有主观性,污染具有时空变化特性,扩散主要受气候条件驱动。生物除臭是目... 分析了填埋场恶臭产生源以及恶臭产生规律,并总结了填埋场恶臭的主要控制措施。填埋作业区、渗沥液处置区、垃圾运输车是恶臭主要释放源。恶臭组分复杂,影响对人具有主观性,污染具有时空变化特性,扩散主要受气候条件驱动。生物除臭是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的主要措施。实行垃圾分类、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是消除恶臭问题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恶臭 源头治理 精细化填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垃圾浸出液对植物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涛 孙英杰 卞荣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9-65,共7页
选择青岛市太原路垃圾填埋场和即墨市灵山填埋场填埋龄约10~12年的矿化垃圾,制备浸出液,通过测定玉米和小麦两种植物的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和芽长这4项指标,研究了矿化垃圾浸出液对两种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矿化垃圾的后... 选择青岛市太原路垃圾填埋场和即墨市灵山填埋场填埋龄约10~12年的矿化垃圾,制备浸出液,通过测定玉米和小麦两种植物的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和芽长这4项指标,研究了矿化垃圾浸出液对两种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矿化垃圾的后续处理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填埋龄在10~12年的垃圾浸出液会对植物的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但稀释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同时,不同植物对浸出液毒性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植物的根和芽对浸出液的毒性敏感程度也不同;植物发芽和生长受浸出液中各种物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浸出液 植物发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法在废水处理中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正香 刘岩 +1 位作者 方圣琼 卞荣星 《环境与发展》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对零价铁的性质及其处理污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零价铁在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难降解有机废水、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动向,评述了零价铁处理废水的优点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 零价铁 废水处理 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扩散区域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瑞松 李婷婷 +2 位作者 赵风斌 柴晓利 卞荣星 《环境卫生工程》 2020年第4期87-94,共8页
以西安江村沟填埋场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其在不同季节恶臭污染扩散区域,以及地形和气象条件对恶臭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恶臭释放强度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春季东南风下风向,恶臭气体横向扩散明显,最远扩散距... 以西安江村沟填埋场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其在不同季节恶臭污染扩散区域,以及地形和气象条件对恶臭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恶臭释放强度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春季东南风下风向,恶臭气体横向扩散明显,最远扩散距离达7 km;夏季在东南风的下风向的3 km内,恶臭随风向扩散明显,横向扩散较弱;下风向区域臭气主要来源于填埋区、渗滤液区和下游水库区的混合臭气。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 恶臭扩散 恶臭释放源 环境影响因素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餐饮业环评审批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正香 李卫华 +1 位作者 杨强 卞荣星 《环境与发展》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餐饮业扰民一直是城市市民环境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青岛市餐饮业环评审批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并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确定了青岛市环评审批改革的总体思路及目标,同时介绍了备案制的主要做法,对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 餐饮业扰民一直是城市市民环境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青岛市餐饮业环评审批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并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确定了青岛市环评审批改革的总体思路及目标,同时介绍了备案制的主要做法,对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餐饮业 环评审批 改革 备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好氧填埋场氮素形态变化及转化特性研究
19
作者 张欢欢 王亚楠 +3 位作者 孙英杰 吴昊 姜海钰 卞荣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8-83,88,共7页
通过实验室填埋柱模拟实验,考察了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氮素的形态变化和转化特性.根据渗滤液水质及N2O气体浓度变化特性,将垃圾降解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初期(2~50d)、中期(52~138d)、后期(140~214d)和末期(216~262... 通过实验室填埋柱模拟实验,考察了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氮素的形态变化和转化特性.根据渗滤液水质及N2O气体浓度变化特性,将垃圾降解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初期(2~50d)、中期(52~138d)、后期(140~214d)和末期(216~262d).研究了渗滤液中NH+4-N、TKN、TN、有机氮(Org-N)、NO-2-N、NO-3-N及气体N2O在垃圾降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依据氮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这4个阶段中氮素的转化途径.结果表明:初期氮的转化途径主要是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中期主要是氨化作用和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后期和末期硝化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氮素 形态变化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环境信访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20
作者 徐正香 李卫华 +1 位作者 卞荣星 杨强 《环境与发展》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增多,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日益尖锐,环境信访数量不断增加。本文旨在分析基层环境信访的主要成因,并探讨未来基层环境信访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关键词 环境信访 成因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