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宏建 牟超 武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k Pa、150 k Pa和200 k Pa)的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充填体—围岩、充填体—矿体、胶结充填体—非胶结充填体)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声发射特征、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灰砂配比降低,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峰值剪切强度减少,破坏模式由脆性变为延性,破坏形态由颗粒粘连、块状粘连到凸起体尖端被剪断。灰砂配比1∶4组合体发生破坏时剪切应力垂直下降,振铃计数率突然骤增,其他阶段振铃计数率相对较小。灰砂配比1∶8和1∶20组合体从裂隙压密到破坏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密集,剪切过程中有明显剪胀变形;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胶结充填体—围岩接触面峰值剪切强度略小于胶结充填体—矿体强度,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峰值强度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接近非胶结充填体自身强度;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充填体—围岩与充填体—矿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接近,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研究结果拓展了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获取方法,为充填采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 非线性接触面 剪切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在阀门部件生产中的应用设想
2
作者 卢宏建 李宏梅 +2 位作者 何飞德 李余标 应飞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特种调节阀承担着生产过程节流降压调节流量等任务,阀内部件阀笼阀套等现在多采用金属材料减材加工法制作,此工艺存在许多缺点,其生产复杂几何形状的能力受限制,即使可以生产,单件成本也不合算。3D打印只需要生产物体所需的材料量。增... 特种调节阀承担着生产过程节流降压调节流量等任务,阀内部件阀笼阀套等现在多采用金属材料减材加工法制作,此工艺存在许多缺点,其生产复杂几何形状的能力受限制,即使可以生产,单件成本也不合算。3D打印只需要生产物体所需的材料量。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拓展制造的可能性,让制造商能够创造出曾经无法实现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阀门 部件 阀套 阀芯 减碳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参与调峰运行电厂疏水阀门的研制开发与使用效果
3
作者 卢宏建 应飞 +2 位作者 李宏梅 李余标 刘东升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套筒式活阀座疏水阀结构,包括阀体、压盖及阀杆;阀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阀座、阀笼及金属止退环;压盖为中空结构,且压盖的下端插入于所述安装孔内;阀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压盖、金属止退环... 本文介绍了一种套筒式活阀座疏水阀结构,包括阀体、压盖及阀杆;阀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阀座、阀笼及金属止退环;压盖为中空结构,且压盖的下端插入于所述安装孔内;阀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压盖、金属止退环及阀笼插入于阀座内;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阀芯,阀笼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介质腔,所述阀笼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当疏水阀关闭时,所述节流孔通过阀芯封闭;阀体设置有介质输入通道及介质输出通道,其中,所述介质输入通道与所述介质腔相连通,所述介质输出通道与安装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阀芯阀座为锥形线密封结构,该结构能够降低阀门内漏。运行检验各项措施的效果良好,目前未发现因阀门内漏、外漏的情况。活阀座技术的实施可以延缓(或甚至避免)阀门的整体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 启停 疏水阀 线密封 活阀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宏建 南世卿 +3 位作者 甘德清 陈超 张亚宾 高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年产能;然后依据矿山开采现状与计划,结合挂帮矿体开采及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阶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4种可行过渡方案;最后以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为目标,结合现有规范、标准,提出方案优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资源利用可靠系数、产能平稳系数和开采安全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为:北端帮挂帮矿体采用崩落法、西边帮挂帮矿体采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和回填形成覆盖层的过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山 露天转地下 过渡方案 优化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充填料浆流动轨迹探究与充填体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卢宏建 梁鹏 +2 位作者 南世卿 宋爱东 胡亚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4,共4页
采场内充填料浆流动轨迹与强度分布规律是影响充填体质量的控制性因素。以石人沟铁矿充填采场为工程背景,借助MDL-vs150三维激光扫描仪器,提取了现场充填料浆流动终态轨迹坡面数据,得出了充填采场料浆流动轨迹坡面曲线函数方程,进行了... 采场内充填料浆流动轨迹与强度分布规律是影响充填体质量的控制性因素。以石人沟铁矿充填采场为工程背景,借助MDL-vs150三维激光扫描仪器,提取了现场充填料浆流动终态轨迹坡面数据,得出了充填采场料浆流动轨迹坡面曲线函数方程,进行了现场取样与强度测试试验,揭示了充填体强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以充填下料口为原点,充填料浆沿流动方向的轨迹坡面曲线趋向于正态分布,沿充填料浆流动方向充填体强度呈减小-增大-减小的"倒S"型分布,沿充填料浆流动方向上出现充填体强度损失区和强度增加区,其中强度损失区中强度平均损失25.80%,强度增加区中强度平均增加17.18%。能为采场的充填钻孔数量与位置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类似矿山充填质量评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料浆 流动轨迹 强度分布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形成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宏建 甘德清 陈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杏山铁矿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覆盖层结构优化理论与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理论,确定了杏山铁矿能满足防损失贫化、防冲击地压、阻滞水作用、减少漏风防寒保暖,可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等... 以杏山铁矿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覆盖层结构优化理论与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理论,确定了杏山铁矿能满足防损失贫化、防冲击地压、阻滞水作用、减少漏风防寒保暖,可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等安全功能的覆盖层厚度为45 m,形成方法为高台阶一次翻卸,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与技术保障措施。取得以下主要结论:①杏山铁矿覆盖层分整体下移层和流动层2层铺设,流动层回填废石粒度不小于20 mm,100 mm以上的粒度含量不小于40%,厚度不小于20 m。②整体下移层回填废石小于5 mm与大于5 mm的粗颗粒比例为3∶7,厚度不小于25 m。杏山铁矿实施覆盖层后的井下漏风率、矿石贫化率、井下泥石流和渗漏时间等指标评价数据良好,对类似矿山有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覆盖层 高台阶翻卸 自然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稳产措施与边坡稳定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卢宏建 甘德清 杨中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结合庙沟铁矿在露采转地下过渡期间的生产实际,在充分挖掘矿山过渡期产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挖潜矿体的开采方案和安全保护措施,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实现了由露采转地下采产能平稳过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过渡期 稳产措施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进口段坡体裂缝发生与控制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宏建 高永涛 甘德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6,共8页
隧道进口施工一直是困扰大型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在偏压地段更是如此,结合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北口隧道进口段工程,针对工程开挖后初期支护和坡体产生裂缝这一隧道进口段代表性工程问题展开了专项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监测试验相结... 隧道进口施工一直是困扰大型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在偏压地段更是如此,结合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北口隧道进口段工程,针对工程开挖后初期支护和坡体产生裂缝这一隧道进口段代表性工程问题展开了专项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监测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研究偏压隧道进口段工程裂缝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均匀支护控制措施,并通过控制效果监测数据的稳定性评价验证了机理和措施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围岩压力和隧道开挖后松动圈、塑性区及变形计算理论,通过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与围岩支护需求曲线相结合,分析了北口隧道进口段初期支护和坡体裂缝发生机理;在裂缝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支护结构刚度思想确定了非均匀支护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进口施工 发生机理 控制机理 坡体裂缝
原文传递
大型露天终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案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卢宏建 高永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6-1798,共13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露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模型,形成露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基于MIDAS/GTS大型数值计算平台建立露天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形成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选择典型矿山,对露...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露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模型,形成露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基于MIDAS/GTS大型数值计算平台建立露天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形成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选择典型矿山,对露天矿山终了边坡的岩体力学参数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加固方案,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经济效果评价提出合理的加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对类似工程研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稳定性分析 加固方案 参数反演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床滞留采空区充填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宏建 李佳慧 +2 位作者 董小义 赵宗政 潘祖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138,共5页
基于有限元理论,提出了以滞留空区充填体安全评价和地表变形控制为主要考虑因素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治理效果分析方法。并以典型矿山为例,在分析滞留采空区充填后充填体位移和应力场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ohr-Coulomb准则对充填体敏感... 基于有限元理论,提出了以滞留空区充填体安全评价和地表变形控制为主要考虑因素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治理效果分析方法。并以典型矿山为例,在分析滞留采空区充填后充填体位移和应力场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ohr-Coulomb准则对充填体敏感点进行了安全系数计算,并采用对比法分析了采场开挖不充填和充填2种方案的地表变形控制效果,综合分析了该铁矿床滞留采空区充填治理效果。取得如下结论:充填体垂直方向位移变化值为水平位移的5倍,整体处于受压状态,应力值小于充填体抗压强度;各水平充填体敏感区域的安全系数在5左右,满足要求;采用充填治理后地表变形值降低至50%,充填效果显著;建立的滞留采空区治理效果分析模型,在保证保证充填体强度和接顶率的前提下,对空区充填治理方案实施和类似矿山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滞留采空区 治理效果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滞留采空区稳定性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卢宏建 李占金 陈超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共5页
以典型地下矿山大型复杂滞留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矿山开采与滞留采空区现状,在应用有限元理论对矿山地压活动敏感区域进行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12个通道的微震监测系统,以实现对地压的有效监控,并对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
关键词 地下采空区 地压监测 监测方案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床滞留采空区稳定性综合分析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宏建 甘德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5,共4页
建立了将三带理论、岩石移动带理论、有限元理论三者有机结合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河北某矿山为例,对该矿山滞留空区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评价效果,验证了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为... 建立了将三带理论、岩石移动带理论、有限元理论三者有机结合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河北某矿山为例,对该矿山滞留空区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评价效果,验证了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为矿山进行滞留采空区处理的必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滞留采空区 稳定性 综合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矿脉、低分段矿床残矿回采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宏建 甘德清 闫淑慧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研究浅埋、薄、低分段矿床残矿回收技术,以某矿山为研究背景,根据浅埋薄、低分段矿床残矿赋存条件及特点,从残矿回采原则、回采方法及工艺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高效的薄矿脉、低分段残矿回收技... 为研究浅埋、薄、低分段矿床残矿回收技术,以某矿山为研究背景,根据浅埋薄、低分段矿床残矿赋存条件及特点,从残矿回采原则、回采方法及工艺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高效的薄矿脉、低分段残矿回收技术,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残矿回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矿回采 薄矿脉 低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矿山三维动态建模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宏建 罗涛 甘德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7,176,共3页
针对ANSYS三维数值建模的复杂性,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和趋势面分析原理,采用Borland Delphi 6.0开发了三维动态建模系统。实现了与ANSYS的无缝集成和三维动态建模,具有操作性好、建模精确等优点,大大减少了三维建模工作量,提高了建模效率... 针对ANSYS三维数值建模的复杂性,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和趋势面分析原理,采用Borland Delphi 6.0开发了三维动态建模系统。实现了与ANSYS的无缝集成和三维动态建模,具有操作性好、建模精确等优点,大大减少了三维建模工作量,提高了建模效率,便于多方案的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拟 动态建模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矿柱开采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宏建 张晋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04,共4页
基于武钢金山店铁矿矿柱现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矿柱开采可行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方案矿柱开采过程中围岩和地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矿柱开采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金山店矿柱采用不同方案开采地... 基于武钢金山店铁矿矿柱现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矿柱开采可行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方案矿柱开采过程中围岩和地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矿柱开采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金山店矿柱采用不同方案开采地表破坏区域进行了圈定,确定了合理的矿柱开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矿柱开采 稳定性分析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开挖扰动下采空区围岩应力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宏建 梁鹏 +2 位作者 顾乃满 张松林 张九零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邯邢地区某铁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3阶段9矿房数值计算模型,对采空区围岩应力在多次开挖扰动下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结果表明:采空区围岩应力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以邯邢地区某铁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3阶段9矿房数值计算模型,对采空区围岩应力在多次开挖扰动下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结果表明:采空区围岩应力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多次开挖扰动影响下,相同水平和不同水平矿房开挖后都会产生应力相互扰动影响,其中本矿房开挖对相邻矿房和对角矿房扰动作用明显。第一水平开挖后矿房间柱为承压区、底板为卸压区;第二水平开挖后,第一水平矿房顶板出现承压区,两个水平垂直相邻矿房矿柱由卸压区变为承压区;第三水平开挖后,三个水平相邻矿房间柱由承压区变为卸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扰动 数值模拟 围岩 应力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露天坑尾砂胶结充填治理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卢宏建 梁鹏 +1 位作者 杜英男 李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石人沟铁矿露天采坑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联合手段,提出了利用地下三期富余的尾砂胶结充填治理露天采坑的合理方案。给出了各等级充填料浆灰砂比和浓度、充填总高度、阶段高度、分层高度、不同阶段充填料浆灰砂比等方案... 以石人沟铁矿露天采坑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联合手段,提出了利用地下三期富余的尾砂胶结充填治理露天采坑的合理方案。给出了各等级充填料浆灰砂比和浓度、充填总高度、阶段高度、分层高度、不同阶段充填料浆灰砂比等方案结构参数确定的方法与原则,制定了充填治理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确定了露天采空区充填料浆灰砂比为1∶8、1∶10、1∶20 3个等级,料浆浓度为70%,充填高度为80 m,阶段高度为20 m,分层高度为1.5 m;4个阶段充填料浆灰砂比为1∶8、1∶8、1∶10、1∶20。方案实施后既能消除露天采坑安全隐患问题,又能避免尾矿库建设难题,也为露天采坑的恢复治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坑 充填治理 正交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床滞留采空区充填治理顺序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宏建 赵永双 +1 位作者 高锋 李嘉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6,共5页
结合典型矿山滞留空区现状,采用现场调研与数值分析结合的方法,反演矿山滞留空区形成过程,在分析围岩的力学响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采空区围岩应力集中等级和地表变形影响程度为主要评价因素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治理顺序优化方法.得... 结合典型矿山滞留空区现状,采用现场调研与数值分析结合的方法,反演矿山滞留空区形成过程,在分析围岩的力学响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采空区围岩应力集中等级和地表变形影响程度为主要评价因素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治理顺序优化方法.得出结论:①各水平空区的形成过程中地表沉降变化明显,由开始的局部小面积沉降发展到后期的成片大区域陷落区,空区正上方位移变化最大,沉降值范围12.8~16.2 cm.②各水平空区围岩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值发生在空区边帮位置,暴露面积大的空区围岩出现了拉应力,应为优先处理的对象.③提出的铁矿床滞留采空区治理顺序优化方法,对金属矿山地下滞留采空区的治理、矿柱回收、深部开采方案的制定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滞留采空区 治理顺序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扰动下硬岩矿柱应力演化与地表沉降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宏建 梁鹏 李嘉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0,共5页
为研究多次开挖扰动下的矿柱应力和地表沉降变化情况,结合某典型铁矿床物理原型,基于有限元理论,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3阶段15矿房数值计算模型,对硬岩矿床多次开挖卸荷扰动下的矿柱应力演化特征和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 为研究多次开挖扰动下的矿柱应力和地表沉降变化情况,结合某典型铁矿床物理原型,基于有限元理论,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3阶段15矿房数值计算模型,对硬岩矿床多次开挖卸荷扰动下的矿柱应力演化特征和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多个相邻矿房开挖过程中,应力扰动等级:自身矿房开挖>同水平相邻矿房开挖>下水平相邻和对角矿房开挖>上水平相邻和对角矿房开挖;水平X方向应力集中效应大于水平Y方向和垂直Z方向。随着矿房的开挖,矿体上盘地表区域发生了沉降,下盘地表区域发生了隆起,第一水平开挖地表位移变化区域沿矿体走向扩展,第二、三水平开挖地表位移变化区域增大区域不明显,沉降敏感区域位移值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扰动 硬岩 矿柱 应力演化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宏建 南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9期182-182,共1页
将专业特点和企业现场技术需求相结合,提出了校企联合指导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制定定期协同工作模式、规范过程管理、构建理论创新环境等管理制度,使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采矿工程学科 研究生 创新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