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卢忠存 彭伟华 +1 位作者 梁腾 周晓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探究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60例,均纳入于我院2023.07-2024.07期间,诊治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患者,分组情况方面,按照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样本划分为移植组(n=30... 探究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60例,均纳入于我院2023.07-2024.07期间,诊治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患者,分组情况方面,按照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样本划分为移植组(n=30,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单纯组(n=30,单纯锁定钢板),对比其在围手术期、随访、经济指标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对比情况基本一致,在统计学方面,无意义(P>0.05),其他指标,移植组均优于单纯组(P<0.05);随访评估指标方面,移植组均优于单纯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移植组低于单纯组(P<0.05);经济指标方面,移植组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 老年骨折中,将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进行灵活应用,同时辅以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价值较为理想,可以让患者一般指标、随访评估指标方面获得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轻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 同种异体腓骨移植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严重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
2
作者 莫海岸 卢忠存 +2 位作者 谢玲玲 韦张旭 黄承桂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93-0096,共4页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严重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80例入院2小时内行TEG检测及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回顾性分析TEG参数(R、MA、K、α)与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LT、Hb、HCT、PT、APT...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严重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80例入院2小时内行TEG检测及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回顾性分析TEG参数(R、MA、K、α)与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LT、Hb、HCT、PT、APTT、FIB、D-D)的相关性,并对比TEG检测前后患者临床用血情况。结果 R与APTT、PT呈正相关(P<0.05);MA与PLT、FIB呈显著正相关(P<0.01);K与FIB呈显著负相关(P<0.01);α与Hb、HCT呈显著正相关(P<0.01);α与APTT、PT呈显著负相关(P<0.01)。患者输注FFP后,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申请FFP用量与经 TEG 检测指导下实际用量相比,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 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完全吻合,不能互相替代。临床可根据TEG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的血液制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障碍 合理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彭伟华 卢忠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1-0054,共4页
分析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单纯组(锁定钢板)和移植组(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各15例。对比两组疗... 分析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单纯组(锁定钢板)和移植组(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各15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相差不大;移植组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有所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较高;疼痛程度降低;生活质量较为良好,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具有理想疗效,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取得良好预后,这一方法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腓骨移植 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 肱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彭伟华 卢忠存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9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研究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9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复位效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骨折复位优良)和观察组(10例,骨折复位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骨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复位不良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模型预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复位不良的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62例骨折复位获得优良,优良率为86.11%。观察组患者AO分型差于对照组,医源性组织损伤率高于对照组,规范功能锻炼占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尺偏角小于对照组,桡骨缩短高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折AO分型为C型、医源性组织损伤是影响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规范功能锻炼是复位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判断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敏感度为0.810,特异度为0.633。结论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理想,其复位不良与骨折分型、医源性组织损伤与术后功能锻炼有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判断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不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不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忠存 余金良 +2 位作者 韩春 余永壮 覃文报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改良 治疗 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附20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忠存 彭伟华 韦铭铭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了解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尸解成人手指标本40指,观察指背、指端血管神经分布的显微解剖特点;对20例(26指)指端缺损患者实施皮瓣设计、切取移植及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手指外观及感觉情况... 目的了解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尸解成人手指标本40指,观察指背、指端血管神经分布的显微解剖特点;对20例(26指)指端缺损患者实施皮瓣设计、切取移植及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手指外观及感觉情况。结果成人手指不同指背、指端血管神经分布具有不同的解剖特点;20例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6 mm,指关节功能好,皮瓣浅感觉及深痛觉均恢复。结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固有动脉及神经,同时能恢复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损伤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动脉 岛状皮瓣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吻合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1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忠存 余金良 +4 位作者 韦炳雷 陆高庆 黄宝义 余永当 韦铭铭 《右江医学》 2007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末节断指 显微外科 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忠存 《微创医学》 201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 目的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等6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影响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 成活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指端损伤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忠存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 对手指末节远段外伤患者的综合修复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指末节远段外伤120例均实施综合修复手术等治疗,且针对患指的供区恢复情况、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皮瓣温度、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目的 对手指末节远段外伤患者的综合修复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指末节远段外伤120例均实施综合修复手术等治疗,且针对患指的供区恢复情况、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皮瓣温度、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术后患指毛细血管反应灵敏,皮瓣温度与正常体温接近,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恢复良好,治疗优良率为91.67%(110/120).结论 对手指末节远段外伤实施综合修复手术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手指功能和外观,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远段外伤 综合修复手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与修复的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忠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9-90,共2页
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是显微外科的难题之一.由于神经损伤恢复的规律仍处探索阶段,以及目前存在分科过细,学科间相互了解认识不足等原因,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给患者的工作及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治疗... 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是显微外科的难题之一.由于神经损伤恢复的规律仍处探索阶段,以及目前存在分科过细,学科间相互了解认识不足等原因,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给患者的工作及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再生与修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厚皮移植治疗肉芽创面21例报告
11
作者 卢忠存 韩春 +4 位作者 余永壮 覃文报 吴坤芳 韦树德 吴云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肉芽创面/治疗 外科皮瓣 全厚皮 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治疗经验
12
作者 卢忠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总结研究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7例重度虎口挛缩合并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虎口周围瘢痕组织和粘连带切除术后,于环指指浅屈肌腱实施转位重建拇外展功能,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 目的:总结研究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7例重度虎口挛缩合并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虎口周围瘢痕组织和粘连带切除术后,于环指指浅屈肌腱实施转位重建拇外展功能,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为6~12个月,术后37例患者虎口角度平均可以增大60°,虎口的宽度平均可以增长40 mm,手术能较好的恢复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治疗重度虎口挛缩,可在解除虎口挛缩的同时实施拇外展功能重建,手术能使虎口开大以及对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虎口挛缩 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疼痛病变的MRI研究现状
13
作者 卢忠存 房修椢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0期3462-346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优化序列和快速成像技术被学者们发现,缩短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间,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使其能更清楚地显示解剖细节。MRI的基本实时和任意平面成像能力以及分辨率较好,在腕关节疼痛病变的患者中,可清晰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优化序列和快速成像技术被学者们发现,缩短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间,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使其能更清楚地显示解剖细节。MRI的基本实时和任意平面成像能力以及分辨率较好,在腕关节疼痛病变的患者中,可清晰地显示腕关节的体积、结构等多方面内容。腕关节体积小,解剖结构复杂,对MRI的检查技术要求高,为了更好地达到MRI无创检查效果,扫描参数、图像分辨率、容积效应、魔角效应及化学位移伪影等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疼痛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
14
作者 卢忠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65-766,共2页
目的报道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对17例CTS采用手术切开腕管,结合显微镜下神经松解、电刺激、神经周围注射曲安奈德等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7例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2周14例症状完全消失,指端感觉恢复正常。3... 目的报道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对17例CTS采用手术切开腕管,结合显微镜下神经松解、电刺激、神经周围注射曲安奈德等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7例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2周14例症状完全消失,指端感觉恢复正常。3~6个月手指端感觉全部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15例,好转1例,肌萎缩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集显微外科技术、微创、电刺激、激素应用、恰当的手术时机等的综合措施治疗CTS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金菊 玉静 +2 位作者 卢忠存 董谢谢 覃再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1期4042-404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深度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常规负压引流术(VSD)。比...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深度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常规负压引流术(VSD)。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使用材料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观察组引流管堵塞率及材料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5.0%)。[结论]改良式负压引流用于深度压疮护理中可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压疮 改良式负压引流术 常规负压引流术 治疗费用 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永壮 韩春 +2 位作者 卢忠存 覃文报 吴坤芳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观察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0例,术中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通过行植皮或皮瓣修复缺损,术后按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34个月,所行植皮及皮瓣均愈... 目的观察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0例,术中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通过行植皮或皮瓣修复缺损,术后按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34个月,所行植皮及皮瓣均愈合,骨折在术后7个月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不影响植皮、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多段骨折 交锁钉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5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永壮 韩春 +4 位作者 覃文报 吴坤芳 覃海航 卢忠存 吴云双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1867-1868,共2页
关键词 张力带固定 治疗 尺骨鹰嘴骨折 肘关节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巍 卢忠存 +1 位作者 蓝春祎 周小波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骨折切开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和观察组(n=26,实施外固定架技术辅助下骨折闭合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骨折切开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和观察组(n=26,实施外固定架技术辅助下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技术 闭合复位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在上尿路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金良 卢忠存 +2 位作者 陆高庆 韦炳雷 黄宝义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开放性手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6例上尿路开放性手术患者术中经肾孟、输尿管切口和新成形输尿管口置入双J管作内引流,留置时间平均25d。以同期118例非双J管引流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 目的探讨上尿路开放性手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6例上尿路开放性手术患者术中经肾孟、输尿管切口和新成形输尿管口置入双J管作内引流,留置时间平均25d。以同期118例非双J管引流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双J管组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双J管组低于对照组(P〈0.01)。双J管组肉眼血尿128例(28.1%),膀胱刺激症状76例(16.7%),腰酸胀63例(13.8%),双J管尿盐结垢82例(18%)。结论上尿路开放性手术应用双J管内引流,方法简单实用,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改善肾功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如操作不当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双J管留置时间3—4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上尿路开放性手术 内引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永壮 韩春 +2 位作者 卢忠存 吴坤芳 覃文报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例失访,15 例获随访的患者在15~17周内均获得牢固骨融合.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例失访,15 例获随访的患者在15~17周内均获得牢固骨融合.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中1例,无效2例.结论颈椎前路开窗减压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减压 椎间盘切除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