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卢振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研究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稳定期患者接受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的CTD-ILD稳定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研究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稳定期患者接受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的CTD-ILD稳定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肺康复干预治疗,3个月后随访,收集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肺功能评估、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呼吸困难程度(CAT)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等数据,并对两组患者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未进行肺康复治疗的CTD-ILD患者肺功能略有下降,进行肺康复治疗的CTD-ILD患者肺功能未进行性下降,甚至有所好转。(2)患者经肺康复质量后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肺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崔自治 韩东 +1 位作者 宁涛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99-1704,共6页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抹灰砂浆的性能,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镁渣的颗粒级配,扫描电镜分析了镁...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抹灰砂浆的性能,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镁渣的颗粒级配,扫描电镜分析了镁渣的形貌和砂浆的微观结构,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规律,及其显著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和易性参数及力学强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试验研究条件下,镁渣、外加剂和木质素纤维能明显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木质素纤维对砂浆保水性的影响显著,镁渣对砂浆的流动性稍有不利影响;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抹灰砂浆的力学强度有增强效应,木质素纤维对砂浆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镁渣掺量有较大影响;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高,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灰砂浆 镁渣 木质素纤维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引起的心脏收缩性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富维骏 侯钢星 +3 位作者 陈建国 陈周道 曹毅 卢振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在麻醉猫上,采用LVSP、dp/dt_(max)、V_(max)及心力环等指标,研究了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及其与第三脑室之间的VMH内侧邻近区(L_(0.5)引起的心脏收缩性改变。刺激VMH引起心力增强,刺激VMH内侧邻近区(L_(0.5)使心力减弱。切断两... 本文在麻醉猫上,采用LVSP、dp/dt_(max)、V_(max)及心力环等指标,研究了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及其与第三脑室之间的VMH内侧邻近区(L_(0.5)引起的心脏收缩性改变。刺激VMH引起心力增强,刺激VMH内侧邻近区(L_(0.5)使心力减弱。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不影响上述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调节心脏变力性与变时性的机能结构于下丘脑某些区域中是分别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收缩性 下丘脑 腹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自治 韩东 +1 位作者 宁涛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44-3149,共6页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镁渣,提高抹灰砂浆的抗裂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应用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其显...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镁渣,提高抹灰砂浆的抗裂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应用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其显著性,微观分析法揭示了镁渣和木质素纤维的减缩机理,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干燥收缩变形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砂浆的干燥收缩变形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镁渣的微膨胀效应、木质素纤维的保水和拉结效应是使砂浆干燥收缩变形减小的主要内在机制;砂浆干缩变形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灰砂浆 干燥收缩 回归模型 镁渣 木质素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渣复合抹灰砂浆的和易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振东 韩东 +1 位作者 熊芳 崔自治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50-53,57,共5页
为改善抹灰砂浆的和易性,探索镁渣利用途径,以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25(56),试验研究镁渣复合抹灰砂浆的和易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沉入度和分层度显著的多元非... 为改善抹灰砂浆的和易性,探索镁渣利用途径,以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25(56),试验研究镁渣复合抹灰砂浆的和易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沉入度和分层度显著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胶比、镁渣掺量、粉煤灰取代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对抹灰砂浆的和易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镁渣对砂浆的流动度有不利影响,但经预浸水处理可减轻,其可提高砂浆保水性的特点,有助于解决抹灰砂浆收缩开裂问题,为复合抹灰砂浆的和易性改善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渣 抹灰砂浆 沉入度 分层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注射β-内啡肽抗血清对失血性休克猫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侯钢星 王继江 +2 位作者 陈建国 富维骏 卢振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4年第2期59-61,58,共4页
给失血性休克猫侧脑室注射特异性β-内啡肽抗血清,除能引起与脑室注射纳洛酮相同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改善心肌舒张功能,进而促使静脉回流和增加心率,它显示了具有比纳洛酮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内啡肽抗血清 出血性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RI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新华 卢振东 +4 位作者 丁慧 张娜 伍康伟 陈庞富 罗文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 探索基于不同乳腺MRI序列联合临床病理因素的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伴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其中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91例,前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91例,并... 目的 探索基于不同乳腺MRI序列联合临床病理因素的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伴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其中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91例,前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91例,并按7:3的比例分训练组(阳性组64例、阴性组64例)和验证组(阳性组27例、阴性组27例)。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T2WI、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提取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多个单、多序列影像组学标签评分,并结合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影像组学联合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各模型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瘤周水肿(P<0.001)、肿瘤长径(P<0.001)、肿瘤短径(P<0.001)、病理分级(P<0.001)、脉管侵犯(P<0.001)、毛刺征(P=0.006)、弥散加权成像边缘高信号征(P=0.028)及表观弥散系数值(P<0.001)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临床病理因素。在影像组学标签评分中,T2WI+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标签评分预测效能最佳,其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744,进一步联合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影像组学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834。结论 基于乳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能够有效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和成岩作用对湖相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为例
8
作者 霍宏亮 刘成林 +5 位作者 李闻达 臧起彪 李国雄 卢振东 苏加佳 杨易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1-2427,共17页
为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笔者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简称长7段)为例,通过岩芯描述、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物性数据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长7段沉积、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 为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笔者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简称长7段)为例,通过岩芯描述、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物性数据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长7段沉积、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沉积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据此建立了湖相深水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7段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和残余粒间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限制性水道中沉积的砂体由于具有强的抗压实能力、少的伊利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以及较多长石、岩屑溶蚀孔隙,储层质量最好。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砂岩在颗粒粒度、分选、沉积厚度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影响成岩作用类型与强度综合控制储层质量。研究成果可为相同类型储层的预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致密砂岩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 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理科综合与初中化学
9
作者 卢振东 《初中生辅导》 2003年第6期43-45,共3页
近三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考察初中化学的内容分值如下:
关键词 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 夸克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应用 发散思维 式量 基本理论 质子 答案
原文传递
醋酸的妙用
10
作者 卢振东 《初中生辅导》 2002年第2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醋酸 主要成分 食醋 馒头 电离 小苏打 面条 丝状真菌 利用 流感
原文传递
油田改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分析
11
作者 卢振东 《消费导刊》 2012年第12期117-117,共1页
油田改制企业深入到油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油田企业生产特点决定了改制企业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文章指出了目前油田改制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改制企业消防安全管... 油田改制企业深入到油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油田企业生产特点决定了改制企业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文章指出了目前油田改制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改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改制企业 消防安全 管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剥夺及耳蜗内电刺激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CREB和NMDAR1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碧云 卢振东 +1 位作者 程岚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6只12天龄SD幼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为耳聋造模后4周组(33只)及耳聋造模后6周组(33只)。将耳聋造模后4周组再分为对照1组、耳聋造模后4周组(4周组)及耳聋造模后3周耳蜗内电刺激组1(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1组"),每组11只大鼠;将耳聋造模后6周组再分为对照2组、耳聋造模后6周组(6周组)及耳聋造模后5周耳蜗内电刺激组2(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2组"),每组11只大鼠;对照1、2组均正常饲养。除对照1、2组外,在其余4组幼鼠颈背部、两侧下腹部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总量为350mg/kg),半小时后于相同部位注射呋塞米(总量为200mg/kg),两周后行ABR检测,于耳聋造模成功后第3、5周分别对电刺激1、2组的幼鼠植入电极,在耳蜗内进行电刺激,每天3小时,持续7天。于耳聋造模后4、6周分别处死4、6周组大鼠取听皮层和下丘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RE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耳聋造模成功后幼鼠ABR阈值均大于93dB SPL,4周组听皮层、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1组增加,电刺激1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4周组增加。6周组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2组下降,电刺激2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6周组增加。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早期表达增加而晚期表达下降。耳蜗植入电极电刺激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增加,反映这两个部位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性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电刺激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合动力车型低温纯电续航能耗分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政 丛日振 +3 位作者 郭宇辉 谷祥盛 卢振东 周延瑞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一款混合动力汽车在环境温度25℃、-7℃和-18℃三种温度下进行纯电续航仿真和实测,对比分析了动力电池放电功率点、PTC功耗、DCDC功耗和驱动电机效率差异,结果表明:环境温度-7℃比25℃模拟用户实际工况电耗上升7.4kW·h,... 文章通过对一款混合动力汽车在环境温度25℃、-7℃和-18℃三种温度下进行纯电续航仿真和实测,对比分析了动力电池放电功率点、PTC功耗、DCDC功耗和驱动电机效率差异,结果表明:环境温度-7℃比25℃模拟用户实际工况电耗上升7.4kW·h,-18℃比25℃电耗上升8.3kW·h,低温环境下PTC功耗、DCDC功耗增大,电机效率降低;客户续航感受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低温续驶里程 行驶阻力 PTC功耗 DCDC功耗 起机点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蓝斑对心肌收缩力及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14
作者 王建莉 富维骏 +1 位作者 陈周道 卢振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在64只麻醉及人工呼吸的猫,观察到电刺激蓝斑(LC)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率增加及肾交感神经放电(RNA)显著地增加。去缓冲神经对电刺激 LC 所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增加幅度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延长... 在64只麻醉及人工呼吸的猫,观察到电刺激蓝斑(LC)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率增加及肾交感神经放电(RNA)显著地增加。去缓冲神经对电刺激 LC 所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增加幅度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延长血压反应升高相以及血压恢复期的时间。LC 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左室收缩压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率亦降低。LC 内注射海人酸,也能引起减压反应。而注射海人酸3h 后,使LC 神经元发生变性或去极化阻断时,再电刺激 LC 仍能引起明显的升压反应。以上结果表明,电刺激 LC 可使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及肾交感神经放电增加,而 LC 内微量注射胞体兴奋剂则可降低血压、心率及心肌收缩力,说明电刺激 LC 引起的加压反应可能主要是兴奋了过路纤维所致,而 LC 本身神经元的兴奋引起的是减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心肌收缩力 肾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oe的热管理台架测试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政 丛日振 +1 位作者 谷祥盛 卢振东 《汽车零部件》 2024年第9期59-6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CANoe的热管理台架冷却管路流量测试方法,对该测试方法的具体步骤予以阐述,同时借助实际案例充分论证其有效性。该测试方法在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测试与故障排查方面成效显著,有力地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CANOE 热管理台架测试 LIN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技术在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为例 被引量:28
16
作者 卢振东 刘成林 +5 位作者 臧起彪 吴育平 杨熙雅 阳宏 曾晓祥 李闻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孔隙结构制约着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能力和流动能力,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为例,结合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 孔隙结构制约着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能力和流动能力,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为例,结合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①利用常规方法,线性最小二乘法将核磁共振T_(2)谱转换孔隙半径时,这种通过线性关系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相关系数为(0.87~0.98)/0.92,通过分形理论,计算出压汞曲线对应的拐点,进行分段换算出对应的T_(2),以此为界限将核磁共振T_(2)谱分段转换,结果显示转化后曲线叠合程度高,相关系数(0.97~0.99)/0.98;②通过分析流体可动性的影响因素,岩石的物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其中孔隙度更适合表征储层的储集空间大小,相关性为0.9,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相关性更好;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参数相关性较好,致密的孔隙结构制约着流体的可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核磁共振 高压压汞 压汞分形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压汞联合分形理论分析致密砂岩孔隙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振东 刘成林 +5 位作者 臧起彪 吴育平 杨熙雅 阳宏 曾晓祥 李闻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4-273,共10页
孔隙结构是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要素,制约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与流动,而储层孔隙结构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10块致密岩心样品,开展高压压汞和X-衍射等实验,运用分形理... 孔隙结构是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要素,制约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与流动,而储层孔隙结构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10块致密岩心样品,开展高压压汞和X-衍射等实验,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储层孔喉分形特征,并分析分形维数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参数与矿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压汞曲线形态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储层分为Ⅰ、Ⅱ、Ⅲ类,其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依次递减,微观非均质性依次增强。不同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分形特点:根据分形曲线存在的拐点0.05和0.02μm,将实际情况和IUPAC提出的孔隙大小划分标准结合,Ⅰ类储层孔隙分为大孔(>50 nm)和中孔(50~6 nm);Ⅱ、Ⅲ类储层据拐点分为中孔A段(50~20 nm)和中孔B段(20~6 nm);平均分形维数依次增大,分别为2.619 3,2.745 4,2.852 6,非均质性逐渐增强。较少的大孔贡献了主要的渗透率,分形维数反映的主要是孔隙大小非均质性。分形维数与部分矿物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分形维数大小的内在因素,进而影响储层的质量和孔隙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汞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资源规模分布模型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振东 刘成林 +5 位作者 曾晓祥 阳宏 臧起彪 吴育平 李国雄 冯德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0-738,共9页
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一般采用类比法、统计法和成因法,在不断创新评价方法的同时,如何将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改进,并应用于非常规资源评价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井为单元,将单井估算最终可采油气量(EUR)作为单元油气储量,建立... 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一般采用类比法、统计法和成因法,在不断创新评价方法的同时,如何将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改进,并应用于非常规资源评价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井为单元,将单井估算最终可采油气量(EUR)作为单元油气储量,建立帕累托分布模型,利用随机取样和偏态抽样原理编写程序,分析自然总体个数、形状参数和勘探系数对模型的敏感性,建立了新的页岩油资源规模分布法。该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X230井区页岩油资源评价,发现数量影响油藏规模分布形状参数的大小和离散程度,当油藏发现个数大于300个时,分布模型趋于稳定;而分布模型对勘探系数的敏感性很小,这是划分EUR为评价单元的局限性所致,因为这种划分方法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油藏”。通过自然总体个数随形状因子的变化,确定截断点对应的个数,即所有井EUR的总和为该区的可采资源量,为6.72×10^(6)t,这与油气资源丰度法评价结果相吻合。改善后的页岩油资源规模分布法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累托分布模型 形状参数 敏感性 资源评价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卢振东 孙晓晓 +5 位作者 谢龙祥 张璐 厉永强 韩亚莉 郭向前 闫中义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229-233,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的异质性和对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致使难以预测预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已在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个性化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分子分型给乳...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的异质性和对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致使难以预测预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已在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个性化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分子分型给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复发的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现有乳腺癌肿瘤标记物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其临床实用性有待提高,亟需对乳腺癌进行进一步精准分型和开发肿瘤标记物,以实现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记物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云飞 刘成林 +6 位作者 冯小龙 祁小庆 冯德浩 许诺 范立勇 李国雄 卢振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3,300,共9页
致密砂岩微观结构控制着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运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刻画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将致密砂岩储层... 致密砂岩微观结构控制着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运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刻画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分为大孔(孔隙半径大于0.10μm)、中孔(孔隙半径介于0.01~0.10μm)和小孔(孔隙半径小于0.01μm),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强烈的压实作用是致密砂岩储层普遍致密化的原因,在强烈压实作用的基础上,胶结作用加剧了储层的致密化,而溶蚀作用则改善了储层的品质;在致密砂岩储层中,不仅不同储层之间差异性较大,而且同一储层内部的微观结构也非常复杂;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隙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其中大孔控制着储层的物性;根据大孔孔隙度,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3类。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分形理论相结合,能够定量地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而确定影响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为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分类评价 分形理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