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乳腺增生症X线征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斌贵 汤日杰 杨佩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635-1636,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 乳腺增生症 钼靶X线摄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斌贵 汤日杰 +2 位作者 陈玉桂 刘成林 王俊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162例,每例介入治疗1-3次,总治疗次数391次。结果:治疗后154例食欲增加,生命质量改善,135例疼...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162例,每例介入治疗1-3次,总治疗次数391次。结果:治疗后154例食欲增加,生命质量改善,135例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06例患者术后体重增加。半年生存率94%,1年生存率65%,2年生存率27%,4例生存期大于4年。总有效率为95%。结论: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肝癌 肝动脉 灌注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WI鉴别系统性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斌贵 李伟 李建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转移瘤和系统性淋巴瘤的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瘤各32例、29例分别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不同b值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患者的病变淋巴... 目的研究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转移瘤和系统性淋巴瘤的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瘤各32例、29例分别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不同b值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患者的病变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系统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了的在DWI上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瘤的不同b值下的CNR进行比较可见,病变淋巴结CNR随b值得升高而降低,但无论b值取最高值还是最低值,其信噪比良好。b值相同的情况下,系统性淋巴瘤的ADC值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瘤,而eADC值高于后者,数据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DWI鉴别系统的病变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值能够有效区分系统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瘤,选择合适的b值有助于诊断率和鉴别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DWI 系统性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瘤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脊椎骨转移螺旋CT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斌贵 汤日杰 +1 位作者 杨佩瑜 游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中老年女性脊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脊椎骨转移中老年女性患者行MSCT扫描后作图像后处理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MPR、MIP、SSD、VRT图像。结果后处理重建图像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显示出全部41病例的...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中老年女性脊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脊椎骨转移中老年女性患者行MSCT扫描后作图像后处理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MPR、MIP、SSD、VRT图像。结果后处理重建图像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显示出全部41病例的脊椎骨转移灶,而DR照片仅能显示出18病例的转移灶,其余病例DR片未能显示或只表现为骨质疏松症。MPR清楚准确显示脊椎骨转移灶及其软组织样肿瘤组织;MIP能显示脊椎整体但病灶对比显示较差;SSD及VRT多角度、立体显示脊椎骨转移病变及与周围解剖关系,VRT显示脊椎转移病灶细致结构优于SSD。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以MPR加VRT为最佳,它能全面、准确诊断中老年女性脊椎骨转移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灶 中老年女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核素骨扫描对乳腺癌脊椎转移灶诊断的对比观察
5
作者 卢斌贵 杨佩瑜 李建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5期406-408,共3页
目的分析脊椎MRI检查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对乳腺癌脊椎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1例乳腺癌合并脊椎转移患者的脊柱MRI与骨显像对转移脊椎个数的检出结果,比较MRI与骨显像对脊椎骨转移灶的检出能力。结果经临床及病理... 目的分析脊椎MRI检查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对乳腺癌脊椎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1例乳腺癌合并脊椎转移患者的脊柱MRI与骨显像对转移脊椎个数的检出结果,比较MRI与骨显像对脊椎骨转移灶的检出能力。结果经临床及病理证实,41例患者共205个椎体和(或)其附件有转移灶,脊柱MRI检出197个,占96%,骨显像检出168个,占82%,MRI的检出率高于骨显像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4,P=0.004)。结论 MRI对乳腺癌脊椎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骨显像,对早期诊断脊椎骨转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鼻咽癌预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伟 卢斌贵 +1 位作者 傅文海 汤日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鼻咽内窥镜、EB病毒在鼻咽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预后随访的鼻咽癌患者的MSCT、鼻咽内窥镜、EB病毒VCA-IgA和EA-IgA的资料,并与复发金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MSCT、内窥镜诊断鼻咽癌复发的灵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鼻咽内窥镜、EB病毒在鼻咽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预后随访的鼻咽癌患者的MSCT、鼻咽内窥镜、EB病毒VCA-IgA和EA-IgA的资料,并与复发金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MSCT、内窥镜诊断鼻咽癌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的Az值(曲线下面积)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比较EB病毒在区分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SCT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92.7%,Youden指数是0.689。内窥镜的灵敏度为45.0%,特异度为100.0%,Youden指数是0.450。MSCT和内窥镜的Az值分别是0.845和0.7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2,P=0.09)。复发组的VCA-IgA[(53.4±45.6)U/mL]和EA-IgA[(26.4±23.6)U/mL],与未复发组的VCA-IgA[(31.5±28.6)U/mL]和EA-IgA[(13.0±9.9)U/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52,P=0.138;t=1.946,P=0.071)。结论在鼻咽癌预后随访中,MSCT价值较大。虽然内窥镜特异性很高,但是漏诊率也高。而EB病毒VCA-IgA、EA-IgA对于预后随访的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体层摄影术 内窥镜 EB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在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志军 李建生 +4 位作者 汤日杰 张海南 卢斌贵 高影嫦 王忠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测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宫颈癌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中晚...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测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宫颈癌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其中A组为腺癌、12例,B组为鳞癌、3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行常规盆腔MRI及DWI扫描(取b值分别为0,400s/mm2;0,1000s/mm2);于矢状位及横断位ADC图划取ROI,测量宫颈癌病灶平均ADC值(ADC mean)。结果取b值0,400s/mm2时测得宫颈癌病灶ADC mean值较取b值0,1000s/mm2测得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01),且后者产生的ADC图对盆腔解剖及病灶的显示较前者清晰;取b值0,1000s/mm2时,宫颈腺癌(A组)平均ADC值较宫颈鳞癌(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5,P=0.008)。结论高b值(0,1000s/mm2)ADC图测定的ADC值能更精确地反映宫颈癌肿瘤内部水分子扩散受抑制的状况;ADC值对宫颈癌腺癌、鳞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宫颈癌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DC值及标准差在评估鼻咽癌近期疗效中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 彭俊琴 +2 位作者 卢斌贵 汤日杰 李建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217-3220,共4页
目的在鼻咽癌放化疗中,比较不同ADC值参数及标准差在评估鼻咽癌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51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及放疗50 Gy时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获得原发灶的各ADC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标记为治疗前(ADC1-min、ADC1-m... 目的在鼻咽癌放化疗中,比较不同ADC值参数及标准差在评估鼻咽癌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51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及放疗50 Gy时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获得原发灶的各ADC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标记为治疗前(ADC1-min、ADC1-mean、ADC1-max、ADC1-sd)和50 Gy时(ADC2-min、ADC2-mean、ADC2-max、ADC2-sd)。并计算各ADC值的变化量和变化百分比。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效果分为敏感组和抗拒组。分析两组在各ADC值及变化量和变化百分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在ADC1-mean[(0.865±0.105)、(0.945±0.125)×10^(-3)mm^2/s]、ADC1-sd[(0.332±0.076)、(0.416±0.06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Cmean[(0.620±0.352)、(0.432±0.262)×100%]、ADCsd的变化百分比[(0.545±0.474)、(0.293±0.32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ADC1-min、ADC1-max、ADC2-min、ADC2-mean、ADC2-max、ADC2-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ADC值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DCmin、ADCmax的变化百分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ADC1-mean、ADC1-sd、ADCmean变化百分比、ADCsd变化百分比的Az值分别为0.699、0.791、0.673、0.673。结论治疗前的平均ADC值和标准差以及它们在治疗中的变化百分比均可用于预测鼻咽癌近期疗效,其中以治疗前的ADC值标准差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标准差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生 汤日杰 +2 位作者 凌国辉 卢斌贵 杨佩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对35例肺及肝肿瘤患者38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术后CT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通过螺旋CT引导对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对35例肺及肝肿瘤患者38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术后CT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通过螺旋CT引导对38个瘤体准确定位;直观观察电极在肿瘤中的位置及爪状细电极针在肿瘤内展开情况。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后瘤体内CT值减低,部分瘤灶内可见气化灶。术后1个月复查CT,瘤体缩小,增强扫描无强化,呈略低密度肿块影。术后3个月复查CT,治疗总有效率85.71%(30/35)。结论螺旋CT能够准确引导肺及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准确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肝肿瘤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全身骨扫描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张汝森 +2 位作者 刘枫 卢斌贵 傅文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8-553,共6页
目的:分析99m Tc-MDP全身骨扫描(WBS)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分布特点及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并通过SPECT/CT分析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形成原因。方法:93例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鼻咽部SPECT/CT局部骨显... 目的:分析99m Tc-MDP全身骨扫描(WBS)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分布特点及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并通过SPECT/CT分析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形成原因。方法:93例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鼻咽部SPECT/CT局部骨显像。在全身平面骨扫描的前位颌面部影像中,相对颅骨本底摄取稍高区形成近似五角星区域。五角星的2个下角除外,其余部分分成6个部位,顶部、左连接部、右连接部、左肩部、右肩部、底部。记录这些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的情况,并与颅底骨侵犯定性结果和SPECT/CT进行对比。分析颌面部6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与颅底骨侵犯的关系。结果:93例样本中89例在颌面部共计177个部位出现示踪剂浓集灶,4例未出现示踪剂浓集。这89例中,37例仅累及1个部位、25例累及2个部位、27例累及3个及以上部位,其中分别有24例、20例、24例存在颅底骨侵犯,示踪剂浓集灶累及部位的数量与颅底骨侵犯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247,P=0.073)。出现示踪剂浓集的各部位中,顶部75.00%(27/36)、左连接部90.00%(27/30)、右连接部86.49%(32/37)、左肩部82.61%(19/23)、右肩部85.00%(17/20)、底部80.65%(25/31)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082,P=0.406)。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中,顶部36.36%(4/11)、左连接部94.12%(16/17)、右连接部89.29%(25/28)、左肩部66.67%(6/9)、右肩部60.00%(3/5)、底部73.68%(14/19)存在颅底骨侵犯,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616,P=0.005)。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左肩部和右肩部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0.305,P=0.581;χ2=0.062,P=0.803),故分别合并为连接部、肩部。顶部、连接部、肩部、底部4个部位之间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400,P=0.001),其中顶部与连接部、顶部与底部、连接部与肩部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785,P=0.000;χ2=4.043,P=0.044;χ2=5.944,P=0.015),其余每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颅底骨侵犯与WBS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的最高浓集水平所在的部位有关,特别是当最高浓集水平出现在连接部或底部时,临床上要首先考虑颅底骨侵犯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99M锝美罗酸盐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黏膜DWI影像特点对于鼻咽良恶性病变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伟 卢斌贵 +1 位作者 傅文海 汤日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DWI图像上鼻咽黏膜的影像特点对于判断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12例DWI图像的鼻咽黏膜影像进行分析,分别按照影像特点(对称性、信号强度、黏膜厚度)进行分组,依次分为对称组和不对称组、高信号组和低信号组、增厚组和... 目的:探讨DWI图像上鼻咽黏膜的影像特点对于判断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12例DWI图像的鼻咽黏膜影像进行分析,分别按照影像特点(对称性、信号强度、黏膜厚度)进行分组,依次分为对称组和不对称组、高信号组和低信号组、增厚组和不厚组。将分组结果与定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3个影像特点对于判断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对称组和不对称组、高信号组和低信号组、增厚组和不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称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65.8%,信号强度为59.0%、95.9%,黏膜厚度为74.4%、94.5%,它们的Az值分别为0.726、0.774、0.844。结论:对称性、信号强度、黏膜厚度可以作为DWI图像上鼻咽良恶性病变的判断标准之一,其中黏膜厚度的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咽疾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癌TACE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汤日杰 石春燕 +5 位作者 何丽珍 卢斌贵 黄健清 崔书中 凌国辉 张海南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15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肝癌TACE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价值。方法:本组6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行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43例接受肝癌TACE治疗后行CT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计算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肝癌TACE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价值。方法:本组6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行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43例接受肝癌TACE治疗后行CT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计算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指数(HAP)、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根据各灌注参数值及其各参数伪彩功能图、BI图评价肝癌TACE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基线图像(BI)显示TACE术后肝癌区域碘油沉积形态完缺损型或环形35例,簇集型8例。BF、BV、MTT、HAF灌注图显示肝癌病灶内碘油沉积区为低灌注区,肝癌组织非碘油沉积区为对比背景肝组织为不同程度高灌注区。肝癌在TACE术后,BF、BV和HAP值较肝癌TACE术前减少,而MTT和PS值在肝癌TACE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BI图、肝脏灌注参数(BF、BV和HAP)可有效的评价TACE术后肝癌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癌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对^(99m)Tc-MDP骨扫描前位图像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现象的认识调查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伟 张汝森 +2 位作者 刘枫 卢斌贵 任志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调查国内对全身平面骨扫描前位图像的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区(RHTUN)的认识情况,并通过SPECT/CT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分析2000年以后出版的20本核医学专业书籍、以"骨扫描"和"颈"为条件检索2000年至今的维普... 目的:调查国内对全身平面骨扫描前位图像的中下颈部相对高摄取区(RHTUN)的认识情况,并通过SPECT/CT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分析2000年以后出版的20本核医学专业书籍、以"骨扫描"和"颈"为条件检索2000年至今的维普中文数据库、向203位成员组成的腾讯QQ群"快乐核医学"发出调查询问,调查国内的核医学专业书籍、核医学专业论文、核医学专业人员对于RHTUN现象的了解及其形成原因的认知情况。选择在同一天行全身平面骨扫描和颈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病例100例为研究样本,以SPECT/CT图像为定性标准,分析RHTUN的形成原因。结果:20本书籍均提及RHTUN。关于形成原因,18本书(90%)提到可能是"甲状腺异常摄取99mTc O4-",13本书(65%)提到还可能是"颈椎骨质增生而过多摄取放射性药物",8本书(40%)提到还可能是"喉部软骨钙化而异常摄取放射性药物"。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4篇文献,其中有关的仅4篇,所有文献均与RHTUN无直接关系。通过"快乐核医学"共收到有效答复105份,105人(100%)均知道RHTUN。关于形成首要原因,72人(68.6%)首先考虑是"甲状腺摄取99mTc O4-",28人(26.7%)考虑是"颈椎骨质增生而过多摄取放射性药物",5人(4.8%)考虑是"喉部软骨钙化而异常摄取放射性药物"。在100例样本中,88例出现RHTUN。其中88例(100%)在SPECT/CT图像中均出现颈椎放射性浓聚,以椎间盘附近、椎体后缘放射性水平更高;88例(100%)出现喉部软骨放射性分布,放射性水平都不超过颈椎骨本底放射性水平;88例(100%)均未出现甲状腺异常放射性分布。88例RHTUN中63例呈长条型,其中存在颈椎增生(明确41例、可疑7例、无15例)和椎间盘异常(明确27例、可疑8例、无28例);局灶型25例,其中存在颈椎增生(明确14例、可疑4例、无7例)和椎间盘异常(明确17例、可疑5例、无3例)。2型之间在颈椎增生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椎间盘异常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国内核医学界对于RHTUN的关心程度较低,且认识存在一定误区。颈椎退行性变和颈椎生理性摄取是RHTUN的主要原因。"甲状腺摄取99mTc O4-"发生概率极低,"喉部软骨摄取放射性药物"发生概率很高、但是放射性水平不高,都不是RHTUN的原因。RHTUN呈局灶型时,提示可能合并椎间盘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颈椎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美罗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生 汤日杰 +2 位作者 凌国辉 卢斌贵 张海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评估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价值。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复发患者,均行盆腔的MRI轴位T1WI、T2WI、SPIR以及GD-DTPA增强扫描后T1WI轴位、矢状位扫描。在不同序列MRI图像上观察复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结果:326... 目的:探讨MRI在评估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价值。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复发患者,均行盆腔的MRI轴位T1WI、T2WI、SPIR以及GD-DTPA增强扫描后T1WI轴位、矢状位扫描。在不同序列MRI图像上观察复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结果:326例病人中出现复发36例,发生率为11%。25例宫颈癌手术后复发病例,MRI可见在阴道残端或盆腔内出现软组织信号肿块影,增强扫描可见肿块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肿块侵及一侧输尿管,其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11例宫颈癌放化疗后复发病例,MRI可见宫颈较前明显增厚,肿块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肿块侵及膀胱壁。结论:由于MRI具有非常好的软组织分辨率,MRI成像已成为宫颈癌手术前后或放化疗前后检查和随访最重要的手段,它能够准确判断宫颈癌临床分期,并且可以早期、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在评估宫颈癌复发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T、MR、DSA的诊断研究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凌国辉 卢斌贵 游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436-437,共2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MR、DS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1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对CT、MR、DSA诊断结果做探讨分析。结果 CT、MR检查表现: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充盈扩张、海绵窦扩大;有...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MR、DS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1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对CT、MR、DSA诊断结果做探讨分析。结果 CT、MR检查表现: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充盈扩张、海绵窦扩大;有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球壁增厚,眼外肌扩张,岩上下窦扩张,眼下静脉、内眦经脉。DSA表现则是除可见患侧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外,还可见瘘口、引流静脉、盗血等。结论 CT、MR、DSA在诊断CFF疾病方面各有优势,DSA能够检查CFF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而CT、MR诊断则不能提示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F 断层扫描技术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兔VXⅡ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日杰 李伟 +2 位作者 石春燕 王峻 卢斌贵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兔VXⅡ肝癌模型后,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情况.[方法]45只兔VXⅡ肝癌模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TACE联合亚砷...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兔VXⅡ肝癌模型后,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情况.[方法]45只兔VXⅡ肝癌模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组(A组),常规TACE组(B组),对照组(C组)三组,每组15只,比较各组实验动物在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及MVD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兔VXⅡ肝癌模型的BF、BV、PS、MV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的BF、BV、PS均显著高于B组而低于C组(P〈0.05),B组的BF、BV、PS显著低于C组(P〈0.05) A组的MVD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MVD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TACE联合亚砷酸可有效降低兔VXⅡ肝癌模型TACE术后的肿瘤残留灶的MVD,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治疗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砷剂/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凌国辉 陈玉桂 卢斌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7期1406-1407,共2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并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5例患者的CT表现主要为:胸膜下的结节和...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并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5例患者的CT表现主要为:胸膜下的结节和肿块,其边界较为清晰,肿块或伴有分叶,通过CT平扫,肿瘤的密度与肌肉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CT增强扫描,肿瘤出现均匀或不均与的强化,并伴有曲线状血管影,血管影出现明显强化。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CT有助于临床诊断此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CT 胸膜 纤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建生 汤日杰 +2 位作者 凌国辉 卢斌贵 张海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7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特征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评估价值。方法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3年复查MRI诊断残留或复发患者47例,其中38例经病理证实为复发或残留。所有病例均行鼻咽颅底及颈部的MRI轴位T1wI、T2WI、SPIR,以及GD—DTPA...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特征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评估价值。方法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3年复查MRI诊断残留或复发患者47例,其中38例经病理证实为复发或残留。所有病例均行鼻咽颅底及颈部的MRI轴位T1wI、T2WI、SPIR,以及GD—DTPA增强扫描后T1WI轴位、矢状位扫描。在不同序列MRI图像上观察有无复发或残留肿瘤。结果本组38例MRI与病理诊断符合,其中鼻咽腔肿块21例,鼻咽腔外肿块17例;假阳性9例;诊断准确性为80.9%。鼻咽腔外肿块发生在咽旁间隙肿块11例,颅底骨质破坏8例,海绵窦受侵犯4例,眼眶受侵犯2例,副鼻窦及鼻腔侵犯5例,颅内侵犯3例。MRI增强扫描可见复发或残留处肿块呈明显强化。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留或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变形态多样,侵及范围广;MRI增强扫描对评估鼻咽癌复发或残留具有重要价值,是鼻咽癌放疗后疗效判断重要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局部复发 局部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MR表观扩散系数预测近期放疗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 汤日杰 +3 位作者 卢斌贵 张海南 桂思 李颖慧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ADC值预测鼻咽癌治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142例鼻咽癌在治疗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获得原发灶的ADC值。按照治疗后鼻咽癌原发灶影像变化进行治疗敏感性分组,敏感组104例、抗拒组38例。比较敏感性分组与ADC值、T分期的关... 目的探讨利用ADC值预测鼻咽癌治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142例鼻咽癌在治疗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获得原发灶的ADC值。按照治疗后鼻咽癌原发灶影像变化进行治疗敏感性分组,敏感组104例、抗拒组38例。比较敏感性分组与ADC值、T分期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ADC值预测敏感性的价值。结果 T1-T4的ADC值分别为(0.818±0.111)×10^(-3)mm^2/s、(0.756±0.169)×10^(-3)mm^2/s、(0.684±0.119)×10^(-3)m m^2/s、(0.667±0.093)×10^(-3)mm^2/s,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6.595,P=0.000)。敏感组的ADC值(0.747±0.141)×10^(-3)mm^2/s大于抗拒组(0.658±0.129)×10^(-3)mm^2/s,t=3.421、P=0.001。在敏感组内,T1-T4的ADC值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ADC值和肿瘤乏氧、T分期密切相关,可成为预测鼻咽癌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鼻咽癌治疗敏感性有随着ADC值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ADC值 扩散加权成像 敏感性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R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随访中帮助提高内窥镜活检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任志刚 +1 位作者 汤日杰 卢斌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随访中帮助内窥镜提高活检阳性率。方法:135例鼻咽癌治疗后随访可疑复发但首次内窥镜活检却没有发现癌组织的病例,再次行内窥镜活检前均行MR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通过观察MR图像对鼻咽活检部... 目的: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随访中帮助内窥镜提高活检阳性率。方法:135例鼻咽癌治疗后随访可疑复发但首次内窥镜活检却没有发现癌组织的病例,再次行内窥镜活检前均行MR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通过观察MR图像对鼻咽活检部位进行定位,分为MR-A定位(MR常规序列)、MR-B定位(MR常规序列结合扩散加权序列)。然后再次内窥镜活检,先单独依据内窥镜影像(内镜定位)进行1次活检,然后再分别根据MR-A定位、MR-B定位各进行1次活检。通过与定性结果比较,分析3种定位方式的诊断价值,以及定位一致性对于2种MR定位的影响。结果:135例样本最终定性复发56例、未复发79例。内镜定位、MR-A定位、MR-B定位分别发现阳性26例、33例、40例,阴性109例、102例、95例,敏感度为46.4%、58.9%、71.4%,特异度均为100%,Az值分别为0.732、0.795、0.857。由于特异度均为100%,因此只分析复发病例。2种MR定位方式之间亦存在相关性(χ^2=4.250,rP=0.039,Kappa=0.265)。56例复发病例中,2种MR方式定位32例活检部位一致,24例活检部位不一致。活检方向一致性对MR-A定位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影响(χ^2=5.171,rP=0.023,rp=0.304),对MR-B定位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影响(χ^2=0.007,r_P=0.932,rp=0.011)。当活检方向不一致时,MR-A定位的阳性率41.7%(10/24)小于MR-B定位的阳性率70.8%(17/24),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148,P=0.042)。结论 :在鼻咽癌随访中,MR辅助定位可以帮助鼻咽癌内窥镜提高活检结果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而以MR扩散加权成像辅助定位的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