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有机农药的自然降解行为 被引量:31
1
作者 卢桂宁 陶雪琴 +2 位作者 杨琛 易筱筠 党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有机农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自然降解是其在土壤中消除的主要过程。本文阐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和化学氧化等自然降解机制,综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自然降解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自然降解研究中存在的... 有机农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自然降解是其在土壤中消除的主要过程。本文阐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和化学氧化等自然降解机制,综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自然降解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自然降解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药 自然降解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光解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桂宁 党志 +1 位作者 陶雪琴 张德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6-311+G(d)和B3LYP/6-311+G(d)方法计算了16种PAHs的多种量子化学参数,选取六种参数为分子结构的描述符,采用最小二乘法对16种PAHs的光解半衰期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两个PAHs光解半衰期的QSAR模型,模型...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6-311+G(d)和B3LYP/6-311+G(d)方法计算了16种PAHs的多种量子化学参数,选取六种参数为分子结构的描述符,采用最小二乘法对16种PAHs的光解半衰期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两个PAHs光解半衰期的QSAR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可有效地用于预测PAHs的光解半衰期.结果表明,HF方法所得模型优于B3LYP方法所得的模型.所得模型与基于半经验PM3算法的QSAR模型相比较,HF从头算方法所建立的QSAR模型比半经验PM3算法的结果要好.在所考查的诸多参数中,分子最高占有轨道特征值EHOMO,对PAHs光解半衰期起着决定作用.最后,运用所得模型预测了3种PAHs的光解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研究 光解 多环芳烃 QSAR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量子化学从头算 B3LYP方法 PAHs PM3算法 活性 量子化学参数 半衰期 最小二乘法 从头算方法 分子结构 相关系数 HF方法 模型预测 半经验 描述符 多参数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氯过氧化物酶反应活性的定量构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桂宁 陈晓鹏 +2 位作者 陶雪琴 易筱筠 党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7-1000,共4页
氯过氧化物酶(CPO)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过氧化物酶,能催化一系列底物的氧化。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6-31G(d)水平下计算了7种含S=P键的有机磷农药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PO对有机磷农药反应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 氯过氧化物酶(CPO)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过氧化物酶,能催化一系列底物的氧化。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6-31G(d)水平下计算了7种含S=P键的有机磷农药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PO对有机磷农药反应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CPO对有机磷农药的反应活性与所考查的量子化学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对数关系建模得到了相关系数为0.910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强的预测能力。模型辅助分析表明,农药分子的S=P键中S原子电荷的大小对氧化活性的影响最大,P原子电荷大小的影响次之,分子偶极矩对氧化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农药分子中S原子带负电荷越多,P原子所带正电荷越多,分子极性越小,该农药就越容易被CPO催化氧化。最后运用所得模型预测了2种有机磷农药的CPO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氯过氧化物酶 反应活性 量子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降解菌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卢桂宁 陶雪琴 +1 位作者 党志 易筱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微生物对环境中残留农药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能减少农药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研究者已分离得到一批降解性能不同的农药降解菌,并鉴定了其中一些降解酶及降解基因。通...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微生物对环境中残留农药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能减少农药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研究者已分离得到一批降解性能不同的农药降解菌,并鉴定了其中一些降解酶及降解基因。通过构建基因工程菌可以增强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农药的降解效率,农药降解酶制剂及其固定化技术则为解决降解菌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本文介绍了农药降解菌的筛选、降解特性、降解途径与降解酶的研究,阐述了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策略、研究概况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生物降解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团簇N_8的分子模型设计与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桂宁 张德聪 陶雪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2,共3页
根据N5+ 和N3- 两种离子的存在 ,预测可能存在原子团簇N8.使用分子模拟软件设计出 2 0种N8的同分异构体 ,然后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STO_3G理论水平下对各个分子进行了全构型优化、热力学计算和谐振频率分析 ,最后讨论了N8的实验... 根据N5+ 和N3- 两种离子的存在 ,预测可能存在原子团簇N8.使用分子模拟软件设计出 2 0种N8的同分异构体 ,然后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STO_3G理论水平下对各个分子进行了全构型优化、热力学计算和谐振频率分析 ,最后讨论了N8的实验合成路线 .计算结果表明 ,有 12种同分异构体可稳定存在 ,其中平面双五元环结构 (D2h)最为稳定 .能量分析表明 ,可稳定存在结构的N8含有比 4个N2 高得多的能量 ,如果能够合成出N8,将会成为潜在的绿色高能量密度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N8 分子模型设计 从头算 同分异构体 高能量密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乙烯脱卤拟球菌195脱卤反应途径的理论探针
6
作者 卢桂宁 陶雪琴 +1 位作者 党志 黄伟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和氯苯分子进行计算,找到了一个可指示产乙烯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ethenogenes)195降解转化...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和氯苯分子进行计算,找到了一个可指示产乙烯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ethenogenes)195降解转化这些芳香卤化物脱卤反应途径和中间产物的参数—结构上可能的脱卤产物的分子总能量(ET).以ET作为理论探针可指示PCDD/Fs、PCBs、PBDEs和氯苯被菌株195转化的主要脱卤中间产物,脱卤反应倾向于生成具有较低ET值的中间产物.另外可以利用结构上可能的脱卤中间产物与具有最低ET值脱卤中间产物间的分子总能量差(△ET)作为理论探针,推断存在第2种脱卤中间产物的可能性,△ET越小,则同时存在多种脱卤中间产物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有机卤化合物 产乙烯脱卤拟球菌195 还原脱卤途径 理论探针 分子总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卤拟球菌(CBDB1)脱氯途径的构效关系
7
作者 卢桂宁 陶雪琴 +1 位作者 党志 黄伟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449,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分子进行计算,找到了一个可指示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sp.CBDB1降解转化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有机氯污染物的脱氯途径和中间产物的参数氯...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分子进行计算,找到了一个可指示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sp.CBDB1降解转化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有机氯污染物的脱氯途径和中间产物的参数氯原子电荷QCl(n).以QCl(n)作为理论探针可准确指示PCDDs、氯苯和氯苯酚被菌株CBDB1转化的主要脱氯中间产物,脱氯反应主要发生在含有最大QCl(n)的位置上.对于同一系列化合物,根据不同分子的最大QCl(n)数值,可判断该分子发生脱氯反应可能性的大小,QCl(n)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脱氯反应的进行.另外还可利用同一分子内不同氯原子间电荷大小的差异ΔQCl(n)推断存在第二种脱氯产物可能性的大小,ΔQ越小则同时存在两种脱氯中间产物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有机氯 脱卤拟球菌CBDB1 还原脱氯途径 理论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变化
8
作者 汤叶涛 李金天 +3 位作者 卢桂宁 刘娟 裘文慧 《地球环境学报》编辑部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5期I0001-I0003,共3页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璀璨明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守护绿水青山的双重使命。其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关联到区域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蓝图,更以深远的视角影响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格局。随着城...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璀璨明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守护绿水青山的双重使命。其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关联到区域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蓝图,更以深远的视角影响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格局。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浪潮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大气、土壤及水体污染等多重环境挑战,考验着区域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找微妙平衡的智慧与能力。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区域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响应这一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大湾区环境治理模式向“协同共治”的新阶段迈进,成为破解环境难题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合作 区域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路径 双重使命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降解菌株GY2B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22
9
作者 陶雪琴 卢桂宁 +2 位作者 党志 杨琛 易筱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对一株菲降解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菌株GY2B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菌株GY2B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当无机盐培养液中菲初始浓度为100mg/L时,48h内对菲降解率达到99.1%.添加100mg/L的葡萄糖和蛋白胨均可... 对一株菲降解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菌株GY2B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菌株GY2B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当无机盐培养液中菲初始浓度为100mg/L时,48h内对菲降解率达到99.1%.添加100mg/L的葡萄糖和蛋白胨均可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菲的降解,pH值为中性条件时对细胞的生长较为有利.GY2B菌株还能降解1-羟基-2-萘酸、2-萘酚、萘、水杨酸、邻苯二酚和苯酚等多种芳香化合物并利用其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繁殖.GY2B菌株对菲的降解可能通过水杨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16S RDNA 鞘氨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化物矿区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23
10
作者 党志 卢桂宁 +2 位作者 杨琛 易筱筠 郭楚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89,共7页
金属硫化物矿区尾矿的自然风化可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和硫酸根离子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文中介绍了笔者及其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基于矿山尾矿的化学及微生物氧化机理,开发了缓释杀菌剂以抑制微生物氧化,并... 金属硫化物矿区尾矿的自然风化可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和硫酸根离子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文中介绍了笔者及其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基于矿山尾矿的化学及微生物氧化机理,开发了缓释杀菌剂以抑制微生物氧化,并制备出以三乙烯四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代表的尾矿钝化剂,隔断尾矿与空气、水和微生物的接触,抑制尾矿的氧化,实现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和硫酸根离子的释放;针对矿区重金属和硫酸根离子主要通过水体迁移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开发了利用改性玉米秸秆、花生壳、稻草等吸附材料去除重金属和硫酸根离子的技术,并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在改性吸附材料上的固定化构建了能同时去除重金属和硫酸根的生化功能材料.此外,还开发了利用经济作物玉米来修复污染土壤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土壤修复的同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矿区 重金属 硫酸根 源头控制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1
作者 陶雪琴 党志 +1 位作者 卢桂宁 易筱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难降解危险性"三致"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对于土壤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微生物一般以唯一碳源方式代谢;而大多数细...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难降解危险性"三致"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对于土壤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微生物一般以唯一碳源方式代谢;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四环或四环以上的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一般以共代谢方式开始。本文重点论述了高分子量多环芳烃:芘和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机理。并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 植物联合修复机制,最后展望了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多环芳烃 微生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陶雪琴 卢桂宁 +1 位作者 易筱筠 党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而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优势微生物是当前进行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到3个以菲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混合菌系GY2、GS3和GM2,这3种...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而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优势微生物是当前进行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到3个以菲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混合菌系GY2、GS3和GM2,这3种混合菌在72h内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9.9%和91.9%。从GY2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菲的菌株GY2B,48h对菲的降解率达到99.1%。经UV-Vis和GC-MS分析发现,混合菌GY2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1-羟基-2-萘酸和1-萘酚,纯菌GY2B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水杨酸、1-萘酚和1-羟基-2-萘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微生物降解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定化法固定微生物去除芘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婧 党志 +2 位作者 郭楚玲 卢桂宁 卢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6-1042,共7页
通过"玉米秸秆吸附-包埋-交联"复合固定化方法固定多环芳烃降解菌GY2B和GP3B,提高对芘的降解性能,并对其作用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游离态单细菌GY2B、GP3B和混合菌GY2B+GP3B的7 d降解率分别为14.0%、55.0%和73.6%,而固... 通过"玉米秸秆吸附-包埋-交联"复合固定化方法固定多环芳烃降解菌GY2B和GP3B,提高对芘的降解性能,并对其作用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游离态单细菌GY2B、GP3B和混合菌GY2B+GP3B的7 d降解率分别为14.0%、55.0%和73.6%,而固定化GY2B+GP3B秸秆小球在5 d内即达98.2%,去除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扫描电镜图分析,说明载体表面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内部是具有大量孔隙的骨架结构,在内部生长的微生物和基质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和机会;固定化GY2B+GP3B秸秆小球类似于一个吸附降解一体化的微型反应器.GY2B+GP3B混合菌芘代谢产物有菲-4-羧酸、二甲基酞酸、1-羟基-2-萘酸、1-萘酚和水杨酸,推测芘的降解是GY2B+GP3B混合菌集体代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GP3B的中间转化产物作为GY2B生长代谢的基质,使得芘得到更完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生物降解 玉米秸秆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农业废弃物的矿山废水中重金属吸附去除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刘春 党志 +4 位作者 曹威 卢桂宁 易筱筠 杨琛 郭楚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金属硫化物矿区的尾矿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含有毒有害重金属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该文结合课题组研究,介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改性玉米秸秆、花生壳、稻草等吸附材料,吸附... 金属硫化物矿区的尾矿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含有毒有害重金属的酸性矿山废水,造成矿区及下游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该文结合课题组研究,介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改性玉米秸秆、花生壳、稻草等吸附材料,吸附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其吸附机理,以及实地应用于东江源矿区污染控制示范工程中的重金属吸附去除案例,为矿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 农业废弃物 改性 吸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硫酸盐还原菌DSRBa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艳 党志 +4 位作者 刘云 易筱筠 郭楚玲 卢桂宁 周兴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6-182,共7页
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DSRBa,经形态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归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分别以甲酸钠、乙醇、乳酸钠、葡萄糖等为碳源,以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单质... 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DSRBa,经形态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归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分别以甲酸钠、乙醇、乳酸钠、葡萄糖等为碳源,以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单质硫为硫源,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不同硫酸根浓度对该菌株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5℃,最佳生长pH为7.0,无需绝对严格厌氧,当溶液中氧化还原电位(ORP)≤-40mV时,该菌株能较好生长,且生长4d后使溶液内氧化还原电位值达到-380mV,随后溶液内氧化还原电位基本保持不变。当系统内乳酸钠和酵母提取物浓度分别为3.5g·L-1和1g·L-1时,硫酸根浓度在1~4.5g·L-1范围对菌株生长无明显影响,且当SO24-浓度≤3g·L-1时,菌株生长4d对硫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分离鉴定 16SRDNA序列 硫酸根去除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NaOH改性玉米秸秆制备石油吸附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思文 党志 +4 位作者 彭丹 郭楚玲 郑刘春 卢桂宁 易筱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84-2388,共5页
本文采用H2O2/NaOH对玉米秸秆(RCS)进行改性来制备可吸附石油的生物质吸附剂(HNCS)。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改性时间的HNCS吸油量,发现改性14h的吸油量最大,达14.08g·g-1,而改性前RCS仅为4.33g·g-1,改性使得吸油量提高了32... 本文采用H2O2/NaOH对玉米秸秆(RCS)进行改性来制备可吸附石油的生物质吸附剂(HNCS)。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改性时间的HNCS吸油量,发现改性14h的吸油量最大,达14.08g·g-1,而改性前RCS仅为4.33g·g-1,改性使得吸油量提高了325%,且吸油速率更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前后样品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洗涤剂法和硫酸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的HNCS表面更加粗糙,且出现大量的吸附孔隙,比表面积为7.14m·2g-1,表面亲水性官能团减少,纤维素含量增加而木质素含量减少。这说明吸油量和吸油速率受到吸附剂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隙/间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改性 吸附剂 溢油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星春 易筱筠 +3 位作者 杨晓为 党志 卢桂宁 杨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37-1941,共5页
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到2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TS2H、TS2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鉴定为乙酸钙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和铜绿... 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到2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TS2H、TS2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鉴定为乙酸钙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其降解DBP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可能的生物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菌株TS2H、TS2L在48h内对40mg·L-1初始浓度DB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64%、74.62%,TS2H降解DBP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以及一些小分子酸类和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微生物降解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首次自水产品中检出香港海鸥菌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贵娟 林红 +4 位作者 卢桂宁 苏伟东 甘永新 陆武韬 诸葛石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香港大学 水产品 广西 食源性病原菌 药物敏感试验 中国大陆 兼性厌氧菌 旅行者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的特性及其对多种芳香有机物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陶雪琴 卢桂宁 +2 位作者 党志 易筱筠 杨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8-553,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此后菲浓度基本不再减少,到120h仍有大量的菲残留。计算表明,菲的初始浓度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高初始浓度的菲样品中会积累大量的中间产物1-羟基-2-萘酸。菌株GY2B降解水杨酸、1-羟基-2-萘酸和萘的过程中检测到2-羟基粘康酸半醛的吸收峰,该菌可能通过相同的途径降解这3种化合物。试验还证实菌株GY2B降解菲的过程也有2-羟基粘康酸半醛这种中间产物,更加明确了菌株GY2B先通过水杨酸途径,再经过邻苯二酚间位途径来降解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单胞菌 多环芳烃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产表面活性剂功能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章慧 郭楚玲 +3 位作者 卢桂宁 杨琛 党志 吴仁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85-2191,共7页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 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 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 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 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 mN·m-1降至30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原油降解菌 发酵条件优化 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