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HPV谱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程静新 +6 位作者 米克热木 古兰丹 李华 米合日尼沙 米日古丽 米日古丽.艾乃土 路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各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差异,分析维吾尔族宫颈癌的HPV谱。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3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10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各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差异,分析维吾尔族宫颈癌的HPV谱。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3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10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的HPV21种亚型(包括13种高危亚型,5种低危亚型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进行检测。结果:(1)33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包括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阳性率为85.15%(281/300);100例对照组中HPV阳性率为7.0%(7/100)。HPV16(94.31%),HPV18(5.34%),HPV68(3.91%),HPV45(2.49%),HPV58(2.49%),HPV39(2.14%),HPV31(1.07%)HPV56(1.07%),HPV59(0.36%)。比较两组HPV总感染率及HPV16的阳性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1)。(2)HPV21种亚型中12种被检测到,9种未检测到。HPV单一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在宫颈鳞癌及其他类型的宫颈癌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宫颈腺癌(P<0.05),而多重感染在各病理类型的宫颈癌中的比例无显著性(P>0.05)。HPV的多重感染在Ⅰ期,Ⅱ期及Ⅲ期中的比例虽然有逐渐上升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以HPV16感染为主,其次为HPV18,HPV68等,HPV68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较易感染的类型,体现了维吾尔族HPV感染类型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新疆 乳头状瘤病者 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各亚型在新疆各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帕提曼.米吉提 +3 位作者 李庭芳 程静新 李华 路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HPV(Human papiloma virus,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HPV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从而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疫苗的研究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 目的:探讨HPV(Human papiloma virus,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HPV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从而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疫苗的研究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凯普导流杂交HPVDNA检测法(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e chip,简称HybriMax),对350例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1)新疆各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HPV总阳性率为83.14%;HPV各亚型在新疆HPV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出现的频率排序为:HPV16(91.75%)、18(6.19%)、68(3.44%)、45(3.44%)、58(3.09%)、39(1.72%)、31(1.37%)、56(1.37%)、59(0.34%)、53(0.34%)、6(0.34%),其它亚型未检测出。(2)喀什等三个南疆地区宫颈癌HPV阳性率及HPV16阳性率与乌鲁木齐等其他地区宫颈癌HPV阳性率及HPV16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Ⅰ~Ⅱ期及Ⅲ~Ⅳ期宫颈癌和各分化程度之间的HP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鳞癌及其它病理类型宫颈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宫颈癌各地区均有较高的HPV阳性率,各地区HPV及HPV16阳性率之间无差异,HPV16在各地区均排在首位,HPV18虽然在第二位,但阳性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排在第三位的HPV68及HPV45与国内外各亚型的分布状况有所不同。HPV感染与维吾尔族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关,与病理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新疆 维吾尔族 HPV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种族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路玲 +2 位作者 米日古丽.艾乃土 房新志 谌宏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法对200例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2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法对200例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20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检测HLA-DRB1的等位基因。结果:1)HLA-DRB1*15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OR>1(χ2=10.890,P=0.001,OR=2.061)。2)HLA-DRB1*08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OR<1(χ2=4.061,P=0.044,OR=0.463)。3)HLA-DRB1的其他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及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DRB1*15可能与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是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易感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而HLA-DRB1*08可能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的检测可能在高危人群的检测及群体遗传干预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南疆维吾尔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HLA-DRB1*15和HLA-DRB1*04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华 百合尼莎.阿不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张苏琴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宫颈癌高发区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CR-SSO)法检测90例新疆...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宫颈癌高发区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CR-SSO)法检测90例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90例当地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HLA-DRB1的等位基因。结果等位基因HLA-DRB1*15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OR=2.002),表明HLA-DRB1*15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易感基因;而等位基因HLA-DRB1*04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OR=0.432),表明HLA-DRB1*04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HLA-DRB1的其他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出现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15可能与新疆宫颈癌高发区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04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两组基因的检测在维族妇女高危人群的筛选及群体遗传干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喀什维吾尔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媛媛 朱明玥 +1 位作者 高冬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见习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名,对照组55名,分别进行TSP教学和常规教学。教...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见习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名,对照组55名,分别进行TSP教学和常规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同时,就教学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书写完整病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医患沟通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在制订诊疗计划及接诊态度方面,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TSP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学 临床教学 教师标准化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HPV-DNA表达及存在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冬梅 龙梅 +2 位作者 张璐 张媛媛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存在状态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2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2)检测HR-HPV阳性的30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SCC)患者,利用巢式PCR检测其组织标本中的HPV...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存在状态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2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2)检测HR-HPV阳性的30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SCC)患者,利用巢式PCR检测其组织标本中的HPV16-DNA的表达,多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DNA在组织中的存在状态。结果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鳞癌患者HPV16-DNA检出率为96.7%,与HC2法的HP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DNA在宫颈癌组织中以整合态存在,其整合率为89.7%;HPV16-D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其在病理分级高的患者中表达高于病理分级低的患者(P<0.05),在临床分期高的患者中表达高于低分期患者(P<0.05)。结论 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而HPV16是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主要的病毒类型,其在组织中多以整合态存在,在宫颈癌发病中起主要作用,HPV-DNA整合状态与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DNA 表达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MMP-2、IGF-1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华 马翔宇 +3 位作者 郭霞 刘艳 张洁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46-448,453,共4页
目的:探讨与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浸润性宫颈鳞癌患... 目的:探讨与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浸润性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38例,并收集正常宫颈组织32例作为正常对照。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ER-2、MMP-2、IGF-1和VEGF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ER-2、IGF-1、MMP-2和VEGF的m RNA表达水平在宫颈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ER-2、MMP-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组中的表达亦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IGF-1在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MMP-2、IGF-1和VEGF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维吾尔族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与认识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米日古丽 +1 位作者 夏米西努尔 米日泥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4376-4379,共4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认识程度的关系,为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基础。方法:对40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妇女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问卷调查后,对她们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0例患者中知道宫颈癌的患者为20例,占5.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认识程度的关系,为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基础。方法:对40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妇女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问卷调查后,对她们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0例患者中知道宫颈癌的患者为20例,占5.0%,95.0%的患者不知道什么是宫颈癌,知道宫颈涂片的意义者10例,仅占2.5%,绝大多数患者不知道宫颈涂片的意义(占97.5%),认为定期做宫颈涂片重要者为7.0%,对做涂片重要性的态度一般者占11.0%,认为定期做宫颈涂片不重要者占29.3%,认为定期做宫颈涂片没有必要者占52.7%,做过宫颈涂片者(包括1年前及其以上)占14.0%,而从来未做过涂片的患者为344例,占86.0%,所有的患者不知道什么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对宫颈癌的相关知识缺乏,对定期做宫颈涂片持被动的态度,绝大部分患者一生中未做过涂片,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中进行有关宫颈癌健康教育干预极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维吾尔族 认识程度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操作训练在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媛媛 朱明玥 +1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高冬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23-132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学生妇科临床教学的效果、学习兴趣的方法。方法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两组,比较试验组学生及对照组学生对腹腔镜及妇科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模拟器下1min内传递黄豆数量...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学生妇科临床教学的效果、学习兴趣的方法。方法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两组,比较试验组学生及对照组学生对腹腔镜及妇科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模拟器下1min内传递黄豆数量、5min内剥葡萄皮数量、5min内缝合及打结的数量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在妇科解剖、疾病诊断的病变特征、手术过程、腹腔镜操作、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将腹腔镜操作训练引入临床教学中能提高妇科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临床教学 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华 温蒙科 +3 位作者 王路芳 古扎努尔.阿不都西库尔 努尔.阿布力米提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征以及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文中旨在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高危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 目的: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征以及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文中旨在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高危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收治的218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析淋巴结转移特征,并根据长期随访结果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①淋巴结转移特征:淋巴结转移率为16.97%(37/218),其中主要仅转移至髂外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者20例(54.05%),仅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者6例(16.22%),同时转移至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者11例(29.73%)。②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肌层浸润(OR:5.21,95%CI:2.77~9.81)、脉管癌栓(OR:1.15,95%CI:1.02~1.30)、宫颈间质受累(OR:3.15,95%CI:1.12~8.35)及CA125升高(OR:3.46,95%CI:1.56~7.67)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③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3.8%、95.0%;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0%、9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宫颈间质受累和血清CA125值较高的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转移 低级别 脉管癌栓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璐 高洁 +2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李华 帕提曼.米吉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族农村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因素,为新疆地区子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2013年5月15日-11月15日在和田墨玉县选取墨玉镇、喀尔赛乡、奎雅乡、...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族农村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因素,为新疆地区子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2013年5月15日-11月15日在和田墨玉县选取墨玉镇、喀尔赛乡、奎雅乡、扎瓦乡、雅瓦乡的21~60岁维吾尔族有性生活女性6 000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HPV检测及HPV感染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婚育状况、性行为等。由2名妇科医生采集标本并应用care HPV检测,以结果阳性判定为HPV感染,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输入有效问卷6 000份,研究人群HPV总感染率为8.4%。HPV感染与年龄(χ2=15.835,P〈0.001)、婚姻状况(χ2=12.805,P〈0.001)、职业(χ2=15.540,P〈0.001)、文化程度(χ2=25.224,P〈0.001)、家庭收入(χ2=5.637,P〈0.05)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同房频次与HPV感染存在关联(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的HPV感染与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同房频次存在一定关联。应该针对相关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规范人群行为,加强45岁以上妇女的筛查,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农村 妇女 HPV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宫颈病变中VEGF-C与HPV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新玲 李昭昭 +1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夏鸣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173-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维吾尔族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140例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维吾尔族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测定140例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CINⅡ、CINⅢ各20例,早期宫颈癌50例)宫颈石蜡切片组织中VEGF-C的水平;术前用第2代杂交捕获(HC-Ⅱ)方法测定同一患者术前宫颈HPV载量;比较2个指标同宫颈病变的关联。结果 CINⅡ、CINⅢ及早期宫颈癌组织VEGF-C水平、宫颈病变程度及HPV载量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组织中VEGF-C水平与HPV载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组织中VEGF-C水平、HPV载量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喀什伽师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知晓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静 古扎努尔.阿不都许库尔 +2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古里给娜.阿布都热西提 李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认知程度的作用,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950例维吾尔族妇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认知程度的作用,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950例维吾尔族妇女,以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对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干预2a后,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高于小学文化及其以下的妇女;健康教育干预后,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由23.16%提高至54.53%,对宫颈癌好发年龄的知晓率由12.74%提高至33.16%,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的知晓率由4.94%提高至15.58%,定期做妇科检查的妇女比例由3.37%提高至1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疆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与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及职业状况的改善,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提高。通过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可以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中进行有关宫颈癌健康教育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维吾尔族 农村 认知程度 健康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水平与输卵管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明玥 陈帆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436-1437,共2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9年12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输卵管癌患者31例(输卵管癌组),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根据FIGO临床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11例,Ⅲ期14例,Ⅳ期2例。选取同期本院健康... 目的探讨输卵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9年12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输卵管癌患者31例(输卵管癌组),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根据FIGO临床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11例,Ⅲ期14例,Ⅳ期2例。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女性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CA125水平,分析CA125水平差异及与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输卵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输卵管癌组患者中,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血清CA125水平逐渐增加,不同临床分期的输卵管癌患者之间,血清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卵管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密切相关性,血清CA125可作为输卵管癌的肿瘤标志物,对治疗效果监测,判断有无复发、转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癌 CA125 临床分期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HPV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媛媛 路玲 +2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李华 朱明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比较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和低温PCR检测法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23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进... 目的比较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和低温PCR检测法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23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HC-2和低温PCR检测,低温PCR技术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HPV亚型,HC-2法测定病变组织中HPV DNA含量。分析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232例标本中,低温PCR检测HPV阳性76例,阳性率为32.76%;HC-2检测HPV阳性70例,阳性率为30.17%。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者210例,一致率为90.51%,Kappa值为0.780;慢性宫颈炎患者HPV亚型以HPV16、HPV56为主;CINⅠ患者HPV亚型以HPV16、HPV18、HPV59为主;CINⅡ患者HPV亚型以HPV16、HPV59为主;CINⅢ患者HPV亚型以HPV16、HPV31为主;宫颈癌患者HPV亚型以HPV16、HPV18、HPV58为主;CINⅠ~Ⅲ以及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含量均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含量高于CINⅠ~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2和低温PCR检测在宫颈严重病变中有较强的一致性,2种检测方法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预测新疆巴楚县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路玲 刘琴 +1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董志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预测新疆巴楚县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价值,为微量元素在预防控制和治疗宫颈疾病方面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3月1日-6月15日在新疆巴楚县选择细胞学ASC-US及以上、care HPV检测阳性或VI...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预测新疆巴楚县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价值,为微量元素在预防控制和治疗宫颈疾病方面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3月1日-6月15日在新疆巴楚县选择细胞学ASC-US及以上、care HPV检测阳性或VIA/VILI阳性者646例及2011年3月1日-2014年6月15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住院确诊的来自巴楚县的宫颈疾病患者187例进入研究队列。检出宫颈高级别病变(≥CIN2)及宫颈癌者作为病例组,慢性宫颈炎及CINⅠ级者作为对照组;HPV感染者作为阳性组,未感染者作为阴性组。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子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血清中铁(Fe)、砷(As)、镍(Ni)、硒(Se)微量元素含量,采用诊断试验评价与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来分析血清微量元素对HPV感染、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预测价值。结果 As、Ni、Se预测HPV感染的诊断价值均较低,ROC曲线下面积<0.7;单用Se、Se和As联合、Se和Ni联合用于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中等,ROC曲线下面积>0.7,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高,假阴性率较低,但特异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低,假阳性率较高。结论血清Se、Se和As联合、Se和Ni联合可用于新疆巴楚县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初步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微量元素 诊断价值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维吾尔族女性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宫颈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媛媛 路玲 +1 位作者 张璐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女性不同病程阶段宫颈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为微量元素在预防控制和治疗宫颈疾病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8例宫颈癌患者、129例宫颈疾病患者及同期到该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进... 目的 :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女性不同病程阶段宫颈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为微量元素在预防控制和治疗宫颈疾病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8例宫颈癌患者、129例宫颈疾病患者及同期到该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宫颈疾病组相比较,宫颈癌组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第一次结婚年龄、初次分娩年龄、怀孕次数、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出阳性率方面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机体锌、硒、铜、镉、镍、砷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宫颈疾病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血清锌、硒水平高是宫颈癌的保护性因素,初婚年龄早,初次分娩年龄小、怀孕次数多、血清铜含量高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微量元素的水平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量元素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媛媛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17-419,共3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HPV的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PV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检测方法 杂交捕获二代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Cervista HPV HR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b期宫颈癌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华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Ⅱb期宫颈癌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3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 2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目的:探讨Ⅱb期宫颈癌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3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 2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53 例术后病理阴道断端均无癌转移。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7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17.9%;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6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42.9%,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b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从而使宫颈癌手术治疗适应证可以扩大到Ⅱb期,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手术治疗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宫颈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珂瑶 努尔.不力米提 +1 位作者 王国宁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治疗人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SiHa细胞,于作用后24、48、72、96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和... 目的: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治疗人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SiHa细胞,于作用后24、48、72、96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25~125μg/mL浓度区间,总酚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75~175μg/mL浓度区间,总酚对SiH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都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P<0.01);总酚作用于Hela细胞后48 h的IC50=(125.26±16.15)μg/mL,而作用于SiHa细胞后48 h的IC50=(134.51±2.55)μ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经总酚作用后均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且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及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更明显。结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SiHa细胞体外生长,且对两种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同。故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可作为临床治疗宫颈癌的药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 总酚 宫颈癌 HELA细胞 SIH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