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康宁木霉78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雯 王天君 +1 位作者 台莲梅 王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的土传病害。农业防治作为传统防治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控马铃薯黑痣病。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生物防治因其安全绿色...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的土传病害。农业防治作为传统防治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控马铃薯黑痣病。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生物防治因其安全绿色便捷开始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明确拟康宁木霉78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78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其防效最高可达65.41%;该菌还可提高马铃薯植株块茎质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2.57%~24.74%。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施入拟康宁木霉78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木霉与腐殖酸复配处理效果最好,在苗期与对照相比该处理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8.22%、62.17%、15.80%和62.48%。表明拟康宁木霉78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提高植株块茎质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株抗病性。这不仅可为生防菌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黑痣病 立枯丝核菌 拟康宁木霉 土壤酶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T115D诱导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及疫病盆栽防治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台莲梅 高俊峰 +3 位作者 左豫虎 靳学慧 张亚玲 李海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5,共9页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提前接种木霉有孢子发酵液后,第2 d再挑战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处理诱导效果最好,PAL、POD、PPO和CAT 4种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Petri培养液对照处理的2.5、6.6、4.8和3.5倍。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处理均可降低大豆疫病的发生。发酵液喷雾处理中,提前1d接有孢子发酵液,第2d接大豆疫霉菌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酵液灌根处理中发酵液和疫霉菌同时灌根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5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接种量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接有孢子的发酵液15 mL最高,防效为达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大豆疫病 防御酶 盆栽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毒素对大豆胚根组织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台莲梅 许艳丽 闫凤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用2个浓度的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胚根,来研究毒素对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胚根细胞质壁分离;质膜、线粒体膜、核膜、液泡膜局部断裂;线粒体肿胀、变形、内部电子透明化、空泡化;细胞壁变形、断裂、有的细胞解体... 用2个浓度的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胚根,来研究毒素对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胚根细胞质壁分离;质膜、线粒体膜、核膜、液泡膜局部断裂;线粒体肿胀、变形、内部电子透明化、空泡化;细胞壁变形、断裂、有的细胞解体。损害发生最早的是线粒体和质膜。低浓度条件下,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受害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毒素 大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台莲梅 郑寰宇 +2 位作者 左豫虎 靳学慧 金光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平板培养研究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各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颜色、形态、成带现象等差异较大。其中...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平板培养研究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各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颜色、形态、成带现象等差异较大。其中的5个代表性供试菌株在PDA、CMA、O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均能在10~35℃生长,但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均能在pH 4~10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6~8;光照对各分离株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各菌株对pH、光的反应不完全一致。[结论]说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早疫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台莲梅 赵巧兰 +1 位作者 靳学慧 金光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252;hn)菌丝生长的条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5~30℃,30℃菌丝生长最快.在pH为3~12的范围内病菌菌丝均能生长,以pH 5~7菌丝生长...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252;hn)菌丝生长的条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5~30℃,30℃菌丝生长最快.在pH为3~12的范围内病菌菌丝均能生长,以pH 5~7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可促进菌核的形成.不同碳源、氮源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均较明显,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及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9℃和51℃.明确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可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宋洁 台莲梅 +3 位作者 徐晓丹 贺琳 孙强 姚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48-151,156,共5页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党中央先后颁布多个关于加强改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随着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机融合已经形成全新的趋势。随着大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的引入...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党中央先后颁布多个关于加强改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随着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机融合已经形成全新的趋势。随着大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的引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课程教学方法也逐渐从单纯的课堂讲述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转变,并逐步强调德育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如何在线上教学环境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宗旨,进行适合我国农业院校专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育人元素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在“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下创新课程教学活动,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将思政教育与整个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机融合。为适应新信息时代的思政教学需要,开展当代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课程思政 互联网+ 教学改革 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孢菌毒素对大豆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台莲梅 许艳丽 闫凤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9-251,共3页
以大豆幼根为材料,研究了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毒素对不同大豆抗性品种PAL、POD和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幼根用尖孢镰孢菌毒素处理后,抗病和感病品种的PAL、POD和PPO活性增加,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抗病品种... 以大豆幼根为材料,研究了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毒素对不同大豆抗性品种PAL、POD和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幼根用尖孢镰孢菌毒素处理后,抗病和感病品种的PAL、POD和PPO活性增加,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抗病品种出现酶峰时间晚,且活性高于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孢菌 毒素 大豆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烟草病害种类鉴定及发生情况 被引量:7
8
作者 台莲梅 靳学慧 +2 位作者 张亚玲 金永玲 孙建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主要烟区目前病害发生和危害情况,于2010—2013年对黑龙江烟草主产区病害进行普查。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烟草病害26种,其中真菌病害11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7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发生普遍且危害重的... 为了明确黑龙江主要烟区目前病害发生和危害情况,于2010—2013年对黑龙江烟草主产区病害进行普查。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烟草病害26种,其中真菌病害11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7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发生普遍且危害重的病害主要是烟草普通花叶病、角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害调查 种类鉴定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迎茬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台莲梅 张红梅 +1 位作者 闫风云 辛惠普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2,47,共3页
通过对不同茬口、迎茬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迎茬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茬,真菌数量高于正茬,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施入不同有机肥后,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 通过对不同茬口、迎茬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迎茬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茬,真菌数量高于正茬,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施入不同有机肥后,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真菌中青霉菌数量增多,致病菌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 重迎茬 有机肥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生防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8
10
作者 台莲梅 郭永霞 +1 位作者 张亚玲 靳学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4820-4821,共2页
[目的]研究木霉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6株木霉菌剂处理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及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试木霉菌株均能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其株高、茎粗、根长、干物质积累均比对... [目的]研究木霉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6株木霉菌剂处理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及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试木霉菌株均能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其株高、茎粗、根长、干物质积累均比对照增加。木霉菌株制剂均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当浓度为5×108个/g时,防效均在70%以上。不同菌株对大豆植株的促生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结论]木霉菌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和降低根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木霉 促生作用 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台莲梅 张宗敏 +1 位作者 张亚玲 靳学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为明确代森锰锌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2008—2010年开展混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与嘧菌酯以5∶5比例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与使用嘧菌酯单剂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百菌... 为明确代森锰锌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2008—2010年开展混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与嘧菌酯以5∶5比例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与使用嘧菌酯单剂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百菌清,并且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最突出。代森锰锌与嘧菌酯以5∶5比例混配,可获得对马铃薯早疫病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降低嘧菌酯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混配 马铃薯 早疫病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拮抗细菌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台莲梅 陈志垚 +3 位作者 王鹏 王钰琪 金光辉 靳学慧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为获得对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农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地块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81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和牛津杯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 为获得对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农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地块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81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和牛津杯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对S. scabies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BKS51,抑菌圈直径达到37 mm,盆栽防效达到81.0%。对BKS51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16S rRNA、gyrB基因序列分析,并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KS51的菌落为圆形、乳白色、不透明,表面有褶皱状凸起,边缘不整齐,菌体杆状、革兰氏阳性菌,硝酸还原反应呈阳性、葡萄糖发酵反应及MR反应呈阴性,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KS5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和水稻胡麻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的抑制率较高,分别达到67.2%和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疮痂链霉菌 拮抗细菌 芽孢杆菌 生防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生毒素的条件筛选 被引量:18
13
作者 台莲梅 许艳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3,77,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产毒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培养液为PD培养液,但产毒量最高的为PSC培养液,适宜该菌生长的条件是20~30℃,pH为6~8,黑暗培养;在温度为25~30℃,培养15d,光照、连续振荡培... 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产毒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培养液为PD培养液,但产毒量最高的为PSC培养液,适宜该菌生长的条件是20~30℃,pH为6~8,黑暗培养;在温度为25~30℃,培养15d,光照、连续振荡培养有利于病菌产毒,pH对产毒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尖孢镰刀菌 毒素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毒素对大豆幼根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台莲梅 许艳丽 闫凤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用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幼根后,测定其幼根的根活力,细胞渗透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oxysporum毒素对大豆幼根具有强烈的毒害作用,降低大豆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用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幼根后,测定其幼根的根活力,细胞渗透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oxysporum毒素对大豆幼根具有强烈的毒害作用,降低大豆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毒素处理后,前期6h内抗病品种幼根内蛋白质含量降低,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上升,12h后抗病和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都降低;抗、感品种的幼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感病品种上升的幅度大于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毒素 大豆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连作大豆根腐病、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台莲梅 郭永霞 +2 位作者 范文艳 阎凤云 辛惠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减轻连作大豆引起的产量下降,于1995年开始在连作大豆条件下,应用不同有机肥(猪粪、鸡粪、羊粪)进行了处理,通过1995~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处理区均比对照区根腐病发生的轻,并且表现出大豆整个生育期不论株高、... 为了减轻连作大豆引起的产量下降,于1995年开始在连作大豆条件下,应用不同有机肥(猪粪、鸡粪、羊粪)进行了处理,通过1995~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处理区均比对照区根腐病发生的轻,并且表现出大豆整个生育期不论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均比对照区高,尤以施用鸡粪区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有机肥 根腐病 产量 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尖孢镰刀菌毒素滤液鉴定大豆品种抗病性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台莲梅 许艳丽 闫凤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2,共4页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粗毒素不仅能使大豆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而且能抑制大豆幼根的生长和对大豆幼苗具有致萎作用;用毒素滤液处理大豆胚根和幼根,测定大豆不同品种抗病性,用盆栽土壤作对照,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利用...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粗毒素不仅能使大豆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而且能抑制大豆幼根的生长和对大豆幼苗具有致萎作用;用毒素滤液处理大豆胚根和幼根,测定大豆不同品种抗病性,用盆栽土壤作对照,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毒素滤液测定不同品种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可应用于大量的初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毒素 大豆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褐变病主要病原菌侵染时期及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台莲梅 姜小玉 +2 位作者 靳学慧 张亚玲 左豫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57,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水稻穗褐变病主要病原菌侵染时期及致病性情况,分别于水稻破口期、扬花期、乳熟初期采用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黑附球霉Epicoccum nigrum对水稻穗进行注... 为了解黑龙江省水稻穗褐变病主要病原菌侵染时期及致病性情况,分别于水稻破口期、扬花期、乳熟初期采用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黑附球霉Epicoccum nigrum对水稻穗进行注射和喷雾接种。结果表明,4种病原菌在水稻破口后即可侵染稻穗使谷粒颖壳变褐。注射接种稻穗谷粒褐变重于喷雾接种。4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禾谷镰孢致病力最强,链格孢的致病力弱于禾谷镰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褐变病 侵染时期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台莲梅 靳学慧 +2 位作者 张亚玲 郑雯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517-2518,共2页
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对植物保护系专业课《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以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的特点和生产实际,体现普遍性和地域性特点,注重综合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对植物保护系专业课《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以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的特点和生产实际,体现普遍性和地域性特点,注重综合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几年的探索,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真菌种群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台莲梅 郑雯 +1 位作者 闫凤云 辛惠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1999~2001年对不同地区收集水稻种子样品22个,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水稻种子内部和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3个属、15个种真菌。在这些真菌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oryzae)、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e... 1999~2001年对不同地区收集水稻种子样品22个,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水稻种子内部和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3个属、15个种真菌。在这些真菌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oryzae)、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eglectum)、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as)为优势种。链格孢菌在两种分离方法中出现数量都高,禾谷镰刀菌、枝孢菌以分离培养法出现数量多,而黑附球菌则以滤纸保湿法出现的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真菌 滤纸保湿法 分离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台莲梅 郑雯 +2 位作者 靳学慧 辛惠普 闫凤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8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3种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药剂苗菌敌、施保克、绿亨2号。其中施保克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25mg·L-1;绿亨2号次之,EC50为9.38mg&...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8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3种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药剂苗菌敌、施保克、绿亨2号。其中施保克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25mg·L-1;绿亨2号次之,EC50为9.38mg·L-1。3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在0.879~0.987,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尖孢镰刀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