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效应对浮选起泡剂汽化成泡特征影响
1
作者 朱宏政 吴念刚 +5 位作者 赵兵兵 史苘桧 张勇 朱文亮 朱金波 闵凡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1,共7页
起泡剂汽化成泡法可以解决传统起泡剂添加方式存在的无选择性吸附等弊端,利用高速运动采集系统分析了仲辛醇、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和空气分别在不同汽化温度下成泡的热/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随汽化温度升高,气泡宽纵比逐渐增大,气泡... 起泡剂汽化成泡法可以解决传统起泡剂添加方式存在的无选择性吸附等弊端,利用高速运动采集系统分析了仲辛醇、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和空气分别在不同汽化温度下成泡的热/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随汽化温度升高,气泡宽纵比逐渐增大,气泡的体积逐渐减小,不同药剂汽化成泡体积由大到小为空气>仲辛醇>MIBC,气泡表面张力和附加压力随汽化温度升高而降低是气泡宽纵比和体积变化的主因。气泡上浮末速随汽化温度升高而减小,且到达稳定末速的时间缩短。气泡动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汽化温度下,仲辛醇汽化成泡的动能大于MIBC,气泡的表面能、动能与势能之和随汽化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气泡 起泡剂 温度效应 表面能 气泡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组分对智能分选X射线识别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金波 尹建强 +7 位作者 杨晨光 周伟 朱宏政 张勇 史苘桧 曾秋予 郭永存 杨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08,共7页
针对煤和矸石智能分选过程中的分离依据问题,利用X射线识别矿物原理,结合图像灰度值提取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矿物及煤炭在不同尺度及密度情况下的灰度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一矿物及混合矿物的灰度值随其厚度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针对煤和矸石智能分选过程中的分离依据问题,利用X射线识别矿物原理,结合图像灰度值提取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矿物及煤炭在不同尺度及密度情况下的灰度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一矿物及混合矿物的灰度值随其厚度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相同厚度时,矿物密度越大,其灰度值越小,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不同煤样。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单一矿物和混合矿物厚度灰度值的回归方程,其中单一矿物石墨、石英、高岭土、蒙脱石在高能区和低能区下的回归方程系数a分别为59.25、65.69、61.61、58.02和174.95、177.31、186.95、161.81;利用石墨分别与其他3种矿物混合制得石墨∶石英、石墨∶高岭土、石墨∶蒙脱石、石墨∶高岭土∶石英、石墨∶蒙脱石∶石英、石墨∶蒙脱石∶高岭土样品,其高能区和低能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51.12、156.00、153.13、152.43、152.98、151.98和193.34、201.34、192.93、191.26、194.68、193.08,并用单一矿物回归方程对混合矿物进行验证,发现灰度区间与密度区间相对应,符合X射线识别规律;不同煤种(焦煤,肥煤,气煤)的灰度值与其厚度和密度具有高度显著的规律性,且变化趋势与单一矿物和混合矿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分选 X射线 矿物组成 灰度值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尾矿制备建筑陶瓷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秀兰 田达威 +1 位作者 史苘桧 王国良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以固体废弃物钼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粘土与石英,制备出了建筑陶瓷砖,并研究了不同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陶瓷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钼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在烧成温度1165℃、保温时间120 min条件下,可制备出抗折强... 以固体废弃物钼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粘土与石英,制备出了建筑陶瓷砖,并研究了不同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陶瓷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钼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在烧成温度1165℃、保温时间120 min条件下,可制备出抗折强度为46.85 MPa、吸水率为0.43%、体积密度为2.23 g/cm^3的高性能陶瓷砖。以钼尾矿为原料制备建筑陶瓷砖,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一种产品,形成一个闭合的产品生产链,可消耗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尾矿 建筑陶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中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尾涡区特征及颗粒卷吸的影响
4
作者 朱金波 史苘桧 +4 位作者 朱宏政 何海陵 秦志千 张勇 潘高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57,共9页
为探明浮选中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及其尾涡区特征的影响,预测颗粒在浮选气泡尾涡区的卷吸概率,通过实验室自制的拟上升气泡装置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仲辛醇条件下的气泡尾涡区流场特征,分析了气泡表面流体分离行为及尾涡特征... 为探明浮选中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及其尾涡区特征的影响,预测颗粒在浮选气泡尾涡区的卷吸概率,通过实验室自制的拟上升气泡装置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仲辛醇条件下的气泡尾涡区流场特征,分析了气泡表面流体分离行为及尾涡特征;通过高速摄像系统的同步观测,研究了气泡的形态特征以及颗粒在气泡尾涡区的轨迹和分布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起泡剂浓度的增加,气泡的尺寸略有减小而长径比逐渐增大;气泡边界层分离角随起泡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存在临界分离角196.70°;气泡引起的尾涡主要集中在流场流速小于0.09 m/s的区域,气泡尾涡区高度随起泡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存在最小尾涡区临界值为气泡直径的1.06倍;颗粒在气泡尾涡区存在3种运动轨迹,颗粒卷吸的运动轨迹可以分为3个显著阶段,颗粒受力是导致其卷吸类型区别的关键因素;随着起泡剂浓度的增加,颗粒被卷吸的范围与概率逐渐减小。影响气泡尾涡及颗粒运动的临界浓度均为1.6×10^(-4)mol/L。研究结果明晰了起泡剂浓度对矿物颗粒在气泡尾涡区卷吸的机理,为微细矿物浮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气泡 尾涡 矿物颗粒 运动轨迹 卷吸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煤矸识别过程中图像分割精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尹建强 朱金波 +3 位作者 曾秋予 杨晨光 张勇 史苘桧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了提高X射线煤矸智能识别过程中机器对成像后图片矿物区域信息提取的精度,先选取煤和矸石中石墨、石英、高岭土、蒙脱石四种主要矿物,分别在X射线下成像,得到高能区、低能区成像图片,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用迭代式阈值分割、大津阈... 为了提高X射线煤矸智能识别过程中机器对成像后图片矿物区域信息提取的精度,先选取煤和矸石中石墨、石英、高岭土、蒙脱石四种主要矿物,分别在X射线下成像,得到高能区、低能区成像图片,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用迭代式阈值分割、大津阈值分割(OTSU阈值分割)、全局阈值分割、最大熵阈值分割、交叉熵阈值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同时用人工分割方法获取标准分割图像,以此图像作为评价分割精度的标准。采用DICE、RVD、VOE三种标准评价指标来评价五种算法的分割效果,根据每种算法的评价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分割精度最高的算法,再用煤和矸石做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能够成功识别并且提取出目标矿物,效果最好,交叉熵阈值分割算法效果最差,迭代式阈值分割算法效果仅次于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OTSU阈值分割算法和全局阈值分割算法分割效果次于迭代式阈值分割算法优于交叉熵阈值分割算法;煤和矸石阈值分割结果与各矿物阈值分割结果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对后续智能分选提供了良好的预处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分选 煤矸识别 X射线 灰度阈值 分割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