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带上她的眼睛》
1
作者 郭亦楠 叶从容 《世界文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作为刘慈欣创作史上的转型之作,文艺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中蕴含了丰富的空间叙事元素。以文本的空间建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空间相关的叙事手法、叙事框架以及文本意象,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揭示刘慈欣科幻创作的独特价值。As a trans... 作为刘慈欣创作史上的转型之作,文艺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中蕴含了丰富的空间叙事元素。以文本的空间建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空间相关的叙事手法、叙事框架以及文本意象,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揭示刘慈欣科幻创作的独特价值。As a transformative work in Liu Cixin’s creation history, the literary science fiction With Her Eyes employs rich spatial narrative strategies. Starting from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analyzing its spatial narrative techniques, narrative framework, and textual image is helpful to reveal the unique value of Liu Cixin’s science fiction creation at a deepe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上她的眼睛》 科幻文学 空间理论 空间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视域里的百年岭南掠影——从《三家巷》到《烟霞里》
2
作者 叶从容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41-43,共3页
经济生活是文学大厦的根基。《三家巷》和《烟霞里》均聚焦于岭南都市广州,日常生活经验建构了彼时岭南故事中最扎实的文本内涵,但对于其中的经济元素,它们所奉行的立场及叙事策略并不一致,这使不同文本所各自表征的岭南经验既呈现出某... 经济生活是文学大厦的根基。《三家巷》和《烟霞里》均聚焦于岭南都市广州,日常生活经验建构了彼时岭南故事中最扎实的文本内涵,但对于其中的经济元素,它们所奉行的立场及叙事策略并不一致,这使不同文本所各自表征的岭南经验既呈现出某些共性,又参差互补。经由经济视域考察文学文本,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实用且较独特的解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叙事 《三家巷》 《烟霞里》 岭南文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视角中的《烟霞里》
3
作者 叶从容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烟霞里》潜行了一条贯穿始终的经济叙事线索,时间上连缀起主人公田庄从出生到离世的四十余载,空间上覆盖了从内地乡村、县城、地级市到改革开放的热土珠三角。通过这条经济叙事线索,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普通中国人家的起起落落以及个... 《烟霞里》潜行了一条贯穿始终的经济叙事线索,时间上连缀起主人公田庄从出生到离世的四十余载,空间上覆盖了从内地乡村、县城、地级市到改革开放的热土珠三角。通过这条经济叙事线索,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普通中国人家的起起落落以及个体命运的荣辱悲欢背后的驱动力,为文本的解读增加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叙事 《烟霞里》 岭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从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短信文学既有传统文学的基本特点 ,也包含时尚、发展的元素 ,兼有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双重特征。
关键词 短信文学 文学特征 多元化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小说的宏大叙事——以同一美学为理论视域 被引量:3
5
作者 叶从容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8,112,共11页
文学的宏大叙事以反映宏大的社会主题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是一种服从于革命政治意识形态需要的宏大叙事,但这种叙事无论在主题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的风格上都有一种洛特曼所... 文学的宏大叙事以反映宏大的社会主题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是一种服从于革命政治意识形态需要的宏大叙事,但这种叙事无论在主题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的风格上都有一种洛特曼所谓的模式化、重复化、单一化的同一美学特征。新时期文学在坚持对宏大的社会和文化主题的关注以及对人性深度的剖析的同时,在小说中融入了一些更为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审美化的叙事元素,这使得其超越了以往的审美上的同一性缺陷,走向了一种后宏大叙事和后同一美学。无论是以前的宏大叙事,还是当下的后宏大叙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中蕴含有一种对同一化的社会本质以及普遍的精神主题的美学追求,尽管这种同一性在它们那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要有对历史、人性、意义的追求,文学的宏大叙事及其所体现的同一性的文学美学特征就有它存在的审美和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美学 宏大叙事 后同一美学 后宏大叙事 中国当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和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从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7期76-81,共6页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 在场形而上学 在场主义散文 文学在场观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素材选择看地方性经验的文学表现——以现代岭南小说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叶从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7期74-79,共6页
20世纪以来,岭南小说通过边缘性素材对地方风物、家族人事方面进行密集书写,展示了"岭南制造"特殊印记,文学再现了岭南地区文化特质,形象展示出岭南地方性文学经验的重要内容。对地方文学素材取舍的考察有助于分析边缘性文学... 20世纪以来,岭南小说通过边缘性素材对地方风物、家族人事方面进行密集书写,展示了"岭南制造"特殊印记,文学再现了岭南地区文化特质,形象展示出岭南地方性文学经验的重要内容。对地方文学素材取舍的考察有助于分析边缘性文学如何成为主流文学的补充,揭示地域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塑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地方文学经验 素材 岭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女性的母性意识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从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0-74,共5页
传统客家女性具有突出的母性意识。客家女性以奉献为核心,独特、厚重、深刻的母性情怀为客家民系的繁衍、发展作出特殊贡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山歌是传统客家女性精神世界的一面窗口,展示了充满母性光辉的客家女性风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母性意识 传统客家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方性经验的文化基因——试论当代岭南文学的言说方式 被引量:2
9
作者 叶从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75-79,共5页
岭南方言是构成岭南文学独特地方性经验的重要文化基因。地处强势方言区的岭南文学创作深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学言说方式,在风格、形式、内容等方面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地方性经验"角度考察粤... 岭南方言是构成岭南文学独特地方性经验的重要文化基因。地处强势方言区的岭南文学创作深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学言说方式,在风格、形式、内容等方面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地方性经验"角度考察粤方言影响下的岭南文学语言策略,有助于析出岭南文学言说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方言 粤方言写作 地方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解构与建构中的银幕教师形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从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4-75,共2页
当代中国电影出现过众多教师形象,经历了建构、解构及重新建构的过程,教师形象从类型化到个性化,性格刻画由单一走向多元,寓意从单一、明晰、表层化走向复杂、丰富、深刻。教师形象塑造的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审美观的演进以及作家价... 当代中国电影出现过众多教师形象,经历了建构、解构及重新建构的过程,教师形象从类型化到个性化,性格刻画由单一走向多元,寓意从单一、明晰、表层化走向复杂、丰富、深刻。教师形象塑造的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审美观的演进以及作家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但在塑造教师形象时必须关注其身份的特殊性,避免极端化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形象 解构 审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乡土散文的后现代生态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从容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3期88-93,共6页
以刘亮程、谢宗玉、任林举等为代表的新乡土散文在继承中国古典主体间性思想的基础上反思现代文明,对自然存敬畏之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文本结构传达与自然的对话、交流,在朴素的乡村语境中表达出深刻的后现代哲学... 以刘亮程、谢宗玉、任林举等为代表的新乡土散文在继承中国古典主体间性思想的基础上反思现代文明,对自然存敬畏之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文本结构传达与自然的对话、交流,在朴素的乡村语境中表达出深刻的后现代哲学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散文 后现代主义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从容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12期90-93,共4页
分析写作和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结合实际探讨怎样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高校 教学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小说宏大叙事的拆解与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从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上世纪初以来,宏大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由《子夜》开始的左翼宏大叙事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的辉煌。但这种服务于政治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显示出结构模式化、风格单一化、思想浅表化... 上世纪初以来,宏大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由《子夜》开始的左翼宏大叙事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的辉煌。但这种服务于政治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显示出结构模式化、风格单一化、思想浅表化、目的功利化的特点。新时期以来,这种宏大叙事遭到多方的质疑和拆解,很多作家通过对题材、表达方式、思想内涵诸方面的调适重构了一种新的宏大叙事,使宏大叙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大叙事 政治理性主义 消解 新时期 个性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精神价值的表征——现代岭南文学风格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从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31-34,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现代岭南文学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烙印,总体上呈现出平民化特征,成为岭南精神价值的重要表征。岭南文学整体呈现的大众化、世俗化倾向具有积极意义,披露了岭南文化背景下地方性知识与文学创作、边缘与中心既互相包含又互相消... 20世纪以来的现代岭南文学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烙印,总体上呈现出平民化特征,成为岭南精神价值的重要表征。岭南文学整体呈现的大众化、世俗化倾向具有积极意义,披露了岭南文化背景下地方性知识与文学创作、边缘与中心既互相包含又互相消解、转化的特殊关系,揭示了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现代岭南文学的基本风格,分析其基本特点、成因及启迪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学 岭南文化 平民化 地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文学世界的亲情裂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从容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第6期56-60,共5页
变异亲情是新时期文学叙事中出走的另类,它着力解构传统亲情模式,颠覆固有的亲人形象,塑造一系列"恶"的典型,从中暴露出人性隐秘且残酷的一面,弥补了长期以来当代文学人物塑造真实性、客观性方面的某些不足,提供了一批具有审... 变异亲情是新时期文学叙事中出走的另类,它着力解构传统亲情模式,颠覆固有的亲人形象,塑造一系列"恶"的典型,从中暴露出人性隐秘且残酷的一面,弥补了长期以来当代文学人物塑造真实性、客观性方面的某些不足,提供了一批具有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文学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叙事 新时期文学 人性恶 审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写作观察现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从容 《沧桑》 2007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虽已发展到较高层次,但并没能充分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开展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当前大学生写作观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对提高写作水平的不良影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写作心理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时代:高校写作教学面临新挑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从容 《写作》 2008年第10期19-22,共4页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在中小学教育界产生热烈响应。与中小学对新课标的热情解读不同,高校的反应总体上比较冷淡,不少高校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新课标为何物。当新课标指导下培养的中学生悄然踏入大学,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已在教授们的懵...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在中小学教育界产生热烈响应。与中小学对新课标的热情解读不同,高校的反应总体上比较冷淡,不少高校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新课标为何物。当新课标指导下培养的中学生悄然踏入大学,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已在教授们的懵懂之中“升级换代”。了解新课标,了解新课标时代的教育对象,方能知己知彼,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这对高校的写作教学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写作教学 新课标 教学对象 教育对象 知己知彼 因材施教 教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城市背景下岭南都市文学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从容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8-82,共5页
岭南都市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有思想深度的欠缺、题材与技巧的固定化、审美模式的单一性等等。这与岭南都市文学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岭南文化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渗透着后现代的影响。论文着重分析... 岭南都市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有思想深度的欠缺、题材与技巧的固定化、审美模式的单一性等等。这与岭南都市文学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岭南文化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渗透着后现代的影响。论文着重分析后现代背景下岭南文化浸润中的岭南都市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讨其自我超越与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都市文学 后现代主义 岭南文化 通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19
作者 叶从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关注中国当代知识女性的命运 ,塑造不同性格的知识女性形象 ,已成为新时期小说的重要审美内容。从审美意识的显示看 ,具体作品比较复杂 ,总体则表现出与时推移的变化。审美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观念主导阶段 ;张扬女性独立自主阶段 ... 关注中国当代知识女性的命运 ,塑造不同性格的知识女性形象 ,已成为新时期小说的重要审美内容。从审美意识的显示看 ,具体作品比较复杂 ,总体则表现出与时推移的变化。审美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观念主导阶段 ;张扬女性独立自主阶段 ;揭示困惑与反抗现实世俗阶段。它们构成了新时期小说塑造当代知识女性形象的三部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知识女性形象 审美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经验与岭南电影
20
作者 叶从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共2页
岭南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有过突出的表现,岭南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的岭南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延续传统、再造辉煌不可能依赖对外来模式的复制,必须立足本土文化,从地方性经验中发掘驱动力。... 岭南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有过突出的表现,岭南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的岭南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延续传统、再造辉煌不可能依赖对外来模式的复制,必须立足本土文化,从地方性经验中发掘驱动力。实践证明,传达地方性经验,再现民族化、本地化的人情世态,表现地方特色的思维方式是岭南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在全球化风潮中生存、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文学经验 岭南电影 岭南文化 后现代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