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瘀生新针法不同时间介入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患者临床观察
1
作者 叶宇旋 李忍 +1 位作者 周蔚华 黄汝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1组在溶栓后24 h加入针刺,治疗2组在溶栓后7 d加入针刺。比较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NIHSS、ADL、mR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组的NIHSS、ADL评分优于治疗2组(P<0.05),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ICAM-1、ENOS、sT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后24 h加祛瘀生新针,比在溶栓后7 d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祛瘀生新针法 针刺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健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浩涛 叶宇旋 +3 位作者 黄汝成 孔杰 张芷如 梁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936-2942,共7页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祛瘀方在经后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祛瘀方在经后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健脾祛瘀方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共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影响测量量表-6(HIT-6)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47/52),对照组为69.23%(36/52),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偏头痛发作情况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对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HIT-6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HIT-6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对HIT-6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对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滋肾健脾祛瘀方在经后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偏头痛发作情况,患者的头痛程度更轻,发作频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血液流变学指标更稳定,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健脾祛瘀方 无先兆偏头痛 肾虚血瘀证 经后期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方浩涛 叶宇旋 +4 位作者 赵贝贝 金远林 黄汝成 张芷如 梁欢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51-2456,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对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梗死性眩晕(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病人114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对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梗死性眩晕(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病人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颅底五穴治疗,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HI积分、LDL-C、Hcy均显著下降(P<0.05);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DHI积分、LDL-C、Hcy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脑血流状态,调节脂代谢,保护脑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梗死性眩晕 急性脑梗死 颅底五穴 痰瘀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方浩涛 赵贝贝 +2 位作者 金远林 叶宇旋 黄汝成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MMSE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在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治疗 祛瘀生新针法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忍 叶宇旋 周蔚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临床上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收缩,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脑缺血、缺氧等症状为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加,...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临床上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收缩,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脑缺血、缺氧等症状为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加,血管性痴呆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头针疗法对脑血流量、细胞因子、脑血流动力学及脑内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血管性痴呆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内经》中的针刺禁忌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宇旋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第11期8-9,共2页
《内经》有关针灸禁忌的论述颇多,其中《灵枢》有16篇,《素问》有12篇。《灵枢经》开卷即说:“余子万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荣其逆顺出入之会”。著书者希望针灸在治疗疾病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又恐针... 《内经》有关针灸禁忌的论述颇多,其中《灵枢》有16篇,《素问》有12篇。《灵枢经》开卷即说:“余子万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荣其逆顺出入之会”。著书者希望针灸在治疗疾病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又恐针灸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故而《灵枢·玉版》向后人提出警示:“请著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现将《内经》有关针刺禁忌的论述做一粗浅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针刺禁忌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及海马体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忍 叶宇旋 周蔚华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研究头针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及海马体胆碱能抗炎通路(CAP)的影响。方法:将9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70只,大鼠VD模型的建立使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在造模后第4周随机将造模成功的48只V... 目的:研究头针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及海马体胆碱能抗炎通路(CAP)的影响。方法:将9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70只,大鼠VD模型的建立使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在造模后第4周随机将造模成功的48只VD大鼠分为模型组、美金刚组、头针组及联合组各12只,美金刚组按体重给予美金刚灌胃,头针组采用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治疗,联合组采用头针和美金刚联合治疗,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将美金刚组用药量换算为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比较各组大鼠治疗8周时行为学评价结果。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4周时,模型组、美金刚组、头针组和联合组VD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升高(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相比于造模4周,治疗8周时各组以上指标显著改善(P<0.05),头针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美金刚组,联合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美金刚组和头针组(P<0.05)。治疗8周时,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和联合组ChAT、AChE活性显著升高,且联合组ChAT活性高于头针组(P<0.05);美金刚组、头针组和联合组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05),头针组各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美金刚组(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头针组(P<0.05);美金刚组、头针组和联合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头针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美金刚组(P<0.05),联合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头针组(P<0.05)。结论:头针针刺治疗可增强VD大鼠ChAT和AChE活性,提升乙酰胆碱代谢水平,增强CAP作用,使海马组织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组织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针 行为学 海马 胆碱能抗炎通路 炎症因子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脾同治法”论治紧张型头痛经验介绍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欢欢 叶宇旋 +5 位作者 黄星然 方浩涛 叶杰超 孔杰 黄汝成 金远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6-80,共5页
头痛病主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而致病关键在于瘀。本文基于脾与脑经络相通,治头痛当以脾胃为中心;脾主升清,清阳得养则脑清神聪;脾主运化,气血津液条达则脑窍荣畅;脾主统血,脉行得道可奉养脑窍等四个方面,倡导“脑脾同治法”论... 头痛病主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而致病关键在于瘀。本文基于脾与脑经络相通,治头痛当以脾胃为中心;脾主升清,清阳得养则脑清神聪;脾主运化,气血津液条达则脑窍荣畅;脾主统血,脉行得道可奉养脑窍等四个方面,倡导“脑脾同治法”论治紧张型头痛。常用治法有:醒脾行气开郁,活血化瘀开窍;运脾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通窍;健脾益气填髓,活血化瘀益窍。以健脾祛瘀自拟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气滞血瘀者,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阻络者,合化痰通络汤加减;血虚血瘀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脾同治法 健脾祛瘀方 紧张型头痛 经验介绍 黄汝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远林教授针灸治疗卒中后强哭强笑经验
9
作者 李艺文 邝盈妍 +4 位作者 叶宇旋 赵贝贝 李忍 陈颖 金远林(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6期1096-1097,1107,共3页
以强哭强笑为主的情志异常是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交往。西医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金远林教授认为本病以“瘀”为核心病机,提出其治疗原则以“祛瘀生新”为主、辅以“安神定志”,运用祛瘀生新针法、安神针法、... 以强哭强笑为主的情志异常是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交往。西医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金远林教授认为本病以“瘀”为核心病机,提出其治疗原则以“祛瘀生新”为主、辅以“安神定志”,运用祛瘀生新针法、安神针法、大艾条灸法治疗卒中后强哭强笑,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哭强笑 针灸 名医经验 金远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