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中NO、ET-1含量及50%PWT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意红 刘秋佳 +5 位作者 康乐蔷薇 王乾娜 刘未艾 岳增辉 贺新民 陈建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于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诱导的偏头痛(migraine,ME)大鼠模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含量及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影响,比较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和非经非...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于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诱导的偏头痛(migraine,ME)大鼠模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含量及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影响,比较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和非经非穴在治疗ME大鼠的疗效差异。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特定穴治疗组(C组)和电针非经非穴治疗组(D组),每组10只。B、C、D组按10 mg/kg臀部皮下注射NTG造模,A组臀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0 min,C组和D组分别行相应电针治疗30 min,测量各组大鼠不同阶段的50%PWT,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NO和ET-1含量。结果造模后30 min:与造模前30 min比较,B、C、D组50%PWT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30 min:与造模后30 min比较,C、D组的50%PWT显著升高(P<0.01);与D组比较,C组50%PWT显著升高(P<0.01)。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中的NO、ET-1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B组比较:C组大鼠血清中的NO、ET-1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D组大鼠血清中的NO、ET-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大鼠血清中的NO、ET-1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在治疗NTG诱导的ME大鼠模型中,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ET-1的含量,提高大鼠50%PWT,疗效明显优于电针非经非穴,该结果为临床应用电针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硝酸甘油 电针 少阳经特定穴 非经非穴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中相关神经递质及50%缩足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乾娜 刘秋佳 +6 位作者 叶意红 杨凌毓 贺新民 陈建宏 付磊 刘未艾 岳增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02-280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治疗偏头痛大鼠镇痛作用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原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的差异。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特定穴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治疗偏头痛大鼠镇痛作用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原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的差异。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特定穴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均正常饲养7天,第8天空白组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0min后捆绑束缚30min,其余3组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造模后,模型组30min后捆绑束缚30min,电针少阳经特定穴组及非经非穴组于30min后分别行相应穴位电针治疗30min。同时在纤维丝疼痛测试仪(Von frey filament)下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50%缩足阈值(50%PWT),各组大鼠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中测定血清5-HT,SP,CGR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SP,CGRP含量明显增高(P<0.01),50%PWT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少阳经特定穴组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0.01),SP,CGR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50%PWT显著提高(P<0.01),非经非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经非穴组相比,电针少阳经特定穴中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SP,CGRP含量明显增高(P<0.01),50%PWT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可显著改善偏头痛大鼠的疼痛程度,效果优于非经非穴,该研究为临床应用电针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少阳经 非经非穴 偏头痛 5-HT SP CGRP 痛阈值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及S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乾娜 刘秋佳 +5 位作者 叶意红 张亚兰 陈建宏 贺新民 刘未艾 付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选择合理方案。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穴预...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选择合理方案。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C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D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E组)共5组,每组10只。C组和E组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7天,其余各组同时段捆绑30 min,7天。A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后捆绑30 min;其余各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其中B组、C组造模30 min后捆绑30 min,D、E组造模30 min后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行为学,通过纤维丝疼痛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的50%PW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中测定血清5-HT,SP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造模后B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50%PWT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各组(CDE三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升高,SP含量降低(P<0.01);分别与C组、D组比较,E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显著升高,S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电针少阳经特定穴预防+治疗改善偏头痛大鼠疼痛程度的效果优于单纯预防性治疗和单纯发作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少阳经特定穴 偏头痛 行为学评分 50%缩足阈值 5-羟色胺 P物质
原文传递
逆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50%缩足阈值及血清中CGRP、S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秋佳 叶意红 +3 位作者 王乾娜 刘未艾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观察逆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20)、模型组(n=20)、逆电针组(n=20),每组又分为造模后30 ... 目的观察逆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20)、模型组(n=20)、逆电针组(n=20),每组又分为造模后30 min组、造模后90 min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模型组正常饲养并同电针组同时段捆绑30 min×7 d,逆电针组正常饲养并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7 d。空白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模型组、逆电针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观察治疗前、造模后大鼠行为学、50%PW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CGRP、S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50%PWT明显降低(P <0.01),行为学评分及CGRP、SP含量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逆电针组造模后50%PWT明显升高(P <0.01),CGRP、SP含量下降(P <0.01);与造模后30 min比较,模型组50%PWT造模后90 min升高(P <0.05),CGRP、SP含量无明显差异(P> 0.05),逆电针组50%PWT造模后90 min升高(P <0.05),CGRP、SP含量下降(P <0.05)。结论逆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可以下调血清中CGRP、SP的表达,减轻大鼠偏头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三叉神经末梢对CGRP、SP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从而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逆电针 少阳经特定穴 50%缩足阈值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乐蔷薇 叶意红 +1 位作者 刘秋佳 刘未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的另一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进行造模,造模21 d后按被试因素分组治疗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β及TN 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均下降(P<0.01),且隔药饼灸组效果优于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炷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饼灸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纠正IL-6、IL-1β及TN F-α的失衡,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模型 IL-6 IL-1Β TNF-Α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行为学、50%缩足阈值及血清ET、NO、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秋佳 叶意红 +5 位作者 王乾娜 刘未艾 付磊 陈建宏 贺新民 岳增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28-54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min后捆绑30min;其余各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其中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造模30min后捆绑30min,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造模30min后捆绑行电针治疗30min,每日1次,持续7d。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行为学和50%PWT,酶联免疫定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ET、CGRP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50%PWT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各治疗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ET、NO、CGRP含量降低(P<0.01);与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ET、NO、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穴可以通过下调ET、NO、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抑制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产生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从而减轻偏头痛的疼痛程度,而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的方式对ET、NO、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下调幅度最显著,缓解偏头痛的效果较单纯预防性治疗和单纯发作期治疗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少阳经穴 偏头痛 行为学评分 50%缩足阈值 内皮素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