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青黛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桦珍 黄慧 +4 位作者 黄建凡 陈咏 鄢雪梨 饶雪娥 倪峰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6年第4期6-13,共8页
目的:建立建青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不同产地青黛药材的鉴别。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m L·min-1,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建青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不同产地青黛药材的鉴别。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m L·min-1,检测波长255nm,对10批建青黛药材和8批其他省产地青黛药材进行测定,记录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建青黛药材的专属性指纹图谱,确定14个共有峰。10批建青黛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超过0.98,建青黛与其它产地青黛比较相似度低于0.25,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用于青黛的专属性鉴别,有效区别建青黛与其它不同产地青黛药材的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青黛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指纹图谱 鉴别 相似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泛昔洛韦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桦珍 陈国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法检测泛昔洛韦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高压、进样电压与时间、检测池中磷酸盐的pH值、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等测试条件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泛昔洛韦在5.0&#...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法检测泛昔洛韦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高压、进样电压与时间、检测池中磷酸盐的pH值、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等测试条件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泛昔洛韦在5.0×10-6~2.5×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检出限为3.5×10-6mol/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应用于泛昔洛韦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初步探讨了CE-ELC检测泛昔洛韦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法 泛昔洛韦 钌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扫描荧光法测定美洛昔康片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桦珍 邱彬 +2 位作者 汤水粉 陈国南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7年第1期50-55,共6页
基于美洛昔康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水解产物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利用同步扫描技术测量美洛昔康片剂含量的荧光光度分析方法,考察了硫酸的用量及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1.9×10-9mol/L,同步荧光... 基于美洛昔康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水解产物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利用同步扫描技术测量美洛昔康片剂含量的荧光光度分析方法,考察了硫酸的用量及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1.9×10-9mol/L,同步荧光峰强度与美洛昔康浓度在6.0×10-8-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本法测定片剂中美洛昔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1%(RSD=1.5%,n=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同步扫描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桦珍 周子君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棕榈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应用于不同产地棕榈子的相似性分析。方法:采用80%甲醇水浴回流提取法提取棕榈子药材中的主要成分,选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15%~0%)-乙腈(0%~15%)-0.3%... 目的:构建棕榈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应用于不同产地棕榈子的相似性分析。方法:采用80%甲醇水浴回流提取法提取棕榈子药材中的主要成分,选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15%~0%)-乙腈(0%~15%)-0.3%磷酸水溶液(8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时间90min,柱温为27℃,流速为0.80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5μl。对9批不同来源的棕榈子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结果:得到棕榈子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各批次指纹图谱及对照图谱间相似度高。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棕榈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子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亚硫酸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美洛昔康
5
作者 叶桦珍 邱彬 +1 位作者 陈璟 陈国南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0-764,共5页
基于美洛昔康在硫酸酸性介质中对KMnO4-Na2SO3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现象,建立了测定美洛昔康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美洛昔康溶液的浓度在6.0×10^-8-2.0×10^-5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4.8... 基于美洛昔康在硫酸酸性介质中对KMnO4-Na2SO3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现象,建立了测定美洛昔康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美洛昔康溶液的浓度在6.0×10^-8-2.0×10^-5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4.8×10^-8mol/L.该法用于美洛昔康片剂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美洛昔康 高锰酸钾 亚硫酸钠
原文传递
几种细胞分裂素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的增强行为研究
6
作者 叶桦珍 陈筱瑜 +2 位作者 黄建凡 陈咏 陈国南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8-731,745,共5页
研究几种细胞分裂素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增强了钌联吡啶的电化学发光,测得的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增强值与所加入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优条件下,测定玉米素、玉米素核苷... 研究几种细胞分裂素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增强了钌联吡啶的电化学发光,测得的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增强值与所加入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优条件下,测定玉米素、玉米素核苷、6-呋喃氨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等几种细胞分裂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1.0×10^(-4)、5.0×10^(-7)~1.0×10^(-4)、2.0×10^(-6)~1.0×10^(-4)、8.0×10^(-7)~5.0×10^(-5)mol·L^(-1),测定检测限均可达10^(-7)mol·L^(-1)数量级.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细胞分裂素的灵敏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 钌联吡啶 电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N^6-异戊烯基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7
作者 叶桦珍 陈国南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0-553,559,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N^6-异戊烯基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确定N^6-异戊烯基腺嘌呤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为静态猝灭;推断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在...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N^6-异戊烯基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确定N^6-异戊烯基腺嘌呤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为静态猝灭;推断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在温度为290、295、302、310 K时分别为162 143、13 400、4 326和74 353,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81 4、0.907 4、0.810 2和1.112 1,结合力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力;通过Δλ为60、15 nm时荧光同步扫描光谱的位移情况,推断出N^6-异戊烯基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使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发生了一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异戊烯基腺嘌呤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烷雌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8
作者 叶桦珍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了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己烷雌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己烷雌酚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条件下,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己烷雌酚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在1.5×10^(-6)... 本文采用了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己烷雌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己烷雌酚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条件下,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己烷雌酚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在1.5×10^(-6)-2.0×10^(-4)mol/L范围下,己烷雌酚的浓度与脉冲电流信号成线性关系,检出限是5.0×10^(-7)mol/L,相关系数为0.9913.回收率为98.5%(n=5),RSD为3.27%,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2.85% and 3.12%(n=5),对模拟血样中己烷雌酚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烷雌酚 电化学 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丹参酮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静 陈敬华 +1 位作者 叶桦珍 庄惠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10,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隐丹参酮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差示脉冲伏安对其测定的新方法。在pH4.0乙酸盐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隐丹参酮浓度在3.0×10^-8~2.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隐丹参酮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差示脉冲伏安对其测定的新方法。在pH4.0乙酸盐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隐丹参酮浓度在3.0×10^-8~2.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mol/L。玻碳电极可有效消除样品中其它组分对隐丹参酮测定的干扰,已用于实际样品中隐丹参酮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和支持向量机用于凌霄花产地鉴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燕 李颖 +3 位作者 叶桦珍 李泳宁 徐杰 林振宇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8-573,共6页
收集6个产地凌霄花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产地鉴别.运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CARS-SVM产地判别模型.将该判别模型与线性判别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簇类独立软模... 收集6个产地凌霄花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产地鉴别.运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CARS-SVM产地判别模型.将该判别模型与线性判别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3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VM模型对不同产地凌霄花样品的鉴别结果良好,经CARS提取特征波长后,波长变量数从1557减小至52,所构建的CARS-SVM模型对6个产地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较高,明显优于上述3种模型.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准确判别凌霄花的产地,为凌霄花的产地鉴别与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霄花 产地鉴别 CARS-SVM模型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二磺酸基酞菁锌 被引量:4
11
作者 庄惠生 叶桦珍 王建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 ,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二磺酸基酞菁锌 (简写为ZnPcS2 P2 )可增强Luminol H2 O2 CTAB体系的化学发光 ,据此建立了测定ZnPcS2 P2含量的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用该法测定ZnPcS2 P2 ,其范围为 2 .5× 1 0 - 7... 在碱性介质中 ,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二磺酸基酞菁锌 (简写为ZnPcS2 P2 )可增强Luminol H2 O2 CTAB体系的化学发光 ,据此建立了测定ZnPcS2 P2含量的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用该法测定ZnPcS2 P2 ,其范围为 2 .5× 1 0 - 7~ 1 .0× 1 0 - 8mol/L ,检测限为 9× 1 0 - 9mol/L ,对 1 .0× 1 0 - 7mol/L的Zn PcS2 P2 溶液进行 9次平行测定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1 .2 %。本法有一定的选择性 ,与分光光度法相比 ,灵敏度提高了 1~ 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测定 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二磺酸基酞菁锌 抗癌光敏剂 鲁米诺 肿瘤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强法测定美洛昔康新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 陈穗 +2 位作者 陈敬华 叶桦珍 耿莹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美洛昔康的荧光分析新方法。方法:10-烯丙基-3-氯磺酸基-吖啶酮(ACACR)为强荧光物质,激发波长为258 nm,发射波长为420 nm,美洛昔康的加入对其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效应。结果:荧光增强值ΔF 与美洛昔康的浓度在1.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美洛昔康的荧光分析新方法。方法:10-烯丙基-3-氯磺酸基-吖啶酮(ACACR)为强荧光物质,激发波长为258 nm,发射波长为420 nm,美洛昔康的加入对其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效应。结果:荧光增强值ΔF 与美洛昔康的浓度在1.0×10^(-6)~2.0×10^(-3)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检出限为9.54×10^(-7)g·L^(-1)。回收率为96%~103%。结论:本法用于测定美洛昔康片剂的含量,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10-烯丙基-3-氯磺酸基-吖啶酮(ACACR)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紫黄烧伤凝胶剂中冰片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筱瑜 叶桦珍 宋洪涛 《福建中医药》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紫黄烧伤凝胶剂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萘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RPX-1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20℃,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00℃。结果冰片在5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目的建立复方紫黄烧伤凝胶剂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萘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RPX-1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20℃,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00℃。结果冰片在5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回收率为98.02%,RSD为2.38%(n=9)。结论本法测定冰片的含量方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紫黄烧伤凝胶剂 冰片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雌醇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14
作者 邱彬 叶桦珍 陈国南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1-365,373,共6页
采用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炔雌醇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炔雌醇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在pH=5.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介质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炔雌醇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在1.8×10-6~1.0×... 采用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炔雌醇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炔雌醇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在pH=5.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介质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炔雌醇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在1.8×10-6~1.0×10-4mol/L下,炔雌醇的浓度与脉冲信号成线性关系,检出限是7.0×10-7mol/L.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雌醇 电化学 差分脉冲伏安法 玻碳电极
原文传递
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穗 曾婷婷 +1 位作者 叶桦珍 王兰英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增加难溶性药物美洛昔康的溶解度,为其进一步制成适宜剂型打下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显微镜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结果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成功。其包合优化工艺条件为X1=60... 目的增加难溶性药物美洛昔康的溶解度,为其进一步制成适宜剂型打下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显微镜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结果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成功。其包合优化工艺条件为X1=60℃;X2=1.2∶1;X3=90m in。美洛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是美洛昔康的15倍。结论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美洛昔康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Β-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桦珍 陈穗 +1 位作者 耿莹莹 邱彬 《海峡药学》 2005年第3期51-53,共3页
美洛昔康对Luminol电化学发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新方法.美洛昔康浓度在2.5×10-7~3.0×10-5mol·L-1范围内与发光减少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5.0&#... 美洛昔康对Luminol电化学发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新方法.美洛昔康浓度在2.5×10-7~3.0×10-5mol·L-1范围内与发光减少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5.0×10-6mol·L-1美洛昔康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4.05%.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应用于美洛昔康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 美洛昔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中诺氟沙星的浓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桦珍 黄建凡 陈少锋 《海峡药学》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尿药浓度。定量信息为337nm~347nm间二阶导数光谱峰-谷振幅值(P)。线性范围为2~18μg/ml,线性好,r=0.9999,回收率99.1%~100.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5%(n=5)。稳定... 本文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尿药浓度。定量信息为337nm~347nm间二阶导数光谱峰-谷振幅值(P)。线性范围为2~18μg/ml,线性好,r=0.9999,回收率99.1%~100.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5%(n=5)。稳定性好,日内差异RSD=0,日间差异RSD≤1.78%。本法简便易行,不必留空白尿样,无需提取分离,精密度与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二阶导数光谱法 尿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耳必净滴耳液中甲硝唑和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
18
作者 黄建凡 叶桦珍 赖广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乳酸环丙沙星 甲硝唑 滴耳液 耳必净 光度法测定 系数倍率法 吸收度 分光光度计 盐酸溶液 对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的青黛提取工艺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慧 倪峰 +4 位作者 郭丹 张月芬 鄢雪梨 饶雪娥 叶桦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建立青黛UPLC指纹图谱,用于评价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U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数目、特征指纹峰总峰面积、有效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影响青黛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萃取法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 目的建立青黛UPLC指纹图谱,用于评价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U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数目、特征指纹峰总峰面积、有效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影响青黛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萃取法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物料比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并评价提取工艺。结果 3种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溶剂均为N,N-二甲基甲酰胺,最佳提取工艺分别为加热提取法(物料比0.25 g︰30 mL,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提取法(物料比0.25 g︰30 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微波萃取法(物料比0.25 g︰30 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 min)。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微波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法的提取物的特征峰数依次为34,30,11,总峰面积依次为3 495.6,2 904.9,420.9。同时,微波萃取法得到的靛玉红含量分别为超声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法的1.63倍和22.57倍。超声提取法得到的靛蓝含量分别为微波萃取法和加热回流法的2.52倍和11.40倍。结论以U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数目、特征指纹峰总峰面积和靛玉红含量为评价指标,微波萃取法优于超声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法;以U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数目、特征指纹峰总峰面积和靛蓝含量为评价指标,超声提取法优于微波萃取法和加热回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UPLC指纹图谱 提取工艺 评价
原文传递
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慧 谭小青 +3 位作者 郭丹 张月芬 李泳宁 叶桦珍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以3-[N,N-二甲基-[2-(2-甲基丙-2-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1-磺酸内盐(SPE)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环己醇和乙二醇(EG)为致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优化单体、交... 以3-[N,N-二甲基-[2-(2-甲基丙-2-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1-磺酸内盐(SPE)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环己醇和乙二醇(EG)为致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优化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的比例等因素,考察了不同SPE含量对整体柱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在最优制备条件下,以苯酚类化合物、烷基苯类化合物和苯甲酸类化合物为分离对象,评价该整体柱的色谱性能以及分离机理。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该整体柱具有亲水、疏水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此整体柱在0.05 m L/min的流速下(线速度为0.265 mm/s)分离烷基苯类化合物时,柱效高达41000-56000 plates/m,该整体柱重现性良好,连续运行的重现性(RSD)低于1.2%。在亲水/离子交换色谱模式下,该整体柱可应用于核苷和碱基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甜菜碱 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 制备 毛细管液相色谱(c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