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PD-L1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表达的关系
1
作者 穆林松 胡志军 +5 位作者 邵林 陈建武 薛达 王海滨 刘欢欢 吕忠船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378-1389,共12页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在免疫逃逸中的变化,而对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对免疫逃逸的影响知之甚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AFs)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但...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在免疫逃逸中的变化,而对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对免疫逃逸的影响知之甚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AFs)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TAF对胃癌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将胃癌细胞株MNK45、SGC7901与TAFs非接触共培养1、3、7 d。采用q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D-L1 mRNA和蛋白表达。然后选择95例胃癌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D-L1和TAFs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PD-L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癌中PD-L1的表达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弥漫性/混合性组织学和瘤内TAFs有关。综上所述,TAFs通过提高PD-L1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株的生长。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tumour cells in immune escape, and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TME) on immune escape. Tumou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AFs) cell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ME and have speci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Fs on the expression of PD-L1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MNK45, SGC7901 were non-contact coculturing with TAFs 1, 3 and 7 d via transwell. PD-L1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using qRT-PCR and FCM. Then, 95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tissues were selected and PD-L1 and TAFs expression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D-L1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D-L1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diffuse/mixed histology and intratumoral TAFs in gastric cancers. In conclusion, TAFs promoted the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by increasing the PD-L1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PD-1/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穆林松 陈建武 +5 位作者 梁书斌 胡志军 王海滨 薛达 刘欢欢 吕忠船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123-4138,共16页
现阶段人们对非编码RNA不断研究,发现非编码RNA不仅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进展,还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这些非编码RNA可能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环形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与肿瘤有关的非编码RNA,在哺乳动物体内表... 现阶段人们对非编码RNA不断研究,发现非编码RNA不仅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进展,还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这些非编码RNA可能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环形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与肿瘤有关的非编码RNA,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能够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circRNA是一个闭合环状结构,是一种内源性的RNA分子。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很多不同来源的肿瘤疾病中发挥作用,例如:胃癌、乳腺癌、肝癌等,circRNA能够通过吸附相关的miRNA发挥作用,miRNA又影响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因此circRNA可以同时参与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我们对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王鸿彬 章忆晖 +2 位作者 王程 穆林松 吕忠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I-DLBCL)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PM)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该研究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选择2000—2020年被诊断为GI-DLBCL的患者,提取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诊断年龄、...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I-DLBCL)发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PM)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该研究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选择2000—2020年被诊断为GI-DLBCL的患者,提取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诊断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序列号、原发部位、SPM部位、治疗信息、生存时间和患者结局。评估了GI-DLBCL患者在生存因素和SPM方面的风险。使用标准化发生率(SIR)估计发生SPM的相对风险。使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Land Mark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评估总体生存率。结果共纳入8113例GI-DLBCL患者,其中710例(8.75%)发生SPM。单次原发性恶性肿瘤(OPM)组和SPM组在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化疗史及Ann Arbo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M最常见于淋巴瘤、结直肠和男性生殖系统。诊断年龄是8年随访组和8年以上随访组中患者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在8年随访组中,肿瘤分期是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P<0.05)。种族、化疗史和SPM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P<0.05)。在8年以上随访组中,男性和SPM也是患者生存率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I-DLBCL患者的性别、诊断年龄、种族和化疗史与SPM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诊断年龄、性别、种族、化疗史、分期和SPM是GI-DLBCL患者在不同时期生存组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这项研究有助于制订更有效的策略和预防措施,以便对GI-DLBCL患者进行治疗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梁书斌 林洋 +1 位作者 余翔 吕忠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会阴疝是腹内脏器通过骨盆底缺陷突出[1]。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通常是腹部会阴切除术、盆腔切除术和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盆手术的并发症。第1例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在1939年由约曼[2]报告。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 会阴疝是腹内脏器通过骨盆底缺陷突出[1]。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通常是腹部会阴切除术、盆腔切除术和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盆手术的并发症。第1例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在1939年由约曼[2]报告。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一项近十年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0.8%~12.0%[3]。临床通常表现为会阴部隆起、疼痛、不适,部分病例伴有肠梗阻。本文报告1例既往行两次腹腔镜手术的会阴疝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疝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三甲医院近7年收治阑尾炎患者现状分析
5
作者 薛达 胡志军 吕忠船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调查山东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外科近7年阑尾炎患者的收治情况,为阑尾炎患者的科学、规范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统计山东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阑尾炎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 目的调查山东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外科近7年阑尾炎患者的收治情况,为阑尾炎患者的科学、规范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统计山东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阑尾炎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患者的疗效及费用,分析阑尾炎患者的诊疗现状。结果此医院普外科近7年诊疗的阑尾炎患者共2180例,其中女性883例(40.50%),男性1297例(59.50%)。男性患者中20~29岁占比最大,占25.52%;女性患者中30~39岁占比最大,占26.0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62例(44.1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81例(31.24%),穿孔及坏疽性阑尾炎217例(9.95%),阑尾周围脓肿155例(7.11%),慢性阑尾炎165例(7.57%)。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1994例(91.47%),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49例(2.25%),置管引流术63例(2.89%),非手术治疗74例(3.39%)。不同类型阑尾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均有差异(P<0.05),其中穿孔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最高,为(16989.6±2578.9)元,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住院费用最低,为(12777.8±2055.6)元。不同治疗方式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日有差异(P<0.05),其中行置管引流术的住院费用最高,为(14955.7±1425.7)元,保守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最低,为(4225.6±935.9)元。结论该院近7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以青中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见,慢性阑尾炎最少。手术治疗是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控制不佳或延误治疗所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单纯性阑尾炎有所增加。阑尾炎的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住院费用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的临床分析(附364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忠船 郭吉田 +1 位作者 胡金晨 荆鹏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64例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早期(6h内)急诊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探查所...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64例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早期(6h内)急诊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探查所见决定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手术302例,中转手术62例。结论:急腹症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能够耐受气腹是急诊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特别对于入院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具有早期诊治,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腹腔镜术 探查 治疗 早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姑息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程 吕忠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3期2556-2560,2583,共6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和病死例数占全球的40%以上。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且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患者多已进展至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为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效果,常采用化疗、靶向...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和病死例数占全球的40%以上。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且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患者多已进展至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为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效果,常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姑息性手术治疗等。本文总结晚期胃癌的各种姑息治疗方法的现状、优势及局限性,对现行保守治疗策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旨在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为临床决策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906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忠船 郭吉田 +2 位作者 胡金晨 荆鹏程 张翼飞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12月906例患者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0°~45°体位下行拖出式腹腔镜阑... 目的:探讨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12月906例患者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0°~45°体位下行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术后1例并发切口出血,13例切口感染,无残株炎、粪漏、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较四孔法、三孔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等优点,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拖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忠船 陈红兵 +2 位作者 姜立新 郑海涛 张翼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8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散发性CRC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观察组术前、术后7 d、术后30 d的血清CEA和CA199...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散发性CRC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观察组术前、术后7 d、术后30 d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照组患者于体检时进行抽血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血清CEA和CA199的阳性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定期检测散发性CRC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的变化,评价手术疗效,为预后和术后是否复发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EA CA199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检查32例分析
10
作者 吕忠船 郭吉田 +1 位作者 荆鹏程 张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 腹腔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盆腔引流管致膀胱破裂1例
11
作者 吕忠船 张翼飞 +1 位作者 胡金晨 荆鹏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65-765,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破裂 引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阑尾炎1例
12
作者 吕忠船 郭吉田 +1 位作者 孙洪臣 荆鹏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3
作者 吕忠船 马春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套入捆绑式腺胰吻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 手术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结直肠癌的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4
作者 吕忠船 陈红兵 +3 位作者 姜立新 胡金晨 吴国长 赵大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0期133-133,136,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肿瘤标志物筛查结直肠癌的方法建立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60例选为试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CEA、CA19-9、CA72-4、CYFRA21-1四个检... 目的探究应用肿瘤标志物筛查结直肠癌的方法建立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60例选为试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CEA、CA19-9、CA72-4、CYFRA21-1四个检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数据的临床意义。结果对所有结直肠癌的患者的CEA、CA19-9、CA72-4、CYFRA21-1四项指标的检测的阳性率为61.5%、43.8%、44.9%、49.1%,所有患者四项指标的平均浓度均高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检测可以使敏感度提高到85.3%,特异性提高到100%。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指标,同时多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建立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2年十二指肠残端破裂1例
15
作者 吕忠船 孙洪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胃切除术/副作用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病因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16
作者 吕忠船 荆鹏程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31-331,共1页
目的 :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后肢缺血预处理 ( IPC)及肝脏缺血预处理 ( IPC)组家兔肝脏细胞及细胞器形态学的变化 ,并与正常组及单纯肝脏缺血再灌注 ( I... 目的 :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后肢缺血预处理 ( IPC)及肝脏缺血预处理 ( IPC)组家兔肝脏细胞及细胞器形态学的变化 ,并与正常组及单纯肝脏缺血再灌注 ( I/R)组进行比较。结果 :双后肢 IPC及肝脏 IPC组肝细胞在光镜下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变化 ,电镜观察见细胞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结构完好 ,线粒体嵴稍模糊 ,而 I/R组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膜部分破坏 ,线粒体内膜破裂 ,线粒体嵴大量减少 ,有的线粒体髓样变性 ,有的内膜模糊不清 ,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 :双后肢 IPC与肝脏 IPC具有同样的对抗 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形态学 肝脏缺血 后肢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的药效动力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华君 姜立新 +4 位作者 董国生 郭吉田 吕忠船 郑海涛 陈红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42-844,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nu/nu裸鼠经脾脏接种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建立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于10min(早期)、10天(中期)、20天(晚期)经尾静脉注射As2O3,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nu/nu裸鼠经脾脏接种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建立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于10min(早期)、10天(中期)、20天(晚期)经尾静脉注射As2O3,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裸鼠体重变化、肝转移结节的数目、大小、瘤重以及肝脏肿瘤替代率和荷瘤鼠的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及中期治疗组裸鼠肝转移结节的数目、大小、瘤重以及肝脏肿瘤替代率和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对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早期效果优于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结肠癌 肝肿瘤 继发性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吉田 吕忠船 +1 位作者 马春丽 张翼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4-405,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胰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金晨 姜立新 +3 位作者 宁进尧 吕忠船 陈红兵 郭吉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23-324,共2页
目的:总结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786例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6例均痊... 目的:总结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786例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6例均痊愈出院,无残株炎、粪漏、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LA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灵活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术 两孔法 三孔法 无钛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海涛 吕忠船 郭吉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34-337,共4页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需要再次手术处理。预防和治疗胆道并发症对提高肝移植术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需要再次手术处理。预防和治疗胆道并发症对提高肝移植术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肝动脉血栓形成后胆道并发症、活体部分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T管相关胆道并发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道并发症和动脉窃血综合征相关胆道并发症等。ERCP可作为胆道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第1步。PTC、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肝管空肠吻合及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胆道并发症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