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闪墙在束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和宇 戴光曦 钱兴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93-398,共6页
在HIRFL通用散射室的终端调试时完成了0°附近Pilot U塑闪墙的性能测量,给出了位置分辨为Δx=3cm,时间分辨为600ps,并能分辨出Z≤6的几种主要粒子,测得100×5×1cm^3的Pilot U有效光速为16.37cm/ns,有效衰减长度为92.4cm,... 在HIRFL通用散射室的终端调试时完成了0°附近Pilot U塑闪墙的性能测量,给出了位置分辨为Δx=3cm,时间分辨为600ps,并能分辨出Z≤6的几种主要粒子,测得100×5×1cm^3的Pilot U有效光速为16.37cm/ns,有效衰减长度为92.4cm,并解决了同一条塑闪在0°附近的粒子多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闪烁体 位置分辨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定中的RIBLL实验装置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和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7-144,共8页
建议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R I B L L)上建设3 套装置: 直接反应精细测量装置, 用来对放射性束的粒子的运动轨迹逐一进行跟踪, 以及对粒子的电荷态、核电荷数、质量数和能量进行精确跟踪, 从而得到核反应和核结构的准确信息... 建议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R I B L L)上建设3 套装置: 直接反应精细测量装置, 用来对放射性束的粒子的运动轨迹逐一进行跟踪, 以及对粒子的电荷态、核电荷数、质量数和能量进行精确跟踪, 从而得到核反应和核结构的准确信息; 磁谱探测系统, 它是由一个二极磁铁和相关真空室组成, 一方面它是一个谱仪系统, 用来分离原始放射性主束和次级反应产物, 进行粒子种类和能量的测量, 另一方面, 还可以用来研究放射性核的电磁矩和基态组态; 奇异衰变的4π探测装置是由5套大面积位置灵敏薄片硅探测器和 Cs I( Tl)组成的望远镜组, 可覆盖整个探测空间的60% ~70% ,外加多个塑料中子探测器或 γ探测器, 用来测量奇异核和蒸发余核的关联粒子发射, 寻找和测量奇异的放射性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物理 核反应 核结构 同位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出射角关联函数的核时钟方法
3
作者 吴和宇 戴光曦 +2 位作者 贺智勇 李祖玉 靳根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38-542,共5页
建立了用出射运动学测量级联事件时间差的"核时钟"方法.不同级联出射道的粒子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出射粒子在出射的过程中改变出射方向.以质量对称三分裂为例,给出角关联函数谱的形状随出射粒子的发射时间差变化而变化.直接证明了... 建立了用出射运动学测量级联事件时间差的"核时钟"方法.不同级联出射道的粒子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出射粒子在出射的过程中改变出射方向.以质量对称三分裂为例,给出角关联函数谱的形状随出射粒子的发射时间差变化而变化.直接证明了25MeV/uAr+Au三裂变的级联出射断点时间差τ为~1000fm/c的结果,而60MeV/u时τ为~100fm/c,给出了热核激发能升高、τ减小、从级联裂变到多重碎裂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函数 级联衰变 核时钟 对称三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π几何三分裂探测效率的研究
4
作者 吴和宇 戴光曦 蔡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6-80,共5页
用蒙特卡罗模拟三裂变过程,对^(16)O+^(197)Au、^(16)O+^(209)Bi系统中能区产生的高温复合核质量对称三分裂和对称裂变的前2π几何探测过程径迹探测效率与能量关系的几何因子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中的三叉、二叉数目和实... 用蒙特卡罗模拟三裂变过程,对^(16)O+^(197)Au、^(16)O+^(209)Bi系统中能区产生的高温复合核质量对称三分裂和对称裂变的前2π几何探测过程径迹探测效率与能量关系的几何因子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中的三叉、二叉数目和实际空间三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三分裂 对称二裂变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探测器的厚度确定及CsI(Tl)的刻度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志勇 段利敏 +9 位作者 吴和宇 靳根明 李祖玉 张保国 王宏伟 肖志刚 柳永英 王素芳 诸永泰 胡荣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8-472,共5页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发射带电粒子在硅半导体中的最大能量沉积 ,利用带电粒子在硅半导体中的阻止本领曲线 ,同时实现半导体探测器的厚度确定及与之组合的CsI(Tl)
关键词 能量刻度 半导体探测器 厚度 碘化铯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带电粒子鉴别的BGO探测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祖玉 靳根明 +6 位作者 张保国 漆玉金 吴和宇 贺智勇 罗清政 文万信 戴光曦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报道了BGO晶体作为带电粒子探测器的制作、测试结果,并在核物理实验中与Si(Au)穿透型探测器一起组成ΔE-E探测器望远镜,对带电粒子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探测器系统有较高的粒子鉴别能力。
关键词 带电粒子 晶体材料 BGO探测器 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核反应的余核测量与分布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志刚 吴和宇 +10 位作者 李祖玉 王宏伟 靳根明 段利敏 张保国 胡荣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7,共4页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成功地鉴别了余核 ,并得到了反应的线性动量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核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线性动量转移 中能核反应 测量 分布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小信号处理与QDC门信号产生逻辑插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弘 李小刚 +5 位作者 朱海东 马晓莉 殷玮玮 李祖玉 靳根明 吴和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多路小幅度信号处理快电子学逻辑插件 ,它可接收≥ 4 0 m V的小幅度输入信号而产生 32路标准 ECL互补输出逻辑信号。该插件的输出信号主要用作 QDC的门控信号。该插件还具有多路触发鉴别功能。该插件的研制成... 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多路小幅度信号处理快电子学逻辑插件 ,它可接收≥ 4 0 m V的小幅度输入信号而产生 32路标准 ECL互补输出逻辑信号。该插件的输出信号主要用作 QDC的门控信号。该插件还具有多路触发鉴别功能。该插件的研制成功为重离子核物理实验高速、高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 小幅度信号处理 QDC门信号产生 逻辑插件 核物理实验 快电子学 快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核反应中反应平面的确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志勇 靳根明 +1 位作者 诸永泰 吴和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介绍并分析了中高能核反应过程中与反应平面相关的可观测量 ,以及确定核反应平面的各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裂变碎片方位角测量、类弹碎片测量、动量流球形张量、横向动量的方向性、方位角关联和Fourier谐波分析等 .
关键词 反应平面 统计发射 动力学发射 中能核反应 重离子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核反应中碰撞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志勇 靳根明 +1 位作者 诸永泰 吴和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0-84,共5页
介绍了中高能核反应过程中与碰撞参数相关的可观测量 .确定碰撞参数的各种方法 ,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包括约化线性动量转移、带电离子多重性、横向动量的方向性、横向动能和纵向动能的比 Erat、 Zbound和椭圆流参量 .
关键词 碰撞参数 统计 动力学发射 中能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伟 肖志刚 +15 位作者 吴和宇 段利敏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陈克良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7-419,439,共4页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 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束流线 β^延发粒子衰变 飞行时间 ^能损 半衰期 在束测量方法 Β射线 探测器 钠20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宏伟 肖志刚 +8 位作者 柳永英 吴和宇 魏志勇 段利敏 李祖玉 张保国 靳根明 卢朝晖 王素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3,共5页
对用于放射性次级束测量的大面积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PSD)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选择实验中电子线路的脉冲成形时间 ,并改进数据处理方法 ,即主放大器的成形时间常数要大于6 μs,而位置路的时间常数约为 0 .5— 1μs ,且在位置公式中... 对用于放射性次级束测量的大面积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PSD)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选择实验中电子线路的脉冲成形时间 ,并改进数据处理方法 ,即主放大器的成形时间常数要大于6 μs,而位置路的时间常数约为 0 .5— 1μs ,且在位置公式中使用能量信号作为分母 ,测试得到了较好的位置分辨和能量分辨及线性。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位置分辨 能量分辨 性能测试 低能放射性束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O(α,γ)^(20)Ne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宏伟 靳根明 +10 位作者 吴和宇 张保国 肖志刚 段利敏 魏志勇 李祖玉 胡荣江 王素芳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9,共7页
讨论了目前16O(α ,γ) 2 0 Ne反应的实验研究工作 ,并对2 0 Na β+—→2 0 N →16O +α的β+ 缓发衰变α能谱的相对强度值同文献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低能激发能级、共振强度及其对共振截面的贡献、S因子的理论研究 .
关键词 氦燃料 β^+缓发α衰变 激发能级 反应率 实验研究 共振强度 恒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放射性核束进行弹性散射实验的一种角分布归一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5 位作者 诸永泰 张保国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胡荣江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转换 ,再进行选择判断 ,得到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通过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推算到整个空间 ,得到实际的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弹性散射 角分布 几何探测效率 归一化方法 探测器 布局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物理实验数据的离线分析程序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志刚 姚楠 +3 位作者 王宏伟 靳根明 吴和宇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FortranPowerStation环境下编制了一用于多参数核物理实验的离线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并提供用户子程序调用入口 ,完成所需的event by event分析计算 ,并提供多边形条件、二维谱线性化、软件分除、计数器... 在FortranPowerStation环境下编制了一用于多参数核物理实验的离线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并提供用户子程序调用入口 ,完成所需的event by event分析计算 ,并提供多边形条件、二维谱线性化、软件分除、计数器、谱累加等常用功能函数。程序可用来完成原始数据的挑选、压缩和物理分析等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by-event 功能函数 离线分析程序 核物理实验 实验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置分辨平行板雪崩室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8 位作者 张金霞 张保国 凤莹 谭继廉 胡荣江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诸永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6,99,共4页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Cf裂变源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得到Δx=Δy=1mm的位置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室 位置分辨 分块结构 探测器 入射粒子探测 加速器 放射性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关联测量中的一种能量刻度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利敏 李祖玉 +6 位作者 靳根明 贺智勇 张保国 吴和宇 罗清政 文万信 戴光曦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55-459,共5页
在粒子关联测量中,利用探测到的非稳态粒子的衰变产物,对探测器组进行能量刻度的修正,可以使探测器组的能量刻度达到一个较高的相对精度。这对于广泛应用于中高能核反应中而又难于准确刻度的闪烁体探测器,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对刻度的... 在粒子关联测量中,利用探测到的非稳态粒子的衰变产物,对探测器组进行能量刻度的修正,可以使探测器组的能量刻度达到一个较高的相对精度。这对于广泛应用于中高能核反应中而又难于准确刻度的闪烁体探测器,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对刻度的检验和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刻度 非稳态粒子 相对速度 闪烁体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eV/u^(20)Na+^(208)Pb→p+^(19)Ne+^(208)Pb反应的探测效率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志刚 张保国 +1 位作者 靳根明 吴和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用半经典模型考虑20Na+208Pb→p+19Ne+208Pb的Coulomb解离过程。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前角放置的望远镜阵列对Coulomb解离碎片的探测效率。讨论了天体环境下p+19Ne→20Na俘获反... 用半经典模型考虑20Na+208Pb→p+19Ne+208Pb的Coulomb解离过程。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前角放置的望远镜阵列对Coulomb解离碎片的探测效率。讨论了天体环境下p+19Ne→20Na俘获反应道的低能级共振截面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子 虚光子 核相互作用 核反应 Coulomb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望远镜探测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祖玉 吴和宇 +10 位作者 肖志刚 靳根明 张保国 段利敏 王宏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胡荣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170,共4页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高能量分辨、高质量分辨 (对1 6 OΔA/ A =3.1 % )、大能量范围 (例如 ,对于氧粒子为 1 2~ 60 Me V/ amu) ,可对直到硫的粒子进行同位素鉴别 ,能较好地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探测器 同位素鉴别 热核同位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17N轰击^9Be和^197Au靶的中子发射
20
作者 华辉 江栋兴 +12 位作者 李湘庆 钱涛 吴和宇 靳根明 詹文龙 段利敏 郭忠言 李祖玉 王淑芳 张保国 肖志刚 王宏伟 胡佩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用飞行时间技术测得33.4MeV/u 17N与9Be和197Au靶发生核反应时在不同角度出射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包含两种不同组分:聚焦于束流方向的狭窄角分布和扩展在宽角度范围的分布。对能量和角度积分获得对于9Be和197Au靶的发射中子总截面分... 用飞行时间技术测得33.4MeV/u 17N与9Be和197Au靶发生核反应时在不同角度出射的中子能谱。中子角分布包含两种不同组分:聚焦于束流方向的狭窄角分布和扩展在宽角度范围的分布。对能量和角度积分获得对于9Be和197Au靶的发射中子总截面分别为(15.2±1.7)×10-28m2和(120±20)×10-28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中子能谱 角分布 发射中子总截面 氮17 铍9靶 金197靶 中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