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1 位作者
张小敏
庞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用水稻敏感品种TN1和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Mudgo ,ASD7和RathuHeenati饲养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 gens) ,研究不同品种对褐飞虱体内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在 3种抗性品种上饲养...
用水稻敏感品种TN1和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Mudgo ,ASD7和RathuHeenati饲养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 gens) ,研究不同品种对褐飞虱体内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在 3种抗性品种上饲养一代后 ,其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种上的试虫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 ,取食Mudgo和ASD7的雌成虫之间酯酶活性达到显著性差异 ;取食Mudgo和RuthuHeenati的雄成虫酯酶的Km 值分别为取食TN1的 2 78和 2 5 8倍。褐飞虱体内酯酶活性还因其生物型的不同而异。对褐飞虱生物型 1和生物型 2个体酯酶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 ,生物型 2的雌、雄成虫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生物型 1的。研究还表明 ,在ASD7与RathuHeenati上饲养一代后 ,褐飞虱雌、雄成虫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取食TN1和Mudgo的个体 ,但抗性品种对褐飞虱成虫的多功能氧化酶氧 脱甲基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因此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因品种的特性 ,代谢酶的类型 ,甚至褐飞虱的性别而异。文中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酯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多功能氧化酶
酶活性
品种
代谢酶
生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1 位作者
邓新平
吴世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6,共4页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南美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南美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 ,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 ,在 2 0~ 2 5℃的适温范围下 ,南美斑潜蝇有着很强的种群增长能力 ,而 2 7 5℃以上的温度条件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迄今为止 ,该害虫在中国虽为局部分布 ,但在一些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容易暴发成灾 ,这可能与其温度适应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实验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及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周亦红
姜卫华
+1 位作者
赵志模
邓新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76-1284,共9页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两种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 ,计算了主要...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两种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 ,计算了主要的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 ,且两种斑潜蝇对温度的适应特性有着明显差异。美洲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 ,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群的发育、生存及繁殖 ;而南美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相对较窄 ,且适温范围明显偏低 ,高温不利于种群的增长 ;在各自的适温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进展:致害性变异的遗传机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能够“克服”水稻抗性的褐飞虱生物型的出现 ,是目前水稻育种及害虫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探明褐飞虱生物型的形成机制 ,许多学者致力于生物型致害性的遗传学研究 ,然而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一致。该文综述了有关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
能够“克服”水稻抗性的褐飞虱生物型的出现 ,是目前水稻育种及害虫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探明褐飞虱生物型的形成机制 ,许多学者致力于生物型致害性的遗传学研究 ,然而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一致。该文综述了有关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争论较多的 3个方面 ,即生物型致害性的稳定性 ,致害性的遗传机制 ,以及生物型的形成机制 ,并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致害性
遗传机制
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同龄幼虫种内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同龄幼虫的种内竞争。结果表明 ,随着 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 ,2种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及平均蛹重均逐渐下降 ,但密度对成虫性比无明显影响 ;2种斑潜蝇蛹存活率及雌性比随平均蛹重的增...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同龄幼虫的种内竞争。结果表明 ,随着 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 ,2种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及平均蛹重均逐渐下降 ,但密度对成虫性比无明显影响 ;2种斑潜蝇蛹存活率及雌性比随平均蛹重的增加而增大 ,但最高级别的蛹存活率反而有所下降。比较分析表明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幼虫
种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飞虱对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个体致害性指标
被引量:
4
6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在 2 8± 1℃下 ,观测了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羽化 2 4h内短翅型雌成虫在敏感水稻品种TN1及抗性品种Mudgo上的寿命及体重增量。结果表明 ,取食抗性品种时 ,试虫的平均增重与寿命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寿命在 7天内的个体 ,存...
在 2 8± 1℃下 ,观测了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羽化 2 4h内短翅型雌成虫在敏感水稻品种TN1及抗性品种Mudgo上的寿命及体重增量。结果表明 ,取食抗性品种时 ,试虫的平均增重与寿命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寿命在 7天内的个体 ,存活期间平均体重增量为负值 ,而存活 7天以上的个体则平均增重明显。进一步研究了初羽化的褐飞虱长翅型雌成虫在TN1及Mudgo上取食第 1~ 4天的体重增量、寿命及产卵量 ,结果发现试虫在Mudgo上的这 3个生物学参数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其中 ,寿命及体重增量较好地反映出害虫个体对抗性品种的致害能力 ,可作为个体致害性指标。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将羽化后在Mudgo上存活 7天以上或最初 4天内体重增量大于 0 1mg的雌成虫定为能够致害该抗性品种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抗性品种Mudgo
个体致害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 4个形态指标中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 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 ,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 ,难以作为这...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 4个形态指标中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 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 ,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 ,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幼虫
分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美洲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试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美洲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试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 ,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条件为 2 7.5℃~ 30℃。在适温条件下 ,美洲斑潜蝇发育快 ,存活率高 ,繁殖力强 ,种群增长迅速 ,在其他适宜环境条件的配合下 ,该害虫极易爆发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
被引量:
22
9
作者
高东迎
刘蔼民
+4 位作者
周亦红
程艳军
向阳海
孙立华
翟文学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Xa 2 5是从体细胞突变体HX 3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花药培养构建了 0 2 4 2 8(粳稻 )和HX 3(籼稻 )的双单倍体 (DH)群体 ,该群体包含了 12 9个稳定株系 ,以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白叶枯病的代表菌株浙173对DH群体进行抗病性...
Xa 2 5是从体细胞突变体HX 3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花药培养构建了 0 2 4 2 8(粳稻 )和HX 3(籼稻 )的双单倍体 (DH)群体 ,该群体包含了 12 9个稳定株系 ,以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白叶枯病的代表菌株浙173对DH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 ,抗病株系数和感病株系数分别为 6 2和 6 7。共选用覆盖水稻 12条染色体的 30 0对SSR引物对 0 2 4 2 8和HX 3进行多态性分析 ,有 74对引物在双亲之间表现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引物对DH群体进行连锁分析 ,从而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 2 5定位到第 4染色体长臂末端的两个SSR标记RM6 74 8和RM 115 3之间 ,连锁距离分别为 9 3cM和 3 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定位
体细胞突变体
水稻白叶枯病
Xa-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潜蝇抗药性的几种监测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丁伟
周亦红
赵志模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结合农药生测的实践和关于斑潜蝇抗药性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分别采用浸叶法、植株喷药法、药膜法、点滴法及黄板粘卡法等测定斑潜蝇幼虫及成虫抗药性的方法 。
关键词
斑潜蝇
抗药性
生物测定
抗性检测
蔬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永毅
周亦红
刘怀
《植物医生》
1996年第6期16-16,共1页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张永毅,周亦红,刘怀(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北碚630716)供试药剂选用重庆市农药厂生产的30%蚜螨灵乳油;15%啮螨酮可湿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地点选在西南农业大学16年生的桔...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张永毅,周亦红,刘怀(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北碚630716)供试药剂选用重庆市农药厂生产的30%蚜螨灵乳油;15%啮螨酮可湿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地点选在西南农业大学16年生的桔园。分隔选择树势及桔全爪螨发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螨灵
桔全爪螨
害虫
防治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特的昆虫化石──琥珀昆虫
12
作者
丁伟
赵志模
周亦红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6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昆虫化石
琥珀昆虫
形成
研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
13
作者
丁伟
周亦红
邓新平
《植物医生》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农药丁伟周亦红邓新平(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400716)随着人们对杀虫剂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视,杀虫剂与环境中非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农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生物因子有光、...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农药丁伟周亦红邓新平(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400716)随着人们对杀虫剂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视,杀虫剂与环境中非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农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生物因子有光、热、空气和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其中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光敏化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湿度对嗜虫书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10
14
作者
王进军
赵志模
+2 位作者
郭依泉
周亦红
周晨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嗜虫书虱以全麦粉及酵母粉作饲料时,其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16℃,306.75日度。在20—35℃范围内,世代存活率、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成虫产卵量较高,高低温区均呈下降趋势。理论上29.55...
嗜虫书虱以全麦粉及酵母粉作饲料时,其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16℃,306.75日度。在20—35℃范围内,世代存活率、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成虫产卵量较高,高低温区均呈下降趋势。理论上29.55℃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高湿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湿度低于60%时,各虫态均不能发育存活。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虫书虱
生长发育
繁殖
温度
湿度
仓储害虫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下嗜虫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
12
15
作者
王进军
周晨曦
+2 位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郭依泉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6种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嗜虫书虱各虫态的存活率及成虫的繁殖力,进而组建了嗜虫书虱在6种恒温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卵期孵化率在25℃中最高,在35℃中则明显下降。若虫期存活率以28℃中为最高,30℃...
在6种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嗜虫书虱各虫态的存活率及成虫的繁殖力,进而组建了嗜虫书虱在6种恒温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卵期孵化率在25℃中最高,在35℃中则明显下降。若虫期存活率以28℃中为最高,30℃次之。在6种温度中的世代存活率和雌虫平均产卵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在试验范围内的种群增长指数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方程表示。在20℃~35℃范围内,种群世代数量都是上升的趋势,在最适温度下繁殖一代,种群数量约增加7.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虫书虱
温度
生命表
储粮
害虫
原文传递
柑橘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期预测简报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永毅
吴世源
+2 位作者
赵志模
邓新平
周亦红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年第7期7-9,共3页
利用矢尖蚧卵发育进度分级的方法,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结果表明,矢尖蚧从 3月初日均温度达 11℃时,陆续开始产卵,卵期 35~ 42 d,产卵高峰日 (三级卵占 50%以上 )再往后推迟 20 d,即为幼蚧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该预测方法...
利用矢尖蚧卵发育进度分级的方法,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结果表明,矢尖蚧从 3月初日均温度达 11℃时,陆续开始产卵,卵期 35~ 42 d,产卵高峰日 (三级卵占 50%以上 )再往后推迟 20 d,即为幼蚧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该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仅相差 1~ 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尖蚧
预测预报
卵发育进度分级法
第一代
发生期
柑橘害虫
原文传递
题名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张小敏
庞超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基金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J2 0 0 0 0 162 )
文摘
用水稻敏感品种TN1和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Mudgo ,ASD7和RathuHeenati饲养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 gens) ,研究不同品种对褐飞虱体内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在 3种抗性品种上饲养一代后 ,其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种上的试虫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 ,取食Mudgo和ASD7的雌成虫之间酯酶活性达到显著性差异 ;取食Mudgo和RuthuHeenati的雄成虫酯酶的Km 值分别为取食TN1的 2 78和 2 5 8倍。褐飞虱体内酯酶活性还因其生物型的不同而异。对褐飞虱生物型 1和生物型 2个体酯酶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 ,生物型 2的雌、雄成虫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生物型 1的。研究还表明 ,在ASD7与RathuHeenati上饲养一代后 ,褐飞虱雌、雄成虫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取食TN1和Mudgo的个体 ,但抗性品种对褐飞虱成虫的多功能氧化酶氧 脱甲基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因此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因品种的特性 ,代谢酶的类型 ,甚至褐飞虱的性别而异。文中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酯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多功能氧化酶
酶活性
品种
代谢酶
生物型
Keywords
Nilaparvata lugens
biotype
rice varieties
metabolism enzymes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吴世源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6,共4页
文摘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南美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 ,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 ,在 2 0~ 2 5℃的适温范围下 ,南美斑潜蝇有着很强的种群增长能力 ,而 2 7 5℃以上的温度条件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迄今为止 ,该害虫在中国虽为局部分布 ,但在一些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容易暴发成灾 ,这可能与其温度适应特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实验种群
Keywords
Liriomyza huidobrensis
temperature
population increase<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及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周亦红
姜卫华
赵志模
邓新平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76-128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No.0 2 0 60 0 1 3 9)资助项目
文摘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两种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 ,计算了主要的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 ,且两种斑潜蝇对温度的适应特性有着明显差异。美洲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 ,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群的发育、生存及繁殖 ;而南美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相对较窄 ,且适温范围明显偏低 ,高温不利于种群的增长 ;在各自的适温条件下 。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Keywords
temperature
population increase
Lilapavata sativae
Lilapavata huiolobrensis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进展:致害性变异的遗传机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基金
"973"国家重点基金研究项目资助 (J2 0 0 0 0 162 )
文摘
能够“克服”水稻抗性的褐飞虱生物型的出现 ,是目前水稻育种及害虫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探明褐飞虱生物型的形成机制 ,许多学者致力于生物型致害性的遗传学研究 ,然而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一致。该文综述了有关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争论较多的 3个方面 ,即生物型致害性的稳定性 ,致害性的遗传机制 ,以及生物型的形成机制 ,并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致害性
遗传机制
稻区
Keywords
Nilaparvata lungens (Stl), biotype, virulence, genetic mechanism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同龄幼虫种内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文摘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同龄幼虫的种内竞争。结果表明 ,随着 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 ,2种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及平均蛹重均逐渐下降 ,但密度对成虫性比无明显影响 ;2种斑潜蝇蛹存活率及雌性比随平均蛹重的增加而增大 ,但最高级别的蛹存活率反而有所下降。比较分析表明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幼虫
种内竞争
Keywords
Liriomyza sativae
Liriomyza huidobrensis
larval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分类号
S41-30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飞虱对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个体致害性指标
被引量:
4
6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J2 0 0 0 0 16 2 )
文摘
在 2 8± 1℃下 ,观测了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羽化 2 4h内短翅型雌成虫在敏感水稻品种TN1及抗性品种Mudgo上的寿命及体重增量。结果表明 ,取食抗性品种时 ,试虫的平均增重与寿命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寿命在 7天内的个体 ,存活期间平均体重增量为负值 ,而存活 7天以上的个体则平均增重明显。进一步研究了初羽化的褐飞虱长翅型雌成虫在TN1及Mudgo上取食第 1~ 4天的体重增量、寿命及产卵量 ,结果发现试虫在Mudgo上的这 3个生物学参数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其中 ,寿命及体重增量较好地反映出害虫个体对抗性品种的致害能力 ,可作为个体致害性指标。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将羽化后在Mudgo上存活 7天以上或最初 4天内体重增量大于 0 1mg的雌成虫定为能够致害该抗性品种的个体。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抗性品种Mudgo
个体致害性指标
Keywords
Nilaparvata lugens
rice
Mudgo
individual virulence index
分类号
Q965.9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文摘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 4个形态指标中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 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 ,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 ,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幼虫
分龄
Keywords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L. huidobrensis (Blanchard)
larva
instar distinguishing
分类号
Q969.464.2 [生物学—昆虫学]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委应急性重点项目
文摘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美洲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试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 ,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条件为 2 7.5℃~ 30℃。在适温条件下 ,美洲斑潜蝇发育快 ,存活率高 ,繁殖力强 ,种群增长迅速 ,在其他适宜环境条件的配合下 ,该害虫极易爆发成灾。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Keywords
Lripmyza sativae
temperature
population increase
分类号
Q969.464.2 [生物学—昆虫学]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
被引量:
22
9
作者
高东迎
刘蔼民
周亦红
程艳军
向阳海
孙立华
翟文学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与生理所
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药物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30 2 0 0 1 72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编号 :BK2 0 0 1 2 1 4)
江苏省创新人才项目资助 (编号 :BK2 0 0 2 41 9)~~
文摘
Xa 2 5是从体细胞突变体HX 3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花药培养构建了 0 2 4 2 8(粳稻 )和HX 3(籼稻 )的双单倍体 (DH)群体 ,该群体包含了 12 9个稳定株系 ,以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白叶枯病的代表菌株浙173对DH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 ,抗病株系数和感病株系数分别为 6 2和 6 7。共选用覆盖水稻 12条染色体的 30 0对SSR引物对 0 2 4 2 8和HX 3进行多态性分析 ,有 74对引物在双亲之间表现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引物对DH群体进行连锁分析 ,从而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 2 5定位到第 4染色体长臂末端的两个SSR标记RM6 74 8和RM 115 3之间 ,连锁距离分别为 9 3cM和 3 0cM。
关键词
分子定位
体细胞突变体
水稻白叶枯病
Xa-25
Keywords
molecular mapping
somaclonal mutant
bacterial blight
Xa-25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潜蝇抗药性的几种监测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丁伟
周亦红
赵志模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摘
本文结合农药生测的实践和关于斑潜蝇抗药性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分别采用浸叶法、植株喷药法、药膜法、点滴法及黄板粘卡法等测定斑潜蝇幼虫及成虫抗药性的方法 。
关键词
斑潜蝇
抗药性
生物测定
抗性检测
蔬菜害虫
分类号
S481.4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永毅
周亦红
刘怀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物医生》
1996年第6期16-16,共1页
文摘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张永毅,周亦红,刘怀(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北碚630716)供试药剂选用重庆市农药厂生产的30%蚜螨灵乳油;15%啮螨酮可湿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地点选在西南农业大学16年生的桔园。分隔选择树势及桔全爪螨发生程度...
关键词
蚜螨灵
桔全爪螨
害虫
防治
药效试验
分类号
S436.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特的昆虫化石──琥珀昆虫
12
作者
丁伟
赵志模
周亦红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6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昆虫化石
琥珀昆虫
形成
研究价值
分类号
Q915.819.7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
13
作者
丁伟
周亦红
邓新平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物医生》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文摘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农药丁伟周亦红邓新平(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400716)随着人们对杀虫剂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视,杀虫剂与环境中非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农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生物因子有光、热、空气和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其中以...
关键词
杀虫剂
光敏化作用
应用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湿度对嗜虫书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10
14
作者
王进军
赵志模
郭依泉
周亦红
周晨曦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嗜虫书虱以全麦粉及酵母粉作饲料时,其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16℃,306.75日度。在20—35℃范围内,世代存活率、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成虫产卵量较高,高低温区均呈下降趋势。理论上29.55℃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高湿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湿度低于60%时,各虫态均不能发育存活。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关键词
嗜虫书虱
生长发育
繁殖
温度
湿度
仓储害虫
Keywords
Liposcelis entomophila,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分类号
S379.5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温度下嗜虫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
12
15
作者
王进军
周晨曦
周亦红
赵志模
郭依泉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出处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9-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6种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嗜虫书虱各虫态的存活率及成虫的繁殖力,进而组建了嗜虫书虱在6种恒温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卵期孵化率在25℃中最高,在35℃中则明显下降。若虫期存活率以28℃中为最高,30℃次之。在6种温度中的世代存活率和雌虫平均产卵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在试验范围内的种群增长指数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方程表示。在20℃~35℃范围内,种群世代数量都是上升的趋势,在最适温度下繁殖一代,种群数量约增加7.81倍。
关键词
嗜虫书虱
温度
生命表
储粮
害虫
Keywords
liposcelis entomophila E.
temperature
life table
分类号
S379.5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Q969.37 [生物学—昆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柑橘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期预测简报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永毅
吴世源
赵志模
邓新平
周亦红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年第7期7-9,共3页
文摘
利用矢尖蚧卵发育进度分级的方法,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结果表明,矢尖蚧从 3月初日均温度达 11℃时,陆续开始产卵,卵期 35~ 42 d,产卵高峰日 (三级卵占 50%以上 )再往后推迟 20 d,即为幼蚧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该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仅相差 1~ 2 d。
关键词
矢尖蚧
预测预报
卵发育进度分级法
第一代
发生期
柑橘害虫
Keywords
Unaspis yanonensis prediction
分类号
S436.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1.19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
周亦红
韩召军
张小敏
庞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度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吴世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及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周亦红
姜卫华
赵志模
邓新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进展:致害性变异的遗传机制
周亦红
韩召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同龄幼虫种内竞争的研究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褐飞虱对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个体致害性指标
周亦红
韩召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
高东迎
刘蔼民
周亦红
程艳军
向阳海
孙立华
翟文学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斑潜蝇抗药性的几种监测方法
丁伟
周亦红
赵志模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30%蚜螨灵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
张永毅
周亦红
刘怀
《植物医生》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独特的昆虫化石──琥珀昆虫
丁伟
赵志模
周亦红
《昆虫知识》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
丁伟
周亦红
邓新平
《植物医生》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温度、湿度对嗜虫书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王进军
赵志模
郭依泉
周亦红
周晨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0
原文传递
15
不同温度下嗜虫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王进军
周晨曦
周亦红
赵志模
郭依泉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6
12
原文传递
16
柑橘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期预测简报
张永毅
吴世源
赵志模
邓新平
周亦红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