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甘薯品种幼苗耐镉差异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1
作者 尉贇 廖乐琴 +10 位作者 刘乃榕 陈丰酆 张利敏 张贺 龙伟 刘洪青 庞博 朱洪庆 周全卢 李婷 康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研究不同甘薯品种幼苗镉胁迫后的生理变化,通过筛选适宜在镉胁迫下种植的幼苗品种并利用耐镉差异性建立预测甘薯幼苗耐镉性的数学模型。以27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甘薯幼苗水培,研究450μmol/L镉胁迫条件下各甘薯叶片的生理响应... 为研究不同甘薯品种幼苗镉胁迫后的生理变化,通过筛选适宜在镉胁迫下种植的幼苗品种并利用耐镉差异性建立预测甘薯幼苗耐镉性的数学模型。以27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甘薯幼苗水培,研究450μmol/L镉胁迫条件下各甘薯叶片的生理响应,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进行品种筛选及耐镉性评价。在镉胁迫条件下,参试材料各生理指标含量变化不同,且不同品种甘薯幼苗的耐镉系数也不同。通过甘薯幼苗耐镉性综合评价得出,绵紫薯9号耐镉性最强,南紫薯023耐镉性最差。通过聚类分析将甘薯幼苗耐镉胁迫类型分为镉敏感型、低耐镉型、中耐镉型和高耐镉型4种。建立适宜于同等胁迫条件下其他甘薯品种幼苗耐镉性鉴定的预测方程。发现供试甘薯材料中有5个品种的甘薯幼苗属于高耐镉型,分别是绵紫薯9号、渝苏303、万薯9号、济薯26和苏薯29。这5个高耐镉型品种的甘薯幼苗在镉处理后受胁迫影响相对较小,在450μmol/L及更低镉浓度污染环境下进行甘薯栽培种植时,可优先利用。本研究开发的甘薯幼苗耐镉性预测方程可用于同等镉胁迫条件下甘薯幼苗的耐镉性评价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幼苗 耐镉性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南薯038的选育
2
作者 朱洪庆 李东波 +6 位作者 黄迎冬 杨毅 李育明 何素兰 周全卢 姚平 李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南薯038是以广薯87为母本,以秦薯5号为父本杂交后筛选培育出的红心鲜食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橙红色;干物质率29.23%,胡萝卜素含量32.40 mg·kg^(-1),VC含量231.0 mg·kg^(-1),熟食品质优;一般鲜薯产量2000 kg... 南薯038是以广薯87为母本,以秦薯5号为父本杂交后筛选培育出的红心鲜食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橙红色;干物质率29.23%,胡萝卜素含量32.40 mg·kg^(-1),VC含量231.0 mg·kg^(-1),熟食品质优;一般鲜薯产量2000 kg·(667 m^(2))-1左右,薯干产量550 kg·(667 m^(2))-1左右,耐贮藏,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非根腐病、茎腐病发生地区作春、夏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南薯038 红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甘薯幼苗根系的影响
3
作者 廖乐琴 李婷 +11 位作者 尉贇 刘乃榕 张利敏 张贺 龙伟 刘洪青 庞博 陈丰酆 朱洪庆 周全卢 李胜 康乐 《绿色科技》 2025年第5期83-89,共7页
以27个甘薯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水培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甘薯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对各品种根系耐... 以27个甘薯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水培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甘薯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对各品种根系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根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植株地上部分与根系干重均比对照组低;根冠比、H_(2)O_(2)含量和MDA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则有升有降。运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各指标间显著相关的耐盐指标,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D值,结果显示甘薯幼苗耐盐性较强的是‘绵紫薯9号’‘西充紫薯’‘南紫薯023’‘渝紫3号’‘渝33’;甘薯幼苗耐盐性较弱的是‘漯紫薯10号’‘南渝薯022’‘万紫9号’‘渝薯1号’‘济薯15’。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甘薯幼苗根系耐盐性,使用系统聚类将27个甘薯品种分划分成3种类型:耐盐型、中间型和盐敏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幼苗 根系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薯脱毒苗对蔗糖浓度的特异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全卢 王季春 宋朝建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2期3-5,共3页
试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干率和产量进行分类)的甘薯品种和蔗糖用量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甘薯组培苗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繁殖系数和株高上的差异都非常明显,且都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生根数在不同类型... 试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干率和产量进行分类)的甘薯品种和蔗糖用量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甘薯组培苗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繁殖系数和株高上的差异都非常明显,且都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生根数在不同类型间差异不明显。MS+30g糖能较好地提高甘薯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和促进植株增高,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发根条数在3种糖浓度下差异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高糖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蔗糖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朝建 吕长文 +2 位作者 王季春 唐道彬 周全卢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2期6-6,63,共2页
试验采用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栽插密度、施K水平、薯蔓搭架、薯蔓摘心等因素对高淀粉甘署品种YW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薯蔓搭架处理与施K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薯蔓搭架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最佳组合是栽插密度2810株/6... 试验采用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栽插密度、施K水平、薯蔓搭架、薯蔓摘心等因素对高淀粉甘署品种YW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薯蔓搭架处理与施K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薯蔓搭架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最佳组合是栽插密度2810株/677m2,施K20kg/667m2,搭架高度1.50m,去除主茎茎尖7个节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栽培措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冬马铃薯不同生态区品种引进与筛选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平 刘丽芳 +4 位作者 沈学善 周全卢 桑有顺 王西瑶 徐成勇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的冬马铃薯品种,四川马铃薯创新团队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冬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川凉薯9号’和‘凉薯97’表现突出;在川中丘陵区,‘川芋10号’产量最高;在川东地...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的冬马铃薯品种,四川马铃薯创新团队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冬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川凉薯9号’和‘凉薯97’表现突出;在川中丘陵区,‘川芋10号’产量最高;在川东地区,产量较高的品种除对照‘费乌瑞它’外,‘中薯2号’和‘中薯3号’产量表现也较高;在川东北山区,引进的新品种‘鄂薯4号’增产显著;龙门山脉地区‘中薯2号’和‘坝薯10号’产量较高;而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则以‘青薯9号’高抗晚疫病,产量表现最突出。由此可见,不同生态区域适宜的冬马铃薯品种差异较大,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应长期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生态区域 品种 引进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铃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现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沈学善 王平 +4 位作者 屈会娟 丁凡 周全卢 李洪浩 黄静玮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046-2050,共5页
综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二期(2014—2018年)主要科技创新:马铃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技术;高效种植模式与周年生产技术;主食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在“构建技术创新... 综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二期(2014—2018年)主要科技创新:马铃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技术;高效种植模式与周年生产技术;主食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在“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指导下,提出薯类创新团队三期(2019—2023年)的研究展望:加强品质育种主攻特色专用新品种,种薯快繁技术创新与良繁体系提升,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与周年供给体系优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机械化技术体系提升,主要病虫害的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优化,休眠萌芽调控与安全贮藏技术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团队 马铃薯 现代绿色薯业 技术创新链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屈会娟 刘莉莎 +3 位作者 沈学善 黄涛 王平 周全卢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0期46-51,共6页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年平均值上,"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总产值和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高52.16%和53.25%,且其劳动净产率比对照高14.85%;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和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其纯收益和劳动净产率分别较对照低20.32%和17.07%。2个新模式的物质费用收益率和成本收益率均低于对照。综合比较,"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可作为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多熟高效 种植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充县旱地蚕豆-有机甘薯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学善 屈会娟 +3 位作者 周全卢 朱玲 王昌桃 郑盛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5-28,41,共5页
为分析旱地甘薯种植新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设置了蚕豆-有机甘薯旱地两熟新模式和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CK)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较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原粮产量降低了78.47%~84.0... 为分析旱地甘薯种植新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设置了蚕豆-有机甘薯旱地两熟新模式和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CK)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较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原粮产量降低了78.47%~84.08%,但总产值提高了36.61%~49.46%,净产值提高了65.67%~87.38%,纯收益提高了3.64~4.64倍,劳动净产率提高了1.01~1.27倍。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在西充县及类似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蚕豆-有机甘薯种植模式 效益 西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四川冬春马铃薯示范情况及冬马铃薯生产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平 屈会娟 +5 位作者 沈学善 桑有顺 周全卢 刘小谭 丁凡 李华鹏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13-15,共3页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四川精准扶贫的途径之一,四川冬作马铃薯和套作春马铃薯发展迅速。本文详细调研了2017年四川省11个冬、春马铃薯示范基地的生产示范情况,重点总结冬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生产建议。
关键词 冬马铃薯 春马铃薯 示范 扶贫 生产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充县有机冬作紫马铃薯早熟抗病生产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全卢 王晓黎 +3 位作者 沈学善 屈会娟 刘丽莎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29-30,共2页
有机冬作紫色马铃薯产业前景较好,但存在晚疫病发病风险。本文通过西充县实地调查,提出了有机冬作紫马铃薯早熟抗病生产建议。
关键词 有机 冬作 紫马铃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及灾后田间减灾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会娟 周全卢 +2 位作者 丁凡 沈学善 潘海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第5期50-51,58,共3页
针对四川省出现的持续高温灾害天气,调研了四川省甘薯主产区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情况,并提出针对不同受灾程度的灾后田间减灾管理措施,以确保后期甘薯生长、降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甘薯高温干旱灾后田间管理主要... 针对四川省出现的持续高温灾害天气,调研了四川省甘薯主产区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情况,并提出针对不同受灾程度的灾后田间减灾管理措施,以确保后期甘薯生长、降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甘薯高温干旱灾后田间管理主要措施如下:高温干旱影响较小的田块,及时灌水,做好减灾生产;高温干旱影响较大的田块,浇保命水,提高抗灾能力;叶面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合理用药,及时防治虫害;早栽甘薯适时收获;高温干旱影响严重地块,改种秋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温干旱 甘薯 田间减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对甘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全卢 张玉娟 +5 位作者 黄迎冬 李育明 何素兰 杨洪康 刘莉莎 王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高淀粉甘薯品种西成薯007的病毒苗、常规苗和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PVD可导致甘薯地上部丛生和矮化、叶面积指数降低,"源"变小,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 以高淀粉甘薯品种西成薯007的病毒苗、常规苗和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PVD可导致甘薯地上部丛生和矮化、叶面积指数降低,"源"变小,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流"变小,最终导致生物产量降低;脱毒后可增大叶"源"和叶面积指数,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流"的通畅性,从而增加产量。SPVD可使甘薯植株的超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抗氧化活性降低,细胞膜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脱毒后可增加SOD、POD和CAT在植株体内的活性,从而降低MDA对植株的危害。与正常苗相比,SPVD的脱除可增加3.43%的茎叶产量和2.89%的鲜薯产量,而SPVD侵染可使茎叶和鲜薯分别降低69.94%和5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钾肥处理对秋甘薯性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全卢 杨洪康 +5 位作者 李育明 何素兰 黄迎冬 王梅 张玉娟 刘莉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西成薯00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钾肥施用量与秋甘薯性状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钾有利于提高秋甘薯植株的同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茎叶徒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施钾肥能增强地上部同化产物向地下块根运输的能力,从而降低T/R值,提... 以西成薯00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钾肥施用量与秋甘薯性状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钾有利于提高秋甘薯植株的同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茎叶徒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施钾肥能增强地上部同化产物向地下块根运输的能力,从而降低T/R值,提高经济产量。块根干率和茎粗是由甘薯品种特性决定的,施钾与否对其影响不大。低钾能提高秋甘薯的大中薯率,增加秋甘薯的最长茎长和基部分枝数。而施钾后其干物率较不施肥下降。只施氮和磷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施钾处理,同时均显著高于不施肥。秋甘薯在低钾水平土壤下以薯干和淀粉为目标产品的最佳施肥量在253.05~262.46kg.hm-2,而以粮饲型生物产量和鲜薯产量为目标产品的最佳施肥量在316.05~321.59kg.hm-2。虽然使用钾肥能有效提高其生物产量和块根产量,但其对薯干的贡献在低钾和高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甘薯 钾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培与基质栽培马铃薯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全卢 张玉娟 李育明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试验以川芋56脱毒苗为试材,通过雾化和基质栽培方式研究结薯盛期的光合特性,得出以下结论:雾培条件下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范围大于基质栽培,对光的适应性更强。雾培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大于基质栽培,且雾化栽培在弱光和低CO... 试验以川芋56脱毒苗为试材,通过雾化和基质栽培方式研究结薯盛期的光合特性,得出以下结论:雾培条件下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范围大于基质栽培,对光的适应性更强。雾培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大于基质栽培,且雾化栽培在弱光和低CO2浓度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在较高光合有效辐射和较高CO2浓度条件下也能继续进行光合同化,表明雾培更有利于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质能。雾培和基质栽培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受强光下光抑制的加强等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雾化栽培下植株能更快的将气孔打开,蒸腾速率迅速增加,加快了水分运输,拉动光合产物的合成,从而使光合速率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雾培 基质栽培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甘薯水培快速繁育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全卢 李育明 +7 位作者 何素兰 张玉娟 刘莉莎 唐明双 黄迎冬 杨洪康 李东波 李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1-32,共2页
为快速获得大量的脱毒甘薯苗,加快甘薯育种的产业化进程,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集成出了一套脱毒甘薯水培快速繁育方法,并大面积用于生产,这为加快优良甘薯品种的提纯复壮,促进甘薯产业化推进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甘薯 病毒 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复种秋播马铃薯正当时
17
作者 桑有顺 沈学善 +1 位作者 周全卢 刘莉莎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17-17,共1页
2014年7月以来,四川省部分市县遭受了持续30余天的高温干旱袭击。如通江县截止8月4日,全县平均降雨仅60.2mm,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了77%,尤其是7月12日至8月4日降雨量仅为8.3mm,平均气温27.8℃,比历年同期偏高1.1℃,其中35... 2014年7月以来,四川省部分市县遭受了持续30余天的高温干旱袭击。如通江县截止8月4日,全县平均降雨仅60.2mm,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了77%,尤其是7月12日至8月4日降雨量仅为8.3mm,平均气温27.8℃,比历年同期偏高1.1℃,其中35℃以上高温天气已持续20余天,是1969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秋播 复种 抗旱 日降雨量 平均气温 高温干旱 高温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PVD on Sweet Potato Yield Form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全卢 张玉娟 +5 位作者 黄迎冬 李育明 何素兰 杨洪康 刘莉莎 王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9期1446-1449,共4页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PVD on the growth devel- opment and yield formation of sweet potato, The virus seeding, landrace, virus-free seedlings of high starch sweet potato XichengO07 were inocul...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PVD on the growth devel- opment and yield formation of sweet potato, The virus seeding, landrace, virus-free seedlings of high starch sweet potato XichengO07 were inoculated with SPVD for reveal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VD could result in clustering and dwarfing of sweet potato plant type, smaller leaves and lower effec- tive of leaf area, reduced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smaller source, lowered assimila- tive ability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The flow became smaller, further finally led to the reduced biological yield, and the desorption of SPVD could increase leaf "source" 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mprove photosynthetic and flow ability, thus raising the output of production. SPVD could reduce 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and CAT in sweet potato plant,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MDA, decreas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roduction, damage the cell membrane. However, virus-free treatment could increase 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and CAT in plants, which was helpful to reduce the harm of MDA. After the desorption of SPVD, the production of above- ground was increased by 3.4% and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sweet potato was up by 2.9%, while SPVD dissemination could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aboveground and fresh tubers by 69.9% and 49.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potato 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SPVD)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甘薯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全卢 张玉娟 +5 位作者 黄迎冬 李育明 何素兰 杨洪康 王梅 刘莉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498-17502,共5页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 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块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I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力健有机肥施用量对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周全卢 屈会娟 +1 位作者 李胜 沈学善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5-36,共2页
活力健是一种新型水溶性有机肥,为探索其在川中平坝丘陵区旱地冬马铃薯生产中的适宜施用量,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马铃薯的植株性状、鲜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结果表明:只施活力健有机肥不能替代传统复合肥的生产效果。复合肥配施活力健... 活力健是一种新型水溶性有机肥,为探索其在川中平坝丘陵区旱地冬马铃薯生产中的适宜施用量,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马铃薯的植株性状、鲜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结果表明:只施活力健有机肥不能替代传统复合肥的生产效果。复合肥配施活力健有机肥后,可显著提高冬马铃薯的株高、茎粗,进而提高鲜薯产量,增产幅度为9.19%~16.60%,但对商品薯率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上适宜的施肥量为在基施复合肥1200kg/hm^2的基础上配施600kg/hm^2活力健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活力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