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2 位作者 卢根生 李为兵 陈志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53-185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用CFA刺激S-D大鼠前列腺,对不同时间段大鼠相应脊髓节段(L6和S1)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行检测。结果CFA刺激大鼠前列腺后3、10、28 d,L6-S1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星形胶质细胞的...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用CFA刺激S-D大鼠前列腺,对不同时间段大鼠相应脊髓节段(L6和S1)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行检测。结果CFA刺激大鼠前列腺后3、10、28 d,L6-S1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其中3 d时已显著增强,10 d时达到高峰,28 d时活化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FA刺激大鼠前列腺引起前列腺炎性疼痛,导致了相应节段L6-S1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前列腺炎性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疼痛 脊髓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神经机制及其与膀胱、盆底肌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卢根生 李为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寻找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的神经学证据及其与膀胱、盆底的关系。方法辣椒素刺激SD大鼠前列腺及膀胱,用伊文思蓝血管内注射,确定血浆外渗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用福尔马林分别刺激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P物质... 目的寻找慢性前列腺炎牵涉痛的神经学证据及其与膀胱、盆底的关系。方法辣椒素刺激SD大鼠前列腺及膀胱,用伊文思蓝血管内注射,确定血浆外渗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用福尔马林分别刺激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P物质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对前列腺及膀胱的疼痛刺激均可导致L5~S2(主要集中于L5~S1)体表节段的血浆外渗;福尔马林刺激前列腺、膀胱及盆底后L6~S1脊髓节段内P物质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前列腺牵涉疼痛是神经介导的,它与膀胱有着相似的体表牵涉痛范围。接受前列腺、膀胱及盆底的伤害刺激的脊髓感觉神经元可能有显著的互相重叠。前列腺、膀胱、盆底的病变可引起相似的疼痛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牵涉痛 P物质 伊文思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早期常见并发症的评估、处理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3 位作者 熊恩庆 金锡御 张家华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 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 1980年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行经尿道电切的膀胱肿瘤患者 113 6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评估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产生因素及其与... 目的 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 1980年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行经尿道电切的膀胱肿瘤患者 113 6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评估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产生因素及其与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  66(5 8% )例患者曾发生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 ,43 (3 8% )例表现为出血 ;18(1 6% )例膀胱穿孔 ,其中 14(78% )例为腹膜外型穿孔 ,4(2 2 % )例为腹膜内型穿孔。 43例出血患者 19例行经尿道内窥镜下电凝止血 ,2 4例患者在膀胱内血凝块冲洗干净后经保守治疗恢复 ;18例穿孔患者 2 (11% )例经开放手术治疗 ,16(89% )例患者经常规治疗 (包括腹腔及下腹部经皮引流 )痊愈。未发现膀胱外肿瘤细胞种植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及数目显著相关 ,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生长部位相关不显著。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为出血 ;其次为膀胱穿孔。膀胱穿孔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 ,一般不会发生肿瘤细胞种植 ;大的肿瘤及多发肿瘤电切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内窥镜 经尿道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占松 宋彩萍 +5 位作者 张家华 熊恩庆 温晋俭 宋波 季惠翔 吴小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的138例80岁以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患者手术时...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的138例80岁以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患者手术时间32—68min(平均42min)。电切前列腺组织42~155g(平均76g);术中失血9—185ml(平均38m1)。术中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大出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平均值由术前34.8降到7.5,平均Qmax由6.89ml/s增加至15.67ml/s。随访3~72个月,平均16.8个月。全部病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结论只要术前积极控制并发症,医师技术娴熟,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是当今治疗80岁以上高危BPH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伤害感受神经元在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卢根生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伤害感觉神经在脊髓中枢的分布及其关系。方法用甲醛分别刺激S-D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浅层肌,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痛敏物质SP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甲醛刺激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引起相似(L6-S1)... 目的探讨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伤害感觉神经在脊髓中枢的分布及其关系。方法用甲醛分别刺激S-D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浅层肌,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痛敏物质SP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甲醛刺激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引起相似(L6-S1)的脊髓节段内P物质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接受前列腺、膀胱及盆底的伤害刺激的脊髓伤害感觉神经元有显著的互相重叠。前列腺、膀胱、盆底的病变可引起相似的疼痛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疼痛 P物质 脊髓 感受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占松 金锡御 +1 位作者 熊恩庆 宋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膀胱癌 P21蛋白 P185蛋白 P53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炎疼痛对背根神经节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及P2X_3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黄华 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对P2X介导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及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蛋白免疫印迹(W estern blot)技术对急性分离的DRG细胞ATP所激发的自发放电反应及P2X...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对P2X介导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及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蛋白免疫印迹(W estern blot)技术对急性分离的DRG细胞ATP所激发的自发放电反应及P2X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炎症疼痛3 d组神经元膜电位波动幅度都较小,不能产生自发性动作电位。炎症疼痛10 d组神经元膜电位波动明显,部分神经元膜电位波动幅度较大,可以达到阈值产生自发动作电位,约有10.26%(4/39)神经元出现自发性电活动。炎症3 d后P2X3蛋白表达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炎症10 d后P2X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结论相应节段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及P2X3受体表达的增加可能在前列腺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疼痛 P2X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与前列腺的炎性疼痛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占松 杨忠 +1 位作者 李龙坤 宋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化学性刺激大鼠前列腺后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状况。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1在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只;完全弗氏佐剂刺激3d组6只;完全弗氏佐... 目的:观察化学性刺激大鼠前列腺后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状况。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1在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只;完全弗氏佐剂刺激3d组6只;完全弗氏佐剂刺激10d组6只;完全弗氏佐剂刺激28d组6只。②模型制备:对照组:取下腹部正中直切口,于前列腺腹侧叶注入生理盐水0.1mL,可吸收线缝合伤口;完全弗氏佐剂刺激组:取下腹部正中直切口,于前列腺腹侧叶注入完全弗氏佐剂0.1mL,可吸收线缝合伤口。③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时间段大鼠相应脊髓节段(L6和S1)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行检测。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完全弗氏佐剂刺激大鼠前列腺后3,10,28d,L6~S1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其中3d时已显著增强,10d时增强最显著,28d时较10d时活化有所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完全弗氏佐剂刺激大鼠前列腺引起前列腺炎性疼痛,导致了相应节段L6~S1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提示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前列腺炎性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疼痛 脊髓 小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治疗轻度尿道下裂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3 位作者 熊恩庆 金锡御 张家华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8-739,共2页
目的 探寻治疗尿道下裂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吻合术治疗轻度尿道下裂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 10个月至 3年 4个月 ,14例患者尿道口外观及功能正常 ,无阴茎下弯畸形及勃起痛 ,排尿正常。 1例患者... 目的 探寻治疗尿道下裂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吻合术治疗轻度尿道下裂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 10个月至 3年 4个月 ,14例患者尿道口外观及功能正常 ,无阴茎下弯畸形及勃起痛 ,排尿正常。 1例患者术后尿道口部分回缩 ,采用其他术式成形治愈。结论 此术式采用自身正常尿道重建缺损部尿道及尿道口 ,技术稳定、可靠 ,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尿道松解延长 尿道口成形 治疗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P185、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与膀胱癌移行细胞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占松 金锡御 +1 位作者 宋波 熊恩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改变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检测了8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及38例P53基因突变。结果 :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 %(51例)... 目的 :探讨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改变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检测了8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及38例P53基因突变。结果 :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 %(51例)、58.5 %(48例)、31.7 %(26例)。12例(31.6 %)有P53抑癌基因突变 ,其中全部有第280位密码子G C突变 ;3例合并有248密码子突变 ;1例有249密码子点突变。结论 :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 ;P185蛋白阳性率与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5)。P53抑癌基因点突变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 ;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 ;且死亡率高于点突变阴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基因突变 P21 P185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前列腺癌:继续深入或时代终结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占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45-1547,共3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所有肿瘤的第5位[1]。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SA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细菌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细菌 泌尿系疾病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上好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课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熊恩庆 金锡御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七年制 医学生 双语教学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媒体课件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彭亦良 熊恩庆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6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泌尿外科 临床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占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前列腺是男性重要的性腺器官,学术界将前列腺的功能、病理变化与形态学联系起来,划分为中央区、周边区和移行区。目前的观点认为移行区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发生的唯一部位,而前列腺癌则常发生于周边区[1]。在临床工作中,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的信号传导途径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周占松 庞建 +2 位作者 宋波 金锡御 熊恩庆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05-606,共2页
目的 探讨M3 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MR非选择性的激动剂 (carbachol)、拮抗剂 (at ropine)及M2 R拮抗剂 (methoctramine)、M3 R拮抗剂 (4 DAMP)刺激原代培养人逼尿肌细胞 ,通过 [3 H]掺入法 ,检测磷脂酰肌醇(PI)... 目的 探讨M3 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MR非选择性的激动剂 (carbachol)、拮抗剂 (at ropine)及M2 R拮抗剂 (methoctramine)、M3 R拮抗剂 (4 DAMP)刺激原代培养人逼尿肌细胞 ,通过 [3 H]掺入法 ,检测磷脂酰肌醇(PI)的代谢产物 [3 H] IP含量。结果  [3 H] IP的含量随carbachol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atropine和 4 DAMP能显著抑制carba chol诱导的代谢反应 (P <0 0 1) ,而methoctramine不能显著抑制carbachol的作用 ;atropine与 4 DAMP的作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细胞 毒蕈碱受体 信号传导 M2R介导 实验研究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2 位作者 卢根生 李为兵 陈志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刺激SD大鼠前列腺,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时间段大鼠相应脊髓节段(L6和S1)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FA刺激大鼠前列腺后3、10、28...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性疼痛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刺激SD大鼠前列腺,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时间段大鼠相应脊髓节段(L6和S1)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FA刺激大鼠前列腺后3、10、28天,L6、S1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结论胶质细胞活化在前列腺炎性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疼痛 脊髓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1 位作者 熊恩庆 金锡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 2 5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患者及 2 5例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的精液常规及分析资料 ,将这些资料进行对比 ,观察他们之间的区别。同时 ,分析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患者精液参数与症...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 2 5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患者及 2 5例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的精液常规及分析资料 ,将这些资料进行对比 ,观察他们之间的区别。同时 ,分析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患者精液参数与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在射精量、精子活力及果糖浓度之间差别显著 ;其他参数差别不显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组有 2例无精子 ,对照组没有发现无精子患者。前列腺痛持续时间与精液参数无关。结论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患者精子活力及果糖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此结论支持慢性盆腔综合症是器质性病变 ,而不是心理性病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PS 精液 慢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与前列腺癌
19
作者 周占松 宋波 金锡御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雄激素 前列腺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疼痛中P物质作用与L_5~S_2脊髓中枢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恒 刘丽梅 +9 位作者 卢根生 熊恩庆 李为兵 周占松 张家华 潘进洪 陈志文 李龙坤 杨忠 宋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1-1027,共7页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NK-1R)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并在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SP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C...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NK-1R)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并在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SP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时间为0、14、28 d,用热甩尾实验进行疼痛模型鉴定,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L5~S2脊段后角中SP mRNA、NK-1R、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NO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对照组仅加ITS培养液,实验组1施加SP刺激(SP浓度:10-9~10-6mol/L,时间:12 h),分别应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及比色法测定TNF-α、白介素-1β(IL-1β)、NO分泌水平及NOS活性的变化;实验组2施加SP刺激(SP浓度:10-7mol/L,时间:0、24、48、72 h),用Western印迹测定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并观察到L5~S2脊段背角中SP mRNA和NK-1R、GFAP、TNF-α、iNOS表达在14 d和28 d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28 d和14 d组明显高于0 d组(P<0.01),GFAP 28 d组表达高于14 d组(P<0.05),10-7mol/L SP的作用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在0~72 h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SP在10-9~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NO和NOS活性增强(12 h),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IL-1β在SP 10-6mol/L浓度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引起L5~S2脊段致痛递质SP合成增多,受体上调,并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分泌增多,表明慢性前列腺痛可以通过SP的介导引起L5~S2脊髓中枢继发性的神经炎性痛,可能与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痛 P物质 NK-1受体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