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表达的meta分析
1
作者 朱树青 陈瑾媛 +4 位作者 周孟田 杜婕 许淑霞 李昊宇 梁远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4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纳入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使用I 2检验评估研究异质性,并使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篇文献,包括NVG组771例患者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对照组)727例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量浓度在2个组间合并效应值标准均数差(SMD)为8.79,95%可信区间(CI):6.43~11.14;白细胞介素(IL)-6在2个组间SMD为12.50,95%CI:9.41~15.58。NVG组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中VEGF、IL-6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质量浓度较对照组下降(SMD:-3.03,95%CI:-5.5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G组房水中IL-8(SMD:3.99,95%CI:1.14~6.85)、红细胞生成素(EPO)(SMD:9.62,95%CI:0.44~18.79)、胎盘生长因子(PIGF)(SMD:2.62,95%CI:1.38~3.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3.37,95%CI:1.87~4.87)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房水中IL-1β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中VEGF、IL-6、IL-8、EPO、PIGF、TNF-α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ED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NVG潜在的治疗靶点或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房水 玻璃体液 细胞因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增殖膜拦截技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孟田 朱树青 +7 位作者 李昊宇 陈琪 许淑霞 解彦茜 乐融融 王小洁 张绍丹 梁远波 《眼科》 CAS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增殖膜拦截技术(AC-PMI)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小梁切除术联合AC-PMI的NVG患者28例(31眼)。方法回顾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增殖膜拦截技术(AC-PMI)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小梁切除术联合AC-PMI的NVG患者28例(31眼)。方法回顾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手术累计成功率,在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时,眼压≤21 mmHg为手术完全成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为手术条件成功。主要指标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平均随访(11.3±3.8)个月。术后12个月的平均眼压由术前的(51.3±8.3)mmHg下降至(14.2±5.0)mmHg(P<0.001)。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由术前的2(2,3)种下降至0(0,0)种(P=0.002)。术后12个月手术累计完全成功率为72.6%、条件成功率为87.3%。低眼压、前房积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率均为3.2%(1/31)。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AC-PMI手术能有效降低和稳定NVG患者的眼压,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NVG的联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外科学
原文传递
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后短期高眼压的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古娟 叶雯青 +9 位作者 陈仪泽 程欢欢 张绍丹 周韦禾 曹阳 周孟田 解彦茜 乐融融 徐丽娟 梁远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2-889,共8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后短期高眼压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短期高眼压定义...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后短期高眼压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短期高眼压定义为术后1周至3个月眼压升高至21 mmHg(1 mmHg=0.133 kPa), 并在随后的3个月内下降至21 mmHg以内且保持稳定。观察手术前后眼压、降眼压药物用药数量、短期高眼压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主要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 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结果研究期间共277例(315只眼)患者行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 其中299只眼(94.9%)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 34只眼(10.8%)术后眼压持续升高, 判定为手术失败, 最终纳入234例(265只眼)患者, 其中男性161例(184只眼)、女性73例(81只眼), 年龄为42(26, 54)岁, 术前眼压为(37.7±11.1)mmHg, 使用降眼压药物3(2, 4)种。术后短期高眼压发生率为43.0%(114/26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后短期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42.7%(35/82)、37.8%(17/45)、27.7%(13/47)和53.8%(49/91)。其中91.2%(104/114)术眼术后短期高眼压时间集中发生在术后第1~4周, 88.6%(101/114)术眼眼压峰值发生在术后1~5周内, 眼压峰值为(32.4±8.2)mmHg(21.3~54.8 mmHg)。69.3%(79/114)术眼术后高眼压持续时间≤4周。结论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后短期高眼压的发生率可达40%以上, 其中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生率较高, 发育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短期高眼压发生时间和峰值多出现在术后1~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SCHLEMM管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 发病率 时间
原文传递
眼球内测压与眼内压力的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季伊婷 林海双 +2 位作者 周孟田 解彦茜 梁远波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准确的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等眼病中至关重要,直接测量眼球内压力可避免角膜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并可明确眼后段压力及眼球内压力的分布情况。目前已有安全微创的设备用于前房及玻璃体腔的压力测量。瞳孔阻滞、无晶状体以及玻璃体腔成分改... 准确的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等眼病中至关重要,直接测量眼球内压力可避免角膜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并可明确眼后段压力及眼球内压力的分布情况。目前已有安全微创的设备用于前房及玻璃体腔的压力测量。瞳孔阻滞、无晶状体以及玻璃体腔成分改变等可影响前房与玻璃体腔的压力分布,进行眼球内压力测量还可为恶性青光眼等疾病提供更多的信息与诊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内压力测量 前房压力 玻璃体腔压力 传感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