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脏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展新 谭利华 +3 位作者 肖恩华 尚全良 刘军 刘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8-808,共1页
关键词 脾脏囊性淋巴管瘤 脾肿瘤 实验室检查 B超 CT平扫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志辉 周展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强化形式、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3例由病理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包括27例原发性肝癌,10例肝转移瘤,3例肝胆管细胞癌,5例肝脓肿,以及8例肝血管瘤,均经单排螺旋C... 目的评价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强化形式、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3例由病理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包括27例原发性肝癌,10例肝转移瘤,3例肝胆管细胞癌,5例肝脓肿,以及8例肝血管瘤,均经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肝脏病变的强化形式与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不仅显示了不同肝脏病变的强化形式与特征,而且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例如,原发性肝癌于动脉期大部分为不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于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呈低密度。肝转移瘤于动脉期边缘呈环形强化或不强化,于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大部分表现"牛眼征"。肝脓肿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宽带状强化,于门静脉期与延迟期表现为典型"双环征"。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起重要作用,且可作为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单排螺旋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展新 尹晓华 +4 位作者 谢黎明 叶东梅 肖玄 李娜 张志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8期223-224,共2页
目的:选取课题组前期鉴定的胃癌相关蛋白质TP53,了解该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胃癌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目的:选取课题组前期鉴定的胃癌相关蛋白质TP53,了解该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胃癌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P53蛋白表达与临床资料两者间的意义。结果:1、TP5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正常胃粘膜2.82%、癌旁组织18.43%、胃癌62.39%、淋巴结转移癌组织80.23%。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高分化腺癌54.22%、中分化腺癌62.5%、低分化腺癌79.49%。2、胃腺癌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TP53蛋白呈现高表达,且明显较正常胃粘膜及癌旁组织中表达高(P<0.01)。癌旁与正常胃粘膜组织中TP53蛋白呈现低表达,但癌旁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胃粘膜组织高(P<0.01)。3、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P<0.01)。TP53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而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TP53蛋白高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P53蛋白 蛋白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病变致单侧声带麻痹的CT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展新 蒋乐凤 吴志辉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胸部病变累及喉返神经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痛变的检查资料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胸部病变中依次为肺癌19例(38.7%)、纵膈淋巴结转移癌11... 目的:探讨CT对胸部病变累及喉返神经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痛变的检查资料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致单侧声带麻痹的胸部病变中依次为肺癌19例(38.7%)、纵膈淋巴结转移癌11例(22.4%)、食管癌10例(20.4%)、纵膈淋巴瘤4例(8.1%)、纵膈淋巴结结核3例(6.1%)、胸主动脉瘤2例(4.1%),一部分病例尤其是位于主肺动脉窗上的病变在常规胸片上难以检出,CT增强扫描在所有病例中都有阳性发现。结论:临床以单侧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诊断中,胸片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查阴性者完善胸部CT增强扫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胸部病变 胸片 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压迫喉返神经致杓状会厌襞麻痹松弛误诊为声门上型癌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展新 贺泽民 姚友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声门上型 喉返神经 误诊为 松驰 麻痹 会厌 杓状 压迫 肺癌 咽部不适 痰中带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术前诊断的可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展新 李记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1期41-42,46,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B超及多层螺旋CT资料,并将二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 B超检查术前有6例漏诊并发肾盂癌,检查漏诊率42.8%(6/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B超及多层螺旋CT资料,并将二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 B超检查术前有6例漏诊并发肾盂癌,检查漏诊率42.8%(6/14);而多层螺旋CT术前13例诊断明确,仅有1例漏诊,检查准确率达92.8%(13/14)。结论与超声相比,16层多层螺旋CT能显著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故可作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盂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螺旋CT“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诊断茎突综合征83例
7
作者 周展新 李记华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采用"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冠状位茎突薄层扫描在基层医院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患者83例均以单层螺旋CT采用"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冠状位薄层扫描双侧茎突,...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采用"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冠状位茎突薄层扫描在基层医院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患者83例均以单层螺旋CT采用"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冠状位薄层扫描双侧茎突,同时测量双侧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及其与口咽侧壁的距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3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该法扫描来显示茎突,一次扫描显示茎突的成功率达到96.4%(80/83),只有3例双侧茎突未能完整地显示在同一层面上,需经第二次定位扫描。结论单层螺旋CT采用"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冠状位茎突薄层扫描能较好地显示成人茎突并能对获得的茎突图像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测量,此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螺旋CT 一点一线垂直扫描法 基层医院 茎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方法价值比较
8
作者 周展新 吴志辉 于向红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6期836-837,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准确程度,提高对本病各种影像诊断手段价值的认识。方法对32例RAML的不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静脉肾盂造影对RAML的确诊率为0.0%,B超的确诊率为65.0%,CT...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准确程度,提高对本病各种影像诊断手段价值的认识。方法对32例RAML的不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静脉肾盂造影对RAML的确诊率为0.0%,B超的确诊率为65.0%,CT的确诊率为84.6%,MRI的确诊率为85.7%。结论对RAML的诊断静脉肾盂造影(IVP)无特征性;B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和MRI是RAML的较佳影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影像诊断方法 确诊率 较佳影像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exin A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展新 佘贵平 +3 位作者 谢锋 吕小元 吴思墨 满心怡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Annexin A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17例癌旁组织、234例胃腺癌组织、8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芯片,经免疫组化染色S-P法进行Annexin A1蛋白检测,对Annexin A1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旨在探讨Annexin A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17例癌旁组织、234例胃腺癌组织、8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芯片,经免疫组化染色S-P法进行Annexin A1蛋白检测,对Annexin A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nnexin A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癌旁组织、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70%、1.84%、9.64%、13.4%、25.64%和 33.72%,其表达逐渐增高;胃腺癌分化程度越低,表达阳性率越高( P <0.05)。结论 Annexin A1蛋白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与发展,检测Annexin A1蛋白表达可为胃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AnnexinA1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原虫镜检体会
10
作者 周展新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疟原虫 镜检 疟疾 采血时机 血片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周展新 蒋乐凤 +3 位作者 佘贵平 吕小元 吴思墨 满心怡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34例胃腺癌组织、217例癌旁组织、8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SOD3的表达情况,分析SOD3表达水平与胃腺...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34例胃腺癌组织、217例癌旁组织、8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SOD3的表达情况,分析SOD3表达水平与胃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SOD3在正常胃黏膜、癌旁组织、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55%、71.43%、38.55%、26.79%、17.94%和18.60%。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组织学分型、不同TNM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患者SOD3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D3可能参与胃腺癌的发生与发展,检测SOD3的表达水平对胃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表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