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化学法检测血乙醇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方满 赵笔辉 +2 位作者 吴建平 王昊英 贺玲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2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观察血常见成分对干化学法测定血酒精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P7-A2评价血红蛋白、结合胆红素、甘油三酯、甲醇和乳酸锂等对血酒精浓度测定的干扰,并观察干扰成分的剂量效应。结果血清中的胆红素≤342μmol/L、甲醇≤0.7mg/L及乳酸锂... 目的观察血常见成分对干化学法测定血酒精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EP7-A2评价血红蛋白、结合胆红素、甘油三酯、甲醇和乳酸锂等对血酒精浓度测定的干扰,并观察干扰成分的剂量效应。结果血清中的胆红素≤342μmol/L、甲醇≤0.7mg/L及乳酸锂≤6.6mmol/L时,不影响对血酒精测定;血红蛋白≥5g/L、甘油三酯≥37mmol/L时可使血酒精测定结果升高。结论严重溶血、高浓度甘油三酯干扰干化学法测定血酒精浓度,但黄疸、甲醇、乳酸锂等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酒精浓度 干化学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HBsAg钩状效应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方满 鲁姣英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时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原因以及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用稀释法检测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标本中HBsAg,并对这些标本用HBV-DNA-PCR法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分析钩状效应与病毒载...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时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原因以及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用稀释法检测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标本中HBsAg,并对这些标本用HBV-DNA-PCR法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分析钩状效应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一步法检出的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的标本共12份,经稀释后重新测定HBsAg其中11份为阳性,其乙肝病毒载量在7.81×105~4.26×108copies/ml。结论高浓度HBsAg是造成一步法钩状效应的原因,其病人体内存在高载量的乙肝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钩状效应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P7-A2评价脱氢酶法测定乙醇浓度
3
作者 周方满 赵笔辉 +2 位作者 吴建平 王昊英 贺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6期92-93,共2页
目的评价乙醇脱氢酶(ADH)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抗溶血、抗黄疸、抗脂浊能力。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文件EP7-A2的要求,采用"配对差异"试验的方法测定对照组与加入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干扰物后乙醇... 目的评价乙醇脱氢酶(ADH)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抗溶血、抗黄疸、抗脂浊能力。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文件EP7-A2的要求,采用"配对差异"试验的方法测定对照组与加入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干扰物后乙醇浓度。结果血红蛋白≤5g/L、胆红素≤342μmol/L对乙醇浓度测定结果无影响,甘油三酯37mmol/L时对结果存在正干扰。结论溶血、黄疸对乙醇脱氢酶(ADH)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无干扰,高度脂浊标本对结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试验 EP7-A2 乙醇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来源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方满 谢红意 +2 位作者 叶鸿雁 顾大磊 葛婷婷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7期949-950,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的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方法对急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开展tlh、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对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药敏... 目的了解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的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方法对急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开展tlh、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对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 307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180株,分离率为7.8%。副溶血弧菌感染主要发生在7—10月份,其中8月份最多。毒力基因检测发现171株tdh阳性,占95.0%;4株trh阳性。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叮的耐药率分别为96.7%、88.9%、23.3%,对其他实验药物敏感,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副溶血弧菌感染在本地区夏秋季急性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青霉素类、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药物的耐药率较高,tdh是副溶血弧菌最主要的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毒力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方满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试验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377份梅毒病人血清标本,分别同时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测定,比较测定结果。结果377份样本TPPA法阳性82份(21.75%),TRUS...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试验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377份梅毒病人血清标本,分别同时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测定,比较测定结果。结果377份样本TPPA法阳性82份(21.75%),TRUST法阳性53份(14.06%)金标法阳性88份(23.34%),ELISA法阳性84份(22.28%)。金标法和ELISA法与TPPA法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而TRUST法的符合率较低。诊断评价发现TRUST法的敏感性较低,ELISA法的阳性似然比较高。结论ELISA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值得推广;金标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但特异性差,适合零星标本的测定,建议作为筛查方法;TRUST法不宜继续作为梅毒筛选试验,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继续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表型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红意 周方满 +5 位作者 韩东升 叶鸿雁 马玲敏 陈晓 李爱芳 陈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分布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2年4~10月宁波地区VP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用PCR检测毒力基因tlh、tdh和trh;对所有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分布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2年4~10月宁波地区VP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用PCR检测毒力基因tlh、tdh和trh;对所有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962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71份VP阳性,分离率为7.38%;71株菌分属17种血清型,O3:K6是最主要的血清型,共44株(61.97%),其次是04:K8(5株);毒力基因检测发现71株tlh均呈阳性(100%),70株tdh阳性98.59%,仅3株trh阳性。MLST分析发现13种序列型(STs),主要为$33型45株,占63.38%。结论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VP分离株以O3:K6血清型为主,ST3型为优势序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血清型 毒力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谢红意 叶鸿雁 +3 位作者 周方满 施露梅 葛婷婷 乐旭波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Ⅲ型分泌系统(T3SS)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的副溶血弧菌49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毒力基因tdh、trh和T3SS1、T3SS2,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菌株对17种...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Ⅲ型分泌系统(T3SS)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的副溶血弧菌49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毒力基因tdh、trh和T3SS1、T3SS2,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菌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9株副溶血弧菌中有48株tdh阳性,1株trh阳性,47株tdh(+)trh(-),1株tdh(+)trh(+),1株tdh(-)trh(-);49株副溶血弧菌均携带T3SS1基因,47株携带T3SS2α基因,1株携带T3SS2β基因。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5.5%),对三代头孢、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性为100%。结论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对常见抗菌药物较敏感,应及时监测其耐药率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腹泻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仑区孕妇产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贺云骤 周方满 《浙江预防医学》 2009年第10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检测结果 感染指标 产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传染病 血清感染性指标 抗丙型肝炎病毒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周方满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A/S4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细菌,K-B方法作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情况。结果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67.94%,其中,铜绿假单胞...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A/S4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细菌,K-B方法作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情况。结果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67.9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占54.51%,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9.9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98%)。非发酵菌的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67.23%,鲍曼不动杆菌为45.4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57.51%。结论非发酵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较多,耐药性强,应引起重视,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耐受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云骤 周方满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4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定期比对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在血糖仪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低值、中值、高值3份血糖标本,以OLYMPUSAU64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为对照仪器,快速血糖仪为测定仪器,对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9台... 目的探讨定期比对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在血糖仪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低值、中值、高值3份血糖标本,以OLYMPUSAU64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为对照仪器,快速血糖仪为测定仪器,对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9台快速血糖仪偏差±15%以内,具有一致性;3台快速血糖仪测定值偏差在±15%以外,判为不合格。结论定期比对是快速血糖仪质量保证的重要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糖仪 偏差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对输入性恶性疟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陶作 周方满 +2 位作者 张峰伟 胡劲燕 叶青青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9期50-51,共2页
疟疾是被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 疟疾是被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我国临床疟疾诊断病例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占39.7%和52.2%,卵形疟和三日疟少见共占2.1%,主要为国外输入性病例[2]。我院收治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非洲务工感染,回国前10天发病,血涂片镜检查到恶性疟原虫,治疗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 输入性恶性疟 诊断作用 恶性疟原虫感染 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海产品150份副溶血性弧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红意 叶鸿雁 +3 位作者 周方满 周瑜 施露梅 葛婷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7期61-61,共1页
副溶血性弧菌是革兰阴性嗜盐性细菌,广泛分布于全球河口、沿海环境和海产品中,是沿海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我国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呈逐渐上升趋势,居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之首,可引起肠道感染。为了解宁... 副溶血性弧菌是革兰阴性嗜盐性细菌,广泛分布于全球河口、沿海环境和海产品中,是沿海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我国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呈逐渐上升趋势,居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之首,可引起肠道感染。为了解宁波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采集海产品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并进行血清分群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检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宁波地区 海产品 食物中毒 沿海地区 革兰阴性 疾病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青年男性高血清癌胚抗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访贤 周方满 +1 位作者 林冠斌 虞松园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评估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疗效。方法将49例不吸烟青年男性CEA升高的体检者(经胃镜、14C呼气试验均为Hp阳性)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3例),治疗组行含铋剂四联抗Hp治疗7 d,对照组门诊随访,每2周复查CEA... 目的评估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疗效。方法将49例不吸烟青年男性CEA升高的体检者(经胃镜、14C呼气试验均为Hp阳性)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3例),治疗组行含铋剂四联抗Hp治疗7 d,对照组门诊随访,每2周复查CEA。结果 8周内,对照组9例(39.13%)CEA降至正常,治疗组21例(80.77%)降至正常。增高者均继续随访8周,5例失访,44例中血清CEA假阳性率(97.73%)。结论中青年男性合并血清CEA假阳性高,抗Hp治疗可使其大部分下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抗幽门螺旋杆菌 青年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P9-A2评价BC-5380血细胞分析仪
14
作者 王陶作 周方满 郭希超 《浙江检验医学》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评价两台不同检测系统的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的可比性。方法根据EP9-A2的要求,以WBC、RBC、HGB、PLT作为比对项目,对CoulterGen-S和BC-5380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离群点检验、偏倚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预期偏倚计算。结果两台仪器... 目的评价两台不同检测系统的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的可比性。方法根据EP9-A2的要求,以WBC、RBC、HGB、PLT作为比对项目,对CoulterGen-S和BC-5380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离群点检验、偏倚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预期偏倚计算。结果两台仪器间WBC、HGB的差值绝大多数分布在X轴上方,RBC、PLT的差值基本均匀分布在X轴上下方;BC-5380的四个检测项目的相关系数r2都】0.99;在医学决定水平处,除WBC在0.5×109/L,PLT在10×109/L时的可接受偏倚在预期偏倚可信区间内,余均稍高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高值。结论 BC-5380在WBC、HGB的检测中与CoulterGen-S比较存在正偏倚,结果稍偏高;但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主要性能指标符合临床实验要求,待评仪器与参比仪器测定结果一致,可使用该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 EP9-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已糖激酶法和氧化酶法抗干扰性能评价
15
作者 张桂春 周方满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9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对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已糖激酶法(GLU-HK法)和氧化酶法(GLU-OX法)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根据CLSI EP7-A2文件,对GLU-HK法试剂盒和GLU-OX法试剂盒进行干扰评价试验。结果配对差异实验显示:342 mol/LFB、342 mol/LCB、30mg/LVc、145... 目的对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已糖激酶法(GLU-HK法)和氧化酶法(GLU-OX法)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根据CLSI EP7-A2文件,对GLU-HK法试剂盒和GLU-OX法试剂盒进行干扰评价试验。结果配对差异实验显示:342 mol/LFB、342 mol/LCB、30mg/LVc、1450浊度乳糜对GLU(HK法)测定均无干扰;5g/LHb水平对GLU(HK法)低浓度水平检测有干扰。5g/LHb、1450浊度乳糜对GLU(OX法)测定均无干扰;FB342 mol/L,CB 342 mol/L、Vc 30 mg/L水平对低、高浓度GLU(OX法)检测有干扰。5个浓度系列的剂量效应实验结果显示,Hb对GLU(HK法)测定可产生非线性干扰,FB、CB、Vc对GLU(OX法)测定可产生线性干扰。结论 GLU(HK法)较GLU(OX法)试剂盒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已糖激酶法 氧化酶法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轻链酶联免疫测定在M蛋白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方满 高锋 +1 位作者 孔宪涛 刘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9-270,共2页
尿轻链酶联免疫测定在M蛋白病中的应用周方满,高锋,孔宪涛,刘焱M蛋白病是由于单一克隆浆细胞无限制增殖产生均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尿中单一型轻链增多对M蛋白病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简易的E... 尿轻链酶联免疫测定在M蛋白病中的应用周方满,高锋,孔宪涛,刘焱M蛋白病是由于单一克隆浆细胞无限制增殖产生均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尿中单一型轻链增多对M蛋白病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简易的ELISA方法,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蛋白病 尿 轻链 ELISA
原文传递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麻疹患儿中的表达及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方满 崔大伟 +5 位作者 秦志梅 叶鸿雁 林碧君 谢红意 纪超 陈瑜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在麻疹患儿中的表达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采集2013年4至9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麻疹患儿急性期全血和血清样本,选择同期体检儿童17名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在麻疹患儿中的表达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采集2013年4至9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麻疹患儿急性期全血和血清样本,选择同期体检儿童17名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麻疹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中的TFH频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IgM和IgG的抗体含量.两组TFH频数比较采用t检验,麻疹患儿血清中IgM、IgG抗体水平与TFH所占频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麻疹组和对照组CD4+ CXCR5+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频数分别为(8.923 ±0.665)%和(4.274 ±0.18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1,P<0.01).以CD4+T淋巴细胞射门,麻疹组中CXCR5和ICOS双阳性细胞频数,CXCR5和PD-1双阳性细胞频数分别为(1.075 ±0.107)%和(0.656±0.074)%,对照组中则分别为(0.456±0.068)%和(0.224±0.017)%,麻疹组高于对照组(t=2.169和2.968,P值均<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麻疹患儿TFH所占频数与IgM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490,P<0.05).结论 TFH在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特异性麻疹抗体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抗体
原文传递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方满 顾大磊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449-450,共2页
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地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7.2%。目前临床上诊断乙肝一般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数量也逐渐在临床普及。为了探讨... 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地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7.2%。目前临床上诊断乙肝一般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数量也逐渐在临床普及。为了探讨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与HBVDNA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运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定量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病毒性肝炎患者 乙肝血清标志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HBsAg阳性率
原文传递
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人血清中NT-proBN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方满 纪超 +1 位作者 梅凯 夏雪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快速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NT-proBNP。方法将生物素和吖啶酯衍生物分别标记识别NT-proBNP抗原的2个抗体,当抗原与试剂混合后形成的双抗体夹心复合物被链霉亲和素磁珠抓捕分离,复合物在激发液的作用下发光,该相对...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快速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NT-proBNP。方法将生物素和吖啶酯衍生物分别标记识别NT-proBNP抗原的2个抗体,当抗原与试剂混合后形成的双抗体夹心复合物被链霉亲和素磁珠抓捕分离,复合物在激发液的作用下发光,该相对发光强度(RLU)与样本中的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结果性能分析显示,这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8 pg/ml^2 0000 p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9,检测下限(LOB)≤6 pg/ml,其批内精密度≤5%,批间精密度≤8%,添加回收率在88.3%~106.1%,稀释回收率在93.4%~106.8%。与罗氏Pro BNPⅡ试剂盒比对,检测临床样本的浓度相关性为r2=0.979 7。结论该试剂盒的优良性能为临床检测人血清中NT-proBNP含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 BNP检测 磁微粒 吖啶酯衍生物 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急性腹泻婴幼儿胃肠道病毒感染现状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叶鸿雁 周方满 +4 位作者 崔大伟 王海燕 涂林修 谢红意 葛婷婷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胃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90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病例(≤5岁),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并采集粪便样本,用PCR方法检...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胃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90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病例(≤5岁),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并采集粪便样本,用PCR方法检测A/B/C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Ad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札如病毒(Sapovirus,SV)及诺如病毒(Norovirus,NV),并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病毒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0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369份呈阳性结果,其中单一病毒感染的291份,混合病毒感染78份。在单一病毒感染病例的样本中,NV检出率为19.4%(GⅠ型为4.9%,GⅡ型14.6%),RV-A为8.2%,未检出B型及C型RV,SV为2.9%,AstV为1.0%,AdV为0.8%。在混合感染病例的样本中,以RV-A与NV混合感染最多,为5.8%。2岁以下(含2岁)患儿的病毒总检出率(51.0%)显著高于>2 ~5岁的患儿(22.1%,x2=70.404,P<0.01)。369例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中,24.1%伴有发热,35.2%伴有呕吐症状。单一病毒感染病例发热、呕吐以及发热合并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混合感染病例(x2=17.878,21.869和14.155,P<0.01)。结论 NV和RV-A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胃肠道病毒,2岁以下婴幼儿是这两种病毒的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疾病特征 轮状病毒属 腺病毒科 星状病毒属 札如病毒 诺如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