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佳妮(综述) 周殿友 武丽娟(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袭性、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多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近年来,伴随肠道微生态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袭性、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多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近年来,伴随肠道微生态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表现出双向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衡有望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胃肠道微生物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效益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殿友 刘妍 +2 位作者 马医杰 雷丹 李青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507-515,共9页
近百年来,尤其近三十年,大量化学合成药品不断上市,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药害事件的发生。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4.2%~22.1%,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在住院... 近百年来,尤其近三十年,大量化学合成药品不断上市,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药害事件的发生。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4.2%~22.1%,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在住院患者死因排序中第4~6位,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估计在300亿~1 368亿美元。面对药品的安全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和制药公司对于上市药品的效益风险评价主要是采用专家主观判断法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效益风险 评价方法 药品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
3
作者 鲁艺 周殿友 徐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方法:收集诊断为结直肠癌并完成手术的28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18例,右半结肠癌10例,并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及体型进行比较。利用16S ...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方法:收集诊断为结直肠癌并完成手术的28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18例,右半结肠癌10例,并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及体型进行比较。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定每个样本的菌群种类及丰度,分别比较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组织、左半结肠癌与其癌旁组织、右半结肠癌与其癌旁组织、左右半结肠癌癌旁组织中菌群分布的差异。结果:左右半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及体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左右半结肠癌组织菌群进行比较,右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是互养菌门,左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是疣微菌门、绿弯菌门、软壁菌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左右半结肠癌组织菌群进行比较,左半结肠癌组织中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右半癌组织(P<0.05),其中右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有月形单胞菌属、小单胞菌属、布雷德菌属、消化球菌属,左半癌组织丰度较高的菌群有阿克曼菌属、沙雷氏菌属、瘤胃球菌属、芽胞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毛螺旋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厌氧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半结肠癌组织中菌群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左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半结肠癌 16S rRNA 菌群差异 瘤内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卡西林的效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殿友 马医杰 +1 位作者 刘妍 李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目的:评价罗卡西林治疗肥胖症的效益风险,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根据罗卡西林的两个Ⅲ期临床试验的数据,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计算罗卡西林10mg/次QD、罗卡西林10mg/次BID和安慰剂的效益值、风险值和效益风险总和,运行蒙特卡洛模拟处... 目的:评价罗卡西林治疗肥胖症的效益风险,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根据罗卡西林的两个Ⅲ期临床试验的数据,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计算罗卡西林10mg/次QD、罗卡西林10mg/次BID和安慰剂的效益值、风险值和效益风险总和,运行蒙特卡洛模拟处理多准则决策分析的不确定性,观察罗卡西林与安慰剂各项值的差异大于0的概率。结果:罗卡西林10mg/次QD、罗卡西林10mg/次BID和安慰剂的效益值分别为41、49和26,罗卡西林10mg/次BID的效益最优,其效益优于罗卡西林QD和安慰剂的概率分别为77.2%和99.2%;风险值分别等于83、79和82,罗卡西林QD的风险最小,其风险小于罗卡西林BID和安慰剂的概率分别是60%和52.3%;效益风险总和分别等于62、64和53,可见采用罗卡西林10mg/次BID是最好的,好于安慰剂和罗卡西林10mgQD概率分别等于91.7%和62.8%。结论:罗卡西林10mg/次BID是最好的治疗选择,但是其风险在三者中最大,因此当患者对于风险的可接受性较低时,可以采用罗卡西林10mg/次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卡西林 效益风险 多准则决策分析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对21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理华 周殿友 +1 位作者 庄一义 陈秀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7-188,共2页
餐后对21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张理华,周殿友,庄一义,陈秀玲(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210002)关键词常规生化,标本收集,空腹,餐后常规生化检验血液样本采集的传统方式取自早晨空腹(禁食10~12小... 餐后对21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张理华,周殿友,庄一义,陈秀玲(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210002)关键词常规生化,标本收集,空腹,餐后常规生化检验血液样本采集的传统方式取自早晨空腹(禁食10~12小时)的静脉血,为了观察进食后对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生化 标本收集 空腹 餐后 生物化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重度贫血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殿友 习加喜 龚倩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2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通过对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导致重度贫血的病例分析,分析发生贫血原因,介绍药师协助医师完善相关治疗方法、注意不良反应、指导用药等体会,通过查阅文献考虑患者出现疾病迅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通过对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导致重度贫血的病例分析,分析发生贫血原因,介绍药师协助医师完善相关治疗方法、注意不良反应、指导用药等体会,通过查阅文献考虑患者出现疾病迅速进展与重组人促红素使用有关,并向临床医师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抗肿瘤药物治疗,使患者贫血情况得到了缓解,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促进了合理用药。结论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应将药物的效益和风险充分告知医生和患者,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用药信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贫血 重组人促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基本药物使用调查与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医杰 周殿友 +2 位作者 刘妍 雷丹 李青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相关政策发布实施后,某三甲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山西省补充目录》(2010年版),统计该院2010~2012年基本药物消耗情况。结果该院2010-2012...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相关政策发布实施后,某三甲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山西省补充目录》(2010年版),统计该院2010~2012年基本药物消耗情况。结果该院2010-2012三年的基本药物占全部药物销售品种比例和金额比率都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金额排序、DDDs、DDDc等使用情况无显著变化。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基本药物目录的执行较好,但仍需要加大基本药物在医院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基本药物在临床上的优先、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制度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佳妮 周殿友 武丽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细胞焦亡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被证实通过细胞内激酶相互作用释放促炎介质促进RA的发展。该文对细胞焦...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细胞焦亡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被证实通过细胞内激酶相互作用释放促炎介质促进RA的发展。该文对细胞焦亡在RA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焦亡 炎症小体 GSDM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及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贾颖 苏敏敏 +4 位作者 牛亚平 周殿友 李艳 郑圆 贾晋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为优化伊立替康(CPT-11)个体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伊立替康”“基因多态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酶”“Irinotecan”“SN-38”“CPT-11”“... 目的:为优化伊立替康(CPT-11)个体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伊立替康”“基因多态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酶”“Irinotecan”“SN-38”“CPT-11”“Gene polymorphism”“UGT1A1”“ABC”“CYP”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中组合查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分别为建库起至2019年11月和2014年11月-2019年11月,就代谢酶和转运体编码基因(UGT1A1、CYP3A和ABC、SLCO1B1)多态性与CPT-11不良反应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9篇,其中有效文献49篇。目前相关代谢酶编码基因多态性研究较多且结果较为一致的是UGT1A1*6和UGT1A1*28,其突变等位基因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更高,提示上述位点突变与CPT-11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上述基因的多态性对CPT-11化疗疗效的影响仍存有争议。有关CYP3A4、CYP3A5、ABCB1、ABCC1、ABCC2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CPT-11不良反应及化疗疗效的研究较少,且相关性尚无定论,还有待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论证。多篇案例报道提示,SLCO1B1基因521T>C、388A>G双突变可能会导致CPT-11及其活性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蓄积,虽证据级别低,但结果较为一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现有研究更倾向于SLCO1B1基因388A>G位点A等位基因是患者临床获益的有利因素。应加强CYP、ABC等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合理建议患者进行UGT1A1*6、*28和SLCO1B1基因388A>G、521T>C位点的联合检测,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优化其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代谢酶 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不良反应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殿友 贾晋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57-4160,共4页
目的:构建我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结合我院2014年1-10月1 92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查阅国内外权威指南、相关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按照循证药学方法从化疗方案、给药剂量、药... 目的:构建我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结合我院2014年1-10月1 92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查阅国内外权威指南、相关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按照循证药学方法从化疗方案、给药剂量、药物预处理、溶剂选择、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等6个方面入手,构建我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选取我院2015年5月(干预前组,98例)、12月(干预后组,87例)肿瘤化疗患者,以上述体系为标准进行专项点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组患者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62.2%,干预后组为29.9%;其中给药剂量、药物预处理、给药浓度、化疗方案的不合理率分别由30.6%、21.4%、8.2%、6.1%下降至12.6%、6.9%、4.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剂选择和给药频次不合理使用情况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建立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改善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临床药师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评价指标 临床药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展望
11
作者 周殿友 刘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17期232-232,共1页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农业机器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机器系统研究中优化目标的确定方法、优化技术的主要手段。文章在分析了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及阻碍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机器系...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农业机器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机器系统研究中优化目标的确定方法、优化技术的主要手段。文章在分析了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及阻碍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机器系统研究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系统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秧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
12
作者 刘勇 周殿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年第17期132-132,共1页
从育苗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和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寒地水稻壮秧培育技术,同时阐述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痛、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几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尊,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
关键词 水稻 培育技术 病虫害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化疗中伊立替康剂量调整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殿友 雷俊梅 +2 位作者 贾颖 苏敏敏 贾晋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UGT1A1*6和UGT1A1*28双杂合突变患者化疗中伊立替康剂量的调整,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支持。方法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及基因检测作为技术支持,对1例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化疗后出现Ⅲ度延迟性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UGT1A1*6和UGT1A1*28双杂合突变患者化疗中伊立替康剂量的调整,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支持。方法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及基因检测作为技术支持,对1例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化疗后出现Ⅲ度延迟性腹泻和Ⅳ度骨髓抑制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提出用药剂量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建议该患者伊立替康的剂量由180 mg·m-2减少至90 mg·m-2。在伊立替康调整剂量后,该患者未再出现腹泻和骨髓抑制,疗效为持续稳定。结论临床药师借助治疗药物监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为临床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有助于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UGT1A1基因检测 血药浓度 直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