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f2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叶 王天宇 +2 位作者 周江桥 邱涛 李金珂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涉及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细胞的重要保...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涉及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细胞的重要保护因子,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可以提高细胞内抗氧化剂水平,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最新研究表明,针对Nrf2的调控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化学制剂和天然大分子化合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Nrf2信号通路,如提高Nrf2的表达、促进Nrf2的核转位以及增强Nrf2的下游靶基因表达,以实现对HIRI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Nrf2在肝I/R中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针对Nrf2的药物及分子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未来临床治疗的方向。这些研究结果为Nrf2及其调控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为减轻HIRI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BC1D8B变异引起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治疗1例
2
作者 李丽 陈琦 +3 位作者 唐艳 周江桥 李金珂 邱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554-556,共3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原发性足细胞损伤或各种慢性肾病引起继发性瘢痕形成过程导致足突细胞耗竭的疾病[1],以足细胞耗竭驱动的肾小球硬化为特征性[2]。FSG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原发性足细胞损伤或各种慢性肾病引起继发性瘢痕形成过程导致足突细胞耗竭的疾病[1],以足细胞耗竭驱动的肾小球硬化为特征性[2]。FSG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根据对类固醇治疗的反应,NS可分为类固醇敏感型NS和类固醇抵抗型N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治疗 瘢痕形成 肾病综合征 足细胞损伤 慢性肾病 肾移植 肾小球硬化 FS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坏死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玲 王天宇 +6 位作者 成家友 郭嘉瑜 陈琦 邱涛 盛梦丹 李金珂 周江桥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可由严重的低血压、栓塞、器官移植和休克等引起,会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1-2]。肾脏极易受缺血的影响,在氧供和需求的不平衡下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可由严重的低血压、栓塞、器官移植和休克等引起,会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1-2]。肾脏极易受缺血的影响,在氧供和需求的不平衡下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渐进性损伤和死亡[3],从而导致肾功能迅速下降。然而,肾脏的近期和远期功能取决于损伤的可逆性和恢复情况。调节性坏死(regulated necrosis,RN)是过去10年新提出的一种具有坏死的形态学特征并受高度调节的非凋亡细胞死亡方式[4],包括细胞坏死性凋亡、细胞铁死亡、细胞焦亡等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类死亡方式在肾脏IRI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干预此过程,对挽救肾脏IRI提供了治疗机会。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调节性坏死方式涉及的信号通路及其在肾脏IRI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损伤 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 肾小管上皮细胞 氧供 器官移植 病理生理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子洁 王天宇 +2 位作者 邱涛 周江桥 李金珂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最有效手段,与透析治疗相比,肾移植可以提供更好的患者生存率,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肾移植患者中约67%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1],其中患者最常见主诉为失眠、白天嗜睡、不宁腿综合征、... 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最有效手段,与透析治疗相比,肾移植可以提供更好的患者生存率,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肾移植患者中约67%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1],其中患者最常见主诉为失眠、白天嗜睡、不宁腿综合征、夜间经常醒来和恶劣梦境[2],贫血和体内毒素蓄积可能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常见诱因。肾移植术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机体的内环境并清除毒素后,这些症状理应得到改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体内毒素 慢性肾脏病 睡眠障碍 透析治疗 肾移植术 常见诱因 肾移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护理
5
作者 秦铭 李金珂 +3 位作者 唐艳 邹寄林 周江桥 邱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肾移植(kidney transplantation,KT)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其显著提高了受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3]。肾移植手术的治疗前提是可以获得适合移植的供肾,供肾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4],随着供... 肾移植(kidney transplantation,KT)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其显著提高了受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3]。肾移植手术的治疗前提是可以获得适合移植的供肾,供肾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4],随着供肾来源的短缺与等待肾移植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手术 终末期肾病 亲属活体肾移植 肾移植患者 全球性问题 供肾 ES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3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6
作者 夏康 王天宇 +3 位作者 陈忠宝 邱涛 周江桥 郑树森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77-480,共4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个涉及复杂病理生理机制的病理过程,通常发生在肝移植等外科手术过程中,在临床上加重患者的肝损伤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1-2]。因此,寻找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靠靶点...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个涉及复杂病理生理机制的病理过程,通常发生在肝移植等外科手术过程中,在临床上加重患者的肝损伤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1-2]。因此,寻找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靠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肝脏缺血/再灌注 外科手术 ISCHEMIA 肝移植 肝损伤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陆一凡 刘一霆 +5 位作者 陈忠宝 马枭雄 张龙 邹寄林 周江桥 邱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究肾移植术后受体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受体因慢性排斥反应而发生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所有肾移植受体的预后情况。选取14例因慢性排斥... 目的探究肾移植术后受体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受体因慢性排斥反应而发生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所有肾移植受体的预后情况。选取14例因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移植肾失功的受体作为病例组,28例同时期供肾无丢失的供体对应56例受体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体和对应供体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中心8年来移植肾丢失共计147例,其中移植肾失功67例,移植患者死亡80例。移植肾失功原因的前3位分别为慢性排斥反应、血管栓塞和肾病复发。移植患者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肺部感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供体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本中心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失功最主要的原因,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供体年龄是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丢失 感染 慢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肾临时血液透析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周玉洁 刘一霆 +1 位作者 邱涛 周江桥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分析供者移植前进行血液透析对肾移植受者及移植肾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进行器官捐献的289例供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期间所有术前进行血液透析的“中国三类”... 目的分析供者移植前进行血液透析对肾移植受者及移植肾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进行器官捐献的289例供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期间所有术前进行血液透析的“中国三类”供体一共21例,对应受体40例。并采用倾向得分临近匹配法,根据(接受透析供体的受体数量:接受非透析供体的受体数量)=(1:2)的比例,纳入同期接受未透析供肾的受者和对应的供者作为对照,收集与分析相应供受体的临床资料。比较透析和非透析供体之间及对应受体的临床资料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此分析受体的预后情况。结果根据倾向得分,实际匹配纳入同期接受未透析供肾的受者共57例,他们对应的供者为50例。配对后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未透析的供体和透析的供体在捐献前的血清肌酐、尿素氮、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阳性比例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P<0.001,P<0.001)。两组受体在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89)。两组受者中,均各有13例发生DGF(13/40;13/57),无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病例。结论供者术前接受临时透析与移植术后受者发生DGF并无直接相关性,可以考虑作为边缘供肾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肺部感染诊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江桥 邱涛 +5 位作者 刘修恒 陈志远 陈忠宝 沈页 张龙 张璐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DCD供肾移植肺部感染的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施行的DCD供肾移植69例,以同期的尸体供肾移植12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者均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 目的分析DCD供肾移植肺部感染的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施行的DCD供肾移植69例,以同期的尸体供肾移植12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者均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分析总结DCD供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特征,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DCD组和SCD组受者肺部感染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7.4%和33.3%,移植术后半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5.5%;DCD组肺部感染死亡3例,SCD组死亡4例。病原体的种类主要为卡氏肺囊虫、CMV;肺部感染治疗期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各为3例和4例;肺部感染发生同受者DGF状态、感染前使用ATG相关,同供体携带病原体无显著性关联;肺部感染治疗前后受者移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DCD供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同尸体供肾移植相当,DGF和T细胞清除剂使用时主要诱因,经积极治疗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 肾移植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丝尿道支架用于治疗手术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10
作者 周江桥 王玲珑 +2 位作者 张孝斌 詹炳炎 刘运初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87-88,共2页
应用国产钛丝尿道支架放置于尿道前列腺部治疗手术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9例。通过电切镜放置钛丝支架,67例成功。术后患者排尿困难明显缓解。随诊1~15个月,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发生。41例最大尿流率大于12.5ml/s,尿路感染得... 应用国产钛丝尿道支架放置于尿道前列腺部治疗手术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9例。通过电切镜放置钛丝支架,67例成功。术后患者排尿困难明显缓解。随诊1~15个月,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发生。41例最大尿流率大于12.5ml/s,尿路感染得以控制;26例最大尿流率大于8.5ml/s,总有效率97.1%。作者认为该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简便、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对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尤为适宜。文中对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钛丝 支架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阴囊岛状皮管在直肠尿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周江桥 王玲珑 +1 位作者 张孝斌 詹炳炎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直肠尿道瘘手术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9例直肠尿道瘘患者。手术经会阴入路,切除瘘口部尿道并修补直肠前壁后,以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替代瘘口部尿道。结果 9例均获治愈。术后... 目的 探讨直肠尿道瘘手术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9例直肠尿道瘘患者。手术经会阴入路,切除瘘口部尿道并修补直肠前壁后,以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替代瘘口部尿道。结果 9例均获治愈。术后随访2~6年,直肠尿道瘘均无复发。结论 该术式设计新颖,直肠与尿道间无需使用其他充填物,是治疗直肠尿道瘘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尿道瘘 修补 岛状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株淋球菌对8种抗菌剂的敏感性实验观察
12
作者 周江桥 詹炳炎 +1 位作者 周旺 陈雷 《武汉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54-155,共2页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在我国重新出现并呈蔓延趋势。与国外STD各病种的分布一样,我国的STD中也以淋病的发病率最高。据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统计,1987~1990年间,淋病占性传播疾病总数的70%以上。与此同时。
关键词 淋球菌 抗菌素 药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型阴茎的手术治疗(附63例报告) 被引量:37
13
作者 程帆 张孝斌 +3 位作者 刘修恒 周江桥 夏樾 葛名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隐匿型阴茎的外科治疗原则。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 3例隐匿型阴茎患者 ,年龄 1岁 6个月~ 19岁 ,平均 7岁 2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肥胖与阴茎发育不良而将其分为A和B两组。A组 37例 ... 目的 :探讨隐匿型阴茎的外科治疗原则。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 3例隐匿型阴茎患者 ,年龄 1岁 6个月~ 19岁 ,平均 7岁 2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肥胖与阴茎发育不良而将其分为A和B两组。A组 37例 ,为肥胖合并阴茎发育不良者 ,采用手术 Ⅰ式治疗 ;B组 2 6例 ,采用手术 Ⅱ式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A组 37例阴茎显露均满意 ,7例发生较重的阴茎包皮水肿 ,3例出现耻骨联合下切口脂肪液化 ,3例耻骨联合下切口凹陷恢复不满意 ,1例出现龟头片状麻木感 ;B组 2 6例中 ,1例术后 7d阴茎回缩 ,余各例阴茎显露满意 ,包皮无明显水肿。 结论 :隐匿型阴茎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化 ,阴茎根部被膜的复位与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其自然病程和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型阴茎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应用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阮远 程帆 +4 位作者 郭佳 余伟民 张孝斌 刘修恒 周江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642-643,646,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形后的肌瓣管平均长度8.4 cm,平均住院时间9.8 d,术后6周均顺利拔除双J管。术后获随访4年,所有患者上尿路积水情况明显减轻,3例存在手术侧轻度输尿管膀胱返流,2例出现输尿管与肌瓣管连接处狭窄,再次留置8 Fr双J管8周后恢复。结论: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重建是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肌瓣 输尿管缺损 输尿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石榴皮对淋球菌感染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杰 周江桥 詹炳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6,共2页
对石榴皮抑制淋球菌感染进行体内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石榴皮水提液体外对多株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作为一种阴道栓剂,对34例女性淋病患者治疗观察,仅1例在转种培养上有淋球菌生长。提示石榴皮阴道... 对石榴皮抑制淋球菌感染进行体内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石榴皮水提液体外对多株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作为一种阴道栓剂,对34例女性淋病患者治疗观察,仅1例在转种培养上有淋球菌生长。提示石榴皮阴道栓剂是一种有效的抗淋球菌感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淋球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阴道避孕药石榴皮的药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华文 周江桥 詹炳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石榴皮(CP)是单味中药,具有体外抑制人精子活力、增加家兔阴道压力和体外抑制淋球菌生长的三项效应,研究发现石榴皮有强烈的抗家兔生育作用,是一种具有三种效应的外用避孕药。
关键词 石榴皮 阴道避孕 抑制精子 淋球菌 阴道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与腔镜处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帆 余伟民 +5 位作者 刘修恒 钱辉军 张杰 周江桥 吴天鹏 张孝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46-247,253,共3页
目的:分析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评价局麻下输尿管镜拔出滞留双J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患者的原因与采用尿道黏膜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拨出双J管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3例双J管... 目的:分析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评价局麻下输尿管镜拔出滞留双J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患者的原因与采用尿道黏膜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拨出双J管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3例双J管内外结石形成,6例双J管上端缝合,9例双J管向上移位致输尿管致拔管困难,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环存在,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致双J管未能置入膀胱;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拔出双J管后重新置入双J管,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行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更换双J管,余18例均用输尿管镜顺利拔出双J管,无输尿管穿孔、假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输尿管镜操作平均时间3.6 min;无因疼痛难以忍受而终止手术者。结论:熟练正确的双J管置入法与术前上尿路情况的充分了解是避免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关键,局麻下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拔出滞留双J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麻醉 输尿管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阴道栓剂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杰 孙华文 +1 位作者 周江桥 詹炳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13,共4页
石榴皮水提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口服给药LD_(50)为4.785g/kg;小鼠腹腔给药LD_(50)。为799.99mg/kg。生殖毒性试验无致突变作用和致畸现象。作为局部阴道给药的石榴皮栓剂,药物吸收量小,... 石榴皮水提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口服给药LD_(50)为4.785g/kg;小鼠腹腔给药LD_(50)。为799.99mg/kg。生殖毒性试验无致突变作用和致畸现象。作为局部阴道给药的石榴皮栓剂,药物吸收量小,毒性程度更低,且长期毒性多指标观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局部短期和长期刺激试验提示,中、小剂量石榴皮栓剂对阴道粘膜无影响,可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石榴皮 毒性 毒理学 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双剂与单剂巴利昔单抗用于肾移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邱涛 周江桥 +2 位作者 刘修恒 陈志远 葛名欢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比较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与单剂巴利昔单抗在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121例患者。按接受巴利昔单抗的方式分为两组。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组(... 目的比较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与单剂巴利昔单抗在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121例患者。按接受巴利昔单抗的方式分为两组。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组(双剂组),53例,按产品说明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4日静脉注射巴利昔单抗20 mg;单剂巴利昔单抗组(单剂组),68例,术前应用巴利昔单抗20 mg。监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和人、肾存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第5日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均为P<0.05),同时与单剂组相比,双剂组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受抑制(均为P<0.05);与术后第5日相比,术后第15日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但仍较术前明显降低(CD3、CD4、Ig M、Ig A),部分指标显示持续抑制水平,较术后第5日仍持续下降(CD8、Ig G)。双剂组和单剂组患者的DGF发生率分别为8%、7%,随访1年内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2%,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剂组和单剂组患者的1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4%、98%,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9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中应用单剂或双剂巴利昔单抗同样有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相当。围手术期检测免疫功能可以有效指导个体化免疫诱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巴利昔单抗 免疫诱导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忠宝 周江桥 +3 位作者 邱涛 马枭雄 陈志远 刘修恒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别嘌醇预处理组(APC组),每组8只。手术前2周开始,向APC组大鼠腹腔注射别嘌醇[50 mg/(kg·d... 目的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别嘌醇预处理组(APC组),每组8只。手术前2周开始,向APC组大鼠腹腔注射别嘌醇[50 mg/(kg·d)],向S组及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预处理完成后S组切除右肾,IR组及APC组切除右肾并对左肾进行30 min缺血-再灌注处理。再灌注后24 h取血液标本,术后2周取肾脏组织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浆MDA与总SOD活性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及APC组大鼠BUN、Scr、血浆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浆SOD活性水平均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APC组BUN、Scr、血浆MD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浆SOD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0.05)。与S组比较,IR组与APC组肾组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APC组明显低于IR组(均为P<0.05)。与S组比较,IR组与APC组肾组织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但APC组明显高于IR组(均为P<0.05)。光镜下,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完整,形态正常;IR组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大量坏死,间质水肿明显,其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APC组肾小管管腔轻度扩张,肾间质未见明显水肿,间质内少量淋巴细胞浸润。TUNEL染色结果显示,S组、IR组和APC组的肾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1.7)%、(32.8±8.9)%、(12.6±3.4)%(均为P<0.05)。结论别嘌醇预处理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大鼠肾脏IRI,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别嘌醇 细胞凋亡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