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2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洋作品
1
作者 周洋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洋招贴·设计
2
作者 周洋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洋作品
3
作者 周洋 《陶瓷研究》 2023年第1期F0003-F0004,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洋作品
4
作者 周洋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5期69-6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门椎板成形联合单侧侧块螺钉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
5
作者 周洋 李驰 +4 位作者 戴王颖 滕红林 朱旻宇 王宇 王靖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患者的疗效及矢状位平衡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患者65例...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患者的疗效及矢状位平衡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9~60(54.4±4.8)岁,病程8~39(21.0±8.2)个月。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术组31例(单开门联合侧块螺钉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0~59(55.4±3.2)岁,病程7~48(23.7±13.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观察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矢状垂直角(sagittal vertical angle,SVA),C0-C2 Cobb角和C2-C7 Cobb角。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单开门联合侧块螺钉组手术时间(109±15)min,长于单开门组(128±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中运动、感觉和总分较术前明显提升(P<0.05);膀胱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C0-C2 Cobb角较术前均有增加,单开门组增加的幅度更大(P<0.05);两组C2-C7 Cobb角均有减少,单开门联合侧块螺钉组患者减少的幅度更大(P<0.05)。单开门组C2-C7 SVA在末次随访时有明显增加(P<0.05),单开门联合侧块螺钉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改善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不稳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相比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能改善术后颈椎后凸和前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侧块螺钉 矢状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地质钻进过程钻速时序融合建模方法
6
作者 周洋 陆承达 +4 位作者 吴敏 陈鑫 姚宁平 宋海涛 张幼振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目的】钻速是衡量钻进效率的关键指标,构建准确的钻速模型对于优化钻进过程、减少钻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深部地质钻进面临非线性、非凸优化、多工况及时序变化等挑战,传统建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地质环境。【方法】为解决上述难题... 【目的】钻速是衡量钻进效率的关键指标,构建准确的钻速模型对于优化钻进过程、减少钻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深部地质钻进面临非线性、非凸优化、多工况及时序变化等挑战,传统建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地质环境。【方法】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结合时序调节的钻速融合建模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构建了钻速基础模型,用于解决钻速变化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接着,设计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通过权重融合、改进的回声定位、改进的局部迭代搜索与最佳解重更新策略,来解决模型参数设计面临的非凸优化问题。此外,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与Mann-Kendall趋势检验的时序调节方法,对模型输出进行时序调节,以适应钻速的时序变化。【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改进的蜣螂优化方法11个基准测试函数中展现出更好的效果,表明其能够有效解决模型参数设计问题。(2)基于实际钻进数据的仿真结果也说明了建立的钻速模型在两个井段中均取得了最佳的效果,时序调节后的模型在两个井段中的预测趋势正确率也分别提升到了80%和87.5%。(3)在微型钻进实验系统的测试中,建立的钻速模型在不同的岩石样本中均达到最高精度。建立的钻速模型能有效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变化,为深部地质钻进过程控制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速建模 蜣螂优化算法 趋势检验 时序调节 深部地质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离群因子与隔离森林的激光超声缺陷检测
7
作者 李阳 朱文博 +4 位作者 静丰羽 叶中飞 马云瑞 周洋 邹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其次,利用LOF算法和IF算法进行了数据异常值的识别分析,并利用累积分布函数和核密度估计确定异常值的阈值大小;最后,对比了LOF算法、IF算法以及最大振幅图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LOF算法有更优的缺陷识别精度和更低的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缺陷检测 主成分分析 局部离群因子 隔离森林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菲律宾海盆加瓜海脊沉没事件与西南琉球俯冲带形成时间探讨
8
作者 高红芳 周洋 +7 位作者 李学杰 赵明辉 孙美静 聂鑫 张金鹏 周娇 罗伟东 王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
通过对加瓜海脊拖网获取得大量珊瑚和浅水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现今水深1506~2880 m的加瓜海脊曾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浅水环境,而后经历了沉没事件。地形图和地震剖面显示:①加瓜海脊北部俯冲进入琉球构造带;②海脊北部发育的部分生... 通过对加瓜海脊拖网获取得大量珊瑚和浅水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现今水深1506~2880 m的加瓜海脊曾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浅水环境,而后经历了沉没事件。地形图和地震剖面显示:①加瓜海脊北部俯冲进入琉球构造带;②海脊北部发育的部分生物礁随着俯冲活动埋藏于琉球构造带之下。根据大洋钻探钻井资料(DSDP)综合分析,琉球海沟沉积层序发育时代大致处于早中新世‒第四纪,地层覆盖于加瓜海脊生物礁之上,指示:①从早中新世起,加瓜海脊开始沉没并逐渐脱离浅水环境;②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逐渐停止生长;③海脊北部的生物礁被海沟沉积物覆盖。本次研究表明,作为菲律宾海板块组成部分的加瓜海脊参与了西南琉球海沟俯冲,而俯冲必然产生沉降,所以加瓜海脊的沉没是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进入西南琉球构造带的结果。由此推断,加瓜海脊在早中新世便已开始向西南琉球构造带俯冲,这也应该是西南琉球俯冲带开始形成的时间。西南琉球俯冲带北部的弧前盆地受加瓜海脊俯冲的影响,被分为南澳盆地和东南澳盆地两部分,其形成时间约在中中新世早期。这些地质要素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板块汇合带构造单元次第形成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板块 加瓜海脊 西南琉球俯冲带 形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渗碳钢超声滚压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治华 刘鸿宇 +3 位作者 李建鹏 张鸣文 郭鹏 周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59,164,共6页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工艺目标的显著性影响顺序、最优单目标和综合最优加工参数,综合最优组试样较原始试样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提升了3.88倍,表面硬度提升了14.8%,表面粗糙度降低了75.7%。通过拉伸试验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得到综合最优参数组试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1225.4 MPa、1902.7 MPa,较原始试样提升了12.5%和7.4%,疲劳极限较原始试样提高了超过190 MPa,最优参数组在应力水平1200 MPa时疲劳寿命为714656次,疲劳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渗碳钢 超声滚压 灰色关联分析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灰岩单轴压缩力学特征与微观解析
10
作者 黄锋 刘星辰 +2 位作者 周洋 郑艾辰 杨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研究高温处理后灰岩单轴压缩力学特征,对常温(25℃)与经历高温(100℃、200℃、300℃、400℃、500℃和600℃)处理后的灰岩开展了物理特征测试、单轴压缩试验、SEM电镜扫描与XRD衍射分析,基于岩石微观裂损规律解析了灰岩单轴压缩力学特... 为研究高温处理后灰岩单轴压缩力学特征,对常温(25℃)与经历高温(100℃、200℃、300℃、400℃、500℃和600℃)处理后的灰岩开展了物理特征测试、单轴压缩试验、SEM电镜扫描与XRD衍射分析,基于岩石微观裂损规律解析了灰岩单轴压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升高,灰岩表观颜色由青灰色演变为红褐色,体积增长率、质量损失率呈非线性增大;高温处理使灰岩微观质地分层、裂隙发育、孔洞溶蚀,受压破裂断口面起伏与尖角特征显著;高温催化了灰岩矿物组分的热解与化合反应,岩石综合硬度系数与坚固性系数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揭示灰岩热损伤的阈值温度为200℃,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在此温度下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灰岩 力学特征 微观裂损 硬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UNet改进的多任务模型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尹淑文 丁志鹏 +6 位作者 李岩 高国闳 程丽霞 陈英东 王文晗 张秋菊 周洋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分割模型TransUNet做部分改进,构建既可分割又可预测分类的多任务模型,并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敏感人群识别的核磁图像中。方法多任务模型在TransUNet基础上添加分类结构,具体为全连接层(输入为512,... 目的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分割模型TransUNet做部分改进,构建既可分割又可预测分类的多任务模型,并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敏感人群识别的核磁图像中。方法多任务模型在TransUNet基础上添加分类结构,具体为全连接层(输入为512,输出为256)、ReLU激活函数、全连接层(输入为256,输出为3),实现三分类结局的预测,即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和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以2015—201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3D核磁图像提取为2D图像作为研究数据,采用Dice系数和豪斯多夫距离评价分割效果,准确率、micro-precision、micro-recall和micro-F1 score评价分类效果。结果模型训练了100个轮次,分割任务在测试集上的平均Dice系数和平均豪斯多夫距离分别为0.851和10.806,分类任务从切片角度,测试集上的准确率、micro-precision、micro-recall和micro-F1 score均为0.615,从患者角度,四个指标均为0.857。结论分割任务效果良好,分类任务以切片为单位,效果一般,以患者为单位,考虑到结局为三分类,尚且可以接受。该多任务模型有潜力用于临床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少两感”探析麻黄细辛附子汤辨治寒冷性荨麻疹
12
作者 程嘉怡 周洋 +4 位作者 王欣怡 吴俊羽 何鑫 魏可波 肖敏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19-22,共4页
麻黄细辛附子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综太阳、少阴两经特点,为太少两感证主方。太阳、少阴两大脏腑经络体系功能异常,不仅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证病机挈要,亦是寒冷性荨麻疹核心病机本质。基于麻黄细辛附子汤组方机制和人体太阳、少阴... 麻黄细辛附子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综太阳、少阴两经特点,为太少两感证主方。太阳、少阴两大脏腑经络体系功能异常,不仅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证病机挈要,亦是寒冷性荨麻疹核心病机本质。基于麻黄细辛附子汤组方机制和人体太阳、少阴经经气之间的关系,探析本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寒冷性荨麻疹 太少两感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首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的发现与调查处置
13
作者 周洋 起德丽 +6 位作者 陈政吉 毛志鹏 代敏 高煜东 罗思怡 潘绍华 苏洪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昆明市1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进行调查处置,为全国预防控制猴痘疫情,特别是女性感染猴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猴痘诊疗指南(2022版)》对病例进行诊断,依据《猴痘防控方案(2023版)》开展流行病学... 目的对云南省昆明市1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进行调查处置,为全国预防控制猴痘疫情,特别是女性感染猴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猴痘诊疗指南(2022版)》对病例进行诊断,依据《猴痘防控方案(2023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置,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与新婚丈夫发生过1次性行为,其丈夫向其隐瞒男男同性恋史及男男性行为史;该女子及其丈夫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该女子及其丈夫均出现典型出疹等临床症状。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既往云南省猴痘疫情材料,确认该女子为云南省首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可疑暴露为早于其发病的男性配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首例 女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2缺乏症临床特征与基因型分析
14
作者 周洋 武亚丽 丁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126,共6页
目的总结3例腺苷脱氨酶2(ADA 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浆中ADA2酶的活性。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基因型... 目的总结3例腺苷脱氨酶2(ADA 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浆中ADA2酶的活性。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基因型特征。结果本组3例患儿均存在ADA2基因变异,例1以反复发热、皮疹、惊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脑卒中,伴炎症指标明显升高,AD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39G>T和c.484T>C突变。例2以反复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中合并消化道穿孔、脑卒中,炎症指标明显升高。WES检测发现ADA2基因存在c.916C>T及c.1069G>A复合杂合突变。例3以反复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心肌炎,伴免疫功能明显下降;WES检测发现患者ADA2基因存在c.849T>G纯合突变。血浆ADA2酶活性测定发现例1和2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DA2缺乏症国内罕见,临床特征多变,掌握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ADA2基因 基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注塑机胀模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周洋 党开放 +4 位作者 焦晓龙 马艺涛 王新铭 俞鹏飞 谢鹏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2,112,共6页
注射成型过程中,模具在型腔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开模的风险,严重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基于全电动和液压式注塑机,系统研究了注射成型过程中锁模力和保压压力对模具胀模特性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工艺参数会影... 注射成型过程中,模具在型腔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开模的风险,严重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基于全电动和液压式注塑机,系统研究了注射成型过程中锁模力和保压压力对模具胀模特性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工艺参数会影响模具的胀模特性,包括锁模力曲线、胀模力曲线及分型面压力;当锁模力设定值低于400 kN时,制品会产生飞边缺陷,分型面压力最小值为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型面压力变化量及分型面压力最小值与制品质量存在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和-0.961;分型面压力变化量和分型面压力最小值可表征制品质量,并且,可作为最优锁模力设定的监测参数,作为最佳锁模力设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模特性 胀模量 分型面压力 锁模力优化 制品质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设计参数对连接状态的影响及轴向力可视化方法研究
16
作者 周洋 伊鸿振 王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螺栓结构的连接状态与轴向力密切相关,而轴向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拧紧或者松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且无法做到无传感器实时监测。首先,基于螺栓的外螺纹轮廓方程,建立了精细化的螺栓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 螺栓结构的连接状态与轴向力密切相关,而轴向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拧紧或者松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且无法做到无传感器实时监测。首先,基于螺栓的外螺纹轮廓方程,建立了精细化的螺栓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牙型角、螺距对于螺栓预紧过程及松动过程的影响规律。最后,关联松动角度和轴向力,结合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将螺栓的轴向力信息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拧紧和松动过程中,螺栓轴向力实现了可观和可控,同时螺栓在预紧相同角度的情况下,其轴向力随着螺距和牙型角的增大而增加;其预紧力矩随着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和螺距的增大而变大,但会随着牙型角的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牙型角 螺距 深度学习 轴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H_(2)O_(2)诱导ARPE-19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SIRT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周洋 美丽巴努·玉素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30-1337,1343,共9页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H_(2)O_(2)刺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去乙酰化酶1(SIRT1)在其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25,50,100,200,40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H_(2)O_(2)刺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去乙酰化酶1(SIRT1)在其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25,50,100,200,40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0,2.5,5.0,10.0,20.0,40.0μmol/L)处理ARPE-19细胞,CCK-8法筛选H_(2)O_(2)和吴茱萸碱的最佳作用浓度。使用H_(2)O_(2)(200μmol/L)与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2.5,5,10,20μmol/L)联合处理ARPE-19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情况。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将ARPE-19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处理的对照组、200μmol/L H_(2)O_(2)处理组(H_(2)O_(2)组)、200μmol/L H_(2)O_(2)与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处理组(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及100μmol/L的SIRT1抑制剂Sirtinol拮抗组(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Sirtinol组),处理24 h后,ELISA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各组ARPE-19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环氧化酶-2(COX-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200μmol/L的H_(2)O_(2)对ARPE-19细胞的生长抑制相对稳定。0,2.5,5.0,10.0,20.0μmol/L的吴茱萸碱对ARPE-19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均>0.05),40μmol/L吴茱萸碱可明显降低ARPE-19细胞活力(P均<0.05)。H_(2)O_(2)组和H_(2)O_(2)+吴茱萸碱各组ARPE-19细胞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_(2)O_(2)+吴茱萸碱5μmol/L组、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和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_(2)O_(2)组(P均<0.05),且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和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和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Sirtinol组细胞中TNF-α、IL-1β、IL-6水平和COX-2、NF-κB p6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 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中TNF-α、IL-1β、IL-6水平和COX-2、NF-κB p6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Sirtinol组中TNF-α、IL-1β、IL-6水平和COX-2、NF-κB p6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明显高于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P均<0.05), 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_(2)O_(2)+吴茱萸碱20μmol/L组(P<0.05),各指标与H_(2)O_(2)组、H_(2)O_(2)+吴茱萸碱10μmol/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吴茱萸碱可在体外通过上调SIRT1表达来抑制NF-κB通路、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和PI3K/Akt通路,从而减轻H_(2)O_(2)刺激下ARPE-19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去乙酰化酶1 ARPE-19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周洋 陈刚 +4 位作者 徐建丽 张凯乐 杨蕊雪 江明 袁海龙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1期103-105,117,共4页
目的观察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新疆医... 目的观察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llo-HSCT后进行IFI预防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组。参照组给予伏立康唑预防,研究组给予泊沙康唑预防,每组41例,针对两组预防效果展开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9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IFI的预防效果较参照组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allo-HSCT后IFI的高危风险患者,相比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可降低其发生IFI的可能性,在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伏立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YS流程模拟在硫黄回收装置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洋 郭辉 《硫酸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提高硫黄回收装置运行效率,同时兼顾尾气排放质量与装置能耗的平衡,使用Aspen HYSYS软件对塔河炼化公司硫黄回收装置进行稳态模拟,利用模型对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模拟运行。通过对硫黄回收装置转化器入口温度、胺液浓度和胺液循... 为提高硫黄回收装置运行效率,同时兼顾尾气排放质量与装置能耗的平衡,使用Aspen HYSYS软件对塔河炼化公司硫黄回收装置进行稳态模拟,利用模型对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模拟运行。通过对硫黄回收装置转化器入口温度、胺液浓度和胺液循环量等进行技术分析发现,当前装置还有部分优化空间。以模拟运行结果指导操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黄回收 优化 模拟 节能 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上下文特征融合的虚拟视点图像空洞填充
20
作者 周洋 蔡毛毛 +1 位作者 黄晓峰 殷海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9-1487,共9页
由于参考纹理视图的前景遮挡和不同视点间的视角差异,基于深度图的虚拟视点合成会产生大量空洞,先前的空洞填充方法耗时较长且填充区域与合成图像缺乏纹理一致性。该文首先对深度图进行预处理来减少空洞填充时的前景渗透;然后,针对经3D-... 由于参考纹理视图的前景遮挡和不同视点间的视角差异,基于深度图的虚拟视点合成会产生大量空洞,先前的空洞填充方法耗时较长且填充区域与合成图像缺乏纹理一致性。该文首先对深度图进行预处理来减少空洞填充时的前景渗透;然后,针对经3D-warping后输出合成图像中的空洞,设计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架构的图像生成网络来填充空洞。该网络模型由2级子网络构成,第1级网络生成空洞区域的纹理结构信息,第2级网络采用了一种结合上下文特征融合的注意力模块来提升空洞填充质量。提出的网络模型能有效解决当虚拟视点图像中的前景对象存在快速运动时,空洞填充区易产生伪影的问题。在多视点深度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主客观质量上均优于已有的虚拟视点图像空洞填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视点绘制 空洞填充 特征融合 上下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