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DNA D-loop的河南某地引入猕猴群体遗传背景分析
1
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1 位作者 田军东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旨在明确该猕猴群体的遗传背景,探讨其可能的原始种群产地。结果表明:(1)环翠峪猕猴群体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711±0.00592),而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143±0.119);(2)环翠峪猕猴群体与浙江地区猕猴聚为一支;(3)环翠峪猕猴群体与国内其他猕猴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为63.10%。据此推测,荥阳环翠峪地区猕猴的原始种群可能来自浙江地区。研究结果有助于规范引入动物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建议对环翠峪猕猴种群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避免其与太行山猕猴发生遗传混合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物种引入 种群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发现银星竹鼠
2
作者 蒋海军 杨耀华 +2 位作者 周言言 田军东 路纪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46,共2页
2023年6—7月,在开展河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时,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家沟林场(113°58′0.40″E,31°51′13.80″N,海拔351.3 m)采集到2号竹鼠标本,确认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为河南省兽类地理分布的属、种新记... 2023年6—7月,在开展河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时,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家沟林场(113°58′0.40″E,31°51′13.80″N,海拔351.3 m)采集到2号竹鼠标本,确认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为河南省兽类地理分布的属、种新记录(路纪琪,王廷正,1996;路纪琪,王振龙,2012)。剥制标本、头骨标本及组织样品等均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IBE01169♂、IBE01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制标本 小型兽类 生物多样性 头骨标本 组织样品 生态学 物种多样性 银星竹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
3
作者 韩梦亚 田军东 +3 位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罗彤彤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间的打搅频次无显著差异(P=0.157),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大多指向其母亲(90%),婴幼猴的性打搅均指向其母亲。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频次、方式和打搅对象等表现出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基于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雄性和雌性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均支持性竞争假说,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支持学习假说,婴幼猴的性打搅支持分离焦虑假说和学习假说。本研究结果可望增加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发育及其功能差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性打搅 性竞争 繁殖 行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基于NADH5标记的豹亚种鉴别
4
作者 肖锐 周言言 +2 位作者 侯超鹏 田军东 田澍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70-73,共4页
以动物园为代表的圈养环境是开展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繁育、科普宣传的重要场地,亦为开展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宝贵资源。而圈养环境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Pantera pardus)的遗传资源则为了解其野生种群提供了窗口。本研究以郑州市动... 以动物园为代表的圈养环境是开展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繁育、科普宣传的重要场地,亦为开展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宝贵资源。而圈养环境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Pantera pardus)的遗传资源则为了解其野生种群提供了窗口。本研究以郑州市动物园圈养的1只雌性豹为对象,通过提取该个体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利用所获得的NADH5基因片段探究该个体属何豹亚种。经与NCBI数据库比对以及系统发生分析,本研究显示该个体属于豹华北亚种(P. p. fontanierii)。基于本研究,建议开展国内圈养豹遗传资源调查,以便系统地开展圈养豹的保护、繁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华北亚种 郑州市动物园 NADH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发现台湾灰麝鼩
5
作者 蒋海军 胡理群 +3 位作者 周言言 赵海鹏 路纪琪 田军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1-758,共8页
于2013年和2018年在河南信阳新县与浉河共采集到3号鼩鼱成年个体标本,基于齿色特征初步鉴定为劳亚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Crocidura)物种。对所采3号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并通过构建系统发... 于2013年和2018年在河南信阳新县与浉河共采集到3号鼩鼱成年个体标本,基于齿色特征初步鉴定为劳亚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Crocidura)物种。对所采3号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树进一步明确所采3只标本的分类地位。根据标本形态、头骨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确定该物种为台湾灰麝鼩(C.tanakae),为河南哺乳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现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编号分别为IBE20131005、IBE2018100501和IBE2018100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灰麝鼩 鼩鼱科 哺乳动物 分布新记录种 大别山 河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