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对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陆强 王继琛 +7 位作者 李静 王磊 张丽 哈丽哈什.依巴提 王秋君 张坚超 黄启为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4,共9页
为探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与化肥、牛粪堆肥配合施用下水稻和小麦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情况,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即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当地常规施用量)、70%CF+牛粪堆肥(OMCF)、CF+秸秆全量还田(CF+S)和OMCF+秸秆... 为探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与化肥、牛粪堆肥配合施用下水稻和小麦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情况,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即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当地常规施用量)、70%CF+牛粪堆肥(OMCF)、CF+秸秆全量还田(CF+S)和OMCF+秸秆全量还田(OMCF+S)对稻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产量从大到小的处理依次为OMCF+S、CF+S、OMCF、CF、CK。与CF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料提高了库容量和千粒质量,促进了干物质和氮素在作物生育后期的积累,并提高了干物质和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使生物产量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产量;施用有机肥料还有利于营养器官中氮素的转运,从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其中,秸秆和有机肥协同施用(OMCF+S)对作物氮肥利用的促进作用比OMCF和CF+S处理单独施用更明显;OMCF+S处理加强作物生育中后期土壤的供氮能力,改善作物生育中后期的营养条件,从而促进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为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结论:在化肥施用量减少3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同时秸秆全量还田实现产量构成因素在较高的层次上协调统一,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通过作物与土壤的自我调控实现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体系 牛粪堆肥 秸秆还田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供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炎 +2 位作者 李青军 胡伟 胡国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2-1428,共7页
【目的】在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在新疆玛纳斯县试验站兵湖村五队,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中棉297-5为材料,设N 0、90、180、270 kg/h... 【目的】在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在新疆玛纳斯县试验站兵湖村五队,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中棉297-5为材料,设N 0、90、180、270 kg/hm24个氮水平,于棉花苗期、蕾期、花期、花铃期及吐絮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叶、蕾+花、壳、絮、籽不同器官,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棉花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分配、氮素利用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施氮量0~180 kg/hm2,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棉花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棉花和氮肥的价格,求得棉花最佳经济氮肥用量和最高产量氮肥用量143和159 kg/hm2,对应的产量分别是1 634和1 637 kg/hm2,与最高产量施氮量相比,采用最佳经济施氮量在保证棉花产量基本不降低的条件下(为最高产量的99%~100%),可节约氮肥10.1%。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各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80 kg/hm2,棉花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过量的施用氮肥使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下降。氮肥利用率与棉养分吸收、分配趋势一致,以180 kg/hm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等,新疆玛纳斯县中等肥力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为14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水平 产量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太湖平原乌泥土稻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亨达 张丽 +5 位作者 张坚超 王秋君 徐大兵 哈丽哈什.依巴提 徐佳乐 黄启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4,共6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于2009至2010年在苏南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研究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无机肥对水稻和小麦产量、不同时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水...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于2009至2010年在苏南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研究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无机肥对水稻和小麦产量、不同时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其中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无机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9.5%、16.2%和17.4%;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无机肥处理(4 146.1 kg.hm-2),增产率为16.2%~20.3%。在水稻季和小麦季,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不同时期功能叶SPAD值及氮素利用率均不同程度高于无机肥处理或与无机肥处理持平。以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在稻麦轮作体系下能够获得比单施无机肥处理更高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功能叶SPAD值及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体系 有机无机复混肥 产量 叶绿素含量(SPAD值)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丽 +5 位作者 陆强 王继琛 张坚超 徐大兵 黄启为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生产力、养分累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施氮量减少15%(204 kg·hm-2)、12.5%(210 kg·hm-2)和10%(216 kg·hm-2)的情况下,有机无机肥配施[P...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生产力、养分累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施氮量减少15%(204 kg·hm-2)、12.5%(210 kg·hm-2)和10%(216 kg·hm-2)的情况下,有机无机肥配施[PMCF2(猪粪堆肥6 000 kg·hm-2+50%NPK)、PMCF1(猪粪堆肥3 000 kg·hm-2+70%NPK)和PMC1(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1 800 kg·hm-2)]的水稻产量(8 807~9 634 kg·hm-2)与单施化肥的水稻产量(9 162 kg·hm-2)相当。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均能显著影响不同生育期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并在总施氮量比单施化肥减少15%(204 kg·hm-2)、12.5%(210 kg·hm-2)和10%(216 kg·hm-2)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养分累积。水稻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累积动态基本一致,与产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PMC2(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3 600 kg·hm-2)外,其他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处理的水稻氮肥回收率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以PMCF2和PMC1最高。因此在施氮量减少10%~15%的情况下,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或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即能满足苏南地区水稻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堆肥 化肥 配施 有机无机复混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与液体有机肥配施对棉花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源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李青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5,共9页
【目的】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氮磷减量与不同液体有机肥配施在棉花上肥效及其经济效益差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种类,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方法】试验设11个处理,(1)常规施肥(NP);(2)80%常规施肥(80%NP);(3)80%常规施肥+低量氨基... 【目的】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氮磷减量与不同液体有机肥配施在棉花上肥效及其经济效益差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种类,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方法】试验设11个处理,(1)常规施肥(NP);(2)80%常规施肥(80%NP);(3)80%常规施肥+低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LAA);(4)80%常规施肥+中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MAA);(5)80%常规施肥+高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HAA);(6)80%常规施肥+低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LFA);(7)80%常规施肥+中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MFA);(8)80%常规施肥+高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HFA);(9)80%常规施肥+低量沼液有机肥(80%NP+LBS);(10)80%常规施肥+中量沼液有机肥(80%NP+MBS);(11)80%常规施肥+高量沼液有机肥(80%NP+HBS)。各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结果】80%常规施肥会显著降低棉花生物量和产量。80%常规施肥配施中量氨基酸、黄腐酸和沼液处理棉花生物量和产量最高;有机肥用量相同时,配施不同类型有机肥处理间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差异。(4)施用80%NP+MBS处理的棉花经济效益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高9.4%。【结论】选择80%NP+MBS是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液体有机肥 棉花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源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李青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试材,研究腐植酸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CK:不施氮肥;常规尿素:施N 225kg/hm^2;Ⅰ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1‰):施N225kg/hm^2;Ⅱ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2‰):施... 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试材,研究腐植酸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CK:不施氮肥;常规尿素:施N 225kg/hm^2;Ⅰ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1‰):施N225kg/hm^2;Ⅱ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2‰):施N 225kg/hm^2;Ⅲ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3‰):施N 225kg/hm^2;Ⅳ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4‰):施N 225kg/hm^2;Ⅴ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5‰):施N 225kg/hm^2;Ⅲ型腐植酸尿素减量10%:施N 202.5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研究腐殖酸尿素配施不同比例常规尿素对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尿素相比,Ⅱ型、Ⅲ型、Ⅳ型、Ⅴ型腐殖酸尿素都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和产量,增产3.74%~7.52%,其中Ⅴ型腐殖酸尿素的增产效果最好,而Ⅰ型腐殖酸尿素、90%Ⅲ型腐殖酸尿素与常规尿素效果相当。(2)与常规尿素相比,Ⅱ型、Ⅲ型、Ⅳ型、Ⅴ型腐殖酸尿素都显著增加了棉花N素吸收量,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4.50%~9.79%。(3)90%Ⅲ型腐殖酸尿素与常规尿素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氮肥利用率增加6.110%。因此,新疆滴灌棉田应用腐殖酸与常规尿素配施能提高棉花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其中Ⅴ型腐植酸尿素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腐殖酸尿素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尿素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源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李青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新型尿素在棉花上的肥效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尿素类型,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效益。在2016-2017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中,共设置了7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尿素(Urea)、聚能网尿素(P-Urea)、腐殖酸尿素... 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新型尿素在棉花上的肥效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尿素类型,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效益。在2016-2017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中,共设置了7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尿素(Urea)、聚能网尿素(P-Urea)、腐殖酸尿素(H-Urea)、含锌尿素(Zn-Urea)、控失尿素(LC-Urea)和常规尿素加锌(Urea+Zn)。各处理的氮磷钾用量相同,除了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外,其他类型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棉花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不同新型尿素处理后棉花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不同新型尿素显著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与普通尿素相比,不同新型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1.29~8. 29个百分点,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新型尿素增加棉花效益,其中控失尿素处理的效益最高。因此,新型尿素中的控失尿素是提高新疆滴灌棉田氮肥利用率和增加棉花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型尿素 氮肥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稻壳醋液对不同种类叶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继琛 陆强 +3 位作者 张丽 哈丽哈什.依巴提 黄启为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稻壳醋液对4种叶菜(苏州青、青梗菜、生菜、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稻壳醋液后4种叶菜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增高趋势。4种叶菜的干质量及单株氮、磷、钾吸收量随稻壳醋液浓度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稻壳醋液对4种叶菜(苏州青、青梗菜、生菜、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稻壳醋液后4种叶菜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增高趋势。4种叶菜的干质量及单株氮、磷、钾吸收量随稻壳醋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处理4(原液稀释3倍)最好。4种叶菜处理中的干质量比相应的对照(清水)提高1.49~3.36倍,而单株氮、磷、钾吸收量也比相应对照(清水)高1.28~4.07倍。喷施稻壳醋液显著提高生菜、2种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苏州青’和‘青梗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稻壳醋液有利于叶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醋液 叶面喷施 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棉花养分吸收、分配、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炎 +1 位作者 李青军 胡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6,共6页
通过田间膜下滴灌栽培,研究了施肥对棉花养分吸收分配规律、肥料利用率、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推荐施肥(OPT)处理的养分吸收、生殖器官中分配总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肥和磷... 通过田间膜下滴灌栽培,研究了施肥对棉花养分吸收分配规律、肥料利用率、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推荐施肥(OPT)处理的养分吸收、生殖器官中分配总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肥和磷肥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9.5和10.8个百分点,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和0.7 kg·kg^(-1)。且OPT处理增产4.5%,增加农民收入774元·hm^(-2),该地区棉花产量限制因子依次为氮、磷、钾。说明平衡施肥的氮、磷、钾养分投入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平衡施肥 养分吸收分配 肥料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花对3种水溶性磷肥的利用效率和产量响应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青军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冯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品种在棉花上的肥效及其利用率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效益。【方法】2015―2016年连续2年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施磷肥(P0)、施用磷酸一铵(MAP)、施用磷酸二铵(... 【目的】比较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品种在棉花上的肥效及其利用率的差异,以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效益。【方法】2015―2016年连续2年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施磷肥(P0)、施用磷酸一铵(MAP)、施用磷酸二铵(DAP)和施用重过磷酸钙(TSP),磷肥全部基施。各处理的氮钾用量相同,氮肥除了磷肥所含的氮外,其余以尿素施入,其中10%氮素在播种前作底肥基施,90%氮素作追肥随水滴施,钾肥全部基施。于棉花成熟期测定棉株生物量、皮棉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有效磷。【结果】与不施磷相比,MAP、DAP和TSP处理的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1.01%、6.97%和8.51%,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10.96%、4.86%和8.36%。MAP比DAP显著增加了棉花干物质质量和产量,分别增加5.82%和3.78%,但与TSP没有显著差异。施用磷肥显著增加棉花的磷素吸收量,MAP、DAP和TSP的磷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6%、22%和24%。施用磷肥能够提高植棉效益,其中施用MAP的收益最高,比施用DAP和TSP分别增加1 261元·hm^(-2)和580元·hm^(-2)。但施用MAP、DAP和TSP的土壤有效磷(收获后)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施用MAP、DAP和TSP都能够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增加植棉效益,其收益大小为MAP>TSP>D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肥 利用效率 产量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
11
作者 张炎 哈丽哈什.依巴提 +1 位作者 胡伟 李青军 《农村科技》 2014年第12期25-26,共2页
稳定性肥料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养分释放的一种新型的智能肥料,它是在肥料中加入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为了明确稳定性肥料在新疆玉米上的施用技术和效果,特进行此试验,为该肥料在玉米上的应... 稳定性肥料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养分释放的一种新型的智能肥料,它是在肥料中加入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为了明确稳定性肥料在新疆玉米上的施用技术和效果,特进行此试验,为该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肥料 玉米 应用 脲酶抑制剂 磷素活化剂 硝化抑制剂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肥料添加剂NAM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
12
作者 张炎 胡伟 +1 位作者 李青军 哈丽哈什.依巴提 《农村科技》 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
稳定性肥料添加剂NAM是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组合使用可对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进行全过程调节,既抑制氨挥发损失,又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延长铵态氮的存留时间,减... 稳定性肥料添加剂NAM是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组合使用可对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进行全过程调节,既抑制氨挥发损失,又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延长铵态氮的存留时间,减少转化成硝态氮后的淋溶以及进一步的反硝化损失.磷素活化剂可活化释放土壤中的磷,减少肥料磷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添加剂 NAM 稳定性 磷素活化剂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应用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产和磷高效的磷肥基施追施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青军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冯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目的】本文比较了不同磷肥基施、追施比例对棉花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优化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的磷肥施用技术。【方法】2009—2011年连续三年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不施磷肥,磷肥全部基施,磷肥滴灌追施(2009、201... 【目的】本文比较了不同磷肥基施、追施比例对棉花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优化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的磷肥施用技术。【方法】2009—2011年连续三年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不施磷肥,磷肥全部基施,磷肥滴灌追施(2009、2010年为磷肥50%基施和50%滴灌追施,2011年为磷肥65%基施和35%滴灌追施),追施的磷肥分2次在棉花蕾期和初花期随水施入。各处理的氮、钾肥用量相同,氮肥全部滴灌追施,钾肥全部基施。棉花成熟期测定了棉株生物量、籽棉产量和磷肥的利用率。【结果】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棉花地上部生物量,与不施磷肥相比,磷肥基施显著增加了棉花的叶、茎、籽和纤维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5%、9%、9%和11%,磷肥滴灌追施显著增加了叶、茎、壳、籽和纤维的生物量,分别增加21%、23%、21%、12%和13%。施用磷肥能够显著提高棉花产量,与不施磷肥相比,磷肥全部基施籽棉平均增产8%,磷肥滴灌追施籽棉平均增产13%,而磷肥滴灌追施的产量比磷肥全部基施提高5%。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棉花的磷素吸收量,磷肥全部基施的磷肥平均利用率为18%,而磷肥滴灌追施的磷肥平均利用率为23%。磷肥35%滴灌追施的增产率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8%和24%,50%滴灌追施处理两者分别为11%和22%。【结论】与不施磷肥相比,磷肥全部基施与部分磷肥滴灌追施都能显著提高棉花生物量和产量,增加磷素吸收量,而磷肥部分滴灌追施的效果优于磷肥全部基施,磷肥65%基施和35%滴灌追施的增产效果好于50%基施和50%滴灌追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高效 磷肥 基施 追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灌和滴灌棉花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青军 张炎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冯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7-934,共8页
【目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棉花施用磷肥的重要依据,由于连续多年施用磷肥,新疆棉花土壤有效磷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对棉花土壤有效磷的评价仍然使用以前的标准,磷肥推荐用量不能适应棉花生产。因此,明确土壤有效磷的临界值,能为有效... 【目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棉花施用磷肥的重要依据,由于连续多年施用磷肥,新疆棉花土壤有效磷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对棉花土壤有效磷的评价仍然使用以前的标准,磷肥推荐用量不能适应棉花生产。因此,明确土壤有效磷的临界值,能为有效指导棉花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新疆281个试验点,建立缺磷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数方程模拟,分别将相对产量带入相应的对数方程,求出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分级指标值,同时采用线性+平台模型拟合求出土壤有效磷临界值,根据有效磷分级推荐施用磷肥。【结果】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进行直线、指数和对数模拟,3种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1%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00、0.470和0.590,以对数回归方程相关性最高。采用线性+平台模型拟合棉花相对籽棉产量和土壤有效磷的关系,棉花相对籽棉产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反应分成2段,拐点即为土壤有效磷临界值,此时棉花土壤有效磷的临界值为22.0 mg/kg。当土壤有效磷≥22.0mg/kg时,y=93.77,表明随土壤有效磷的增加,棉花相对籽棉产量不变,此时施用磷肥几乎没有增产作用;当土壤有效磷<22.0 mg/kg时,y=62.86+1.405x,施磷肥可以促进棉花增产(R^2=0.63**)。棉花的磷肥利用率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当土壤有效磷<5 mg/kg时,漫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为25.7%,滴灌为21.6%,二者差异不显著;当土壤有效磷5~12 mg/kg时,漫灌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当土壤有效磷12~25 mg/kg时,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为15.0%,比漫灌显著增加4.6个百分点;当土壤有效磷为25~38 mg/kg和>38 mg/kg时,漫灌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差异又变得不显著。不论漫灌和滴灌,棉花磷肥的平均利用率约为15.9%。【结论】根据棉花相对产量的<70%、70%~80%、80%~90%、90%~95%、>95%,将土壤有效磷划分为5个等级,即<5 mg/kg、5~12 mg/kg、12~25 mg/kg、25~38mg/kg和>38 mg/kg,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22.0 mg/kg。漫灌条件下磷肥的平均利用率为15.2%,而滴灌条件下磷肥的平均利用率为17.1%,差异不显著。棉花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为极低、低、中、高、极高,获得了土壤有效磷临界值及不同棉花产量下的推荐施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灌 滴灌 棉花 土壤 有效磷丰缺指标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产高效全程养分调控技术应用
15
作者 王秀梅 丁宝军 +1 位作者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炎 《农村科技》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近年来,新疆棉区节水滴灌技术发展迅速,然而棉花生产中却普遍存在盲目施肥、肥料配比结构不合理、肥料的施用不能耦合棉花生育进程和阶段需肥规律等问题,未能发挥滴灌施肥的技术优势,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的... 近年来,新疆棉区节水滴灌技术发展迅速,然而棉花生产中却普遍存在盲目施肥、肥料配比结构不合理、肥料的施用不能耦合棉花生育进程和阶段需肥规律等问题,未能发挥滴灌施肥的技术优势,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产 调控技术 应用 养分 肥料配比 滴灌施肥 滴灌技术 新疆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尿素对新疆哈密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亚莉 张炎 +3 位作者 胡国智 哈丽哈什.依巴提 翟文强 李青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8-1894,共7页
【目的】研究几种新型肥料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新疆吐鲁番哈密瓜施用的新型尿素。【方法】以黄皮981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氮磷钾(P_2O_(5 )140 kg/hm^2、K_2O 15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 【目的】研究几种新型肥料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新疆吐鲁番哈密瓜施用的新型尿素。【方法】以黄皮981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氮磷钾(P_2O_(5 )140 kg/hm^2、K_2O 15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普通尿素处理为对照,分析大田试验下施用几种新型尿素(等氮量聚能网尿素、等氮量腐殖酸尿素、控失尿素、等氮量含锌尿素、等氮量常规尿素加锌处理)下哈密瓜干物质、产量、养分吸收、氮肥利用及品质情况。【结果】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几种新型尿素处理均增加了哈密瓜产量及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其中等氮量腐殖酸尿素施用后的哈密瓜产量和干物质最高,分别为30 452和2 724 kg/hm^2;相对于普通尿素而言,等氮量聚能网尿素、等氮量腐殖酸尿素、控失尿素均显著增加哈密瓜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的农学效率,其中等氮量腐殖酸尿素效果更佳明显,氮肥利用率为36.08%、氮肥的农学效率为40.84 kg/kg;相对于普通尿素、等氮量聚能网尿素、控失尿素、等氮量含锌尿素、等氮量常规尿素加锌处理,等氮量腐殖酸尿素更好提高了哈密瓜的心糖含量且糖梯度最低。【结论】等氮量腐殖酸尿素的施用在新疆吐鲁番哈密瓜作用上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新型尿素 产量 养分吸收与积累 氮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腾飞 李青军 +3 位作者 张炎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鹏忠 姜婷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820,共8页
【目的】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25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25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80 kg/hm... 【目的】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25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25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80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57.5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25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25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25 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量,提高棉花产量,增产14.34%;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0.2百分点;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干物质与产量大体相同,控失尿素减量30%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产量降低了5.85%;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增加了11.26百分点。【结论】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控失尿素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腾飞 李青军 +2 位作者 张炎 哈丽哈什.依巴提 张鹏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39-2247,共9页
【目的】以屯河9号加工番茄为试材,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40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40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 【目的】以屯河9号加工番茄为试材,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40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40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92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68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40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40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40 kg/hm^2,测定加工番茄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研究加工番茄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控失与常规尿素5∶5配比处理能显著增加加工番茄干物质量;又能显著增加加工番茄N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2.28和9.05个百分点;8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的加工番茄干物质和产量都未达到显著差异,但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1.94个百分点。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控失与常规尿素5∶5配比处理都显著增加了加工番茄产量,增产率12.99%和5.38%;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比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加工番茄的色差,施控失尿素对加工番茄固形物、p H值和总酸没有影响。【结论】加工番茄施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加工番茄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控失尿素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对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响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田亨达 张丽 +5 位作者 张坚超 王秋君 徐大兵 哈丽哈什.依巴提 徐佳乐 黄启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68-2874,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南地区2006—2007年稻麦轮作体系下,施用菜粕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RCC)、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PMC)、中药渣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CMC)和化肥(CF)对小麦和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小麦...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南地区2006—2007年稻麦轮作体系下,施用菜粕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RCC)、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PMC)、中药渣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CMC)和化肥(CF)对小麦和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RCC、PMC和CMC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比化肥处理(6760kg·hm-2)减少了13.1%、32.2%和39.3%;而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水稻产量(8504~9449kg·hm-2)则显著高于化肥处理(7919kg·hm-2),增产率达7.4%~19.3%.在小麦季,RCC、PMC和CMC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普遍低于化肥处理,而水稻季则显著高于化肥处理或与之相当.综上,在苏南稻麦轮作体系下,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其中菜粕堆肥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有机无机复混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