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素协同抗癌药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哈敏文 董明 +1 位作者 王兰 袁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苔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观察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苔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观察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3μg/ml大蒜素与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博莱霉素A5和长春新碱联合使用,观察药物细胞毒活性的改变。结果:大蒜素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24hIC50为6.4μg/ml,也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24hIC50为7.3μg/ml;以3μg/ml、6μg/ml、9μg/ml终浓度大蒜素分别作用两种胃癌细胞系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0/G1细胞周期百分率明显减少,而G2/M期明显增加(P<0.01);6μg/ml大蒜素作用培养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分裂指数明显增加。提示两种细胞系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与两种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作用于MGC-803细胞,BLMA5和VCR的24hIC50值分别由单独应用的1.210μg/ml和0.125μg/ml下降到0.370μg/ml和0.031μg/ml,作用于SGC-7901细胞,BLMA5和VCR的24hIC50值分别由单独应用的1.760μg/ml和0.287μg/ml下降到0.680μg/ml和0.074μg/ml,显示低剂量大蒜素增强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大蒜素可使MGC-803及SGC-7901两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癌细胞株 细胞周期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人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哈敏文 侯柯佐 +1 位作者 刘云鹏 袁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1-69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抗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在用台盼蓝拒染法检... 背景与目的: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抗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在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ST抑制MGC-803细胞生长,24h的IC50为54ng/ml,48h的IC50为23ng/ml;ST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24h的IC50为61ng/ml,48h的IC50为37ng/ml。40、60、100ng/mlST分别作用MGC-803细胞24h后,发现G0/G1期细胞分别为(23.6±1.8)%、(11.6±0.7)%、(3.3±0.2)%,而对照组为(54.3±3.1)%;G2/M期细胞分别为(22.6±4.0)%、(35.5±0.4)%、(36.8±5.5)%,而对照组为(13.5±0.2)%。40、60、100ng/mlST分别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G0/G1期细胞分别为(27.1±1.4)%、(17.0±3.4)%,(13.7±0.7)%,而对照组为(52.5±4.4)%;G2/M期细胞分别为(21.9±2.6)%、(39.5±4.9)%、(38.4±3.1)%,而对照组为(13.5±2.2)%。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ST使两种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及G2/M期明显增加(P<0.01)。200ng/mlST作用24h后两种细胞的G1期前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诱导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剂 STAUROSPORINE 胃癌 细胞周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哈敏文 李建鹏 +3 位作者 巩克亭 李雪 邢永达 朱志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探讨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差异的表达,了解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方法,检测80例NSCLC术后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BAG-1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BAG-1在N... 目的探讨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差异的表达,了解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方法,检测80例NSCLC术后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BAG-1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BAG-1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71.25%,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BAG-1作为抗凋亡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NSCLC恶性程度的新的生物学及个体化治疗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合剂对抗5-Fu化疗骨髓抑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哈敏文 李振 安晓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1,I000,共3页
黄芪合剂对抗5-Fu化疗骨髓抑制的初步研究哈敏文1李振2安晓华主题词黄芪合剂/药物作用5-Fu/副作用造血微环境中图号R453R331.2癌化疗药物常见造血细胞的损害,从而限制了化疗药物用量及疗效。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 黄芪合剂对抗5-Fu化疗骨髓抑制的初步研究哈敏文1李振2安晓华主题词黄芪合剂/药物作用5-Fu/副作用造血微环境中图号R453R331.2癌化疗药物常见造血细胞的损害,从而限制了化疗药物用量及疗效。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的形态学研究,重点观察5-Fu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合剂 5-FU 副作用 肿瘤 药物疗法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月 蔡哲 +3 位作者 成建 刘维 王亚帝 哈敏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替吉奥(80 mg.m-2.d-1),分2次服用,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对照组:卡培他滨(1 650 mg.m-2.d-1)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替吉奥(80 mg.m-2.d-1),分2次服用,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对照组:卡培他滨(1 650 mg.m-2.d-1)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3 w为一个疗程,每例受试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生活质量及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进展期胃癌总有效率分别为48.39%、46.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4);KPS评分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实验组未见1例患者出现腹泻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替吉奥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维 哈敏文 +1 位作者 殷南昌 李建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分为Ⅰ、Ⅱ、Ⅲ组,分别注入顺铂、恩度及二者联用,每周1次,连用3周后评价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Ⅰ组和Ⅱ组...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分为Ⅰ、Ⅱ、Ⅲ组,分别注入顺铂、恩度及二者联用,每周1次,连用3周后评价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Ⅰ组和Ⅱ组治疗胸水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均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恩度联合顺铂治疗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顺铂 非小细胞肺 恶性胸腔积液 抗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铁军 哈敏文 +3 位作者 孙丽萍 宫月华 柳云恩 袁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等技术,比较药物处理前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百分比的变化,观察细胞微...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M期阻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等技术,比较药物处理前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百分比的变化,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及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在胞内分布的变化,并做荧光定量分析cyclin B1在用药前后量的改变。结果:大蒜素抑制SGC-7901细胞的24h IC50为7.2μg/ml,72h IC50为20μg/ml;经大蒜素处理后,M期细胞占总细胞数的30.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9%(P<0.05)。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变小变圆,微管结构消失,胞质模糊;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微管结构清晰完整。经大蒜素处理后,胞质中cyclin B1表达升高,并向核内聚集,cyclin B1荧光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素可以促进微管解聚,可以提高促成熟因子(MPF)的重要成份cyclin B1在细胞内的表达并促进其向核内转移,使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作用于M期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B1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任立新 王亚红 哈敏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4-1475,共2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前列。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率低,术后复发率高,疗效不乐观。本科采用华蟾素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华蟾素 治疗 术后复发率 恶性肿瘤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Ki-67、ER表达变化及其与蒽环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永宏 郑晓库 +1 位作者 哈敏文 冯新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蒽环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Ki-67、ER;其中70例术后予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根据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蒽环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Ki-67、ER;其中70例术后予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根据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长短评价化疗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i-67、ER阳性率分别是70.10%、65.98%,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r=-0.366,P<0.01);Ki-67表达仅与临床分期有关,ER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术后化疗Ki-67阳性ER阴性者的DFS、OS均较Ki-67、ER均阳性(阴性)、Ki-67阴性ER阳性者明显延长(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的Ki-67、ER异常表达,并与蒽环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蒽环类药物 雌激素受体 核增殖相关抗原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郁云龙 刘云鹏 +3 位作者 王锴 朱志图 刑永达 哈敏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有效成分蟾蜍灵(bufalin)对人肺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蟾蜍灵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aspa...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有效成分蟾蜍灵(bufalin)对人肺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蟾蜍灵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1)蟾蜍灵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48h及72h的IC50分别为(56.14±6.72)nmol/L、(15.57±4.28)nmol/L。(2)蟾蜍灵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小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亚二倍体凋亡峰。(3)蟾蜍灵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4)蟾蜍灵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同时活化Caspase-3。结论线粒体途径是蟾蜍灵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主要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肺腺癌 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志图 王锴 +4 位作者 郁云龙 李恩泽 刘阳阳 哈敏文 刘云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303-3306,共4页
目的研究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 目的研究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均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且联合用药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 h及72 h联合指数(CI)分别为0.693、0.596、0.481;(2)药物作用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10 nmol/L蟾蜍灵及10μg/ml奥沙利铂凋亡率分别为2.9%及4.3%,联合用药组为14.13%,与单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3)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蟾蜍灵、奥沙利铂单用于胃癌细胞24 h后,Bax及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组Bax蛋白表达上调到对照组145.94%,Bcl-2蛋白下调到对照组57.14%。结论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协同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且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奥沙利铂 胃癌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毒素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锴 郁云龙 +3 位作者 刘阳阳 李恩泽 哈敏文 朱志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蟾蜍毒素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Livin、caspase-3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10、20、40、80、160nmol/L蟾蜍毒素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周期阻滞... 目的:研究蟾蜍毒素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Livin、caspase-3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10、20、40、80、160nmol/L蟾蜍毒素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1)蟾蜍毒素抑制MGC803细胞增殖,24、48及72h的IC50分别为105.25nmol/L、47.92nmol/L、16.52nmol/L;(2)10-80nmol/L蟾蜍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小体;(3)流式细胞仪检测到80nmol/L组亚二倍体凋亡峰(20.83%±2.72%vs1.67%±0.46%,P=0.006)及20nmol/L组细胞周期G2/M期阻滞(37.81%±3.28%vs20.66%±3.09%,P=0.003);(4)Western blot显示蟾蜍毒素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Livin蛋白表达分别下调到对照组的73.29%±6.23%,60.10%±7.84%和34.70%±5.76%,同时活化caspase-3.结论:蟾蜍毒素诱导胃癌细胞MGC803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Livin蛋白、活化caspase-3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毒素 胃癌 凋亡 L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晓艳 王亚帝 +2 位作者 何东宁 李萍 哈敏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40-3845,共6页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SCLC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的BAG-1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BAG-1S mRNA的表达,分析BAG-1S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临床随访评价联合检测BAG-1S和COX-2对NSCLC的预后意义。结果 120例NSCLC患者中BAG-1S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3例)和55.8%(67例)。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BAG-1S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1,P=0.005);不同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7.320,P=0.003、0.007)。BAG-1S蛋白阳性表达、BGA-1L/M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9.482、36.414、35.806个月,25.760、24.235、23.925个月。BAG-1S蛋白阳性表达、BAG-1L/M蛋白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OS、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OS(37.671、39.007个月)、PFS(24.861、25.520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COX-2蛋白单独阳性表达及二者同时表达患者的OS(41.516、35.948、38.330个月)、PFS(26.805、24.056、25.17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蛋白与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0,P=0.049)。Cox回归分析显示BAG-1S蛋白、COX-2蛋白、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AG-1S蛋白和COX-2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性;BAG-1S阳性、COX-2阴性表达患者具有显著生存优势,联合检测两因子可能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BAG-1S COX-2 无病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勾朝阳 哈敏文 李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 目的研究Notc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在108例胃癌组织及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38.9%(42/108)和72.7%(16/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otch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Notch1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君臣 刘志良 +2 位作者 成健 王亚帝 哈敏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Lys751Gln和XPD Asp312Asn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铂类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7例,所有病例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DNA,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Lys751Gln和XPD Asp312Asn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铂类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7例,所有病例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DNA,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PD Lys751Gln和XPD Asp312Asn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43.7%,CR 3例(3.45%),PR 35例(40.23%),SD 20例(22.99%),PD 29例(33.33%),携带XPD751Lys/Lys、Lys/GIn基因型的患者,客观有效(CR+PR)分别为36例(48.6%)、2例(15.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携带XPD 312Asp/Asp、Asp/Asn基因型的患者,客观有效(CR+PR)分别为35例(40.23%)、3例(30.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携带XPD751 Lys/Lys、Lys/Gln与XPD312 Asp/Asp、Asp/Asn基因型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6.7和5.9个月、6.5和6.4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170、P=0.674)。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是基因型为Lys/Lys的患者的2.383倍(P=0.006)。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可能是疾病进展较早的因素。结论 XPD 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耐药有关。未发现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关,但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可能是疾病进展较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XPD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亚帝 哈敏文 +3 位作者 安煜致 王月 成健 刘维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根据是否应用吉西他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应用单药吉西他滨800~1 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至... 目的观察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根据是否应用吉西他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应用单药吉西他滨800~1 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至少2周期;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为30.0%(9/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9月,中位生存期为6.5月。主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骨髓抑制及皮疹。结论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永达 袁媛 +1 位作者 李建鹏 哈敏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通过大蒜素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大蒜素作用胃癌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16 INK4因子表达变化。结果大蒜素作用于MGC-803细胞后... 目的通过大蒜素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大蒜素作用胃癌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16 INK4因子表达变化。结果大蒜素作用于MGC-803细胞后,对其增殖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大蒜素处理的MGC-803细胞p16蛋白及p16 INK4 mRNA表达明显强于未应用大蒜素处理组(P<0.05)。结论大蒜素可以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之一可能为上调了细胞抑癌基因p16 INK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肿瘤 蛋白质P16 细胞增殖抑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倩 朱志图 哈敏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NSCLC的铂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5例NSCLC术后石蜡标本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7... 目的:研究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NSCLC的铂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5例NSCLC术后石蜡标本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75例术后给予含铂方案化疗、50例单独行手术治疗,随访后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1)BAG-1在NSCLC中存在高表达(阳性率为64.8%);2)BAG—1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分级越差其阳性率越高(P=0.024、0.042),与其它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BAG-1阳性组具有生存优势,且在胞浆中的表达具有更低的死亡风险(P=0.039);4)BAG-1阳性纽在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后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阴性纽更能从中受益(P=0.048)。结论:BAG-1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临床预后指标,有助于NSCLC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非小细胞肺癌 铂类药物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B1与APC蛋白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亚红 孙兴华 +1 位作者 朱志图 哈敏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88-892,共5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的发展涉及多个染色体的改变,且与肿瘤的形态和进展相关。本研究探讨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AP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2月—2008年2月乳腺存档蜡块87份,其中乳腺癌67...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的发展涉及多个染色体的改变,且与肿瘤的形态和进展相关。本研究探讨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AP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2月—2008年2月乳腺存档蜡块87份,其中乳腺癌67例,乳腺增生20例,另收集正常乳腺蜡块15例(取自距癌组织边缘≥5cm处)。所有标本均取自女性患者,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49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正常、增生及癌组织中BUB1与AP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乳腺组织BUB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7%,增生组织中为80.0%,癌组织中为46.0%,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UBl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正常乳腺组织AP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增生组织中为75.0%,癌组织中为55.3%,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远处脏器转移有关(P<0.05)。结论:BUBl蛋白和APC蛋白表达异常是乳腺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桂芝 李纯正 +2 位作者 袁霞 岳莉 哈敏文 《癌症进展》 2005年第4期403-405,共3页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防治 肿瘤化疗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