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GF84区块CCUS气窜封堵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涛 张星 +3 位作者 马坤玉 韦雪 唐培忠 张代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盾,将气窜类型划分为“裂缝型气窜”和“基质型气窜”,并制定了“裂缝封堵”和“基质调剖”的治理策略。在明确气窜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发了硅盐树脂堵剂、CO_(2)气溶性发泡剂和高温冻胶堵剂,并形成了“硅盐树脂裂缝封堵+CO_(2)气溶性发泡剂、高温冻胶基质调剖”化学封堵分级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在GF84区块成功应用4口井,其中硅盐树脂裂缝封堵2口井,CO_(2)气溶性发泡剂基质调剖2口井,措施有效率100%,有效期在0.5 a以上。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油田CO_(2)驱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 气窜 裂缝封堵 基质调剖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复合降粘体系XGD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培忠 王秋霞 +3 位作者 于田田 宋丹 刘冬青 邹斌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9年第12期4-6,共3页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层状结构复杂的特点,研制了高效复合降粘体系XG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原油不含水时,复合降粘体系XGD降粘效果一般;但原油含水率为50%时,XGD加量1.0%,降粘率可高达99.95%。与目前油...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层状结构复杂的特点,研制了高效复合降粘体系XG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原油不含水时,复合降粘体系XGD降粘效果一般;但原油含水率为50%时,XGD加量1.0%,降粘率可高达99.95%。与目前油田常用降粘剂比较,XGD具有更好的降粘效果,并且XGD具有良好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降粘体系 降粘率 特超稠油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导在线表征法研究CO_2对稠油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培忠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利用特制的高温高压反应釜,通过电导法在线表征CO2对稠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O2在稠油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但溶解CO2后稠油的电导变化不大,CO2分子没有和稠油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
关键词 稠油 CO2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泡沫体系提高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 被引量:73
4
作者 宫俊峰 曹嫣镔 +1 位作者 唐培忠 刘冬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地层非均质性使得稠油油藏注蒸汽多轮次吞吐开采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有效提高蒸汽的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改善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温复合泡沫剂FCY(该泡沫剂在310℃... 地层非均质性使得稠油油藏注蒸汽多轮次吞吐开采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有效提高蒸汽的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改善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温复合泡沫剂FCY(该泡沫剂在310℃、气液比1∶1条件下阻力因子达到20以上),并研究了温度、矿化度、剩余油饱和度对其封堵效率的影响。FCY体系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表明:FCY泡沫剂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替效率;伴蒸汽注入FCY体系可以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降低含水率;氮气和泡沫剂合注为最佳注入方式。胜利油田现场应用证明,高温复合泡沫体系FCY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油藏吞吐开发效果,封堵大孔道,防止汽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稠油 热采 泡沫剂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高效泡沫体系TH-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嫣镔 王秋霞 +4 位作者 郭省学 唐培忠 刘冬青 曹秋芳 宋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蒸汽汽窜、指进及重力超覆的矛盾 ,进行了高温泡沫封堵调剖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高温泡沫剂配方的筛选及其高温封堵调剖剂性能评价 ,并对气液比、Na Cl含量、泡沫体系浓度对发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蒸汽汽窜、指进及重力超覆的矛盾 ,进行了高温泡沫封堵调剖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高温泡沫剂配方的筛选及其高温封堵调剖剂性能评价 ,并对气液比、Na Cl含量、泡沫体系浓度对发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泡沫体系在 2 5 0℃ ,阻力因子≥ 1 5 .0时 ,对蒸汽调剖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性能 .该体系在胜利油田注蒸汽吞吐井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调剖技术 汽窜现象 流度比 储层 非均质性 泡沫剂 石油磺酸盐 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体系改善草20区块多轮次吞吐热采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曹嫣镔 刘冬青 +1 位作者 唐培忠 何绍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草20区块存在产油量低、油气比低、含水高、开发经济效益差以及蒸汽在高渗透带无效窜流的问题,开展了高温泡沫改善多轮次吞吐稠油热采油藏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在室内研制出了适用于310℃的FCY复合泡沫体系,分析了影响FCY复合泡沫体... 针对草20区块存在产油量低、油气比低、含水高、开发经济效益差以及蒸汽在高渗透带无效窜流的问题,开展了高温泡沫改善多轮次吞吐稠油热采油藏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在室内研制出了适用于310℃的FCY复合泡沫体系,分析了影响FCY复合泡沫体系性能的因素,确定了该泡沫体系的适用范围。通过管式模型和二维模型评价了不同注入时机、注入方式提高多轮次吞吐采收率的程度,确定氮气发泡剂混注为最佳现场注入方式。胜利油田草 20区块实施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试验8井次,单井日增油0.8-6.2 t,截至2005年5月,8口生产井累计增油 3 843 t。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油藏吞吐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发泡剂 蒸汽吞吐 提高采收率 胜利油田 草20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在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嫣镔 宋丹 +1 位作者 刘冬青 唐培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试验研究磺酸盐复配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汔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稠油 热力采油 注蒸汽 蒸汽吞吐 注汽压力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蒸汽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曹嫣镔 郭省学 +3 位作者 唐培忠 吉树鹏 孟秋玉 祝瑞华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稠油区块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出现油汽比低、含水高的问题。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以调整注汽剖面、提高波及效率、降低井间汽窜 ;伴蒸汽注入驱油剂可以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油效率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筛选出适合... 稠油区块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之后出现油汽比低、含水高的问题。伴蒸汽注入氮气和泡沫剂可以调整注汽剖面、提高波及效率、降低井间汽窜 ;伴蒸汽注入驱油剂可以提高注入蒸汽的驱油效率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筛选出适合伴蒸汽注入的泡沫剂和驱油剂 ,对注入工艺和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室内实验表明 ,伴蒸汽注入化学剂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泡沫剂 驱油剂 伴蒸汽注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单六块超稠油乳化降粘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均合 孙克己 +4 位作者 麻金海 郭省学 盖平原 王秋霞 唐培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5,108,共4页
在实验室评价了质量比7/3的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降粘剂SB 3(有效物含量≥30%)对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蒸汽吞吐井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的性能。所用油样为脱气脱水单6 12 X42井原油,在10s-1下50℃粘度为6.4×104mPa·s,60... 在实验室评价了质量比7/3的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降粘剂SB 3(有效物含量≥30%)对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蒸汽吞吐井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的性能。所用油样为脱气脱水单6 12 X42井原油,在10s-1下50℃粘度为6.4×104mPa·s,60℃粘度为3.3×104mPa·s;水相为模拟地层水,含NaCl1.5×104mg/L,Ca2+800mg/L,Mg2+200mg/L及设定量SB 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比为90/10~50/50的原油和水在60℃时形成油包水乳状液,其粘度较原油大幅上升;在水相中加入2.0×104mg/LSB 3后,相同体积比的原油和水在60℃时形成水包油乳状液,60℃、50s-1下乳状液粘度为260mPa·s(油水体积比70/30)和~130mPa·s(60/40);温度由35℃升到80℃时,油水体积比70/30的乳状液的粘度(50s-1)由579mPa·s降至65mPa·s;SB 3加量增大时(≤5.0×104mg/L)乳状粘度还会降低;SB 3不影响稠油乳状液的化学破乳脱水。因此,SB 3可用于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超稠油的井筒乳化降粘。图3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单六块 超稠油 乳化降粘 室内实验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斗贵 朱桂林 +2 位作者 曹嫣镔 牛光海 唐培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59,共2页
稠油、超稠油油藏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室内实验研究表明 ,伴蒸汽注入SK - 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可以明显地降低注汽压力 ,提高注汽周期的... 稠油、超稠油油藏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室内实验研究表明 ,伴蒸汽注入SK - 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可以明显地降低注汽压力 ,提高注汽周期的产量及油汽比 ,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该项技术应用于单家寺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该类油田的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6型高效稠油降粘剂 性能评价 现场应用 稠油 超稠油 蒸汽 单家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填砂管中的调驱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爱芬 唐健健 +1 位作者 陈凯 唐培忠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119-122,128,共5页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时蒸汽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泡沫作为蒸汽流度调剖剂,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算了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两并联岩心管中的阻力因子、高低渗管中产液速度变化特征及泡沫驱油时的采出程度...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时蒸汽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泡沫作为蒸汽流度调剖剂,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算了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两并联岩心管中的阻力因子、高低渗管中产液速度变化特征及泡沫驱油时的采出程度与注入压差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FCY产生的泡沫阻力因子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泡沫能使高渗管的产液速度减小,而使低渗管的产液速度增大;并联岩心管饱和油后采用泡沫驱,注入0.85PV泡沫时,才能形成有效封堵,而且渗透率级差越大,最终注入压差越低;泡沫驱能同时提高高渗管和低渗管的原油采出程度,但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高渗管采出程度略有增加,而低渗管采出程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非均质性 阻力因子 采出程度 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泡沫改善稠油热采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嫣镔 刘冬青 +1 位作者 唐培忠 曹秋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稠油热采油藏伴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生产效果变差,表现为周期产油量大幅降低,含水高,油汽比低。为此开展了伴蒸汽注入泡沫体系提高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技术研究。对多孔介质条件下影响泡沫体系封堵调剖性能的因素(温度、矿化度、气液... 稠油热采油藏伴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生产效果变差,表现为周期产油量大幅降低,含水高,油汽比低。为此开展了伴蒸汽注入泡沫体系提高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技术研究。对多孔介质条件下影响泡沫体系封堵调剖性能的因素(温度、矿化度、气液比、浓度)进行了研究;利用一维物模试验和二维物模试验对泡沫体系提高多轮次吞吐后稠油开发效果进行室内研究;对泡沫体系注入时机、注入方式进行研究;对不同方式提高采收率和降低产出液含水率进行对比。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可有效改善多轮次吞吐后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力采油 泡沫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高效泡沫封堵调剖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秋霞 曹嫣镔 +2 位作者 刘冬青 曹秋芳 唐培忠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蒸汽汽窜、指进以及重力超覆等问题,进行了高温泡沫封堵调剖技术研究。在各种相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温泡沫剂的研制、泡沫稳定性影响因素、性能评价以及高温泡沫调剖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性研...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蒸汽汽窜、指进以及重力超覆等问题,进行了高温泡沫封堵调剖技术研究。在各种相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温泡沫剂的研制、泡沫稳定性影响因素、性能评价以及高温泡沫调剖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制的泡沫剂TH—1在250℃条件下阻力因子达15.0以上,对蒸汽具有优越的封堵调剖性能,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调剖技术 稠油油藏 蒸汽 泡沫剂 注蒸汽热采技术 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长 曹嫣镔 +3 位作者 宋丹 刘冬青 唐培忠 孟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93,共4页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热采 蒸汽 稠油 注汽压力 蒸气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稠油降粘剂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斗贵 朱桂林 +2 位作者 曹嫣镔 唐培忠 王秋霞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稠油超稠油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性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 ,伴蒸汽注入高效稠油降粘剂CY 2可以明显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降低注汽压力 ,... 稠油超稠油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后期普遍存在蒸汽驱替效率低、油汽比低、经济性差的问题。部分区块由于注汽压力高而导致无法正常注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 ,伴蒸汽注入高效稠油降粘剂CY 2可以明显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降低注汽压力 ,提高注汽周期的产量及油汽比。该项技术在滨南单家寺油田大面积推广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 降粘剂 单家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乳化降粘剂S-5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嫣镔 郭省学 +4 位作者 唐培忠 刘东青 王秋霞 吴东昌 宋志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10期18-21,共4页
针对注蒸汽开采稠油油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出耐高温高效稠油乳化降粘剂S-5,并对其提高注汽采油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伴蒸汽注入S-5可明显降低开发初期注汽压力,提高蒸汽驱替效率,降低产出液中含水量,提高注汽周期的产油量及油... 针对注蒸汽开采稠油油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出耐高温高效稠油乳化降粘剂S-5,并对其提高注汽采油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伴蒸汽注入S-5可明显降低开发初期注汽压力,提高蒸汽驱替效率,降低产出液中含水量,提高注汽周期的产油量及油汽比。将降粘剂S-5用于井筒降粘,可有效提高稠油井产量,解决井筒举升困难的问题。该项技术在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粘剂 研制 应用 注汽采油效果 注蒸汽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历程及其必然性——从管理模式类型及其划分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培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3-87,共5页
随着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管理类型的划分,论述了管理创新的历程及其必然性。
关键词 教育管理模式 类型 发展历程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研究及对策
18
作者 郭省学 曹嫣镔 +2 位作者 唐培忠 祝瑞华 孟秋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4-75,共2页
注蒸汽采油时 ,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会对油层造成较大的伤害。初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通过室内研究 ,筛选出JJ- 8和JJ - 9降碱剂 ,并对其注入工艺及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室内研究表明 ,JJ- 8和JJ- 9降碱... 注蒸汽采油时 ,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会对油层造成较大的伤害。初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通过室内研究 ,筛选出JJ- 8和JJ - 9降碱剂 ,并对其注入工艺及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室内研究表明 ,JJ- 8和JJ- 9降碱剂可有效降低蒸汽凝析液的碱度 ,减轻蒸汽凝析液对地层的伤害程度 ,提高注汽效率。降碱剂在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伤害 稠油油藏 蒸汽凝析液 降碱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注蒸汽高温降碱剂JJ-9的性能及应用
19
作者 曹嫣镔 郭省学 +3 位作者 唐培忠 刘东青 曹秋芳 宋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11期26-28,共3页
探讨了注蒸汽过程中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对碱敏油藏造成较大伤害的原因。对研制的降碱剂JJ-8和JJ-9的高温腐蚀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降碱剂JJ-9腐蚀速率的影响;优化了降碱剂的注入方式。结果表明,降碱剂JJ-9在高温条... 探讨了注蒸汽过程中蒸汽凝析液的强碱性对碱敏油藏造成较大伤害的原因。对研制的降碱剂JJ-8和JJ-9的高温腐蚀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降碱剂JJ-9腐蚀速率的影响;优化了降碱剂的注入方式。结果表明,降碱剂JJ-9在高温条件下腐蚀性很低,N80试片的腐蚀速率为2 mg/m2·h以下;JJ-9用量为0.2%就可以将蒸汽凝析液的pH降低到9以下;现场应用时将JJ-8作为前置液,JJ-9伴蒸汽注入的优化注入方式,可持续降低蒸汽凝析液的碱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液 注蒸汽 注入方式 稠油 温降 前置液 现场应用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强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HLB值与含水率反相点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吉生 唐培忠 +1 位作者 郝清滟 李美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5,共5页
采用常规法测定胜利油田8个稠油样品的HLB值,并与羟基吸收峰的面积以及含水率反相点相关联,结果表明:8个稠油含水率反相点、HLB值以及羟基吸收峰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辛6斜6>垦东52排222>胜坨3排12斜181>垦东52排225>辛68... 采用常规法测定胜利油田8个稠油样品的HLB值,并与羟基吸收峰的面积以及含水率反相点相关联,结果表明:8个稠油含水率反相点、HLB值以及羟基吸收峰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辛6斜6>垦东52排222>胜坨3排12斜181>垦东52排225>辛68斜87>单56排11更9>单56排4斜4>草古126,并从界面层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油水界面层由沥青质聚集体、聚集体之间的链节以及极性官能团组成,HLB值越大则聚集体之间的作用力越强、极性官能团越多,稠油的含水率反相点越高,乳化能力越强;其定量关系为:5个普通稠油含水率反相点与HLB值的比值约为6;HLB值与羟基吸收峰面积的比值约为0.01;3个超稠油含水率反相点与HLB值的比值约为5;HLB值与羟基吸收峰面积的比值约为0.015。由此可见,用HLB值解释稠油乳化能力差异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反相点 HL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