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1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素在休克中的发病学意义 被引量:51
1
作者 唐朝枢 谢选珠 +5 位作者 李兆萍 李春英 宋宗恩 邵磊 汤健 苏静怡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89-496,共8页
内皮素是新近发现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本工作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发现晚期败血症休克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增加;给健康大鼠持续滴注内皮素即能复制出典型休克模型(Endothelin-shock);给失血性休克大鼠滴注小剂量内... 内皮素是新近发现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本工作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发现晚期败血症休克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增加;给健康大鼠持续滴注内皮素即能复制出典型休克模型(Endothelin-shock);给失血性休克大鼠滴注小剂量内皮素则恶化休克促进其不可逆发展。实验结果提示内皮素可能是机体的内源性致损伤因子,是参与休克发生发展的重要体液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休克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朝枢 李兆萍 +2 位作者 樊贵 汤健 苏静怡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应用离体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研究内皮素作用的细胞机制,发现10^(-9)—10^(-7)mol/L内皮素可引起心肌细胞挛缩、胞浆乳酸脱氢酶漏出和细胞总钙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内皮素可促进^(45)Ca内流,其作用为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所... 本文应用离体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研究内皮素作用的细胞机制,发现10^(-9)—10^(-7)mol/L内皮素可引起心肌细胞挛缩、胞浆乳酸脱氢酶漏出和细胞总钙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内皮素可促进^(45)Ca内流,其作用为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所拮抗。预先用负载荧光染料Fura-2的心肌细胞与内皮素孵育,可见胞浆游离钙显著增加,其作用亦可为维拉帕米抑制。结果提示:内皮素主要通过电位依赖的钙通道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产生其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肌细胞 钙离子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拮抗内皮素所引起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朝枢 李兆萍 +1 位作者 汤健 苏静怡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4-378,共5页
本实验用10^(-8)mol/L 内皮素灌流离体大鼠心脏,导致平均灌流压,心室内压急剧升高,±LV dP/dt_(max)值显著降低,心肌蛋白漏出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心肌钙含量显著增加等严重心脏功能和组织损伤。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无论与内皮素... 本实验用10^(-8)mol/L 内皮素灌流离体大鼠心脏,导致平均灌流压,心室内压急剧升高,±LV dP/dt_(max)值显著降低,心肌蛋白漏出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心肌钙含量显著增加等严重心脏功能和组织损伤。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无论与内皮素同时灌流或在内皮素灌流以后应用,都能有效地拮抗内皮素的心脏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内皮素 钙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朝枢 李兆萍 +1 位作者 程时 李日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共3页
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和人工生物膜脂质体上,CoQ_(10)显著抑制氧自由基发生系统(FeCl_2,抗坏血酸)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增加,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本结果证实CoQ_(10)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膜水平上直接起到自由基清除... 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和人工生物膜脂质体上,CoQ_(10)显著抑制氧自由基发生系统(FeCl_2,抗坏血酸)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增加,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本结果证实CoQ_(10)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膜水平上直接起到自由基清除剂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_(10) 脂质过氧化 心肌细胞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内毒素与大鼠离体心脏及肝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朝枢 齐鸣 +4 位作者 李兆萍 刘福安 陈发郁 苏静怡 冯元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实验用含异硫氰荧光素标记的内毒素(FITC内毒素25μg/ml)的灌流液及含内毒素和山莨菪碱(各25μg/ml)的灌流液进行大鼠离体心脏灌流。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灌流前后灌流液内毒素含量,发现山莨菪碱使内毒素与心肌组织结合率降低47.7%(P&... 本实验用含异硫氰荧光素标记的内毒素(FITC内毒素25μg/ml)的灌流液及含内毒素和山莨菪碱(各25μg/ml)的灌流液进行大鼠离体心脏灌流。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灌流前后灌流液内毒素含量,发现山莨菪碱使内毒素与心肌组织结合率降低47.7%(P<0.02)。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与FITC内毒素共同孵育,预先或同时加入山莨菪碱均可明显抑制内毒素与肝细胞结合。本实验说明:山莨菪碱在离体组织器官及细胞水平均可抑制宿主缅胞与内毒素的结合。提示:山莨菪碱在细胞膜水平上与内毒素相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肝脏 心脏 山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对大鼠心肌乳酸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唐朝枢 佟利家 +2 位作者 樊贵 苏静怡 汤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83-85,共3页
10^(-10)和10^(-9)mol/L内皮素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抑制心肌摄取^(14)C-乳酸分别为38%和48%。在大鼠心肌肌膜蛋白重组脂质体模型上,10^(-10)和10^(-9)mol/L内皮素抑制其乳酸的跨膜载体转运分别为23%和33%。实验结果证实,内皮素能直接... 10^(-10)和10^(-9)mol/L内皮素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抑制心肌摄取^(14)C-乳酸分别为38%和48%。在大鼠心肌肌膜蛋白重组脂质体模型上,10^(-10)和10^(-9)mol/L内皮素抑制其乳酸的跨膜载体转运分别为23%和33%。实验结果证实,内皮素能直接抑制心肌对乳酸摄取的跨膜载体转运,从而影响心肌的正常代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肌 乳酸 载体转运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对缺氧肝脏的损伤作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41
7
作者 唐朝枢 汤健 +1 位作者 苏静怡 艾南南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8,共3页
本实验在大鼠肝脏原位缺氧灌流模型上,发现10^(-8)mol/L内皮素(ET)灌流,不仅强烈收缩门静脉血管,而且明显加重组织缺氧损伤:加重肝脏水肿、增加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溶酶体酶漏出。应用10^(-8)mol/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ET同时灌... 本实验在大鼠肝脏原位缺氧灌流模型上,发现10^(-8)mol/L内皮素(ET)灌流,不仅强烈收缩门静脉血管,而且明显加重组织缺氧损伤:加重肝脏水肿、增加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溶酶体酶漏出。应用10^(-8)mol/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ET同时灌流,有效地拮抗了ET对缺氧肝脏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肝缺氧 CGRP 损伤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对离体灌流内皮素的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朝枢 吴建明 +2 位作者 程燕 苏静怡 汤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66-469,共4页
本实验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观察到10^(-9)mol/L内皮素灌流引起心肌挛缩,心功能降低,冠脉灌流量减少,以及心肌Ca^(2+)聚积,Mg^(2+)丧失等表现。灌流液含低镁(0.12mmol/L)时内皮素对心脏的上述作用显著增强,而在含高镁(4.8mmol/L)... 本实验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观察到10^(-9)mol/L内皮素灌流引起心肌挛缩,心功能降低,冠脉灌流量减少,以及心肌Ca^(2+)聚积,Mg^(2+)丧失等表现。灌流液含低镁(0.12mmol/L)时内皮素对心脏的上述作用显著增强,而在含高镁(4.8mmol/L)时明显减弱。Mg^(2+)影响内皮素对心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心肌Ca^(2+)内流有关。实验结果提示避免缺镁,适当补充Mg^(2+)对于防治伴有循环内皮素水平增加的疾病或病理过程中的心脏损伤可能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内皮素 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金属硫蛋白合成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朝枢 李兆萍 +2 位作者 苏静怡 程时 章京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Z_n^(2+)或内毒素后,肝脏金属硫蛋白(MT)含量较对照动物分别增加了90.3和62.6倍,心脏MT含量增加4.1和3.2倍。诱导处理显著增强大鼠对内毒素休克(内毒素20mg/kg iv)的耐受性:维持动物血压和心功能于较好水平,抑制血浆... 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Z_n^(2+)或内毒素后,肝脏金属硫蛋白(MT)含量较对照动物分别增加了90.3和62.6倍,心脏MT含量增加4.1和3.2倍。诱导处理显著增强大鼠对内毒素休克(内毒素20mg/kg iv)的耐受性:维持动物血压和心功能于较好水平,抑制血浆组织蛋白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增加,显著提高动物存活率。休克动物肝脏MT含量与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732,P<0.001)。实验结果表明,MT参与机体抵抗内毒素休克的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内毒素 休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和异搏定对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的防治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朝枢 苏静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70-273,共4页
本文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比较山莨菪碱与异搏定对心脏缺氧—复氧损伤(氧反常)的防治作用,结果发现在缺氧期向灌流液中加入山莨菪碱(1.64×10^(-4)M),与异搏定(5×10^(-8)M)都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缺氧—复氧损伤,表现为心功... 本文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比较山莨菪碱与异搏定对心脏缺氧—复氧损伤(氧反常)的防治作用,结果发现在缺氧期向灌流液中加入山莨菪碱(1.64×10^(-4)M),与异搏定(5×10^(-8)M)都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缺氧—复氧损伤,表现为心功能的恢复,心肌酸中毒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与钙含量增加的程度都有明显改善。然而在复氧灌流期应用异搏定并不能阻止氧反常的发生;但山莨菪碱在复氧期应用时,也能显著减轻氧反常损伤。结果提示山莨菪碱可能具有除钙拮抗作用以外的更广泛的抗缺氧—复氧损伤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异搏定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Endothelin) 被引量:36
11
作者 唐朝枢 谢选珠 汤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63-164,共2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的一个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它可以产生内皮舒张和收缩因子,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运动和血小板的粘聚。目前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已经明确,它们是PGI_2和NO。但是血管内皮收缩因子(EDCF),一直未能...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的一个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它可以产生内皮舒张和收缩因子,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运动和血小板的粘聚。目前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已经明确,它们是PGI_2和NO。但是血管内皮收缩因子(EDCF),一直未能分离纯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血管收缩药 气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乃梅 杨亚东 +4 位作者 陈伯荣 柯碧波 周爱儒 唐朝枢 汤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93-93,共1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汤乃梅,杨亚东,陈伯荣,柯碧波,周爱儒,唐朝枢,汤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渗透因子(VPF),它能促进内皮细胞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汤乃梅,杨亚东,陈伯荣,柯碧波,周爱儒,唐朝枢,汤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渗透因子(VPF),它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的生成与通透性(1)。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唐朝枢 内皮细胞增殖 通透性 北京医科大学 基础研究所 汤健 周爱 平滑肌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血管钙化发病新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朝枢 齐永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异位钙化是指钙磷在血管、心肌和心瓣膜的异常沉积。婴儿期血管钙化、尿毒症性小动脉钙化和钙化的瓣膜病可以危及生命。血管钙化可发生于血管中膜和内膜。既往认为血管钙化是机体钙磷代谢失衡所致的钙盐沉积于组织间的被动过程。
关键词 血管钙化 细胞来源 骨质疏松 成骨样细胞 成骨细胞 动脉钙化 外周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朝枢 齐永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
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分子,在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新的活性肽的发现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且以新的活性多肽为靶点防治心血管疾病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心血管系统分泌的活性多肽... 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分子,在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新的活性肽的发现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且以新的活性多肽为靶点防治心血管疾病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心血管系统分泌的活性多肽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功能复杂,其功能复杂性不仅与其受体和受体亚型的组织分布和表达有关,还与其基因转录的剪切方式有关。此外,活性多肽的功能多样性还与其前体来源的其他片段以及活性多肽对受体的多选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血管 内分泌 活性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唐朝枢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8,共10页
近10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西方国家已呈平缓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病构成我国40.72%的死亡(头号杀手),为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与经济负担.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进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近10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西方国家已呈平缓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病构成我国40.72%的死亡(头号杀手),为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与经济负担.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进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问题.国家科技部批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防治的基础研究”为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0~2005年),旨在建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理和整合研究的新观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体系,以期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机制和防治的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经项目组成员五年的共同努力,在下述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基础研究 疾病防治 发病率 心脑血管病 上升趋势 资助项目 中国特色 国家科技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肽与微循环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朝枢 齐永芬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肽 微循环 心血管系统 生物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生物活性小分子在心血管系统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朝枢 蒲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0-442,共3页
小分子活性物质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并且不同分子之间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因此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将小分子活性物质按其内在联系归结为较单一的‘家系’,通过研究每个家系... 小分子活性物质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并且不同分子之间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因此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将小分子活性物质按其内在联系归结为较单一的‘家系’,通过研究每个家系内部各成员之间以及各不同家系之间相互的网络关系,尤其是各成员在心血管疾病中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建立初级的、简单的调节网络,作为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策略之一,进而向更为复杂的不同‘家系’间的、甚至整个机体的调节网络研究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活性物质 心血管疾病 网络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朝枢 齐永芬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1-603,共3页
1中外生理学发展现状 1.1传统生理学的贡献 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机体的功能和调节。1628年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的《心与血的运动》出版,标志着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4百年历史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在... 1中外生理学发展现状 1.1传统生理学的贡献 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机体的功能和调节。1628年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的《心与血的运动》出版,标志着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4百年历史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与人体解剖学共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或支柱;生理学是各个学科的母学科,她衍生了交叉学科和子学科(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推动了微观生物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研究热点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钠素对内皮素心脏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朝枢 汤健 +1 位作者 苏静怡 张锦霞 《心肺血管学报》 1989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10^(-8)mol/L内皮素灌流导致平均灌流压和心室内压显著升高,±LVdp/dtmax严重降低等心功能损伤,而心钠素(10~7和2×10~7mol/L)能部分对抗内皮素引起的心功能损伤,提示心钠素可能是机体内源性的内皮素...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10^(-8)mol/L内皮素灌流导致平均灌流压和心室内压显著升高,±LVdp/dtmax严重降低等心功能损伤,而心钠素(10~7和2×10~7mol/L)能部分对抗内皮素引起的心功能损伤,提示心钠素可能是机体内源性的内皮素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内皮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诱导肝脏金属硫蛋白增加与抗CCl_4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朝枢 苏静怡 +4 位作者 谢国风 李兆萍 宋宗恩 艾南南 章京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363-364,367,共3页
消炎痛5mg/kg腹腔注射,连续三天,诱导大鼠肝脏金属硫蛋白(MT)含量增加21倍;经消炎痛诱导处理的动物CCl_4中毒时肝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形成较对照动物减少32%。消炎痛与离体大鼠肝细胞共同孵育6小时,细胞MT含量增加43%。提示消炎痛... 消炎痛5mg/kg腹腔注射,连续三天,诱导大鼠肝脏金属硫蛋白(MT)含量增加21倍;经消炎痛诱导处理的动物CCl_4中毒时肝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形成较对照动物减少32%。消炎痛与离体大鼠肝细胞共同孵育6小时,细胞MT含量增加43%。提示消炎痛诱导肝脏MT含量增加可能是其肝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痛 金属硫蛋白 肝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