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回热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
1
作者 唐璇 覃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基于热力学定律对核电厂二回路回热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对回热系统进行控制体的划分,以[火用]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控制体[火用]效率矩阵方程和[火用]损失方程。对4种不同运行工况进行[火用]分析计算,将变工况与正常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分... 基于热力学定律对核电厂二回路回热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对回热系统进行控制体的划分,以[火用]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控制体[火用]效率矩阵方程和[火用]损失方程。对4种不同运行工况进行[火用]分析计算,将变工况与正常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运行工况下,4号、8号控制体[火用]效率较低;2号、4号、8号控制体[火用])损失较高,可以对2号、4号、8号加热器进行改进;8号控制体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等指标都比较大,因此可对8号加热器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回热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回路回热系统 [火用]分析 [火用]效率 [火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及血清CRP、ET-1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璇 张根平 +1 位作者 陈先锋 罗永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究CT灌注成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1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 目的 探究CT灌注成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1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时CT灌注成像声像图特征,并对两组入院时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RP、ET-1水平进行比较,进一步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入院时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RP、ET-1水平,分析上述数据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1])评估AIS患者预后情况,可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n=114),预后不良(n=36)两个亚组,比较两组入院时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RP、ET-1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血清CRP、ET-1水平、MTT、TTP、DT值高于对照组,CBF、CBV值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重度、重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RP、ET-1水平、MTT、TTP、DT值呈上升趋势,CBF、CBV值呈下降趋势(P<0.05);入院时血清CRP、ET-1水平、MTT、TTP、DT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CBF、CBV值与其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者入院时血清CRP、ET-1水平、MTT、TTP、DT值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CBF、CBV值高于预后不良者(P<0.05);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71,最佳预测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79.82%,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及血清C RP、ET-1水平与AIS患者病情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联合检测对AIS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T灌注成像 C反应蛋白 病情程度 预后价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内河货运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
3
作者 邓健 唐璇 +2 位作者 刘玉龙 黄熊 刘少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5-1182,共8页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内河船舶水污染物开始进入“零排放”时代。为了准确地掌握内河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基于长江干线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系统)大数据,针对长江内河主力货运船舶(干散货船...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内河船舶水污染物开始进入“零排放”时代。为了准确地掌握内河船舶污染物量产生标准,研究基于长江干线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系统)大数据,针对长江内河主力货运船舶(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的典型船舶污染物(船舶垃圾、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产生量展开探讨。采用滑动窗口法和95%置信区间法,确立污染物产生量的推荐标准,并通过实船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了所提出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船舶污染物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大数据分析 内河船舶 船舶污染物 量产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P过表达解除底盘微生物碳抑制效应以提升2,3-BD发酵产率
4
作者 唐璇 毛亮阳 +2 位作者 李娜 杨彤 葛菁萍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4期96-105,2,共11页
为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有效利用混合碳源的能力及完善ptsG基因缺失对葡萄糖利用的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拟进行过表达半乳糖透性酶基因(galP)的方式,形成可高产2,3-丁二醇(2,3-butanediol,简称2,3-BD)的菌株。... 为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有效利用混合碳源的能力及完善ptsG基因缺失对葡萄糖利用的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拟进行过表达半乳糖透性酶基因(galP)的方式,形成可高产2,3-丁二醇(2,3-butanediol,简称2,3-BD)的菌株。结果表明,galP得到成功克隆并过表达在K.pneumoniae HD79-N(ΔptsG)菌株后,获得具有既减弱了碳分解代谢抑制(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 CCR)效应,又能够同步利用葡萄糖与木糖生产2,3-BD且终产量达13.15±0.66 g·L^(-1)的工程菌株K.pneumoniae HD79-A。该菌株相较于底盘微生物,2,3-BD终产量提高了34.05%,葡萄糖利用率(1.104 g·L^(-1)·h^(-1))提高了105.59%,总糖消耗量(70.76 g·L^(-1))增加了9.60%。同时,K.pneumoniae HD79-A菌株的生产强度、糖醇转化率以及单位细胞的转化效率分别是K.pneumoniae HD79-N菌株的1.34倍、1.22倍和1.04倍。试验证实了过表达galP能够对菌株K.pneumoniae HD79-N(ΔptsG)进行双重调节,为在混合碳源情况下利用功能性工程菌株高效生产2,3-BD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醇 过表达 酶基因(galP) 肺炎克雷伯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5
作者 唐志伟 翁颖 +7 位作者 尹春 张琪南 赵佳凝 何逸飞 唐璇 郑宝强 李金才 陈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提升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rain protein content,GPC)。综合比对秸秆还田不同亚组发现,151~200 kg·hm^(-2)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效果最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对小麦GPC提升最大,秸秆还田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显著提升小麦GPC,水稻和玉米秸秆还田对提升小麦GPC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1~25℃年均温和>800 mm年均降雨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最好。有机肥还田降低了小麦GPC,其中有机肥替代75%和100%无机肥显著降低小麦GPC,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对小麦GPC降幅较小。综合比对有机肥还田下不同亚组发现,151~200kg·hm^(-2)和251~300 kg·hm^(-2)施氮量下,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可提升小麦GPC,高比例有机肥替代无机肥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降低对小麦GPC的部分损失,且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在年均温21~25℃和年均降雨量>800mm下均可提升小麦GPC。秸秆还田对于中国小麦GPC的响应均呈正效应,而有机肥还田以负效应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有机物料还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小麦籽粒 蛋白质含量 秸秆还田 有机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绘画技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探索
6
作者 唐璇 《美化生活》 2024年第20期0057-0059,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过氧化氢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宛欣 叶文馨 +3 位作者 杨涛 李森森 唐璇 成西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本研究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为主体稳定剂,与螯合型助剂复合,制备了新型过氧化氢(H_(2)O_(2))稳定剂,通过测定新型H_(2)O_(2)稳定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值、H_(2)O_(2)分解率及进行化机浆H_(2)O_(2)漂白实验,研究新型H_(2)O_(2)稳... 本研究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为主体稳定剂,与螯合型助剂复合,制备了新型过氧化氢(H_(2)O_(2))稳定剂,通过测定新型H_(2)O_(2)稳定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值、H_(2)O_(2)分解率及进行化机浆H_(2)O_(2)漂白实验,研究新型H_(2)O_(2)稳定剂对H_(2)O_(2)漂白的稳定性能,并与进口稳定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H_(2)O_(2)稳定剂对Fe^(3+)、Mg^(2+)、Mn^(2+)、Ca^(2+)的螯合能力分别达262.3、105.2、141.4、160.3 mg/g;在模拟国内4个地区水质中不同金属离子含量条件下,新型H_(2)O_(2)稳定剂能够有效抑制H_(2)O_(2)分解,具有与进口产品相当的稳定能力。在纸浆漂白工艺条件下,新型H_(2)O_(2)稳定剂在低用量时,对桉木化机浆、杨木化机浆、蔗渣化机浆和芦苇化机浆的漂白均有良好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稳定剂 过氧化氢 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中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唐璇 李稳宏 +3 位作者 李新生 崔易 韩枫 李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7-340,共4页
报道了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从黄姜中提取黄色素工艺研究,重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色素提取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粗提物通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精制,色价高于16,收率为1.... 报道了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从黄姜中提取黄色素工艺研究,重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色素提取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粗提物通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精制,色价高于16,收率为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黄色素 提取工艺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超声波提取胡芦巴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唐璇 李稳宏 +5 位作者 李新生 陈德经 韩枫 高蓉 蔡玲玲 谢斌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70,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对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50目,料水质量... 采用超声波法对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50目,料水质量比1∶16.2,浸泡7 h后,在频率20 kHz、功率200 W超声强度下提取35 min,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可达87.65%。验证实验表明,所得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薯蓣皂苷元 超声波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璇 李稳宏 +3 位作者 成西涛 王思晨 赵鹏 李学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以从脱胶后胡芦巴的脚渣料中提取的胡芦巴薯蓣皂苷元为原料,经裂解、过氧化氢氧化、水解消除反应合成双烯醇酮醋酸酯。结果表明,与冰醋酸及醋酐在180℃下反应5 h,中间产物假薯蓣皂苷元醋酸酯的收率达到95.48%。采用均匀设计对过氧化氢... 以从脱胶后胡芦巴的脚渣料中提取的胡芦巴薯蓣皂苷元为原料,经裂解、过氧化氢氧化、水解消除反应合成双烯醇酮醋酸酯。结果表明,与冰醋酸及醋酐在180℃下反应5 h,中间产物假薯蓣皂苷元醋酸酯的收率达到95.48%。采用均匀设计对过氧化氢氧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氧化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加量为4.2%,30%过氧化氢加量∶假薯蓣皂苷元醋酸酯=2.5∶1,30℃反应1.5 h,再沸腾回流水解反应3 h,收率可达6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烯醇酮醋酸酯 胡芦巴薯蓣皂苷元 过氧化氢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璇 李稳宏 +5 位作者 李新生 陈德经 高蓉 赵鹏 韩枫 代海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3,共5页
目的研究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静态法考察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姜黄色素的吸附及解析特性;根据不同等温吸附模型方程采用Matlab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回归,通过比较相关系数的平方确定模... 目的研究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静态法考察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姜黄色素的吸附及解析特性;根据不同等温吸附模型方程采用Matlab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回归,通过比较相关系数的平方确定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结果4种模型的适用性依次Redlich-peterson>Langmuir>Temkin>Freundlich。吸附焓变和吸附熵变均大于零,吸附自由能小于零,平均吸附能小于20 kJ/mol。结论大孔树脂LX-18G对黄姜黄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Redlich-peterson模型可更好地描述黄姜色素在LX-18G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吸热,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黄色素 大孔树脂 模型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α-烯烃减阻剂微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璇 任蕊 +2 位作者 雷珂 张露 刘蔓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70-2373,共4页
以聚α-烯烃为囊心,以水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系统、聚脲甲醛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性能稳定的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对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尿... 以聚α-烯烃为囊心,以水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系统、聚脲甲醛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性能稳定的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微胶囊进行表征,对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聚脲甲醛壁材的加入量为10%,表面活性剂量为水量的0.5%,聚α-烯烃减阻剂粉粹至90~100目,用硫酸调节体系的pH为3,60℃反应2 h。制备的α-烯烃聚脲甲醛微胶囊的表观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减阻性能及存储稳定性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甲醛 包覆 减阻剂 微胶囊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C2摩尔分数控制对气分装置丙烯收率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璇 屈雪利 +1 位作者 刘菊荣 黄风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针对气体分馏装置丙烯收率低(<95%)的现状,结合"三塔"流程,运用PRO/Ⅱ流程模拟软件对原料气C2摩尔分数、脱乙烷塔顶回流温度等进行优化,分析丙烯损失的分布和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脱乙烷塔顶为丙烯损失的主要部位;运用m... 针对气体分馏装置丙烯收率低(<95%)的现状,结合"三塔"流程,运用PRO/Ⅱ流程模拟软件对原料气C2摩尔分数、脱乙烷塔顶回流温度等进行优化,分析丙烯损失的分布和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脱乙烷塔顶为丙烯损失的主要部位;运用minitab数据处理软件得到回流温度、丙烯收率与原料乙烷摩尔分数、塔顶丙烯摩尔分数的交互作用图及丙烯收率等值线图,经分析表明原料气C2摩尔分数是影响气分装置提高收率的关键,为保持95%以上的丙烯收率,在最低回流温度(45℃)时,原料气C2摩尔分数不得高于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馏 脱乙烷气 C2摩尔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蔬菜幼苗对多环芳烃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璇 龙明华 +3 位作者 乔双雨 李朋欣 张会敏 梁勇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66-170,共5页
为了探索多环芳烃对蔬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以0.3、0.6、0.9 mg/L等不同浓度的16种多环芳烃对黄瓜、菜心、萝卜进行胁迫培养,以不加多环芳烃的幼苗为对照,研究多环芳烃胁迫下各蔬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黄瓜的... 为了探索多环芳烃对蔬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以0.3、0.6、0.9 mg/L等不同浓度的16种多环芳烃对黄瓜、菜心、萝卜进行胁迫培养,以不加多环芳烃的幼苗为对照,研究多环芳烃胁迫下各蔬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黄瓜的叶宽、鲜质量、CAT活性、POD活性以及萝卜的叶绿素b含量、CAT活性在0.3 mg/L PAHs处理时达到最小值。处理浓度为0.6 mg/L时,黄瓜的POD活性、菜心的维生素C含量和萝卜的MDA含量最小。黄瓜的干质量、菜心的鲜质量以及萝卜的鲜质量、POD活性在0.9 mg/L PAHs处理下达到最小值。不同浓度的PAHs处理对黄瓜和菜心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以及萝卜的维生素C含量均有促进作用。随着PAHs处理浓度的升高,黄瓜和菜心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0.9 mg/L PAH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不同种类蔬菜幼苗对PAHs具有不同生理反应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它们叶片结构的不同导致吸收PAHs量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蔬菜幼苗 生长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合成邻苯二甲醛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璇 张晓夏 +1 位作者 成西涛 张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9-1474,共6页
以制备的Co/Mo/γ-Al_2O_3为催化剂,采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工艺合成邻苯二甲醛,在前期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邻苯二甲醛的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用Box-Behnken对实验进行设计,研究了对反应有较大影响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过氧... 以制备的Co/Mo/γ-Al_2O_3为催化剂,采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工艺合成邻苯二甲醛,在前期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邻苯二甲醛的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用Box-Behnken对实验进行设计,研究了对反应有较大影响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过氧化氢加量三个因素对邻苯二甲醛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模型的建立。实验表明: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合成邻苯二甲醛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邻苯二甲醇的加量为5g,30%过氧化氢加量15g,反应温度为81℃,反应时间为3h,催化剂为0. 3g,邻苯二甲醛收率可达51. 4%。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气相色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催化氧化 邻苯二甲醛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囊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璇 张露 韩莎莎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0期3-4,17,共3页
在水溶液体系中,以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为原料进行界面聚合,通过一步反应制备出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的摩尔比为3∶2,聚氨酯壁材用量与聚α-烯烃颗粒用量比为2%,表面活性... 在水溶液体系中,以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为原料进行界面聚合,通过一步反应制备出聚氨酯包覆聚α-烯烃减阻剂微胶囊,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2,4-二异氰酸酯与甘油的摩尔比为3∶2,聚氨酯壁材用量与聚α-烯烃颗粒用量比为2%,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水量的0.5%,聚α-烯烃减阻剂粉粹至90~100目,常温反应30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α-烯烃聚氨酯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表观形貌性状、减阻性能优异、并具有优良的存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Α-烯烃 减阻剂 微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药用史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中国应用板蓝根的历史悠久,其经验和理论值得高度重视,应当深入发掘,认真分析整理,以便客观地认识和应用板蓝根。本文在考查本草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板蓝根的药用历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的药用与... 中国应用板蓝根的历史悠久,其经验和理论值得高度重视,应当深入发掘,认真分析整理,以便客观地认识和应用板蓝根。本文在考查本草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板蓝根的药用历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的药用与秦汉时期"蓝"的入药密切相关,板蓝根入药始于唐代《千金方》,"板蓝根"这一名称始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的虎掌丸,金元明清时期板蓝根逐渐成为常用中药。在当代,明确规定了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ni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并且对板蓝根的药用研究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蓝 菘蓝 马蓝 板蓝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丝》悲剧根源剖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9-103,共5页
托马斯.哈代曾一度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擅长于以悲剧的眼光审视人生,以悲剧性感悟方式和独特的男性话语去体验和刻画两种文明的激烈撞击给人们带来的现实苦难。他用史诗般的文字描写了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短促而不... 托马斯.哈代曾一度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擅长于以悲剧的眼光审视人生,以悲剧性感悟方式和独特的男性话语去体验和刻画两种文明的激烈撞击给人们带来的现实苦难。他用史诗般的文字描写了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短促而不幸的一生。小说除了给人以命运悲剧庄严凝重、崇高凄凉的审美体验以外,还蕴涵了作者深厚的理性主义,蕴涵了对人类历史逻辑矛盾深邃反思的社会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丝 悲剧 社会 男权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悲剧情结透视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福克纳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独白来传达南方荣誉、道德失落的信息,以深沉哀婉的笔调,从人的本能、欲望、直觉、想象等人类内在心理机制出发,揭示了康普生一家空洞、僵死和迂腐的精神危机,创造出一个沉闷的南方——一个了无生机的荒原,使《... 福克纳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独白来传达南方荣誉、道德失落的信息,以深沉哀婉的笔调,从人的本能、欲望、直觉、想象等人类内在心理机制出发,揭示了康普生一家空洞、僵死和迂腐的精神危机,创造出一个沉闷的南方——一个了无生机的荒原,使《喧哗与骚动》成为南方古老社会走向没落的一曲不尽的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南方的失落 人物的扭曲 悲剧的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比较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璇 朱慧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哈代与曹雪芹打破了文学对生活的虚饰, 突破了僵化的大团圆结局,对社会的偏见、伪善的道德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的...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哈代与曹雪芹打破了文学对生活的虚饰, 突破了僵化的大团圆结局,对社会的偏见、伪善的道德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的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多层次的文化冲突。透过人物的心灵轨迹,传导出时代的演变律动。两部小说在题材选择、事件处理、人物塑造乃至艺术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社会、民族、以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文章通过比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深地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学折射出的不同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德伯家的苔丝》 历史背景 悲剧情调 男女主人公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