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夏桃林 张海滨 +6 位作者 刘涛 杨智 李斌 吴振权 何灼彬 丁强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8-881,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治疗2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146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68例。结果 HL组单次手术碎石率95...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治疗2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146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68例。结果 HL组单次手术碎石率95.21%,中下段结石为96.69%,上段结石为88.00%;PL组单次手术碎石率88.24%,中下段结石为91.94%,上段结石为81.25%。HL组平均碎石与取石时间10 min,PL组为17 min。术后1个月HL组结石排尽率98.63%,HL组为92.65%。结论 HL及P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但HL较PL效率更高,尤其是合并输尿管息肉、输尿管狭窄或者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气压弹道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和COX-2对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夏桃林 吴振权 +1 位作者 杨明 李辽源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2期3390-3392,共3页
作为一种抑制性T细胞功能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CD4+CD2+5Treg能通过相同的机制削弱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 作为一种抑制性T细胞功能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CD4+CD2+5Treg能通过相同的机制削弱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CD4+CD25+Treg比例增高,且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是免疫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现就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环氧合酶2对CD4+CD2+5Treg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调控及作用方式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及调节因子TGF-β1和COX-2的表达
3
作者 夏桃林 刘涛 +5 位作者 吴振权 张海滨 杨明 刘绍远 何灼彬 李辽源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8-893,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初步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1和COX-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初步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1和COX-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其中前列腺癌局限组11例,非局限组19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对前列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另对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TGF-β1及COX-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局限组和非局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PBMC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8.32±7.49)%,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7.77±1.86)%(P<0.05)。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其比值为(17.34±5.87)%,较治疗前稍减低,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显示,前列腺癌组分别为(215.97±55.16)ng/ml和(6.88±5.14)ng/ml,对照组分别为(149.75±47.11)ng/ml和(5.65±2.69)ng/ml;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前列腺癌局限组和非局限组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其增殖机制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关,可能与肿瘤本身及肿瘤局部微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NMP22及Cox-2蛋白对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判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斌 +1 位作者 张海滨 夏桃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尿NMP22和Cox-2蛋白在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表浅性膀胱癌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40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检测术前晨尿NMP22及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40例... 目的比较尿NMP22和Cox-2蛋白在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表浅性膀胱癌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40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检测术前晨尿NMP22及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予规律灌注化疗及膀胱镜检随访。每次行膀胱镜检前,留取尿液检测尿NMP22及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术后二者阳性表达与膀胱镜检发现肿瘤复发时间的长短。结果表浅性膀胱癌患者中尿NMP22蛋白和Cox-2的敏感性分别为62.5%和80.0%,特异性分别为85.0%和95.0%,Youden指数分别为47.5%和75.0%。尿Cox-2蛋白的敏感性和Youden指数均高于NMP22(P<0.05)。术后随访,NMP22及Cox-2蛋白阳性表达的时间较膀胱镜检发现肿瘤复发时间平均早4.4及5.8个月。结论尿NMP22和Cox-2蛋白是诊断和随访膀胱移行细胞癌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性膀胱癌 尿NMP22蛋白 尿Cox-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勤祥 潘爱珍 +3 位作者 高明勇 周涛 贺小红 夏桃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及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及肿瘤位置、形态、边界、瘤内成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未能正确诊断。肿瘤均为单侧,形态呈不规...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及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及肿瘤位置、形态、边界、瘤内成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未能正确诊断。肿瘤均为单侧,形态呈不规则状或类圆形,边界不清晰,6例瘤内有变性坏死,3例瘤内合并出血,2例灶周出现钙化;7例肿块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强化轻度减低。结论: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前极易误诊,CT增强扫描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平面与双平面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振权 徐文峰 +2 位作者 夏桃林 黎辉欣 《广州医药》 2019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平面超声和双平面超声介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为前列腺癌术前诊断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将194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单平面组和双平面组,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系统性前列腺穿... 目的探讨单平面超声和双平面超声介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为前列腺癌术前诊断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将194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单平面组和双平面组,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观察两组在不同PSA水平,其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单平面组和双平面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2%和34%,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10、1030 ng/mL时,单平面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5%、24.4%、72.5%,双平面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20.5%、66.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平面和双平面超声介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均安全有效,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 经直肠超声 双平面超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Foxp3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振权 杨明 +5 位作者 张海滨 李辽源 徐文峰 肖平 夏桃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Foxp3在前列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Foxp3在前列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外周血PBMC中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患者表达水平(P<0.05),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在维持自身免疫稳定的同时对肿瘤免疫具有抑制作用,该细胞群比例的增加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DACH2测定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伟娇 夏桃林 +3 位作者 陶文 罗子寰 李辽源 何娅娣 《新医学》 2020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Dachshund同源基因2(DACH2)测定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可疑膀胱肿瘤需行经尿道膀胱病变切除术患者的尿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液DACH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液DACH2水平对膀胱尿路上皮... 目的探讨尿液Dachshund同源基因2(DACH2)测定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可疑膀胱肿瘤需行经尿道膀胱病变切除术患者的尿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液DACH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液DACH2水平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按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肿瘤组)49例、膀胱良性疾病(包括慢性膀胱炎和尿路上皮增生)组(良性组)23例.肿瘤组患者术前尿液DACH2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肿瘤组中,高级别者术前尿液DACH2水平高于低级别者(P<0.05).尿液DACH2水平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最佳临界值为4.05 ng/ml,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3.4%.结论尿液DACH2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诊断 肿瘤标志物 Dachshund同源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导管辅助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18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健 梁泉 +1 位作者 夏桃林 叶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2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评价置入导管辅助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016年182例肾或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患者均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再利用导管辅助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18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 目的评价置入导管辅助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016年182例肾或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患者均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再利用导管辅助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18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复查结石形态有改变或有碎石排出的共165例,结石形态无改变无结石排出的有17例,总有效率90.65%。所有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及碎石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置入导管辅助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上尿路阴性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行膀胱灌注RTX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灼彬 刘涛 +2 位作者 夏桃林 杨智 丁强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6期140-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灌注RTX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膀胱灌注RTX;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的方法替代膀胱灌注RTX。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排尿次数...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灌注RTX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膀胱灌注RTX;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的方法替代膀胱灌注RTX。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容量高于对照组,尿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灌注RTX能够有效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使用安全可靠,但是并不能完全治愈间质性膀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灌注辣椒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地区护理管理者情况及岗位培训需求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雪雯 张艳红 +1 位作者 卢小焕 夏桃林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护理管理者情况及岗位培训需求,为东莞地区建立护理管理者培训机制及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东莞68所医院共744名护理管理者。结果 744名护理管理者中,硕士占1.35%,本科占60.35%;初级职称...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护理管理者情况及岗位培训需求,为东莞地区建立护理管理者培训机制及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东莞68所医院共744名护理管理者。结果 744名护理管理者中,硕士占1.35%,本科占60.35%;初级职称占30.25%。风险与危机处理及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者主要的培训需求。影响培训的因素是经费、时间、内容和上级领导不支持。结论东莞地区护理管理者任职学历、职称欠合理。护理管理者培训应以需求为导向,分层级、有重点,多形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破裂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桥芳 谢绮雯 夏桃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9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破裂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2例膀胱破裂患者采取单纯留置Foley导尿管,并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12例膀胱破裂患者,在留置Foley导尿管7~14 d后,均获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排尿正常。结论:膀胱破... 目的:探讨膀胱破裂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2例膀胱破裂患者采取单纯留置Foley导尿管,并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12例膀胱破裂患者,在留置Foley导尿管7~14 d后,均获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排尿正常。结论:膀胱破裂采取保守治疗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细致的护理对促进疾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破裂 保守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热缺血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肾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桃林 刘建华 +7 位作者 徐文峰 李斌 卢建棠 吴振权 黎辉欣 侯国良 刘伟涛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未阻断肾蒂血管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56例(24例无肾蒂阻断,32例阻断肾蒂血管)T1a期肾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未阻断肾蒂血管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56例(24例无肾蒂阻断,32例阻断肾蒂血管)T1a期肾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平均血肌酐水平(无肾蒂阻断组72μmol/L;肾蒂阻断组75μmol/L)、平均手术时间(无肾蒂阻断组64 min;肾蒂阻断组60 min)、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无肾蒂阻断组75μmol/L;肾蒂阻断组82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无肾蒂阻断组为100 ml;肾蒂阻断组为44 ml)、术中热缺血时间(无肾蒂阻断组为0 min;肾蒂阻断组为2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蒂阻断组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术前平均51 ml/min,术后1个月平均49 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蒂阻断组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术前平均52 ml/min,术后1个月平均4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零热缺血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肾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术侧肾单位及功能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 热缺血 肾蒂阻断 肾部分切除术
原文传递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的诊治与预后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桃林 杨明 +3 位作者 张海滨 李辽源 梁泉 吴振权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发病特点,提高对其诊治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 6例IPB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患者。16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14例术后行膀胱内即刻灌注一次,其中9例继续行膀胱规律灌...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发病特点,提高对其诊治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 6例IPB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患者。16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14例术后行膀胱内即刻灌注一次,其中9例继续行膀胱规律灌注1年,另2例未行膀胱灌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IPB,其中1例合并低度恶性潜能。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非浸润性泌尿上皮良性肿瘤,TURBT是其标准治疗方法,单纯IPB行TURBT术后无需行膀胱灌注化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T-cad在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桃林 徐炜 +4 位作者 李斌 徐文峰 吴振权 梁泉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尿液及组织中T-cad蛋白在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水平,探讨其在表浅性膀胱癌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初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50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检测术前晨尿液中T-cad蛋白的水平。50例浅表性... 目的比较尿液及组织中T-cad蛋白在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水平,探讨其在表浅性膀胱癌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初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50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检测术前晨尿液中T-cad蛋白的水平。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理标本检测T-cad蛋白的表达;术后予规律灌注化疗及膀胱镜检随访。比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G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表浅性膀胱癌组尿液T-cad蛋白平均浓度为(2.12±1.16)ng/ml;与对照组[(3.03±1.97)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7例G1患者中5例(29.4%)膀胱癌组织中T-cad蛋白的低表达或无表达;33例G2-G3患者中17例(51.5%)出现膀胱癌组织中T-cad蛋白的低表达或无表达;T-cad在G1的表达高于G2-G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ad高表达的28例膀胱癌患者中5例复发,复发率17.9%;T-cad低表达的22例膀胱癌患者中12例复发,复发率54.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T-cad蛋白表达与G分级、肿瘤复发负相关;膀胱癌组织中T-cad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T-cad 蛋白
原文传递
两种肠道管理下前列腺穿刺并发症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云 夏桃林 +3 位作者 黎辉欣 吴振权 李辽源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肠道管理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泌尿外科可疑前列腺癌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38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192)穿... 目的 比较两种肠道管理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泌尿外科可疑前列腺癌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38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192)穿刺前晚及穿刺晨用0.1%∽0.2%肥皂水500∽800 ml清洁灌肠;B组(n=191)术前晚无须清洁灌肠,仅使用磷酸钠盐灌肠液保留灌肠,术前1 h进行0.1%∽0.2%肥皂水500∽800 ml清洁灌肠,排清水便即可。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A组发生并发症患者70例(35.2%),发热(T〉38℃)伴寒战8例(4%);B组发生并发症患者62例(32.5%),发热(T〉38℃)8例,出现寒战6例(3.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 d,3 d,5 d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各时间节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值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穿刺术前晚磷酸钠盐灌肠液保留灌肠可取代0.1%∽0.2%肥皂水500∽800 ml清洁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活检术 灌肠 并发症 感染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斌 夏桃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复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复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行膀胱灌注,研究组患者术后3天行丝裂霉素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结果:研究组患者膀胱局部复发率为33.3%(1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8%(35/45)(P〈0.05);复发时间和复发间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复发肿瘤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
原文传递
MR扩散加权成像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占鳌 何娅娣 +4 位作者 夏桃林 罗子寰 陈晓波 高新 李辽源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索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将我院已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共72例膀胱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膀胱良性疾病组(n=23)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n=49),比较膀胱良性疾病组和膀... 目的探索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将我院已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共72例膀胱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膀胱良性疾病组(n=23)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n=49),比较膀胱良性疾病组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术前的肿瘤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运算特性(ROC)方法确定最佳诊断Cut-off值。结果膀胱良性疾病组和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前ADC值分别为(1.86±0.40)×10^(-3) mm^2/s和(0.93±0.11)×10^(-3) mm^2/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在肿瘤分级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DC值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ADC值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时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佳Cut-off值为1.32×10^(-3) mm^2/s,此Cut-off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2%和82.9%。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可作为一种早期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诊断 MR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