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重塑与行为调适:数字技术赋能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实现逻辑
1
作者 刘超 夏湘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居民参与是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支撑。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赋能作用,推动社区居民深度参与公共安全治理成为数字时代社区公共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议题。研究基于技术嵌入理论,构建了数... 居民参与是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支撑。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赋能作用,推动社区居民深度参与公共安全治理成为数字时代社区公共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议题。研究基于技术嵌入理论,构建了数字赋能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结构与行为双维分析框架。并以Y区扁平化治理改革为实践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实现逻辑。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居民参与存在两重逻辑:其一是“结构重塑”逻辑,即数字技术通过重塑政民互动的组织结构、权力结构和时空结构,拓展居民参与的渠道与空间;其二是“行为调适”逻辑,即数字技术通过转变居民理念、提升居民能力、优化居民行为模式,有效激发其参与的意愿和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居民参与 公共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监督体系中多种监督类型贯通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凯伟 夏湘玉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54-61,共8页
各类监督贯通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各类监督贯通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和形态,但各类监督在实现监督贯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堵点”“盲点”“难点”,将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整理,... 各类监督贯通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各类监督贯通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和形态,但各类监督在实现监督贯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堵点”“盲点”“难点”,将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并深入分析背后的体制机制、主体响应、贯通生态等方面生成的原因,逐步打通“堵点”、消除“盲点”、破解“难点”,以实现各类监督有效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体系 党内监督 监督贯通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