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动位移成像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雪 罗一涵 +2 位作者 刘雅卿 夏诗烨 赵开元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5,共19页
超分辨重建算法是一种将低分辨率图像恢复为高分辨率图像的算法,被广泛用于医学、遥感、军事安防以及人脸识别等领域。在黑夜、远场场景下构建数据集比较困难,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重建算法应用受到阻碍。而微扫描成像技术扫描模式固定... 超分辨重建算法是一种将低分辨率图像恢复为高分辨率图像的算法,被广泛用于医学、遥感、军事安防以及人脸识别等领域。在黑夜、远场场景下构建数据集比较困难,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重建算法应用受到阻碍。而微扫描成像技术扫描模式固定,对器件到位精度要求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主动位移成像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具体地,在控制相机随机移动的同时记录采样时刻位移,通过解算、映射选图、精确匹配图像序列并获取多帧图像间的亚像素信息,然后对估计图像进行迭代和更新,最后重建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PSNR、SSIM和平均梯度三个指标上都优于最近提出的基于POCS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MFPOCS,与基于CNN的方法ACNet相比具有竞争力。值得提出的是,本算法无需固定的扫描模式,降低了微扫描技术对器件实时到位精度的要求,同时,本算法可以保证重建初始帧的优良选取,有效规避了POCS算法的固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亚像素 图像处理 微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频域维纳滤波的非视域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佳瑶 罗一涵 +5 位作者 谢宗良 夏诗烨 刘雅卿 徐少雄 马浩统 曹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非视域成像是对探测器视线外被遮挡的物体进行光学成像的新兴技术,基于光锥变换反演法的非视域成像可以看作是一个反卷积的过程,传统维纳滤波反卷积方法是使用经验值或者反复尝试得到瞬态图像的功率谱密度噪信比(power spectral density... 非视域成像是对探测器视线外被遮挡的物体进行光学成像的新兴技术,基于光锥变换反演法的非视域成像可以看作是一个反卷积的过程,传统维纳滤波反卷积方法是使用经验值或者反复尝试得到瞬态图像的功率谱密度噪信比(power spectral density noise-to-signal ratio,PSDNSR)进行维纳滤波反卷积,但非视域成像每个隐藏场景的PSDNSR都不同,先验估计难以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使用捕获瞬态图像的中频域信息来估计PSDNSR进行维纳滤波从而实现非视域成像.实验表明,基于中频域维纳滤波的非视域成像算法估计的PSDNSR能够落在一个重建效果较好的量级上.相比其他方法,本文算法能一步直接估计出PSDNSR,没有迭代运算,计算复杂度低,能够在保证重建效果的前提下提升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域成像 光锥变换 反卷积 中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复用检测的共焦非视域成像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海洋 罗一涵 +5 位作者 李泰霖 唐佳瑶 刘雅卿 夏诗烨 吴琼雁 谢宗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2,共10页
非视域成像技术可以对视线外的物体成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在共焦非视域光路探测中,由于DMD的分光作用导致回波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空间复用检测(SMD)的采集方式引入到共焦光路中,将SMD的采集方式... 非视域成像技术可以对视线外的物体成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在共焦非视域光路探测中,由于DMD的分光作用导致回波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空间复用检测(SMD)的采集方式引入到共焦光路中,将SMD的采集方式与光锥变换(LCT)的重建算法结合,从而提高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基于共焦非视域成像光路,首先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然后使用SMD的方式采集隐藏物体的回波,最后通过LCT算法完成了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单像素相机在共焦非视域光路中采用SMD的采集方式,可以提高信噪比,提高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非视域成像 空间复用检测 光锥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