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1
作者 姚娇娜 罗晓宇 +1 位作者 张晗 刘铁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乡村振兴是国家站在全局高度制定的重大战略发展计划,旨在推进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是“双创”教育计划的落脚点,对培养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 乡村振兴是国家站在全局高度制定的重大战略发展计划,旨在推进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是“双创”教育计划的落脚点,对培养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而乡村振兴能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可以说二者互为融合、互为促进,实现双赢的发展局面。文章通过深入走访、实地调研的形式,切实研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作用,以及当前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 助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稳六保”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评《大学生创新创业》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娇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六保六稳”是当前我国经济遵循底线思维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尤其稳就业、保民生首当其重。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需要国家政策支持、高校服务保障、社会帮助和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协同作用,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科学、... “六保六稳”是当前我国经济遵循底线思维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尤其稳就业、保民生首当其重。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需要国家政策支持、高校服务保障、社会帮助和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协同作用,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科学、系统、专业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此,由陈新达、桂舟主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书,针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规划及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创新创业 管理体系构建 个人成长 底线思维 稳中求进 高校服务 创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路径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娇娜 黄龙斌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1期66-67,共2页
文章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就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路径选择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和集中评价,结论为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地方高校志愿者社团有效资源缺乏,地方高校志愿者队伍素质良莠... 文章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就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路径选择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和集中评价,结论为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地方高校志愿者社团有效资源缺乏,地方高校志愿者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地方高校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的可选路径,服务大型赛事,参与语言类志愿者服务,参与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参与心理志愿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志愿者 服务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精神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合路径研究
4
作者 姚娇娜 黄龙斌 +2 位作者 夏艳霞 罗晓宇 刘铁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7-29,共3页
龙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不仅关系到新时期黑龙江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文章从目前黑龙江发展困境与不足出发,深入地解析了龙江精神在很长时期内得不到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龙江精神与社会主... 龙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不仅关系到新时期黑龙江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文章从目前黑龙江发展困境与不足出发,深入地解析了龙江精神在很长时期内得不到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龙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合路径的发展策略:一是加强龙江精神的文化建设,极大丰富和充实龙江精神文化内涵;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从而加强龙江精神与主流意识的融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精神 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基层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5
作者 姚娇娜 夏艳霞 《科技资讯》 2022年第9期106-108,共3页
从客观层次上来看,高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便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之下,社会对艺术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迫切,当前我国也有很多专门的艺术类高校,以便于满足艺术文化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 从客观层次上来看,高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便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之下,社会对艺术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迫切,当前我国也有很多专门的艺术类高校,以便于满足艺术文化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结合当前我国艺术文化类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学生们毕业后容易出现“眼高手低”问题,无法真正契合当前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文针对艺术文化产业视角,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文化产业 高校 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恩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6
作者 姚娇娜 丁晓燕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1年第3期58-59,共2页
感恩教育是一种完善人格的人文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要积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感恩教育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黑土核心区域高校学风建设
7
作者 姚娇娜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3期58-59,共2页
介绍了寒地黑土文化和学风的建设。寒地黑土核心区域学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它可提供地域文化内涵,提供寒地黑土地域文化教育素材,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地域文化支持。寒地黑土核心区域学风建设包括提高校园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独特的精... 介绍了寒地黑土文化和学风的建设。寒地黑土核心区域学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它可提供地域文化内涵,提供寒地黑土地域文化教育素材,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地域文化支持。寒地黑土核心区域学风建设包括提高校园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独特的精神内涵、探索包容共享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黑土 核心区域 高校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化学院开拓大学生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8
作者 姚娇娜 黄龙斌 《神州》 2010年第11Z期106-106,共1页
社会实践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进作用。很多高校更多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绥化学院依托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把大学生社会实... 社会实践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进作用。很多高校更多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绥化学院依托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留守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姚娇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指导课就成了新催生的高等教育必修课程。然而现今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形式大于内容,不仅学生不愿接受,而且对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也不大。针对高校就业指导...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指导课就成了新催生的高等教育必修课程。然而现今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形式大于内容,不仅学生不愿接受,而且对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也不大。针对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高校就业指导课和大学生就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 大学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与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新探
10
作者 姚娇娜 刘蕾 梁广东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8-10,共3页
"知恩图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复杂环境的冲击,在大学群体中,感恩缺失现象并不少见。以中华优秀传统... "知恩图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复杂环境的冲击,在大学群体中,感恩缺失现象并不少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域,针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反思,从传统文化中探究感恩教育之源,思考感恩教育的精神,发掘感恩教育的实践方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感恩教育 90后大学生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指导在地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蕾 姚娇娜 +2 位作者 梁广东 兰晓晟 夏艳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就业是地方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唯一系统化的就业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就业水平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故此以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基本素质为目标,结合地方高校学生就业现状,从宏观角度对就业指... 就业是地方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唯一系统化的就业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就业水平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故此以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基本素质为目标,结合地方高校学生就业现状,从宏观角度对就业指导课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教师等因素如何转变以适应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理论支撑,提升地方高校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就业指导 创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艳霞 丁晓燕 姚娇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创业意识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力量的源头,同时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他们的精神力量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实现了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有机融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将理想信... 创业意识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力量的源头,同时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他们的精神力量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实现了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有机融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有目的、有计划的融入创业意识培养过程中,塑造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创业信念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创业意识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创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晓燕 姚娇娜 +1 位作者 黄龙斌 邹山丹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22期78-79,共2页
传承祖国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现代社会建设的艰巨任务。围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 传承祖国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现代社会建设的艰巨任务。围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国 思想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艳霞 姚娇娜 丁晓燕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流行的人力资源评价方法,在公务员录取以及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流行的人力资源评价方法,在公务员录取以及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探索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应用模式,构建学生积极参与、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创新了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增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心理健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化市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巍 史丽君 姚娇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8-49,59,共3页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需要。对于绥化市存在的部分基层乡镇政府不重视文化建设、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缺乏、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较少以及"送"文化的力度较弱等农村群...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需要。对于绥化市存在的部分基层乡镇政府不重视文化建设、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缺乏、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较少以及"送"文化的力度较弱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通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搭建农村群众文化设施与活动平台、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保障体系、整合所有资源进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等措施来促进绥化市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使绥化市的农村群众文化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化市 农村 群众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方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下的感恩教育
16
作者 刘蕾 梁广东 +2 位作者 姚娇娜 李明坤 夏艳霞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66-67,70,共3页
受地域因素和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特点所限,地方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困扰。实践证明以"恩重于益"的感恩教育作为育人切入点,有助于实现地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自我价值与和谐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 人际关系 感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17
作者 梁广东 刘蕾 +3 位作者 姚娇娜 刘春雷 李明坤 夏艳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7期268-270,共3页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并探索出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心...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并探索出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