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传播的文明范式:基于“全球南方”的理论想象 |
姬德强
闫伯维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重访阿芒·马特拉:国际传播的理论遗产与中国启示 |
姬德强
孙林
|
《视听理论与实践》
|
2025 |
0 |
|
3
|
数字公域:数字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
姬德强
李喆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3
|
|
4
|
国际组织的国际传播话语建构与实践——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
姬德强
李喆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双向奔赴”:国际传播学与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互鉴 |
姬德强
张毓强
陈须隆
郭金月
张琪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17
|
|
6
|
谁的TikTok:国际传播视野中的数字平台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3
|
|
7
|
平台研究的进化及其中国框架 |
姬德强
李喆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深度交往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旧问题与新挑战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2
|
|
9
|
内外之间:“全球中国”传播研究的边界逻辑 |
姬德强
闫伯维
|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
2024 |
4
|
|
10
|
他者之镜: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 |
姬德强
薛宇涵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4
|
|
11
|
议题嵌入:国际传播深度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姬德强
|
《青年记者》
|
2024 |
3
|
|
12
|
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城市国际传播的主体性构建 |
姬德强
闫伯维
|
《青年记者》
|
2024 |
1
|
|
13
|
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理路、理论特征与未来想象 |
姬德强
王琳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0 |
|
14
|
国际传播中的国际组织:主体性与话语权论证 |
姬德强
李喆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
2024 |
0 |
|
15
|
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我国国际传播的新生态 |
张毓强
姬德强
龙耘
钟新
周敏
陈积银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12
|
|
16
|
“全球地方”视角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 |
张毓强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9
|
|
17
|
博弈与融通:国际传播话语创新的辩证一体 |
张毓强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0 |
|
18
|
大模型驱动的社会仿真实验室:人工智能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想象与路径建构 |
肖红江
姬德强
张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格局重构:国际传播实践中的内外关系和驱动力 |
张海霞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1
|
|
20
|
短视频规制:国际实践与中国对策 |
姬德强
杜学志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