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研究热点与趋势
1
作者 韩超艳 孙硕 魏永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4,共9页
目的 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对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知识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6—2023年以“传统文化”... 目的 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对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知识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6—2023年以“传统文化”和“产品设计”为主题的文献展开分析,通过年度发文量、学科期刊、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结果 运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法,得到13个聚类5个研究热点主题,即文化产品设计、博物馆文创、数字化设计、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结论 早期探索阶段侧重于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理论框架;中期发展阶段探索显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因子的提取与创造性转化方法;近期繁荣阶段挖掘用户潜在文化需求和审美意象,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和互动体验。未来研究将突破文化元素和设计符号的思维范式,致力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从文化价值转译、数字技术应用、文化内容体验等方面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传统文化 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基因调控消化系统肿瘤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硕 张文洁 +1 位作者 赵益 孙有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6,共9页
昼夜节律,作为生物体长期进化以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果,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的紊乱已被确认为潜在的致癌风险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紧密相关,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 昼夜节律,作为生物体长期进化以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果,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的紊乱已被确认为潜在的致癌风险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紧密相关,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及到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增殖、凋亡过程,还深刻影响着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耐药性的形成。本文聚焦于昼夜节律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具体调控机制,并综合概述了中药通过靶向这些生物钟基因以实现抗肿瘤效果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选择与预后评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中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挥发性有机物低浓度标准溶液保存期探讨
3
作者 孙硕 宋海梅 王真 《山东化工》 2025年第4期172-174,共3页
考察较低浓度的甲醇中4种挥发性有机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和甲苯)和甲醇中3种替代物(二溴氟甲烷、甲苯-d8、4-溴氟苯)标准溶液(5 mg/L)的有效保存期。将标准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到中间液浓度,密封贮存于棕色螺口样品瓶中,用吹扫捕集-... 考察较低浓度的甲醇中4种挥发性有机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和甲苯)和甲醇中3种替代物(二溴氟甲烷、甲苯-d8、4-溴氟苯)标准溶液(5 mg/L)的有效保存期。将标准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到中间液浓度,密封贮存于棕色螺口样品瓶中,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试,校准曲线及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在避光密封条件下,标准溶液在90 d内可使用,这降低了溶剂及挥发性有机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了标准溶液用量,简化实验流程、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氨
4
作者 孙硕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160-161,165,共3页
建立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氨质量浓度在0~2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1μg/10 mL,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及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实验结果的... 建立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氨质量浓度在0~2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1μg/10 mL,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及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4%,相对误差为-0.4%~0.7%,加标回收率为97.8%~99.0%。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该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无需进行前处理,不使用剧毒试剂,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准确检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的含量,适用于大批量实际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风险评估及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
5
作者 唐阳 王筛妮 +3 位作者 卫新东 孔德豪 张舒媛 孙硕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0,共8页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风险和修复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采用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得出生态风险评估结果;同时基于植被覆盖度,采用Slope+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模型,得出植...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风险和修复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采用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得出生态风险评估结果;同时基于植被覆盖度,采用Slope+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模型,得出植被退化趋势评估结果。将二者结果根据综合指数法,形成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优先区。[结果](1)2000—2020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产水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碳固定生态系统服务均呈现增长趋势,单位面积产水量增长率为563.98%;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长率为54.22%;单位面积生境质量增长率为2%;单位面积碳固定增长率为113.05%。(2)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位于西北部的长城沿线风沙滩地。(3)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呈逐渐增加趋势,植被改善区域占比95.87%,植被退化区域主要位于西北部的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和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4)生态修复优先级较高的区域位于定边县、榆阳区、横山区、靖边县,采取防风固沙林带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盐碱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措施。[结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优先区域,需加强区域生态保护,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风险 生态系统服务 植被退化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不同水平褪黑素对放牧条件下绵羊昼夜血浆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侯传祥 孙硕 +4 位作者 梅莹莹 马晓翠 张文杰 邓海峰 杨开伦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探究绵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T)后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试验选取年龄为1~2岁、平均体重为(45.48±4.78)kg的30只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日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组6只,每组每只母羊分别补... 为了探究绵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T)后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试验选取年龄为1~2岁、平均体重为(45.48±4.78)kg的30只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日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组6只,每组每只母羊分别补喂0,1,2,4,8 mg/d的MT,测定补喂前第0小时和补喂后第0.5,1,2,3,4,6,8小时绵羊日间血浆MT含量;选取年龄为1~2岁平均体重为(49.92±6.04)kg的12只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夜间)和试验组,每组6只,每只母羊分别补喂0,4 mg/d的MT,分别在补喂前第0小时和补喂后第0.5,1,2,3,4,6,8小时测定血浆MT含量,研究绵羊夜间血浆MT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间补喂MT后第1,2,4小时各试验组血浆M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日间)(P<0.05);补喂后第6小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浆M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日间)(P<0.05);试验在第4小时血浆MT含量达到峰值。夜间补喂后第0.5,1,2,3,4小时,试验组血浆M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P<0.05),试验在第3小时血浆MT含量达到峰值。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补喂MT均可提高母羊血浆MT含量,其中日间在补喂后第4小时血浆MT含量达到峰值,夜间在补喂后第3小时血浆MT含量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绵羊 血浆褪黑素 昼夜 放牧条件
原文传递
多参数磁共振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价值
7
作者 王明霄 刘国莉 +2 位作者 李艳华 孙硕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 基于多参数MRI采用6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77例(125个病灶)原发性中枢神经... 目的 基于多参数MRI采用6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77例(125个病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和公共数据库的90例(108个病灶)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163例和验证集70例。选取T1WI、T2WI及增强T1WI序列进行感兴趣区分割,并从每个感兴趣区中提取1 132个影像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筛选出ICC≥0.85的影像特征。依次通过ICC、递归消除法筛选出最佳特征。在6种分类器中对3个单序列特征组、3个双序列组与1个多序列特征组进行训练及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SVM_rbf分类器与多序列特征组的组合模型是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最优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0.913,准确度均为0.886。结论 无创提取多参数MRI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有效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无铬无氟前处理直接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硕 刘建国 +2 位作者 张伟 严川伟 王福会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采用磷酸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取代传统的铬酸加氢氟酸对镁合金进行活化处理,然后直接化学镀镍;用SEM/EDAX考察了无铬无氟前处理转化膜和化学镀镍沉积层的形貌、成分.结果表明,无铬无氟转化膜主要由磷酸镁组成,化学镀镍层表面较均匀、致密... 采用磷酸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取代传统的铬酸加氢氟酸对镁合金进行活化处理,然后直接化学镀镍;用SEM/EDAX考察了无铬无氟前处理转化膜和化学镀镍沉积层的形貌、成分.结果表明,无铬无氟转化膜主要由磷酸镁组成,化学镀镍层表面较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经热处理后,镀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超过23 MPa.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镀层体系的自腐蚀电位约为-0.36 V(SCE),有明显的钝化区间,对基体镁合金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无氟前处理 结合强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焊缝成形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硕 刘双宇 +2 位作者 贾冬生 张宏 刘凤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75,共9页
基于响应面法设计方法,进行Nd:YAG激光-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 gas welding,MAG)复合焊高氮钢的平板堆焊试验,获得焊缝熔深、熔宽、余高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对焊缝形貌影响显著的因子,建立多元非线性数学回归模型,通... 基于响应面法设计方法,进行Nd:YAG激光-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 gas welding,MAG)复合焊高氮钢的平板堆焊试验,获得焊缝熔深、熔宽、余高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对焊缝形貌影响显著的因子,建立多元非线性数学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该回归模型的R2分别如下:熔深H为0.932,熔宽W为0.915,余高A为0.910,P>F值均小于0.001。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热源间距四个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对焊缝形貌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对熔深影响最大的主效应是激光功率,交互效应是激光功率与电弧电压;对熔宽影响最大的主效应是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交互效应是焊接电流与热源间距、电弧电压与热源间距和激光功率与电弧电压;对余高影响最大的主效应是焊接电流,交互效应是电弧电压与热源间距。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焊 响应面法 数学回归模型 高氮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在人参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硕 翟玉娟 +5 位作者 孙烨 张玉璞 刘贺 王兴华 于爱民 张寒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8-472,共5页
以离子液体作为微波吸收介质建立了离子液体-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对人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并将该法与固体微波吸收介质-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以及混合溶剂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极性溶剂提取的主... 以离子液体作为微波吸收介质建立了离子液体-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对人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并将该法与固体微波吸收介质-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以及混合溶剂微波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极性溶剂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极性化合物,而固体微波吸收介质-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与离子液体-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法相比,提取所得的化学成分并无明显差别,说明离子液体是一种较好的微波吸收介质和能量传递材料.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及绿色环保等优点,且对后期分析无明显影响,是快速提取化学成分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人参 微波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金属对圆管内R410A流动沸腾压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硕 胡海涛 +1 位作者 丁国良 朱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28-3433,共6页
对填充泡沫金属的圆管中R410A流动沸腾的两相流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对象为两根内径13.8mm,分别填充5PPI/95%孔隙率和10PPI/95%孔隙率的泡沫铜的圆管。实验工况涵盖:蒸发压力995kPa;质流密度30~90kg.m-2.s-1;热通量5.9~16.5kW... 对填充泡沫金属的圆管中R410A流动沸腾的两相流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对象为两根内径13.8mm,分别填充5PPI/95%孔隙率和10PPI/95%孔隙率的泡沫铜的圆管。实验工况涵盖:蒸发压力995kPa;质流密度30~90kg.m-2.s-1;热通量5.9~16.5kW.m-2;入口干度0.175~0.775。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金属显著增加制冷剂流动沸腾的压降,在入口干度为0.775,质流密度为90kg.m-2.s-1时,内嵌10PPI泡沫金属的圆管中的压降梯度达56kPa.m-1;泡沫金属PPI越大,压降增加越多,相同工况下内嵌10PPI泡沫金属圆管中制冷剂流动沸腾的压降是内嵌5PPI泡沫金属圆管中的压降的1.2倍左右。根据实验数据开发了适用于填充泡沫金属的内径13.8mm圆管中的流动沸腾的压降关联式,结果表明90%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R410A 流动沸腾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时变路网下的城市应急服务车辆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硕 段征宇 +1 位作者 孙世超 刘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17-319,共3页
针对城市应急服务车辆(110、119、120等)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及路网的随机性与时变性,利用鲁棒优化理论,考虑路网在最坏情况下的行程时间,建立了随机时变条件下的应急车辆路径选择模型,并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将算法的路阻矩阵进行实... 针对城市应急服务车辆(110、119、120等)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及路网的随机性与时变性,利用鲁棒优化理论,考虑路网在最坏情况下的行程时间,建立了随机时变条件下的应急车辆路径选择模型,并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将算法的路阻矩阵进行实时更新,以在时变条件下实现对路径选择模型的求解。经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解决随机时变路网环境下的应急车辆最优路径问题,与基于概率分布的期望行程时间最短的方法相比,该模型拥有更高的鲁棒性和易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车辆 随机时变路网 鲁棒优化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画像技术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小勇 孙硕 穆肃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分类与预处理、教师画像生成、研修路径算法三个模块,实现教师研修特征与优质研修资源的智能匹配。在教师研修路径动态优化方面,模型通过提供基于画像的个性化导研服务、基于知识图谱的资源关联推荐、基于群体智能的群体路径发现、基于目标导向的过程评价和基于研修行为的智能预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研修需求,为发掘研修数据潜能、促进教师智能研修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教师专业发展 多模态数据 个性化研修 智能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增溶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硕 潘忠稳 +1 位作者 周杨 张振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四氢苯酐、十四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14,研究了温度、无机盐阳离子价态以及小分子醇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以1,2,4-三氯苯为增溶对象,研究了Y-14、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 以四氢苯酐、十四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14,研究了温度、无机盐阳离子价态以及小分子醇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以1,2,4-三氯苯为增溶对象,研究了Y-14、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增溶效果以及添加聚乙二醇400(PEG-400)对增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无机盐正电荷减小、醇的碳链增长,其CMC均增大;对1,2,4-三氯苯增溶能力顺序为:Y-14>OP-10>DTAB>SDS,添加PEG-400对Y-14、DTAB有增效作用,对SDS影响不明显,而OP-10的增溶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氯苯 双子表面活性剂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硕 孙凌 +8 位作者 周颖玲 谭宁 罗建方 陈竹君 王玲 杨峻青 谭虹 钟诗龙 陈纪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75-279,289,共6页
目的探讨CYP2C19*2(c.681G〉A,rs4244285)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8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 目的探讨CYP2C19*2(c.681G〉A,rs4244285)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8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其CYP2C19*2的基因多态性。患者术后均采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基因型与PCI治疗后支架内血栓、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单因素分析检测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检测PCI治疗后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人群中的CYP2C19*2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478例患者纯合野生型(GG)238例(49.8%),杂合型(GA)加纯合突变型(AA)240例(50.2%)。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支架内血栓(P=0.025)及MACE(P=0.09),携带681GG基因型的患者预后较携带681A等位基因(AA/AG基因型)的好。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CYP2C19*2的基因型、糖尿病病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RR(95%CI)为2.796(1.245—6.281)、2.157(1.039—4.478)和3.564(1.364-9.312)]是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2的基因型、高血压病史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2的基因多态性与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有关,CYP2C19*2基因突变能够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增加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MA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 支架内血栓 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包覆TiO_2纳米棒壳核结构有序阵列与P3HT杂化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硕 李英品 +4 位作者 孙宝 范龙雪 王尚鑫 裴娟 郝彦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在含氟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有序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阵列,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电沉积CdTe纳米晶构成了CdTe包覆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CdTe/TiO2),然后将聚3-己基噻吩(P3HT)的氯苯溶液旋涂到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 采用水热法在含氟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有序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阵列,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电沉积CdTe纳米晶构成了CdTe包覆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CdTe/TiO2),然后将聚3-己基噻吩(P3HT)的氯苯溶液旋涂到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上构成P3HT包覆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的复合结构(P3HT/CdTe/TiO2),在P3HT/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复合结构上使用离子溅射法喷镀Au膜构制Au-P3HT/CdTe/TiO2结构的杂化太阳电池,实验测得以Au-P3HT/CdTe/TiO2结构组装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太阳电池 核壳式纳米结构 金红石型TiO 纳米棒阵列 CdTe纳米晶 P3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基于区域的铅笔画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硕 黄东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4-37,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卷积积分(Line Integral Convolution)自动铅笔画生成方法。提出的方法改进了已有的铅笔画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图的图像分割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区域分割,其次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白噪声和纹理方向生成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卷积积分(Line Integral Convolution)自动铅笔画生成方法。提出的方法改进了已有的铅笔画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图的图像分割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区域分割,其次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白噪声和纹理方向生成方法。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更接近于真实的铅笔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笔画 线积分卷积 图像分割 非真实感绘制(N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18
作者 田二丽 张超 +3 位作者 李军 孙硕 李宇升 温家德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提升电池材料质量和性能,解决电池安全问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对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元素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性评... 为提升电池材料质量和性能,解决电池安全问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对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元素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性评估,并深入剖析了试验各环节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因素,针对各种不确定度进行了细致的量化和计算。当镍含量为5.521μg/m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_(95)(Ni)=0.0131 mg/kg;当钴含量为3.566μg/m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_(95)(Co)=0.0118 mg/kg;当锰含量为2.102μg/m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_(95)(Mn)=0.0131 mg/kg。最终计算得出镍的合成不确定度u(Ni)=0.0066 mg/kg,钴的合成不确定度u(Co)=0.0059 mg/kg,锰的合成不确定度u(Mn)=0.006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三元锂电池 镍钴锰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三元正极材料中19种微量元素含量
19
作者 李宇升 韩小龙 +3 位作者 李军 孙硕 姜晓娜 孙凯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中的微量元素直接影响电池性能,为准确测定其元素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中铌、硼、锆、锶、钽、钛、铱、镧、钙、铜、铁、钾、镁、磷、钠、铝、铬...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中的微量元素直接影响电池性能,为准确测定其元素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中铌、硼、锆、锶、钽、钛、铱、镧、钙、铜、铁、钾、镁、磷、钠、铝、铬、钼、锌共19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溶剂对三元正极材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样品溶剂。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有良好的分析重复性和可靠性,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3.56%,回收率为91.81%~104.91%,满足三元正极材料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锂电池 三元正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塑料化学镀镍之无钯活化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硕 洪文英 石维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1,共3页
研制不使用金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能节约生产成本,取代硼氢化钠及甲醇活化工艺,有利于环保。为此,对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提出了一种无钯活化工艺,即以NaH2PO2.H2O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 研制不使用金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能节约生产成本,取代硼氢化钠及甲醇活化工艺,有利于环保。为此,对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提出了一种无钯活化工艺,即以NaH2PO2.H2O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BS塑料表面化学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60.00g/LNaH2PO2.H2O,0.02g/LNiSO4.6H2O,pH=10,温度75℃,时间60min。采用SEM等手段对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次磷酸钠可以在塑料表面制取活性镍,进而有利于化学镀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无钯活化 ABS塑料 次磷酸钠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