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石油裂解副产品C_9生产苯乙烯-茚树脂 被引量:5
1
作者 孟冬燕 《化学工程师》 CAS 2002年第4期63-64,共2页
本文着重介绍用石油裂解副产物C9采用截取馏份、脱色、聚合、蒸馏等方法 ,选用高效催化剂生产苯乙烯 -茚树脂。实验表明 ,采用本文所介绍工艺生产的苯乙烯 -茚树脂色相、软化点等重要指标完全达到质量标准 。
关键词 利用 石油裂解 副产品 C9 苯乙烯-茚树脂 蒸馏 阳离子催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设备外防腐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冬燕 《电工技术杂志》 2001年第9期58-59,52,共3页
概述了金属材料防腐蚀机理 ,防腐蚀涂料的类型、应用与发展 ,对输变电设备防腐蚀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重防腐涂料的应用是实现状态维护、保障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措施。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防腐技术 金属材料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n_xTi_(1-x)O_3纳米粉的烧结温度与介电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士文 马广成 +3 位作者 郭香会 刘静 徐娜 孟冬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在100℃以下合成了一系列平均粒径为60nm的BaSnxT1-xO3固溶体粉末(0<x<0.3),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陶瓷体的个电常数.找出了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并对不同组成固溶体的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 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在100℃以下合成了一系列平均粒径为60nm的BaSnxT1-xO3固溶体粉末(0<x<0.3),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陶瓷体的个电常数.找出了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并对不同组成固溶体的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Sn后,其居里点普遍前移.室温介电常数可达10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钛酸钡 烧结温度 介电特性 纳米粉末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技术在蛋白质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瑞昶 宋宝东 +3 位作者 李凭力 徐世昌 王世昌 孟冬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0-473,共4页
利用现代光纤、光电传感技术及微机在线测试技术 ,研制了一种新型蛋白质浓度实时采集数据系统 .实际应用表明 ,测试系统线性范围宽、准确性好、灵敏度高 ,检测数据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1 .0 % 。
关键词 光纤技术 蛋白质检测 吸光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a_(0.9)Sr_(0.1)Ti_(1-x)Nd_xO_3的合成、烧结与介电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士文 王静 孟冬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90-92,共3页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_(0.9)Sr_(0.1)Ti_(1-x)Nd_xO_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1),TEM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70nm.制陶实验发现材料的室温介电常数达86000,比BaTiO_3纯相提高近30倍,纳米粉体的烧结温度为1150℃,比传统微米级...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_(0.9)Sr_(0.1)Ti_(1-x)Nd_xO_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1),TEM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70nm.制陶实验发现材料的室温介电常数达86000,比BaTiO_3纯相提高近30倍,纳米粉体的烧结温度为1150℃,比传统微米级粉体的烧结温度降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Ba0.9Sr0.1Til—xNdx03 固溶体 烧结温度 化学掺杂 合成 介电性能 室温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磷酸硅的合成及性能
6
作者 孟冬燕 丁士文 +4 位作者 马广成 郭香会 熊丽萍 刘海 陈翠芬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磷酸、水玻璃为原料,氧化锌、氧化钙为改性剂,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新型化合物—改性磷酸硅(磷硅锌钙)。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为非晶态,IR光谱分析产品中磷酸根离子的局部对称性为正四面体结构,应用试验表明该产品在油漆、涂... 以磷酸、水玻璃为原料,氧化锌、氧化钙为改性剂,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新型化合物—改性磷酸硅(磷硅锌钙)。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为非晶态,IR光谱分析产品中磷酸根离子的局部对称性为正四面体结构,应用试验表明该产品在油漆、涂料行业中可作为防锈颜料,以取代传统的铬系、铅系有毒颜料,其防锈性能超过国标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磷酸硅 合成 防锈颜料
全文增补中
BaSn_xTi_(1-x)O_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丁士文 马文成 孟冬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8-20,共3页
本文利用湿化学方法,采用四氯化钛、四氯化锡和氢氧化钡分别作为钛、锡和钡源,在100℃以下一步法合成了BaSn_xTi_1-xO_3(0<x<0.3)固溶体.经XRD和SEM分析,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固溶体,粒子外现为球形,粒度0.2μm,制陶实验表明,... 本文利用湿化学方法,采用四氯化钛、四氯化锡和氢氧化钡分别作为钛、锡和钡源,在100℃以下一步法合成了BaSn_xTi_1-xO_3(0<x<0.3)固溶体.经XRD和SEM分析,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固溶体,粒子外现为球形,粒度0.2μm,制陶实验表明,在BaTiO_3;纯相中掺入适量锡以后,室温介电常数可提高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盐 固溶体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xCaO·yP_2O_5三元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丁士文 马广成 +2 位作者 王凤 孟冬燕 胡习茹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以ZnO,CaO和H3PO4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三元化合物-ZnO·xCaO.yP2O5。其中,x=0.2~0.6,y=0.3~0.8(mo1)。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主要为无定形态。SEM形貌分... 本文以ZnO,CaO和H3PO4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三元化合物-ZnO·xCaO.yP2O5。其中,x=0.2~0.6,y=0.3~0.8(mo1)。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主要为无定形态。SEM形貌分析产品外观为针状纺锤形,长轴约为1μm,短轴约为0.2μm。IR光谱分析产品中的磷酸根离子局部对称性为正四面体结构。性能测试表明该产品在油漆、涂料行业中可用作防锈颜料,以代替传统的锌黄等有毒颜料,其特点是无毒、成本低、防锈性能超过国标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锈颜料 三元化合物 氧化锌 氧化钙 五氧化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萘二亚酰胺修饰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9
作者 刘东志 李巍 +2 位作者 王举 李妍 孟冬燕 《染料工业》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本文合成了N-对氨基苯基-1,8-萘二亚酸胺和N-烯丙基-1,8-萘二亚酰胺,并合成其修饰的两种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
关键词 萘二亚酰胺 修饰 高分子 聚苯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漏液现象分析
10
作者 杨子强 孟冬燕 王金生 《河北电力技术》 2002年第3期39-42,45,共5页
文章针对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漏液现象 ,从工作原理及应用现状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 漏液 正极 负极 安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1-x)Sr_xTiO_3·yLa_2O_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士文 马广成 孟冬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用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Ba1-xSrxTiO3和Ba09Sr01TiO3·yLa2O3(0≤x≤1,0≤y≤03)系列固溶体超细粉末。XRD证实,当x=1,y=0时,为四方晶系BaTiO3纯相,当0<x<1,... 用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Ba1-xSrxTiO3和Ba09Sr01TiO3·yLa2O3(0≤x≤1,0≤y≤03)系列固溶体超细粉末。XRD证实,当x=1,y=0时,为四方晶系BaTiO3纯相,当0<x<1,0<y≤03时,得到一系列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SEM观察粒子为球形,大小均匀,粒度02~03μm,制陶实验发现,钛酸钡经化学掺杂后,室温介电常数显著提高,当x=01,y=002时,ε可达30000,比BaTiO3纯相的室温介电常数提高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锶镧 固溶体 介电性能 陶瓷
全文增补中
N,N′-双(三甲基甲硅基)脲的合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永刚 刘东志 +1 位作者 曲红梅 孟冬燕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0年第2期106-108,F004,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制备N,N′双(三甲基甲硅基)脲,对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原料摩尔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及优化。在本文的最佳条件下,N,N′双(三甲基甲硅基)脲的收率按三甲基氯硅烷计可达57%。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三甲基甲硅基脲 合成 硅烷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压水热合成Ba1—xSrxTi1—ySnyO3纳米材料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丁士文 翟永青 +4 位作者 秦江雷 王静 李希茂 孟冬燕 郝凤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采用低温-低压水热法,在150℃,0.5 MPa以下合成了一系列Ba1-xTrxTi1-ySnyO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0.4),经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 采用低温-低压水热法,在150℃,0.5 MPa以下合成了一系列Ba1-xTrxTi1-ySnyO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0.4),经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8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介电损失以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用该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锶和锡,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引起Tc降低,介电性能改善显著.当x=0.1,y=0.08时,室温介电常数达17 000,比BaTiO3纯相提高10倍,而介电损失却降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低压 水热合成 BaTiO3基纳米材料 化学掺杂 介电特性 钛酸钡 结构 介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设备外防腐技术的最新进展
14
作者 孟冬燕 《电气时代》 2001年第10期33-33,共1页
金属腐蚀的现象与机理比较复杂,按腐蚀环境分类,可分为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和化学介质腐蚀等;根据腐蚀的机理和特点分为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腐蚀。在腐蚀发生的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金属腐蚀的现象与机理比较复杂,按腐蚀环境分类,可分为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和化学介质腐蚀等;根据腐蚀的机理和特点分为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腐蚀。在腐蚀发生的过程中有电流产生,金属腐蚀反应有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阳极反应是金属离子从金属转移到溶液中放出电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防腐技术 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